李 楠,邱模炎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望京醫(yī)院,北京 100102)
不寐是以經(jīng)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征的一種病證。膽與睡眠關系密切,各種致病因素影響到膽的生理功能,則可導致不寐。筆者認為,這類不寐包括膽腑自病與它臟及膽兩種情況。它臟及膽型是指由其他臟腑病變波及于膽,影響膽主決斷的功能,而致不寐;膽腑自病型是指或因邪氣侵襲或因正氣虛衰,致使膽腑自身功能失調(diào)而致不寐。對于前者重點在于治療原發(fā)臟腑疾病,但同時要兼顧恢復膽腑自身功能,后者重點在于治膽。
《中醫(yī)基礎理論》將膽的生理功能歸納為儲藏膽汁、排泄膽汁、主決斷調(diào)節(jié)情志三方面。肝之余氣化生膽汁,匯聚于膽儲藏,通過肝的疏泄功能排出膽汁,以助消化。另一方面,膽為“中正之官”,與人的勇怯有關,同時配合肝主疏泄的作用,共同完成調(diào)暢情志的功能。
在中醫(yī)古代典籍中,對于膽的功能有更深刻的認識,一方面深入探討膽主決斷對五臟六腑的重要影響?!端貑枴ち?jié)藏象論》:“凡十一臟,取決于膽也?!睂Υ?,一般有以下理解:①《脾胃論·脾胃虛實傳變論》:“膽者,少陽春生之氣,春氣升則萬化安,故膽氣春升,則余臟從之?!痹撚^點認為膽應于春,氣主升發(fā),五臟六腑之氣皆賴之以生;②膽居相火,溫煦諸臟,十一臟皆賴之以榮;③精神活動系于五臟,決斷在膽,膽虛則謀慮不決,必影響神魂魄意志,而致五臟不安。另一方面認為,少陽為氣機升降出入之樞紐,而膽居少陽之樞?!端貑枴り庩栯x合》:“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鄙訇栔鳂校ㄟ_表里、陰陽、上下,主氣機之樞,五臟六腑的功能活動全賴少陽之樞,氣機的暢達,升降出入的正常是生命活動的表現(xiàn)形式,升降出入停止,人的生命活動也就停止了。
《內(nèi)經(jīng)》主要從衛(wèi)氣運行角度探討睡眠機制,認為衛(wèi)氣“晝行于陽,夜行于陰”,衛(wèi)氣行于陽則“寤”,行于陰則“寐”,因此衛(wèi)氣不能正常入陰則導致不寐。少陽主樞為氣機出入之沖要,在衛(wèi)氣從陽入陰運行中,膽之樞機作用不可忽視??梢姡懼鳑Q斷與主樞機兩方面功能均與衛(wèi)氣循行有著密切關系,從而在睡眠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古代醫(yī)家對于膽腑不安導致不寐有較為深刻的研究,歸結起來有膽冷、膽火、膽虛、痰在膽經(jīng)等認識,現(xiàn)擇要歸納如下。
《集驗方·治虛煩不眠及汗出不止方》:“溫膽湯,治大病后,虛煩不得眠,此膽寒故也,宜服此湯法?!薄吨T病源候論·大病后不得眠候》:“大病之后,臟腑尚虛,榮衛(wèi)未和,故生于冷熱。陰氣虛,衛(wèi)氣獨行于陽,不入于陰,故不得眠。若心煩不得眠者,心熱也;若但虛煩而不得眠者,膽冷也。”
《太平圣惠方》:“膽虛不得睡者,是五臟虛邪之氣,干淫于心,心有憂恚,伏氣在膽,所以睡臥不安,心多驚悸,精神怯弱。蓋心氣憂傷,肝膽虛冷,致不得睡也?!薄妒備洝?“論曰:膽虛不眠者,膽為中正之官,足少陽其經(jīng)也,若其經(jīng)不足,復受風邪則膽寒,故虛煩而臥不安也?!?/p>
《證治要訣》:“不寐有兩種:有病后虛弱及年高人陽衰不寐;有痰在膽經(jīng),神不歸舍,亦令不寐。”治療上主張以理氣化痰為主,方用溫膽湯加減?!稄埵厢t(yī)通》:“是以舉世用補心安神藥,鮮克有效,曷知五志不伸,往往生痰聚飲,飲聚于膽,則膽寒肝熱,故魂不歸肝而不得臥。”
《癥因脈治》內(nèi)傷不寐6型,其中膽火一型,癥見“心煩躁亂,恍惚不寧,膽涎沃心也,甚則目黃目赤,夜不能寐。此膽火不得臥之癥也?!薄额愖C治裁》將不寐分為24型,其中膽火一型:“膽火郁熱,口苦神煩,宜溫膽湯加丹皮、山梔、鉤藤、桑葉?!?/p>
首先,上述4種主要觀點,雖皆為獨立的病機理論,但其間亦有密切聯(lián)系,有些可相間為病。主要包括:①膽虛膽冷兼見。一方面,膽冷日久,損傷正氣,而兼膽虛,如《壽世保元》:“勞心膽冷”;另一方面,膽虛易受外寒,如《圣濟總錄》:“其經(jīng)不足,復受風邪則膽寒?!雹谔蹬c寒并見。如《張氏醫(yī)通》:“飲聚于膽,則膽寒肝熱?!雹厶蹬c火并見。如《癥因脈治》:“濕熱聚于膽家……成痰成飲?!痹谂R床病理變化中,虛與實、寒與熱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因此對于膽病不寐的各種病機理論既要全面掌握,更要靈活運用。
其次,歷代文獻對膽病引發(fā)不寐的機理可歸納為兩方面:①由于各種原因?qū)е履懼鳑Q斷功能失調(diào),進而影響五臟六腑及神志,最終導致不寐。如《證治要訣》:“有痰在膽經(jīng),神不歸舍,亦令不寐。”《張氏醫(yī)通》:“膽寒肝熱,故魂不歸肝而不得臥?!雹谟绊懮訇枮闃械纳砉δ?,致使五臟氣機不能正常運行,從而影響神志導致不寐。如《辨證錄》:“夫膽屬少陽,其經(jīng)在半表半里之間,心腎交接之會也?!?/p>
兩種觀點都以膽的功能正常與否作為問題的核心。膽主決斷與少陽為樞兩方面功能是相輔相成的,一方面只有膽主決斷的功能正常,才能正常發(fā)揮少陽的樞機作用;另一方面少陽樞機通暢是發(fā)揮膽主決斷功能的必要前提。在病理情況下,膽病必然影響到主決斷、主樞機兩方面功能。因此,筆者將膽病不寐的病機核心歸納為膽失決斷、樞機不利。
通過對膽病不寐相關文獻材料的分析,筆者認為“膽怯易驚”可以作為膽病不寐的主癥。膽怯指人的勇氣不足,缺乏決斷力;易驚指容易受到外界驚擾,不能自己。歷代醫(yī)家對于膽病不寐的病機認識雖有一定的差異,但在癥狀描述中大多提到了類似“膽怯易驚”的癥狀??梢?,膽怯易驚作為膽病的主癥,不僅見于膽氣虛證,不論外感、內(nèi)傷及虛、實、寒、熱,任何病理因素侵襲于膽,都會影響膽主決斷的功能,從而出現(xiàn)膽怯易驚的癥狀。
在歷代文獻著作中亦提到了大量伴隨癥狀如恍惚多忘、頭目不清、心煩躁亂、目黃目赤、口苦神煩等,但這些癥狀一般僅見于某一類型的膽病。如口苦、目赤等一般見于膽火,恍惚多忘一般見于膽虛。這些癥狀不是所有膽病的共有癥狀,因此可以作為重要兼癥為臨床辨證論治提供依據(jù),但尚不足以作為膽病不寐的主癥。
同時,臨床辨證論治過程中首要的兩個步驟是辨病位與辨病性,膽怯易驚是膽病定位診斷的重要依據(jù),而其他證候多為定性依據(jù),故將膽怯易驚作為膽病的的主癥是合乎辨證論治要求的。
膽病不寐是從病位角度進行的一種病機概括方式。從現(xiàn)有文獻記載看,主要有膽冷、膽火、膽虛、痰在膽經(jīng)4種主要表現(xiàn)形式。筆者未提出膽病不寐具體分型,因為上述4種證型尚不能完全概括膽病不寐。從理論上講,凡是能夠引起膽病的因素都可以造成膽病不寐的發(fā)生,臨床當以靈活辨證為主。因此,掌握膽的生理、病理特點,抓住膽病不寐的病機核心才是最關鍵的?;趯δ懖〔幻虏C核心的認識及部分臨床觀察,筆者認為可將“理氣利膽”作為膽病不寐的基本治法,方用溫膽湯加減。
溫膽湯最早見于《集驗方》,后世同名方劑甚多,《中醫(yī)方劑大辭典》收入同名而組成不同的溫膽湯有13首?!都灧健酚杀敝堋ひι呶蔫T輯。其中卷五“治虛煩不眠及汗出不止方”條下收錄治療不眠方3首,分別為千里流水湯、溫膽湯、無名方。原方為生姜四兩,半夏二兩(洗),橘皮三兩,竹茹二兩,枳實二枚炙,甘草一兩炙。上六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忌羊肉、海藻、菘菜、餳。
現(xiàn)今臨床最常用者為《三因方》所載,具有“理氣化痰,利膽和胃”之功效,其組成與《集驗方》所述略有不同?!度蚍健窞榘胂臏?次,竹茹、枳實麩炒去瓤各二兩,橘皮三兩,甘草一兩炙,白茯苓一兩半。上為剉散,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姜五片,棗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梢钥闯觥度蚍健窚啬憸^《集驗方》所載減少了生姜的用量,增加了茯苓、大棗,劑型也由湯劑轉變?yōu)樯?。前者針對膽冷,而后者更偏重于膽虛及痰擾。
本方證多因素體膽氣不足,膽失疏泄,氣郁生痰,痰濁內(nèi)擾,膽胃不和所致。治療上通過理氣化痰之法,使氣機疏暢則痰涎自除。全方藥性平和,可根據(jù)病證寒熱不同,隨證化裁。在前面的文獻材料中也可看到,大量使用溫膽湯及其類方如加味溫膽湯等記載,目前溫膽湯仍廣泛應用于膽病不寐的臨床治療。因而這里我想將溫膽湯提出作為治療膽病不寐的1個主方。臨床當中根據(jù)具體情況加減,比如膽熱者可以用黃連溫膽湯,加丹皮、山梔、鉤藤、桑葉等,膽火乘脾者用清膽竹茹湯。
中醫(yī)整體觀念認為,人體內(nèi)外環(huán)境失常是發(fā)病的關鍵,情志失調(diào)是不寐發(fā)病的重要內(nèi)因,同時外部環(huán)境包括社會、地域、環(huán)境、氣候等因素均對其產(chǎn)生影響?,F(xiàn)代醫(yī)學也看到了失眠與心理、社會等因素有關。膽病不寐作為不寐的一個類型,同樣與上述因素有關,因而在治療時注意調(diào)暢患者情志,引導患者減少外部環(huán)境中的不利因素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