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仕萍 高玉芬 何正榮
(云南省玉溪市易門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玉溪 651100)
吡嗪酰胺(PZA)屬抗結核藥物,對細胞內緩慢生長的結核桿菌有較強殺菌作用,該藥不良反應主要為肝毒性、胃腸反應、痛風樣關節(jié)病變等。近幾年來,我科聯合化療使用吡嗪酰胺治療結核病患者226例,3例肺結核患者服用吡嗪酰胺后出現面部色素沉著現象,占結核病例的1.3%,現報告如下。
例1,女,65歲,診斷為初治涂陰肺結核。2006年5月30日,以2HRZ/4HR方案進行治療[1],用藥1個月,出現四肢關節(jié)疼痛,面部褐色色素沉著,未向軀干、四肢、全身擴散,無皮疹、無痛感及紅腫水泡,由于并發(fā)關節(jié)疼痛,隨即停用吡嗪酰胺,加服乙胺丁醇,繼續(xù)給予服用HRE進行治療,2個月后色素沉著逐漸消退。初步確定上述色素沉著癥狀為吡嗪酰胺不良反應所致。
例2,男,35歲,診斷為初治涂陽(+)2009年1月4日,按2H3R3Z3E3/4H3R3方案進行治療,1個月后,面部出現褐色色素沉著,似雀斑狀,無皮疹,無痛癢感,檢查頸部、軀干、四肢未出現明顯色素沉著。查肝腎功正常,余無特殊。接診醫(yī)生未更改方案。2009年3月6日繼續(xù)期服用異煙肼、利福平兩種藥物。2個月后色素沉著癥狀逐漸自然消退,療程結束時全部消退??紤]為吡嗪酰胺不良反應所致。
例3,女,30歲,診斷為初治涂陽(2+)。2009年12月4日,按2H3R3Z3E3/4H3R3方案進行治療,半月后出現面部褐色色素沉著,隨后色素沉著增多,分布局限于面部,無紅、腫、痛、癢感,頸部、軀干、四肢部位未出現,查肝腎功正常,考慮到可能是吡嗪酰胺不良反應所致?;颊邽槌踔瓮筷?,故未更改方案,囑避日光曝曬,完成強化期療程。2個月后服用異煙肼、利福平2種藥物2個月后,色素沉著癥狀消退,未再出現上述情況。
抗結核藥物引起色素沉著較少見,吡嗪酰胺所致皮膚色素沉著偶有報道,但例數較少,原因尚不清楚。本文3例患者用藥期間未使用磺胺類、解熱鎮(zhèn)痛類、巴比妥類、抗生素、生物制品、重金屬制劑及中成藥等,面部出現色素沉著,經檢查頸部、軀干、四肢部位未出現明顯色素沉著,無皮疹、紅、腫、痛、癢感,無圓形、橢圓形水腫紅斑,無發(fā)熱、食欲不振等不適感?;颊邉趧訌姸刃。瑥娀A段均屬在家休息,無日光曝曬情況,肺結核癥狀逐漸好轉,未使用抗組織胺類、維生素C、鈣劑、激素等藥物,停用吡嗪酰胺后面部色素沉著逐漸消退。由于藥物引起色素沉著僅發(fā)生于面部,頸部、軀干及四肢膚色正常,有一定的局限性,僅在強化期使用該藥物時發(fā)生面部色素沉著,停PZA后色素沉著逐漸消退,繼續(xù)服用其他抗結核藥物沒有出現類似情況,說明上述反應最可能是吡嗪酰胺引起。以上3例均未讓患者再次服用吡嗪酰胺來尋找更有力的證據,故只能是臨床考慮該藥不良反應的存在,所以應引起臨床關注。
[1] 衛(wèi)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國結核病防治規(guī)劃實施工作指南[S] .北京:衛(wèi)生部,20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