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波,張有成,黃 強
近年來的大量研究表明,Survivin和COX-2在多種腫瘤組織中過表達,通過抑制腫瘤細胞凋亡、影響腫瘤血管生成等機制參與腫瘤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但Survivin和COX-2是否通過影響腫瘤血管形成來影響膽管癌的生物學行為尚未清楚。為此我們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技術檢測Survivin、環(huán)氧合酶-2(COX-2)、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CD34在膽管癌組織和正常膽管組織中的表達,并探討他們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及Survivin、COX-2表達與VEGF表達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相關性,為膽管癌的抗血管治療提供一個新的途徑和理論依據(jù)。
1.1 標本采集 選取安徽省立醫(yī)院2005年3月—2008年2月手術切除膽管癌標本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齡43~79歲,平均年齡60.3歲,術前均未行放化療等抗腫瘤治療,所有標本均經(jīng)病理證實,另選正常膽管組織9例為對照組。所有標本均用10%甲醛固定,石蠟包埋,每個蠟塊行4 mm厚連續(xù)切片。
1.2 主要試劑 鼠抗人Survivin單克隆抗體,鼠抗人COX-2單克隆抗體,鼠抗人VEGF單克隆抗體,鼠抗人CD34單克隆抗體,PV6000試劑盒、濃縮型二甲基聯(lián)苯胺(DAB)試劑盒均為北京中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產(chǎn)品。
1.3 檢測方法 用免疫組織化學SP二步法。將已知陽性的結腸癌切片作為陽性對照,用磷酸鹽緩沖液(phosphate-buffered saline,PBS)代替一抗作為陰性對照。實驗步驟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4 結果判定 (1) CD34陽性判斷及MVD計數(shù):采用Weidner法,抗CD34單抗表達于血管內(nèi)皮細胞胞質(zhì)或胞膜,任何染色成棕黃色的單個細胞或細胞團,不管其是否形成管腔,只要與周圍的微血管、腫瘤組織和其他連接組織有清楚的分離,都認為是一個可記數(shù)的微血管。每一標本先于低倍鏡(×100)下選3個微血管數(shù)最多的區(qū)域,然后在高倍鏡(×400)下記數(shù)每一個區(qū)域中5個血管最高密度區(qū)的微血管數(shù),取均值代表MVD值。(2) VEGF、COX-2與Survivin的結果判斷:VEGF陽性表達為每張切片中看到有大于5%的腫瘤細胞胞質(zhì)或胞膜出現(xiàn)棕黃色顆粒;COX-2陽性表達為每張切片中看到有大于5%的腫瘤細胞胞質(zhì)出現(xiàn)棕黃色顆粒;Survivin陽性表達為每張切片中看到有大于5%的腫瘤細胞胞質(zhì)出現(xiàn)棕黃色顆粒。
2.1 膽管癌組和正常膽管組中MVD、VEGF、Survivin和COX-2的表達 具體見表1。
表1 膽管癌組與對照組MVD、VEGF和Survivin表達比較
注:與對照組相比,at=13.36,P<0.01;bχ2=6.35,P<0.05;cχ2=11.96,P<0.05;dχ2=14.88,P<0.01
在膽管癌組織中檢測到VEGF(圖1)、COX-2(圖2)、CD34(圖3)和Survivin(圖4)的表達;而在正常膽管組中無Survivin表達,只有1例COX-2微弱表達,MVD、VEGF、Survivin和COX-2的表達在兩組中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圖1 膽管癌中VEGF陽性表達 (SP染色,×400)
圖2 膽管癌中COX-2陽性表達 (SP染色,×400)
圖3 膽管癌中CD34陽性表達(SP染色,×400)
圖4 膽管癌中Survivin陽性表達(SP染色,×400)
2.2 膽管癌組織MVD、VEGF、Survivin和COX-2的表達與臨床病理資料的關系 膽管癌組織MVD、VEGF、Survivin和COX-2的表達與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腫瘤的大小、分化無關;而有轉(zhuǎn)移者則較無轉(zhuǎn)移者均顯著增高。見表2。
2.3 膽管癌組織MVD與VEGF的表達的相關性 在32例膽管癌病例中,VEGF陽性表達的有21例,其平均MVD為62.97,VEGF表達陰性的平均MVD為34.06,兩組比較t=9.35P<0.01,說明VEGF的表達與MVD相關。
2.4 Survivin、COX-2與MVD、VEGF表達的相關性 Survivin陽性表達的病例有23例,其中20例VEGF表達陽性(87.0%),在Survivin表達陰性的9例中,只有1例VEGF表達陽性(11.1%),兩組比較χ2=13.31,P<0.01,表明VEGF表達與Survivin表達密切相關;在23例Survivin陽性表達的膽管癌中,MVD平均數(shù)為60.94,明顯高于Survivin陰性表達的9例(MVD平均數(shù)為32.82),兩組比較t=8.31,P<0.01;Survivin與VEGF共陽性表達的有20例,其MVD平均數(shù)為63.86,明顯高于共陰性表達的8例(MVD平均數(shù)為31.28),兩組比較t=11.13,P<0.01。COX-2陽性表達的病例有25例,其中20例VEGF表達陽性,在COX-2表達陰性的7例中,只有1例VEGF表達陽性,兩組比較χ2=7.76,P<0.01,表明VEGF表達與COX-2表達密切相關;在25例COX-2陽性表達的病例中,其MVD平均數(shù)為58.95,明顯高于COX-2陰性表達的7例(MVD平均數(shù)為31.89),兩組比較t=6.89 ,P<0.01;COX-2與VEGF共陽性表達病例有20例,其MVD平均數(shù)為63.78,明顯高于共陰性表達的6例(MVD平均數(shù)為29.42),兩組比較t=11.96,P<0.05。
表2 MVD、VEGF、Survivin和COX-2的表達與膽管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注:與對照組相比,at=6.55,P<0.01;bχ2=16.67,P<0.05;cχ2=4.17,P<0.05;dχ2=2.99,P>0.05
1971年,F(xiàn)olkman首先提出腫瘤生長和轉(zhuǎn)移有血管依賴性。大量研究證實腫瘤生長、侵襲和轉(zhuǎn)移依賴于新生血管的形成,阻斷血管生成是抑制腫瘤生長的有效策略,由此產(chǎn)生了抗血管生成治療腫瘤的設想。隨著人們對腫瘤血管生成機制更為廣泛深入的研究,針對腫瘤血管生成分子機制所設計的抗血管生成策略,成為腫瘤治療研究的新熱點。膽管癌是膽道常見的惡性腫瘤,既往認為膽管癌是一種血管分布相對較少的腫瘤,但隨著對膽管癌形成分子機制研究的深入,血管生成在膽管癌發(fā)生發(fā)展中的重要性已逐步受到重視。
VEGF是迄今鑒定出來的最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與腫瘤血管新生密切相關,并與腫瘤的轉(zhuǎn)移、預后有關[1]。MVD不僅與腫瘤細胞的營養(yǎng)和供氧有關,還是一個有意義的預測性指標[2]。本實驗顯示在膽管癌組中的VEGF表達和MVD平均值顯著高于正常膽管組織,提示血管新生在膽管癌的發(fā)展過程中同樣起重要作用,且VEGF、MVD與膽管癌轉(zhuǎn)移關系密切,由此推測VEGF、MVD可能與膽管癌的轉(zhuǎn)移和預后相關。
Survivin是一種結構獨特的凋亡蛋白抑制因子家族的成員,特異地表達于人和鼠的胚胎發(fā)育組織以及多數(shù)人類腫瘤細胞。研究表明,Survivin在細胞凋亡和細胞周期的基因調(diào)控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使其成為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癌癥治療靶點;我們前期的研究發(fā)現(xiàn)Survivin基因參與了膽管癌細胞增殖和凋亡過程[3],本實驗結果顯示在膽管癌中Survivin基因的表達與轉(zhuǎn)移相關,但與患者的性別、年齡及腫瘤的大小、分化等無關。
血管形成過程的核心是內(nèi)皮細胞的分裂增殖,確切地說,取決于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生存和凋亡平衡的結果,有研究證實在腫瘤血管生成過程中內(nèi)皮細胞中表達的VEGF可誘導和促進Survivin的高表達,而高表達的Survivin抑制了各種指向caspases的凋亡機制,從而保護內(nèi)皮細胞逃避凋亡[4]。相反,Survivin表達缺乏可導致內(nèi)皮細胞及新生毛細血管的退化。研究顯示向內(nèi)皮細胞中導入靶向Survivin的反義寡核苷酸,結果VEGF的促內(nèi)皮細胞功能受到抑制,從而促進腫瘤內(nèi)皮細胞凋亡,抑制腫瘤血管的新生,最后導致腫瘤生長受到抑制,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4-5]。可見,VEGF促進了Survivin的表達,而同時高表達的Survivin又維持和保護了VEGF的促內(nèi)皮細胞功能,從而促進了腫瘤血管生成和浸潤轉(zhuǎn)移。由此推測:VEGF的表達上調(diào)可能直接或間接地參與Survivin的基因轉(zhuǎn)錄、蛋白合成的調(diào)控,及其蛋白功能活化的過程,從而增加Survivin的積累;而Survivin的過度表達,使G2/M期點失控,細胞失去了正常增殖周期中凋亡開關的限制,可促使腫瘤細胞惡性轉(zhuǎn)化和增殖凋亡平衡失調(diào),還可能作為腫瘤血管生成的調(diào)控因子參與腫瘤血管生成。本實驗結果顯示Survivin與VEGF、MVD在膽管癌中的表達具有正相關性,Survivin與VEGF共陽性表達比共陰性表達癌組織中的MVD顯著增高,說明Survivin與VEGF、MVD之間的關系密切及Survivin與VEGF在促血管形成方面有協(xié)同作用。
環(huán)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 是前列腺素生物合成的限速酶,大量研究表明COX-2表達增強與多種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關,COX-2上調(diào)可能是腫瘤發(fā)生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限速步驟,COX-2可能通過促進腫瘤細胞增殖和抑制細胞凋亡、促進腫瘤惡性轉(zhuǎn)化、促進腫瘤血管生成等機制參與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6]。COX-2不僅在多種腫瘤中過表達,而且在原發(fā)或轉(zhuǎn)移腫瘤的新生血管內(nèi)皮細胞中高表達。敲除COX-2基因的實驗動物腫瘤組織血管密度下降,腫瘤生長明顯減慢,提示COX-2與腫瘤血管生成關系密切。研究發(fā)現(xiàn),COX-2可誘導VEGF和bFGF等促血管生成因子表達,并可通過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MMPs)和Integrins促腫瘤血管生成。我們前期的研究發(fā)現(xiàn)COX-2基因參與了膽管癌細胞增殖和凋亡過程[7]。本實驗結果顯示,COX-2在膽管癌中高度表達,而在正常膽管組中只有1例微弱表達,提示COX-2可能對膽管癌的發(fā)生發(fā)展起重要作用,但COX-2的表達與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腫瘤的大小、分化及是否轉(zhuǎn)移無關;實驗結果還顯示COX-2與VEGF、MVD在膽管癌中的表達具有正相關性,COX-2與VEGF共呈陽性表達比共呈陰性表達癌組織中的MVD顯著增高(P<0.01),我們認為COX-2表達和膽管癌血管生成有關,而VEGF可能是COX-2誘導膽管癌血管生成的重要介質(zhì),COX-2與VEGF、MVD之間的密切關系及COX-2與VEGF在促血管生成方面有協(xié)同作用。
鑒于血管生成在腫瘤發(fā)生發(fā)展及血行轉(zhuǎn)移中的特殊作用,COX-2、Survivin和VEGF可能通過影響腫瘤血管生成在膽管癌轉(zhuǎn)移等惡性行為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是,膽管癌的發(fā)生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是多基因協(xié)同作用、多因素共同參與、綜合發(fā)展的結果,COX-2、Survivin不僅可以參與膽管癌細胞的增殖和凋亡過程,而且可促進血管的生成,但其過表達只是其中的一種形式,深入研究COX-2、Survivin及其在膽管癌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有可能從另一方面揭示膽管癌的發(fā)病機制,使得靶向COX-2、Survivin的抗腫瘤治療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并為膽管癌的臨床診治開辟一條新的途徑,延緩膽管癌復發(fā)和轉(zhuǎn)移,提高膽管癌的療效。
[1]Martins SF,Reis RM,Rodrigues AM,et al.Role of endoglin and VEGF family expression in colorectal cancer prognosis and anti-angiogenic therapies[J].World J Clin Oncol,2011,2(6):272-280.
[2]Zhou D,Cheng SQ,Ji HF,et al.Evaluation of protein 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 (PEDF) and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as prognostic indicators in breast cancer[J].J Cancer Res Clin Oncol,2010,136(11):1719-1727.
[3]歐陽波,黃強,王志華.Survivin、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及微血管密度在正常膽管組織和膽管癌組織中的比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7,11(19):3802-3804.
[4]O’Connor DS,Schechner JS,Adida C,et al.Control of apoptosis during angiogenesis by survivin expression in endothelial cells[J].Am J Pathol,2000,156(2):393-398.
[5]Mesri M,Morales-Ruiz M,Ackermann EJ,et al.Sup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mediated endothelial cell protection by survivin targeting[J].Am Pathol,2001,l58(5):1757-1765.
[6]Sirica AE,Lai GH,Endo K,et al.Cyclooxygenase-2 and ERBB-2 in cholangiocarcinom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s[J].Semin Liver Dis,2002,22(3):303-313.
[7]歐陽波,黃強,王志華.COX-2在膽管癌中的表達及其與血管生成的關系[J].肝膽外科雜志,2006,14(6):43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