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CEREC 3D椅旁修復系統(tǒng)的臨床配合及護理要點,從而達到最佳的修復效果。方法:根據CEREC 3D椅旁修復系統(tǒng)的特殊性,對修復前的準備、診療中的護理配合、修復后的護理進行總結。結果:護士有效地與患者溝通,充分的物品準備,嫻熟的護理配合技術,可以減輕患者的緊張情緒,提高工作效率。結論:熟練掌握操作步驟,與醫(yī)師配合默契,對修復的成敗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CEREC 3D;CAD/CAM;全瓷修復體;護理配合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1)06-1009-02
Nursing cooperation for CEREC 3D ceramic restoration system
HAN Hui-fang,LU Yi,NIU Lin
(Department of Prosthodontics,Stomatology Hospit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04, Shaan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investigate the key points of nursing and clinical cooperation for CEREC 3D restoration system, to achieve optimal result of rehabilitation. Methods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ity of CEREC 3D,restoration system, we summarized the pre-prosthetic preparations, nursing works in the process, and care procedures after restoration. ResultsDue to the summary, nurse could communicate with patients more efficiently, while the adequate preparations and skilled nursing cares help to ease the tension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Conclusion Mastering treatment steps and acting in harmony with clinicals are essential to the success of restoration.
Key words:CEREC 3D; CAD/CAM; all ceramic prosthesis; nursing cooperation
CAD/CAM即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計算機輔助制作技術,最早廣泛應用于工業(yè)領域。法國學者Francois Duret 首先將這一概念引入口腔修復體制作中[1]。它融合了光學、電子技術、計算機圖像識別與處理、自動控制與自動化加工等多學科的知識與技術。近年來,應用CAD/CAM技術制作修復體在臨床上已得到廣泛應用,其中Cerec系統(tǒng)最常用,Cerec 3D系統(tǒng)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套完整的椅旁診療系統(tǒng)。應用Cerec 3D使貼面、嵌體、全冠能夠在一次治療中制作完成,而不需要進行傳統(tǒng)的口內取模、石膏模型灌注等制作,也不必進行臨時義齒修復[3]。患者通過一次診療就能完成從麻醉、備牙、取模、設計、研磨到修復體粘結的全過程,省時、高效,牙髓炎幾率低,并發(fā)癥少,與傳統(tǒng)修復體制作最大的不同是直接在口內采集光學印模,因此,要求醫(yī)、患、護之間一定要通力合作,做好修復前患者的心理護理,減輕其緊張情緒,護士在診療中應銜接有序,熟練掌握操作步驟,與醫(yī)師配合默契。修復后患者的健康教育,對于整個治療及修復體的遠期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院于2009年引進Cerec 3D系統(tǒng),并開始制作全瓷修復體,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在2年的臨床護理配合中積累了一些經驗,現(xiàn)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09~2010年我科就診患者 ,應用Cerec 3D制作全瓷修復體,修復體種類包括嵌體、全冠、貼面。
1.2 材料與設備:VITA瓷塊(德國VITA公司)、SIrona瓷塊(德國西諾得公司)、IPS EmpressCAD瓷塊(義獲嘉公司 列支敦士登);Cerec 3D系統(tǒng)設備(德國西諾得公司 SIrona Cerec 3)、光固化燈(美國登士柏公司 QHL75)、Variolink Ⅱ雙固化樹脂粘結劑(義獲嘉公司 列支敦士登)、其他材料與器械。
1.3 修復方法:修復前行口腔檢查,牙齦有炎癥者治愈后再行修復。常規(guī)牙體預備后,隔濕,在基牙和鄰牙上噴一層薄而均勻的顯影粉,Cerec 3D系統(tǒng)的顯影探頭直接在口內采集光學印模,獲取基牙、鄰牙及咬合的三維數字模型,利用軟件在基牙上畫出修復體邊緣線,計算機自動設計出修復體的外形(如為全冠還可在系統(tǒng)自帶的牙體形態(tài)庫里選擇個體化的牙體形態(tài)),將鼠標放于修復體表面即可檢查其厚度,不滿意時可通過滴蠟、區(qū)域增加或減少、旋轉等操作對修復體外形、接觸點等進行修改,完成設計后連接銑床,選擇合適大小和顏色的瓷塊固定在加工座上加工修復體,然后上釉,試戴合適后用樹脂粘結劑嚴格按照粘結程序粘結、拋光[2]。
2護理配合
2.1修復前準備
2.1.1護理評估:詢問患者的健康狀況,有無急慢性疾病及傳染病史,有無藥物過敏史等;評估口腔情況,牙體缺損的類型、口腔衛(wèi)生、牙周粘膜情況,X線檢查結果等,對相應的牙體、牙髓及牙周病變進行治療;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了解患者對椅旁CAD/CAM系統(tǒng)用于固定義齒修復的認知情況,期望達到的程度;對磨除較多牙體組織有無足夠的思想準備,是否有緊張、恐懼的心理存在;患者對整個治療過程的配合程度;了解患者的經濟承受能力。
2.1.2心理護理:多數患者對固定義齒修復需進行必要的牙體預備不了解,對磨牙產生恐懼、緊張心理,怕磨牙疼痛,擔心磨壞健康牙。治療前,應向患者進行耐心的解釋工作,講解固定義齒修復的原理和方法、整個的治療過程、所用的時間、修復后能達到的效果,也可以給患者看一些與其口腔情況相類似的患者修復前后的照片,使其從感觀上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從而積極主動地配合醫(yī)師的操作。另外,一般做全瓷修復體的患者,對美觀的要求期望值過高,特別對自身牙齒顏色異常的患者應事先做好解釋工作。
2.1.3用物準備:①設備的準備:連接電源,打開設備開關,檢查設備情況;②物品的準備:口腔檢查盤、各種金剛砂車針、排齦器、排齦線、一次性吸唾器、漱口杯、咬合硅橡膠、棉卷(紗布卷)、高速手機、Cerec顯影粉,必要時備麻藥。
2.2診療中的配合
2.2.1牙體預備護理:常規(guī)安排患者,調節(jié)椅位及光源。讓患者了解牙體預備的目的,告訴患者,若有不適,可舉手示意,切勿亂動、抓或拉操作者的手,以免高速旋轉的車針損傷口腔組織;如果是活髓牙,應詢問有無過敏史,同時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醫(yī)師進行牙體組織切割時,放好吸唾器,及時吸出唾液及冷卻液,協(xié)助牽拉口角,壓住舌體,為醫(yī)師提供清晰的操作視野;醫(yī)師根據修復需要對牙體的各個部位進行制備時,不同部位所用的車針各不相同,護士應根據需要,及時準備,協(xié)助更換車針;協(xié)助排齦,修整肩臺,完成整個牙體預備。要求牙預備體的邊緣清晰,無阻礙。
2.2.2采集光學印模的護理:牙體預備完成后,在電腦上輸入患者的姓名、年齡、牙位等相關資料。此時護士一定要協(xié)助醫(yī)師做好隔濕。準備Cerec粉罐,在噴粉前,輕拍粉罐以清除可能會堵塞噴嘴的淤積粉末,但不能搖晃整個粉罐,這可能會導致向基牙噴涂過量的粉末。均勻向基牙及鄰牙噴涂一層Cerec粉末,以獲得一個不透明的無光性的表面,保證光線被均勻的反射回掃描器。然后協(xié)助醫(yī)師攝取光學印模,Cerec三維攝像頭的曝光時間是0.2s,需要攝像頭能保持穩(wěn)定才能獲得最精確的光學印模,然而數據采集完全是在人為操作下進行,易產生晃動等問題[5]。因此,除操作者保持穩(wěn)定外,護士要固定患者的頭部,囑咐患者不要閉嘴或晃動,以免影響取模的效果。協(xié)助醫(yī)師攝取咬合硅膠獲取對頜牙的咬牙合面形態(tài)。
2.2.3 修復體的設計和制作: 此步驟主要由醫(yī)師完成,此時讓患者休息片刻,護士可給患者做一些健康指導工作。
2.2.4修復體粘接的護理配合:修復體制作完成后,口內試戴、調牙合、拋光后即可直接粘接完成。粘接劑的粘接強度、邊緣的封閉性會影響修復體整體的抗折強度,進而影響修復體的使用壽命。粘結劑采用Variolink Ⅱ雙固化樹脂粘結系統(tǒng)。用Try-In糊劑試色,以選擇對應顏色的粘接樹脂。修復體預處理:氫氟酸酸蝕修復體內表面,反應20s后沖洗、吹干。用Monobond-S硅烷化修復體內表面60s以增加復合樹脂與瓷的結合強度。涂布Heliobond以改善修復體表面性能。處理后修復體保存于專用的小盤內,避光,避免污染。牙體預處理時,要注意掌握酸蝕時間。護士除了準確傳遞預處理所需的試劑和器械,準確計時,還要特別注意隔濕保護,勿使酸蝕劑接觸患者牙齦、口腔粘膜,沖洗時確保吸唾器通暢。調拌Variolink Ⅱ糊劑和催化劑(1:1),調拌時間不超過10s,交于醫(yī)師,粘結就位。光固化照射30s,調磨、拋光。
2.3 修復后的護理
2.3.1常規(guī)護理:協(xié)助患者理容,觀察患者的情況;了解患者對修復體的滿意程度;整理用物,分類處置一次性物品以及所用器械,消毒治療臺及椅位。按操作規(guī)程清潔設備,歸位。
2.3.2健康教育:告訴患者2h后進食,當天宜吃軟食并用對側咀嚼且不要用力。不宜咬過硬的食物,如骨頭、甘蔗、堅果等,以免損傷基牙和修復體。一般固定義齒在戴用后無明顯不適,如有持續(xù)牙齦出血、食物嵌塞、咬牙合不適、基牙疼痛或修復體損壞等情況則需及時到醫(yī)院就診。注意口腔衛(wèi)生,主要用牙刷、牙線和牙簽等清潔工具祛除假牙表面、邊緣等處的不潔物,減少菌斑附著。剔牙最好選用牙線。
3討論
3.1良好的適合性是評價口腔固定修復效果的重要指標[1]。Cerec 3D系統(tǒng)的精確度能夠保證修復體邊緣有良好的適合性,關鍵取決于圖像采集系統(tǒng)信息的準確,它與使用者有很大的關系,如牙體預備、噴粉和取像技術都可能影響它的準確性,因此護士在配合取光學印模時一定要特別注意協(xié)助醫(yī)師做好隔濕(隔濕時采用棉卷或紗布卷,以免棉球纖維影響取像的效果),另外要特別注意噴粉時做到均勻,薄而全,因為過多的粉末會產生云霧,造成修復體表面形狀的偏差,此外這些粉末對口腔內的潮濕環(huán)境比較敏感,這些都會影響到修復體的最終適合性。
3.2 Cerec 3D用于全瓷修復體,從患者就診到戴上修復體的時間約為60~90min,這相對于傳統(tǒng)的修復時間(7~9天)是現(xiàn)代修復學的一個歷史性革命[2]。
3.3粘結劑對修復體應力的分散和轉移起著重要作用,是決定修復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2]。因此,在粘結過程中,護士的動作要迅速準確,熟練掌握操作步驟,與醫(yī)師配合默契,可以減少誤差,提高工作效率,從而達到最佳的修復效果。
Cerec 3D實現(xiàn)了患者一次就診,即可完成修復體的全過程,并且其功能和美觀程度堪與天然牙媲美,因此,必將會受到越來越多患者的青睞。
[參考文獻]
[1]劉思璇,王 勇,呂培軍. CAD/CAM全瓷固定修復體適合性研究進展[J].現(xiàn)代口腔醫(yī)學雜志,2010,24(6):464.
[2]盧 禮,張 萍,周 燕,等.椅旁 CEREC3D CAD/CAM全瓷修復體臨床療效的初步評價[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0,30(20):2239-2241.
[3]譚曉蕾,楊翠萍,郭 航.CEREC3 CAD/CAM全瓷修復體的臨床研究[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9,18(3):358-359.
[4]楊 光.CEREC3全瓷嵌體在II類洞修復中的臨床應用[J].中外醫(yī)療,2009,29(20):14-15.
[5]王 泉,張建中. CEREC全瓷修復體適合性的研究進展[J].山東醫(yī)藥,2008,48(14):150-151.
[收稿日期]2011-04-07 [修回日期]2011-05-05
編輯/賀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