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紹了棉花的生長發(fā)育特點與要求,提出了切合生產(chǎn)實際的管理技術(shù),主要包括選種、選地、整地施肥、灌水、種子處理、適時播種、田間管理等內(nèi)容。
關(guān)鍵詞:棉花 高產(chǎn) 生育特點 栽培技術(shù)
棉花是我國的主要的經(jīng)濟作物之一,推廣棉花良種和改進栽培技術(shù),提高產(chǎn)量,對于發(fā)展本區(qū)和國內(nèi)經(jīng)濟都具有重要意義。棉花的栽培技術(shù)簡單地講就是“早、密、矮”加“地膜”,其具體栽培技術(shù)如下:
一、選擇優(yōu)良品種
根據(jù)不同區(qū)域無霜期和有效積溫,選擇早熟或特早熟的短季棉品種,或生長期長的品種。
二、選地、整地施肥、灌水
(一)選地。棉花對土地茬口要求不嚴,但最適宜的應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背風向陽,土質(zhì)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地,要有井灌條件。適宜植棉的茬口以禾本科作物、豆科作物以及馬鈴薯、地瓜等前茬為好。
(二)整地施肥。最好是秋翻,春翻也可以,翻地即可滅病滅蟲,又可增產(chǎn)。打壟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打成90公分種兩行,另一種是120公分種三行。
(四)灌水。灌水是抓全苗的重要基礎(chǔ),有條件的要秋灌和冬灌,也可以播前灌造墑,機播地最好提前灌。
三、種子處理
(一)種子精選。棉花種子要保證出芽率,要求黑子粒達到80%以上,純度97%以上,凈度95%以上。
(二)曬種。播前10天左右將種子鋪在席子或塑料布上,厚度2寸,白天經(jīng)常翻動,夜間堆起蓋好,一般連續(xù)曬種3-5天,曬種時間不能低于30小時。
(三)浸種。播種前兩天將曬好的種子用涼水浸泡24小時(溫水浸泡12小時),要浸勻浸透,即用手一擠棉種能把種仁擠出,撈出控干。
(四)藥劑拌種。藥劑拌種主要是為了防治苗期地下害蟲和立枯病。一般100斤種子用2兩呋喃丹(先用開水沏開)防治地下害蟲;用5兩拌種靈、3兩多菌靈、3兩敵克松、3兩枯必清等其中一種農(nóng)藥拌種防治立枯病。播前用干小灰拌種,悶半天,一是種子(毛棉籽)散落容易點籽。二是可增加鉀肥。
四、適時播種
(一)播種時期。最佳播種期是4月20日至4月25日,不得超過4月30日。即不播5月棉。
(二)播種量。毛棉籽一般每畝15斤以上,即每埯6-7粒。光籽由于粒形整齊,芽率高,用量少一些,一般畝用種10斤以上,即每埯3-4粒,機播田必須用光籽,不用浸種,畝用量10-12斤。
(三)人工播種方法:
(1)開溝。在壟面開播種溝,90公分壟用馬犁開兩個播種溝(或人工用尖鎬勾溝)120公分壟開三個播種溝,行距28-30公分,溝深3-4寸。
(2)澆水。沒有播前灌的必須坐水種,播前灌墑情不夠也要拉水補澆到播種溝內(nèi),要澆足澆勻。
(3)點籽。株距3.5-4寸,一般棉田5寸左右,點埯,9000-10000株/畝,120公分必須種三行,保證株數(shù)。
(4)踩底格子。對播前灌或墑情好不用坐水種的地塊,點種后要穿平底鞋踩好底格子或隨點籽隨用手按一下,要踩實,踩嚴,促進返墑。
(5)覆土。從播種溝內(nèi)兩側(cè)覆土或從壟溝取水,,覆土厚度1指半左右,不少于1扁指,即通常所說的“一指淺、二指深、三指就發(fā)悶。
(6)噴除草劑。棉田除草劑一般用“拉索”、“乙草胺”、“都爾”、“氟樂靈”等防禾本科雜草除草劑搞苗前封悶。48%氟樂靈適用于播前混土,畝用量150克,兌水30-50公斤;播后覆膜前可用50%乙草胺每畝80-100克,兌水30-50公斤,也可用72%都爾乳油100-180毫升或43%拉索(甲草胺)乳油每畝200-300毫升兌水50公斤后噴霧。
(7)覆膜。打藥后馬上覆膜不可脫節(jié),要求是膜平如鏡,有風無波,大風刮不壞,掀不開。
五、加強田間管理
1、放風。當棉苗80%左右出土時每隔兩米左右用鐵條在苗眼上方扎個眼。進行放風降溫。
2、引苗。終霜過后開始引苗。即將練苗好的棉苗從膜內(nèi)拿出來,要避開中午高溫,每埯引2-3株左右。
3、疏苗、定苗、補苗。1-2片真葉時疏苗,每埯留1-2株,2-3片真葉時定苗,每埯留一株,定苗時每埯在膜內(nèi)留2株備用不拔掉,如整埯無苗,鄰埯又沒有借用苗,就需移苗補栽。
4、擼底葉。在6月20日左右,當三分之二以上棉株出現(xiàn)果枝,即可把果枝以下的枝杈葉片及腋芽全部擼掉。
5、灌水、追肥、中耕。6月初至7月20日左右灌水1-2次,結(jié)合灌水對棉花進行追肥。一般追尿素450斤/公頃或硝銨600斤/公頃,追肥必須在6月底前完成,扎眼追肥
6、掐頂尖。在7月5日至10日掐完,掐頂尖的原則是“枝到不等時,時到不等枝”(單株果枝6-8個)。枝到不等時:當單株果枝達到6-8個時,不管到?jīng)]到7月10日都要掐尖;時到不等枝:即當時間到7月10日時,不管單株果枝是否達到6-8個,都要掐尖。
7、化控。用“縮節(jié)胺”控制棉花個體長勢,使每個植株既矮又壯,化控一般進行3-5次。主要是看天看地看長勢,第一次化控在4-5片葉時進行, 7.5克-15克/公頃加水750斤;第二次現(xiàn)蕾期30-45克/公頃加水900斤;第三次在初花期45-60克/公頃加水1000-1200斤。第四次在盛花期60-75克/公頃加水1300斤,在化控時可摻葉面肥一起噴施,如硫酸二氫鉀、噴施寶、尿素等。
8、秋季管理
(1)斷花去蕾。8月15-20日把正在開的花和剛出現(xiàn)的蕾全部去掉。(2)去空枝老葉。9月10日前把已落鈴的空枝及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老葉全部剪掉。
(3)催熟。在9月中下旬進行,每公頃用乙烯利4.5-7.5斤,兌水1350斤,均勻噴在棉鈴上。
9、病蟲害的防治
(1)農(nóng)業(yè)防治。農(nóng)業(yè)防治應從適時播種開始, 一般當土壤深5cm地溫連續(xù)3-5 d穩(wěn)定在10 ℃-12 ℃時即可播種,一般當?shù)卦?月10-15日是最佳播期,播種時注意播種質(zhì)量,深淺一致。其次要加強田間管理,出苗后應早中耕、深中耕,加強苗期的肥水管理,施用草木灰等鉀肥,有利于棉株健壯生長。2-3片真葉期時根外噴施1%尿素液等,有利于棉花生長發(fā)育和提高抗病能力。對已發(fā)病的田塊,及時追施碳銨15kg/畝或尿素10kg/畝。寒流來臨前,應注意防寒。
(2)"化學防治:—是噴霧。用尿合劑、洗衣粉、尿素各1份,加水100份,配置成混劑噴霧;二是點噴霧,防治棉蚜用40%氧化樂果乳油或50%久效磷乳油1000-1200倍液噴霧。三是全田發(fā)生時,用敵敵畏每畝0.15-0.20 kg加水2-3 kg,拌在30kg麥糠或50kg細砂上,于晴天撒于棉田,防效可達98%以上。
(3)生物防治。主要是對棉花蚜蟲的防治。利用蚜蟲天敵如瓢蟲、草蛉、蚜繭蜂、蜘蛛等撲食蚜蟲,減輕棉花蟲害。
(4)利用機械防治。也是針對棉花蚜蟲而言,利用蚜蟲對黃色的正趨性,用黃色黏蟲板進行誘殺;利用蚜蟲對銀灰色的負趨性,用銀灰薄膜驅(qū)避多種蚜蟲,減輕棉花蟲害,防治棉蚜傳播各種病害""
六、收獲
1、采收時間。最佳收獲期是棉鈴開裂1周左右。但為了提高采收效益,可采取分期采收的方式,即霜前花統(tǒng)一采摘,霜后花統(tǒng)一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