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簡化已經成功推行了半個世紀之多,簡體字的應用是否適合人們的使用情況,在現實中已經得到了印證。簡化字的公布以及使用過程中,其使用效果被人們不斷的論證著。一直以來。都存在著這樣兩種不同的聲音,有贊同之聲亦有反對之音。近年來,關于漢字簡化是否正確的爭論又有提及。下面我們分別論述:
贊同之聲:
傳統(tǒng)的漢字通假、異體并行,使得文字難以固定一詞,而且以繁體字為顯著特點的字形筆畫眾多,直接帶來的結果便是學習復雜、書寫麻煩,給文字的傳承與交流帶來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在繁體字時代,識字者也數量有限,如果和當今社會的大眾文化程度相比,可謂是“文盲”眾多。贊同漢字簡化的人有以下理由:
首先,從研究人員的角度說,簡化后的漢字大部分不是整理漢字的專家造的字,而是大部分來源于古體或者是來源于民間已經流傳的漢字。比如說:“報”最早是來源于漢代的草書;“參”來源于草書和行書,楷化后的“參”偏旁最早出現在明刊本《嬌紅記》中;又如“競”最早見于唐代的敦煌變文寫本。這些字能夠證明簡化字大部分是有出處的,不能一味的一偏概全,稱那些字是現代造字?!艾F代的簡化字絕大部分是來源于歷代的簡體字或‘俗體’:有些簡體比它們的繁體(或被成為‘正體’)的歷史和資格還要老得很多,例如‘達’、‘棄’、‘踴’等等,有的還是‘古本字’或‘古文’呢。”
其次,從學習者的角度,簡化后的漢字明顯簡單好學,筆畫數有大幅度的降低。而漢字通過整理也規(guī)定了眾多異體字的字形、摒棄了異體字古今字的通用,規(guī)定了漢字的通用字數。使得學習者可以更方便地學習漢字,也更方便了學生學習漢字,提升了我們國家民眾的整體文化素質水平,更有利于人們之間的交流。
再次,從文字書寫本身,文字的繁簡直接影響到了文字的記錄、交流。從效率的角度來說,必然是輸給了簡體字。
反對之音:
其一,許多支持繁體字的人都認為廢棄繁體字是歷史的倒退,認為簡化字不利于對中國五千年來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推廣漢字簡化后,很多現代中國人無法再直接閱讀古代的典籍。即使把古書以簡化字重印,亦往往會出現歧義-
從這個角度我們要說,廢除了繁體字真的是歷史倒退嗎?如果說在古代會用繁體字是知識階層的標志的話,那簡化字在現代就真正成為了一種交流工具。在當代,掌握繁體字的學者們也大有人在,我們先輩的古籍、經典著作有許多繁體字版本也在流通。而且《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七條有明確的規(guī)定范圍:(一)文物古跡;(二)姓氏中的異體字:(三)書法、篆刻等藝術作品;(四)題詞和招牌的手寫字;(五)出版、教學、研究中需要使用的;(六)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批準的特殊情況。從這個條文中可以看出?,F在還是可以使用繁體字的。只是針對于流通中的文字,必然要采用整理后的文字,易讀易寫更易交流。
蘇培成先生也認為“我們推行簡化字是為了提高學習漢語文的效率,減輕學習漢語文的負擔。推行簡化字就必須實行‘以簡代繁’,限制繁體字的使用范圍,而限制繁體字的使用范圍并不妨礙繼承傳統(tǒng)文化?!痹S多用繁體字書寫的古代典籍現在依然有中華書局等單位在發(fā)行,沒有隔斷文化的傳承。
其二,還有人主張廢除簡體字,恢復繁體字。認為簡體字破壞了漢字既有的造字理據,有些字的簡化是不科學的。說簡化字違反了六書造字原則,但又不是另行建立一套完整的造字系統(tǒng),大大削弱了漢字的科學性與邏輯性。許多漢字失去表義的結構,使學習漢文的過程中失去以表義結構推測字義的學習途徑。
這種觀點,不完全正確。因為漢字簡化后,由于字符或者結構的變動,漢字具體的理據性并不能說“破壞”。一篇《繁簡字理據性比較分析》中就分三類具體分析了簡化后的漢字是怎么樣變化的。文中把這種影響分為了三類,分別是理據性增強、理據性減弱、理據性基本不變。通過這篇文章我們完全可以否定這種支持者的荒謬言論。有些字在簡化后也確實增加了造字的理據性,怎么能說其是“破壞”和“不科學”呢?
我國土地廣闊、語言豐富,文字流傳時間長,從甲骨文、金文、發(fā)展到隸書、楷書,字體多變,更何況通假字、異體字等現象眾多,不簡化也必然出現更多的問題。許慎針對古文有了象形、指示、會意、形聲、轉注、假借這“六書”的說法,分別指出了當時文字的造字方法和用字法。而當今的簡化字也是可以歸納總結一個“新六書”?!艾F代漢字從內部結構說是由意符、音符和記號構成的。這三種字符搭配使用,構成了現代漢字的六種結構。為了和傳統(tǒng)六書相聯系,我們叫做現代漢字的新六書?!边@六書分別是:會意字、形聲字、半意符半記號字、半音符半記號字、獨體記號字和合體記號字。雖然說從造字方法上有了差異,但是簡化字依然是有類推原則在支撐著整個文字體系,大部分的偏旁都是可以類推簡化下來的。
另外,從國家的法律條文出發(fā),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三條就明確規(guī)定了:“國家推廣普通話,推行規(guī)范漢字”。這是國家的政策,是國家明確提出的規(guī)定,違背它也就是違背了法律。
總之,“簡化字和繁體字是漢字的兩種體式,這兩種體式將長期存在。我們要努力縮小這兩種體式之間的距離,而不是擴大這種距離。簡化字作為規(guī)范漢字的組成部分,將繼續(xù)得到廣泛使用,繁體字在特定的領域也將繼續(xù)得到使用?!焙喕直厝皇侨藗儾豢苫蛉钡慕涣鞴ぞ撸瑫r繁體字的存在在古典文化的傳承上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兩者不能用優(yōu)劣來區(qū)分,只能說簡體字更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