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下半年,劇團決定重排傳統(tǒng)劇目《朱弁》,參加年底的第二十四屆福建省戲劇會演。我有幸再次與著名人物造型設計師董繪合作,負責梨園戲《朱弁》的化妝造型設計工作?!吨燠汀肥抢鎴@戲小梨園流派傳統(tǒng)劇目,上世紀五十年代末經已故著名劇作家林任生老師的改編整理,刪去了諸如“過西樓”、“棄子扶姑”、“裁衣”、“花嬌報”等傳統(tǒng)場口,新編了諸如“壯別”、“醉園”、“同命”等新的場口。鑒于劇本本身的新舊結合,我們這次的化妝造型設計仍然是秉持以梨園戲劇種傳統(tǒng)的化妝樣式為本,加入現(xiàn)代人物造型的新元素。因為該劇的時間跨度長達十六年之久,因而這次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就是:如何利用化妝色彩來賦予劇中人物的滄桑感?
梨園戲《朱弁》講述:南宋初年,朱弁持節(jié)出使金國,問安徽欽二帝,被金國宰相粘罕扣留在云中。一日,秦檜邀請朱弁到粘罕之女、雪花公主的住處——犀園賞雪飲酒,強招酒醉的朱弁為駙馬。新婚洞房,雪花公主痛訴自己原為遼國后裔、被粘罕強搶為女的悲慘身世。兩人同命相憐,結為金蘭兄妹。朱弁得知閻進等人欲逃歸南宋,便以密疏畫卷相托付。閻進不幸被捉回,南向殉國,朱弁憤而血書忠義。十六年后,“壯節(jié)飄零鬢如絲”的朱弁,登上冷山。遙望故國。此時前線來報,金國小王子被朱弁故友邵青所擒。粘罕無奈,只得放歸朱弁交換。雪花公主趕到長亭為朱弁送別,兩人十六年來相依為命,臨別之際,舉杯灑淚。朱弁出使金國十六年,威武不屈,高官不受,全節(jié)而歸,堪與西漢蘇武媲美。
在梨園戲的傳統(tǒng)化妝樣式中,朱弁屬官生行當,穿黑底補子的蟒袍,頭戴烏紗,涂粉抹胭脂,戴長須。他出使金國時大約為三十歲左右,被扣留十六年,回國時大約為四十六歲左右。服裝造型設計人員依據傳統(tǒng),沿著朱弁的年齡線,為他設計了不同年齡段的白色、青色、灰色三個主色調服裝。我們化妝造型便跟著這三個不同年齡段的主色調走,依次為朱弁設計了三個化妝模式,借以展現(xiàn)他十六年的滄桑變化歷程。
第一場“壯別”、第二場“醉園”、第三場“同命”中,朱弁正當年輕氣盛、意氣風發(fā)之時,奉命出使金國,一身傲骨錚錚。為此我們配合服裝造型的白色蟒袍,為他設計了白凈斯文的小生妝。有別于傳統(tǒng)一出場就帶長須髯口的官生妝。同時也與秦檜黑自相間的“奸臣臉”,形成忠奸對立的映照。第四場“托疏”與第五場“南向寫忠”中,我們配合服裝造型的青色蟒袍,為他設計了仍然白凈,但是已稍顯皺紋,整體色調黯淡了下來。因為此時的朱弁已經被金國扣留在云中(今山西大同)三四年了,尚未能見到徽欽二帝一面,他有辱使命。加之閻進的南向就義,對他刺激很大,他已經有些心灰意冷、歸國無望的心跡了,不能再像前三場那樣,給他一個白凈清高的臉妝。但是因為年齡跨度尚不是很大,所以仍然給他定格為小生妝,不帶長須髯口。第六場“上冷山”與第七場“公主別”中,時間跨度一下子拉到十六年之后,這時我們配合服裝造型的灰色蟒袍,為他戴上長須髯口,臉上的妝色愈加黯淡,已經顯得神色憔悴了。登上冷山,遙望故國,他心中萌生了客死他鄉(xiāng)的不祥念頭。這時朱弁的整個人物形象是灰色的,我們還借鑒了梨園戲的傳統(tǒng),在紗帽上為他加了一條黑紗巾。使朱弁的人物形象越發(fā)顯得蒼老,也就成功地實現(xiàn)了他由年輕力壯的小生到蒼老抑郁的官生、甚至是老生的形象轉變了。
《朱弁》劇中的雪花公主是一個多情而堅強的悲劇女性,國家民族滅亡,忍辱負重地寄人籬下。她的年齡比朱弁小,大約是二十歲到三十六歲之間,正當豆蔻年華的階段。她深深地熱戀著朱弁,把他作為自己生命新的依托,但是朱弁出于對漢族士大夫氣節(jié)的堅守,始終不肯接受她。外作夫妻,內作兄妹,雪花公主的人生悲劇無甚于此了!第二場“醉園”中,她一出場便是帶有很濃異域風情的少數(shù)民族服裝,有別于梨園戲傳統(tǒng)的包頭、戴鳳冠的漢族服飾。這是從切實的歷史文化背景出發(fā),畢竟她是遼國后裔、契丹族人。因此我們的化妝造型也賦予她北國少女豪放、野性的妝束。但是在她如烈火一般的紅裝素裹之外,我們又給了她一些淡白的冷色調,借以突出她亡國滅種、寄人籬下的內心哀怨。第三場“同命”中,我們去除了她所有的冷色調妝束,完全賦予她一個新婚女人的靚麗風情。她愛朱弁,能與朱弁結為夫妻,給了她新的生活憧憬。但是朱弁的可敬但又無情的拒絕,扯斷了她心中的最后一絲希望。這時再回頭看看這個女人多情、靚麗的妝束,除了可悲、不忍以外,再沒有什么了。第四場“托疏”中,我們結合淡青、淡白色調的服裝造型,給了雪花公主一個淡雅脫俗的臉妝。這時她與朱弁已經做了三四年的假夫妻、真兄妹了,她對朱弁接受她愛的可能性,已經歸于絕望。心如止水,只能在事業(yè)上盡量助朱弁一臂之力,幫他將金國情報與珍貴文物送回南宋。即使做不成夫妻,只做一對相依為命的金蘭兄妹,對她也是一種滿足與安慰吧。然而,最后一場“公主別”中,金國釋放朱弁歸宋,將相依為命了十六年的悲情男女,拆散在天南地北,形同霄壤永別,她心中最最微薄的一點安慰滿足也將破碎了。這時我們還原了梨園戲的傳統(tǒng),在淡粉色鳳冠霞帔、紫青色披風的服裝造型上,給了她一個異常漂亮,但又有幾分憔悴的妝臉。這是她與自己心愛的人,共度最后時光的一刻,她應該是動人的、美麗的。這樣越發(fā)顯得朱弁對她的不舍,越發(fā)觸動觀眾對她悲劇人生的理解。一個如此美麗動人的可愛女性,十六年間從可悲的少女到可悲的少婦的可悲滄桑歷程。
梨園戲《朱弁》中的備色人物眾多,作為化妝造型設計者,我們覺得只要用色彩描繪出朱弁與雪花公主這一對男女主角、十六年間的滄桑歷程,并以此為中心點,輻射到其他角色人物。我想我們對該劇的人物化妝造型設計也便到位了。給一個舞臺人物化一個好妝并不難,關鍵是把一個人物形象十六年來的滄桑歷程給描繪出來。該劇參加福建省第二十四屆戲劇會演,榮膺包括“化妝設計獎”在內的十一項大獎,我想這就是對我們用色彩賦予人物形象以滄桑感的最好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