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偶讀豐子愷的《吃瓜子》一文,驚嘆他將人們吃瓜子這樣細碎的事物的寫得活靈活現(xiàn)的同時又有不絕的“格”“呸”“的”“的”之聲環(huán)繞于耳。忍不想讓學生寫一個吃瓜子的片斷。
二、實錄:
師:同學們都吃過瓜子,請回顧一下自己吃瓜子時的動作,用慢鏡頭回放一下每一個細小的舉動,寫一個片斷。
學生顯得驚訝之余,又不乏有竊竊私語和大笑者,不過片刻也都進入了思考狀態(tài)。
老師:每個人桌前都剛放了兩粒瓜子,我們的任務可不是“吃!”
“是品味吃瓜子的動作”學生們說著。
“格”、“格”、“格”一聲、兩聲、三聲,瞬間就連成一片,清脆而有旋律的節(jié)奏在教室回蕩著,瓜子清幽的淡香也在空氣中彌散著。
“沙”“沙”“沙”急促而有力的紙與筆的撞擊聲也驟然響起,不多時,他們就開始傳遞著自己的作品,臉上洋溢著喜悅和自豪。
生1:為吃瓜子而吃瓜子和為寫“吃瓜子”而吃瓜子。目的不同,感覺就是不一樣,境界自然也就不同。
生2:我將瞬間的每一個細微舉動都定格在在腦海里,寫起來還真順手。
師:大家交換了作品,也談了感受,明白了:其實作文并不難,就是把你熟悉的、感受到的一切,用文字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與大家交流、分享。
下面我們一起欣賞作家豐子愷的《吃瓜子》。
(……放進口里,用臼齒“格”地一咬,再吐出來,用手指去剝。幸而咬得恰好,兩瓣瓜子殼各向兩旁擴張而破裂,瓜仁沒有咬碎,剝起來就較為省力。若用力不得其法,兩瓣瓜子殼和瓜仁疊在一起而折斷了,吐出來的時候我就耽憂。那瓜子已縱斷為兩半,兩半瓣的瓜仁緊緊地裝塞在兩半瓣的瓜子殼中,……我只得用指爪細細地剝取?!伊磉x一粒,再送交臼齒去咬。不幸而這瓜子太燥,我的用力又太猛,“格”地一響,玉石不分,咬成了無數(shù)的碎塊,事體就更糟了。我只得把粘著唾液的碎塊盡行吐出在手心里,用心挑選,剔去殼的碎塊,然后用舌尖舐食瓜仁的碎塊……
一粒瓜子塞進了口里,只消“格”地一咬,“呸”地一吐,早已把所有的殼吐出,而在那里嚼食瓜子的肉了。那嘴巴真象一具精巧靈敏的機器,不絕地塞進瓜子去,不絕地“格”,“呸”,“格”,“呸”,……全不費力,可以永無罷休。女人們、小姐們用蘭花似的手指摘住瓜子的圓端,把瓜子垂直地塞在門牙中間,而用門牙去咬它的尖端?!暗?,的兩響,兩瓣殼的尖頭便向左右綻裂。然后那手敏捷地轉個方向,同時頭也幫著了微微地一側,使瓜子水平地放在門牙口,用上下兩門牙把兩瓣殼分別撥開,咬住了瓜子肉的尖端而抽它出來吃。這吃法不但“的,的”的聲音清脆可聽,那手和頭的轉側的姿勢窈窕得很,有些兒嫵媚動人,連丟去的瓜子殼也模樣姣好,有如朵朵蘭花。)
一會就有人在發(fā)笑,又有人在敲腦門子,還不住的發(fā)出“好!好!”“妙、妙極了?!钡馁潎@。
生4:不愧是作家,“‘格5’的一咬,‘呸’的一吐……那嘴巴真像一具精巧靈敏的機器”真是有聲有形,讀起來過癮。
生5:剛才還在為自己寫的片段喝彩,拜讀了大作才覺得自己對生活的體味太淺太淺,駕御文字的功底太弱太弱。
生6:起初覺得吃瓜子這么無聊的事,有什么可寫的,哪想到作家能將這細小的事惜活畫的如此生動鮮活。
生7:怎么也想不到,吃瓜子這么容易、簡單一個事情,“我”吃的是一曲三折,小姐們卻吃的優(yōu)雅動人。(學生笑。并起掌聲)
師:豐子愷的隨筆內容,都是人們非常熟悉,而又往往被忽視的細小的事情?!耙涣I忱镆娛澜?,一朵花里見天國……”豐子愷在用力用心去表現(xiàn)這些細碎的東西,在細碎中傳達自己的感受,表現(xiàn)人生的社會意義。
只要大家做生活的有心人,細心地觀察和體會生活,從身邊細小的事情入手,認真摩挲咀嚼它們,就能發(fā)現(xiàn)這些事物中蘊涵的意味,就能用有趣的文字指示出來。
三、課后反思:
新課標在《教學建議》中強調:“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葉圣陶說:“不要把寫作文當成多大的學問,寫文章就是用筆說話。會說話的人,會寫字的人,他就會寫出好文章?!逼鋵嵶魑木褪沁@么簡單。在說話中,有些話是你獨有的,寫作文也是一樣,都有你思想、個性的體現(xiàn),言為心聲嗎!
此課例就是想讓學生能輕松的面對作文,讓他們從自己熟悉的事物、生活入手,從細小、細微處切入,將自己真實情感用文字表達出來。要告戒他似千萬不要忽視一些不起眼的事物,要學會從瑣屑事物中發(fā)現(xiàn)所蘊涵的意趣。
對作家文章的欣賞,既開闊學生的眼界,也讓學生確信生活中的每一個細小事物都是寫作的材料,都能表達自己的情感,從而達到珍惜生活、體會生活之目的。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而我們的學生人在生活中,卻游離于生活之外,作文常常覺得無話可說。所以作文教學只有引發(fā)學生與自己熟悉的生活聯(lián)系,才能激發(fā)他們的興趣,煥起他們的活力。優(yōu)秀文學作品之所以流傳千古,不是因為寫作技巧的高超,而是作家寫出了他們對生活的獨特感悟。因而教會學生體驗生活、感悟生活是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的前提,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基礎。
讓作文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在作文中真實地展現(xiàn)自我,是語文教師最首要的任務。
附1:學生課堂寫作片段
看著兩顆寶貝的瓜子,恨不能立即吞下,但無奈,只能凝視著:它外殼灰灰的,頭尖屁股大。送到門牙處一碰,“喀嚓”一聲清脆的響聲,外殼被我咬碎,一股苦苦的味道涌入嘴巴,勢不可擋??谒煌夥?,啞巴吃黃連,有口說不出。
還剩下一顆,用手指撥開外殼,呈現(xiàn)在眼前的是黃金金的果肉,上下牙齒輕輕一碰,殼就與肉分離,淡淡的香甜就彌漫在我的口腔,它在我的舌尖停泊了許久。一股沖動涌上腦海,我拿起筆刷刷地寫了下著……
初二(9)馬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