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等教育學校的學生來說,他們對舞蹈的認識比較膚淺。我做了一項調查,對舞蹈感興趣的占68%,想學習的占20%,學習過舞蹈的僅占12%。然而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與情感,讓學生主動參與舞蹈的實踐活動,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潛質,這是恰恰又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學校屬于普通中等藝術學校,學生藝術基礎差,身體僵硬,對于舞蹈基本技能及理論了解較少,兩年三年的培養(yǎng)面臨很大困難。如何讓學生在這有限的時間內學習更多的舞蹈知識,并能通過畢業(yè)考查?我在教學方面積極進行探索,取得了不錯效果,下面我就中等學校的舞蹈教學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引導舞蹈興趣的形成
舞蹈教學包括素質、道德、意志與情感等多種因素,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是很重要的第一步,我先讓學生學習舞蹈基礎知識,并欣賞舞蹈,調查學生喜歡的舞蹈,在他們喜歡的舞蹈基礎上一步步引導他們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動學生的興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就會收到引起興趣的教學效果。但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yǎng),怕苦怕累,承受能力差。面對艱苦的舞蹈訓練,沒有充分的認識和足夠的思想準備常常會困惑、卻步。只有通過德育教育,讓學生認識到舞蹈訓練是枯燥漫長,充滿艱辛的。把舞蹈藝術完美地展現(xiàn)給觀眾,每一個學生都要經(jīng)歷一個艱苦而漫長的訓練過程,在肉體上經(jīng)歷并承受著近乎殘酷的磨練。讓學生在心中樹立起遠大的理想和目標,對即將面臨的困難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樣才能鍥而不舍,迎難而上。抓住學生比較喜歡現(xiàn)代舞的心理特點,把基訓和現(xiàn)代舞基礎訓練結合起來,從而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提高教學效果。同時,再給他們欣賞一些如《術蘭歸》、《梁?!?、《霓裳羽衣舞》等舞蹈精品,來讓他們體會基本功在舞蹈中的重要性,使他們對基本功訓練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同時,從一開始就要對學生灌輸吃苦耐勞的思想,讓學生發(fā)自內心的熱愛舞蹈,自覺投入到艱苦的訓練中,就能大大提高教學效果。
二、著重基本功訓練
基本功在各項運動訓練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也是舞蹈表現(xiàn)的基礎。在此我分為幾個階段,并遵循由淺入深,從簡到繁,從易到難,由局部到整體的關系,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并注重教學訓練的系統(tǒng)性。逐步實現(xiàn)由低級向高級發(fā)展。
1.形態(tài)以及柔韌和軟開度的訓練。
從人體的站立、頭、手、腳的位置和動作是基礎部分訓練開始,柔韌、開度訓練貫穿整個舞蹈教學中。在訓練中可采用各種方法如耗腰、地面波浪腰、涮腰、甩腰、拉腰、壓腿、踢腿、開胯等,使學生的柔韌性逐漸地好起來。
2.把上動作訓練。
把桿完成舞蹈動作訓練,其目的是輔助學生掌握身體重心,使力量集中在受訓練的部位上,獲得正確姿勢,給以后學習各種舞蹈技能、技巧打下良好的基礎。把上動作訓練是最基本的訓練,內容一般包括:擦地、蹲、小踢腿、大踢腿、壓腳跟、腰、舞姿與控制等,內容逐漸由淺入深。通過訓練使學生身體從自然狀態(tài)到非自然狀態(tài),也就是符合我們舞蹈專業(yè)所要求的一個狀態(tài)??朔匀惑w態(tài),掌握好身體的直立和重心的穩(wěn)定及軟度、力度、開度要求的完成。
3.規(guī)范舞蹈動作的訓練。
這種訓練是提高學生對基礎動作在表演方面實際運用能力的關鍵。這部分主要是組合練習。我把以前學習的動作用音樂組合起來,也增加一部分新的動作。
通過以上的訓練使學生掌握必要的舞臺表演常識,了解舞臺形體動作的一般規(guī)律;解放全身各部關節(jié),達到腰腿柔軟、四肢靈活;學會身段表演的基本動作,從而適應一般舞臺表演的需要,同時也為學生向更高層次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落實技能技巧訓練
技能技巧課包括素質訓練、地面技巧、空中技巧等。我是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學生的情況、有選擇地進行訓練。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掌握住技巧,并在舞蹈中得以應用,我廣泛地吸收體操、戲曲、雜技技巧等其他姊妹藝術的訓練手段加以改造,為我所用。如在轉、控、翻、跳、走等里面,可選擇平轉??刂品矫媸乔巴?、旁腿與后腿的控制,以及一些舞姿控制。翻的方面主要是:點步翻身、踏步翻身等跳的方面比較多,小跳、中跳、大跳各選擇幾種練習,男女分開練。我根據(jù)學生接受能力的不同,適當?shù)亟o其他學生增加新的練習。
舞蹈技巧課不僅有效地解決了舞蹈學生身體各部位的基本能力的訓練,使學生在力度、軟度、靈活性及彈跳爆發(fā)力等方面得到極大的改善和加強,更主要的是在掌握一定水平的高難度翻騰技巧和較全面的地面滾動技巧后,對于提高舞蹈表演技巧和技能、豐富舞蹈語匯,從而對擴大舞蹈藝術的表現(xiàn)力,將會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
四、促使舞蹈能力的提高
學生的柔韌性、控制力、彈跳力等提高的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中國古典舞身韻教學訓練,培養(yǎng)學生舞蹈動作意識能力、思維想象能力、感情調動能力。意志是自覺的、肯定的、并克服各種困難的心理過程,它包括自覺性、果斷性、自制力和毅力等,是個性特征的主要結構。身韻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學習掌握古典舞身韻最基礎的基本元素。如:“提、沉、沖、靠、含、腆、移”等多種動律元素的訓練,然后再讓學生練習舞姿、體態(tài)、路線等。我很注重氣息、意念、神韻等內在韻律練習。在動作意識、思維想象練習中,我讓學生靜下心來,練神、練心,充分調動學生的內在情感,以使學生入境、入狀態(tài),完全融入舞蹈氛圍中,做到身心互動、形神合一,實現(xiàn)身體、氣息、內在節(jié)奏的高度統(tǒng)~。在身法運用上,讓學生了解學習千變萬化的規(guī)律,但必須注重內外統(tǒng)一;在舞蹈表現(xiàn)方位上,強調輕重、剛柔、強弱、急緩、松緊的對比;在造型上讓學生了解舞蹈動作具有圓、曲、擰、傾的特點;在運動上強調曲回婉轉、點線交織、閃轉騰挪、變化莫測;在舞蹈動律上要求學生必須掌握“欲左先右,欲前先后,欲伸先屈,欲起先伏,欲高先低,欲直先迂”的規(guī)律。這些都是在教學中逐步對學生進行滲透。
五、創(chuàng)新表演情態(tài)的養(yǎng)成
表演情態(tài)是直觀教學發(fā)展的產(chǎn)物,具有形真、情深、意遠、理念寓于其中的特點。其實質是借助形象的形式和手段,吸引學生在富有感染力的表情中學習知識,變抽象的思維為情感意識,變抽象的知識為直接感知的對象,這對學生形成感性愉快和領悟逾越的審美境界都具有無言的熏陶、感染和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而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俗話說一身之喜聚在臉,臉之喜聚在眼。人的喜怒哀樂,思慮憂郁都可以從眼神和相應的精神氣質狀態(tài)中表現(xiàn)出來。通過眼睛和眼神的活動訓練可以提高眼球的眼瞼運動的幅度及靈活控制能力,為表演打好基礎。在眼睛訓練中,我讓學生先學習掌握眼的位置和眼的運動路線,然后再讓學生做:1、眼珠的轉動練習;2、眼瞼的張馳練習、3、眼神的收放練習;4、遠看練習等。在特定表情方面,我有選擇地讓學生做喜、怒、哀、樂、怕、悲等的練習,并讓他們自己選擇合適自己表情的動作。課后布置作業(yè)如用“懷疑、警惕、思索”自編故事動作等,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六、培養(yǎng)舞臺適應能力
在具體實踐中,教師應創(chuàng)造性地進入到設計課堂的情境中去,并努力做到教學民主、充滿愛心的溝通師生感情,營造和諧的氣氛,讓學生很好地融入情境中去。比如,在進行維族舞教學時,為了讓學生充分了解維吾爾族的風土人情、自然環(huán)境以及舞蹈的風格特點,我利用電視作輔助教材,學生通過觀摩電視教材:蔚藍的天空中飄著朵朵白云,秀麗的天山腳下美麗的維族少女載歌載舞,節(jié)奏鮮明的樂曲伴著優(yōu)美的舞姿,使人產(chǎn)生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并且每年的藝術節(jié)和元旦晚會,我都讓學生參加,讓他們從課堂走向實踐,有的小節(jié)目我還讓學生自己選擇音樂,自編、自導、自演,培養(yǎng)他們自己動手動腦的習慣,鍛煉他們思維的靈活性,然后讓他們在舞臺上多表演、訓練學生心理適應能力??朔W生害怕、緊張心理,讓學生要有自信,培養(yǎng)他們的舞臺適應能力。
實踐證明,在舞蹈教學中,調動學生各方面的因素,對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欲、自信心,激發(fā)其潛能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習效率,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創(chuàng)設各種有利條件,把握科學有序的訓練方法,以提高教學效果。在舞蹈教學中滲透“教、學、做合一”,從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使學生明確科學的學習訓練方法和步驟,掌握基本規(guī)律,經(jīng)歷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考驗,從認識到方法,從心理學到美學,從文學到社會學等,都將在舞蹈藝術實踐過程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