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一項調查顯示,根據(jù)各級學校招生人數(shù)的統(tǒng)計預測,到2011年,大學層次畢業(yè)生數(shù)量將達到峰值,約758萬人,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大學生就業(yè)壓力不會減弱。在如此大的就業(yè)壓力面前,二外法語教學如何提高英語專業(yè)學生就業(yè)競爭能力是值得教學人員思考的問題。
一、高等院校二外法語課程的開設
目前我國一般只在各高等院校英語專業(yè)中開展第二外語的教學。以筆者所在的河北農業(yè)大學為例,目前大部分學校的英語專業(yè)學生從大三學期開始必須選擇一門二外,其中選修筆者所授二外法語的人數(shù)三個學期基本上維持在三個學時,總共192學時。預期通過三個學期的學習后,使學生達到基本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具備一定的語言交際和運用能力。
二、二外法語在提高畢業(yè)生就業(yè)競爭能力的作用
2.1 法語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語言
在經濟全球化的潮流下,以及國際社交活動頻繁的驅使下,社會對外語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并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特點,純粹的一門外語遠遠不能滿足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在這種條件下,法語教育異軍突起。
2.2 用人單位對二外語言有了更積極的要求
根據(jù)筆者在2009年lO月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68%的人已經體會到二外法語在求職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37%的人在日常工作中在運用自己的二外法語在輔助其工作。在就業(yè)中用人單位越來越看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其中英語專業(yè)學生的二外已經作為衡量畢業(yè)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指標,可見在未來畢業(yè)生的工作中將越來越多的用到法語等二外語言。隨著社會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大畢業(yè)生掌握更加豐富種類的語言已成為一種趨勢。
2.3 提高畢業(yè)生運用法語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法語學習與其他外語的學習一樣,學生除了要學會其語法結構和必要詞匯以外,更重要的是能夠運用法語,自如地和法國人交際。畢業(yè)生除了具有語言交流技能之外,還需要具有他們的文化能力。由于不同文化在價值取向、生活方式、思維習慣等諸多方面都存在差異,人們的舉手投足、一言一行都有其所處社會的文化烙印,人們所使用的語言只有在一定的社會文化的語境中才能被理解。所以在進行法語交際會話時,需要充分了解法國人的說話習慣,而非按照自己本國的思維方式去任意進行改變,否則只能會造成交流障礙。因此,二外法語能提高畢業(yè)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避免因為文化差異造成誤會。
三、針對以上需求,二外法語教學應如何有側重的開展。
3.1 教師必須結合社會實踐去教學
首先教師應轉變把外語考試看作是二外教學的終點,把考試通過率視為衡量二外教學的尺子的錯誤的觀念與認識。大學畢業(yè)生需要面對的是社會工作,那么大學老師必須了解社會需要什么類型的人才,什么樣的學生適合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之余要多與用人單位溝通,多與大學畢業(yè)生交流,讓這些真實的需求反映到教學中,結合自己的教學提高學生素質。
3.2 選擇合適教材,設計課程時要以學生為中心
目前高校二外法語教材版本很多,選擇什么教材要結合本地區(qū)、本校學生實際,一方面要有利教師組織教學,另一方面還要便于學生自學。筆者認為好的二外法語教材所選課文要篇幅適中,語言時代感強,不單要有較為詳細的詞匯語法講解,還要能展示法國文化,且圖文并茂,練習豐富多樣,安排有聽說環(huán)節(jié),且配有教學光盤,這樣的教材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師課堂教學更高質高效。外語作為一門語言,區(qū)別于其它學科顯著的一點就是實踐性很強。因此,外語教學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應以學生為中心,這早已達成共識,不再有什么疑問了。
3.3 加強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二外的能力培養(yǎng)學習者獨立能力,在學校的二外學習時間畢竟是短暫的,語言又是一種持續(xù)學習的科目。因此,
教師在傳授語言知識的同時,也注重培養(yǎng)學習者的獨立學習能力,使得學習者在能夠清楚地理解教師所追求的教學目的的同時,又能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求調整學習目的,并對學習策略作必要的調節(jié)。從而為將來獨立學習打下基礎。
3.4 在課堂上進行文化教學的方法
語言之靈魂在內容。介紹文化差異,提高學生文化感悟力在教學中教師應介紹文化背景,使學生了解法語國家的實際,學會在適當?shù)膱龊线\用適當?shù)姆ㄕZ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通過介紹文化背景,了解文化差異,讓學生明白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語言,有著不同的表達方式。只有通過中西文化的比較,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一種潛在反應能力,而這種能力就是通過語言這一載體對法語所反映的文化內容的綜合性的理解能力。不能把語言文字與文化完全等同,在傳授語言技能的同時,重視對語言內容(文化層面)的講解。
外語是高等學校為培養(yǎng)高層次人才而設置的一門必修課,在教學中占有重要位置并已為大家所重視。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擴大,對外語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對頻繁對外交流人士來說,僅僅掌握一門外語是不夠的,還必須懂得第二甚至第三門外語。如果說一外是每個科技人員必須具備的基礎工具,那么,二外則是他們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增強其就業(yè)競爭力,向更廣、更深領域進行開拓進取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