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使用漢語時,對許多約定俗成的語言現(xiàn)象已經(jīng)習以為常,比如“爺爺”、“奶奶”、“黑漆漆”、“胖乎乎”、“兢兢業(yè)業(yè)”、“客客氣氣”、“風平浪靜”、“貪官污吏”、“住房體制”、“腐敗問題”等詞。這些詞在漢語中大量存在,語義上重復或沒有實際意義,但在語法上或語氣上不可或缺,表明事物的范疇或?qū)傩?,通常沒有實質(zhì)內(nèi)容,被統(tǒng)稱為“范疇詞”。把范疇詞翻譯成英語的時候,是忠于漢語的習慣、將這些重復或沒有意義的部分全部照搬到英語中?還是忠于英語的習慣、將之全部刪除?如何才能在避免漢語語義流失的同時、又保證譯文符合英語的習慣?要厘清翻譯范疇詞的應對之策,我們有必要從其成因談起。
一、漢語中范疇詞的成因
1.1 語音層面的原因
現(xiàn)代漢語在不斷演化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單音詞的雙音化,這是由于單音詞意義單薄而造成的。為了彌補漢語單音節(jié)轉(zhuǎn)瞬即逝、不易留下深刻印象的缺憾,產(chǎn)生了如“爸爸”、“媽媽”、“哥哥”、“姐姐”、“茫?!钡入p音詞;其次,出于修辭的需要,漢語中出現(xiàn)了很多疊音詞,如“黑漆漆”、“白生生”、“黃澄澄”、“綠油油”、“高高興興”、“晃晃悠悠”、“普普通通”等。
1.2 詞匯層面的原因
漢語強調(diào)平衡的特點也體現(xiàn)在詞匯結(jié)構(gòu)的平衡現(xiàn)象上,這樣就產(chǎn)生了大量的同義或近義結(jié)構(gòu)的并列形式,如“繁榮昌盛”、“油頭粉面”、“流言蜚語”等固定的四字格結(jié)構(gòu),又如“住房體制”、“官僚現(xiàn)象”等四字搭配(本文中添加了下劃線的漢語詞匯均為范疇詞)。
1.3 句子層面、篇章層面的原因
很多范疇詞在構(gòu)成漢語句子時沒有實際意義、卻又不能省略,這是為了保證語氣、語篇完整的需要,
例如“我國外交工作進一步開創(chuàng)了新局面”、“環(huán)保人士擔心全球變暖問題”、“妥善處理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關系”等句子。
二、范疇詞的英譯技巧
根據(jù)漢語中范疇詞產(chǎn)生的原因,本文接下來分別從語音層面、詞匯層面、句子層面或篇章層面入手,探討范疇詞的英譯策略。
2.1 從語音層入手
2.1.1 “單音詞雙音化”現(xiàn)象的翻譯
此類雙音化了的單音詞,詞匯結(jié)構(gòu)較為簡單,即“從”模式,英譯時只需譯出單個A的意思即可,不用硬譯成“A and A”的結(jié)構(gòu)。例如,“爸爸”一詞是單音詞“爸”的雙音重復,其英譯為daddy,而非daddy and daddy。其他例子如下:
爺爺/外公-grandpa 奶奶/外婆-grandma
媽媽-mummy/mom 哥哥/弟弟-brother
姐姐/妹妹-sister
伯母/姑姑/嬸嬸/姨媽/舅媽-aunt
伯伯/姑父/叔叔/姨父/舅舅-uncle
2.1.2 “中心詞+雙音疊音詞結(jié)構(gòu)”的翻譯
有時漢語為了修飾某些名詞、動詞或形容詞,在其后增加一個雙音疊音詞以加強語氣,其詞匯結(jié)構(gòu)為“中心詞+雙音疊音詞”,表達同一個意思。如“慢悠悠”一詞的結(jié)構(gòu)為中心詞“慢”+雙音疊音詞“悠悠”,總的表示“慢慢地”之意。翻譯這類范疇詞時,直接譯出中心詞的意思即可,通常情況下不需翻譯出雙音疊音詞。其它例子如下:
轟隆?。璻umble 冷颼颼-chilly
笑盈盈-riant 皺巴巴-crumpled
軟綿綿-softy 香噴噴-odorous
金燦燦-golden 毛茸茸-downy
油膩膩-greasily 胖乎乎-chubby
亮晶晶-glittering 圓溜溜-beady
黑漆漆-pitch dark 白花花-shining white
綠油油-glorious green
2.1.3 “雙音疊音詞AA+雙音疊音詞BB結(jié)構(gòu)”的翻譯
這類范疇詞由兩組雙音疊音詞組成,任何單組雙音疊音詞都不能表達完整的意思。只有把這兩組雙音疊音詞組合到一起,才能形成一個新的概念。如“普普通通”一詞中“普普”或“通通”都不可能體現(xiàn)四字結(jié)構(gòu)完整的含義,在翻譯時更不能根據(jù)字面意思翻譯,只有根據(jù)其完整的意思翻譯成common才對。所以,翻譯該類范疇詞的時候,應該根據(jù)完整的意思進行相關的英譯,而非簡單意義上兩個英文單詞的羅列。其他例子如下;
馬馬虎虎-careless 甜甜蜜蜜-sweet
啰啰嗦嗦-wordy 輕輕松松-easily
普普通通-common 恍恍惚惚-faintly
干干凈凈-clean 高高興興-h(huán)appy
兢兢業(yè)業(yè)-conscientious 風風火火-tush
浩浩蕩蕩-mighty 轟轟烈烈-vigorous
客客氣氣-courteous 偷偷摸摸-sneaking
簡簡單單-simple
2.2 從詞匯層入手
2.2.1 “AI+A2同義詞/近義詞并列結(jié)構(gòu)”的翻譯
在這類范疇詞的結(jié)構(gòu)中,Al和A2的意思是相同或相近的,只不過由于為了漢語四字結(jié)構(gòu)的平衡而并列出現(xiàn)。如“貪官”+“污吏”兩個相同的意思,構(gòu)成了“貪官污吏”這個平衡關系的四字格結(jié)構(gòu)。因為Al和A2的意思相同,在英譯時,通常只選擇A1或者A2的意思來進行翻譯即可:
繁榮昌盛prosperous 街談巷議street gossip
忐忑不安anixious 生動活潑vivid
奇形怪狀grotesque 流言蜚語rumor
油頭粉面coquettish 粗心大意careless
油嘴滑舌glib tongue 貪官污吏corrupt official
土崩瓦解fall apart 半生不熟half cooked
豐功偉績 great contributions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inexhaustible
2.2.2 “實詞+虛詞結(jié)構(gòu)”的翻譯
漢語中還有一類范疇詞也為四字格結(jié)構(gòu),詞匯構(gòu)成為“實詞+虛詞”。實詞部分已經(jīng)清楚地陳述了信息,而虛詞部分為了補充漢語四字格完整的節(jié)律而存在。以《建國大業(yè)》這部電影的名稱為例。從詞匯結(jié)構(gòu)進行分析,“建國大業(yè)”一詞的結(jié)構(gòu)即為實詞“建國”+虛詞“大業(yè)”。因為“建國”是具體的內(nèi)容,而“大業(yè)”一詞是為了補充四字格的完整,起到令人印象深刻的作用。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該影片的英文名稱為The Founding ofA Republic,譯出了實詞“建國”的含義,而沒有增加虛詞“大業(yè)”相對應的英文單詞course。這樣的英譯名稱是完全符合英文邏輯的。因此,在英譯這類范疇詞時,如果要強譯虛詞部分,不僅不符合英語的邏輯,還有畫蛇添足之嫌,故略去不譯(本文中添加了下劃線的英語單詞均為虛詞,在英文中應刪去):
外交工作diplomacy work
官僚現(xiàn)象bureaucracy phenomenon
平均水平average level
伙伴關系partnership relation
住房體制housing system
統(tǒng)一大業(yè)reunification course
2.3 從句子層、篇章層入手
2.3.1 化抽象為具體
由于漢語句子、篇章行文結(jié)構(gòu)的需要,出現(xiàn)了一定數(shù)量的抽象詞匯。這些詞匯沒有具體意義,但又不能刪除??墒侨绻惨堰@些抽象詞匯翻譯成英語,那就不倫不類了。請看如下例子;
1、加快經(jīng)濟改革的步伐
譯文: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economic reform
分析:根據(jù)英語的習慣,我們得知,這一句子的邏輯主語是人,發(fā)出的具體動作是“加快”,賓語為“經(jīng)濟改革”。因此,“步伐”一詞在該句中屬于范疇詞,語義冗余。而且,“經(jīng)濟改革”屬于無生命名詞,更不可能擁有“步伐”。所以在英譯時應將之略去不譯。
2、農(nóng)業(yè)方面獲得了大豐收
譯文:There have been good harvests in agriculturepart.
分析:根據(jù)英語的邏輯,該句的具體意思是“農(nóng)業(yè)取得了大豐收”,而“方面”一詞在具體這一語境中沒有實際意義,屬于典型的漢語范疇,故應將英語單詞part省去不譯。
另外,漢語中還有一些范疇詞要經(jīng)過邏輯上的推敲才能發(fā)現(xiàn)。
3、我們必須加強國防建設
譯文:It’s essential to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national defense.
分析:根據(jù)英語的邏輯,此句中的“加強”這一行為具體落實到客體“國防”上,所以英譯時漢語詞匯“建設”相對應的英文building一詞必須略去,否則易犯逐詞對譯之嫌。
2.3.2 化具體為抽象
在句子、篇章結(jié)構(gòu)中進行范疇詞的英譯時,還應注意一點,即一定語境中的范疇詞在英語中的含義過于具體化。此時非但不能將之刪除,還應根據(jù)上下文增加具有概括性的抽象詞匯,才能使譯文完整無誤。請看以下例子:
4、我們必須反對揮霍浪費。
譯文:We must oppose the (practice) ofextravagance.
分析:“揮霍浪費”一詞屬于AI+A2同義詞并列的結(jié)構(gòu),所以翻譯時只需譯出其中一個意思即可。但是,此句的問題在于,根據(jù)英語的習慣。動作發(fā)出者要反對的應該是“揮霍浪費”的“行為”。所以,此處我們還應采取增譯法,增加practice這一概括性的詞匯,這樣才能使譯文語義更為完整。
5、這些原則適用于美國和其它國家之間的關系。
譯文:These principles apply to all(cases)ofrelations between America and other countries.
分析:根據(jù)英語的邏輯,該句的主語“這些原則”適用的其實是“美國和其他國家之間關系的(情況、例子)”。所以譯文中增加了cases一詞,更加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
三、縮語
英漢兩種語言的差異導致了在漢譯英的過程中,一些漢語表達在英語中是不必要的。這種冗余現(xiàn)象具體體現(xiàn)為漢語中大量存在的范疇詞。筆者從語音層、詞匯層、句子篇章層分析了范疇詞的成因,并逐一列舉了相應的翻譯策略。由此可見,在漢語范疇詞的英譯過程中,譯者應從漢語和英語的語言差異、邏輯差異入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從而進行翻譯,才能保證原語信息在譯入語中準確、簡潔地傳遞和再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