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化商鋪流行的背后,恰恰是傳統(tǒng)業(yè)態(tài)退出舞臺的替代。
我偏愛文具,在文具里最喜歡紙和筆,本子以簡潔、沒有LOGO的為好,紙張以松軟、毛糙的淡黃色為佳;鉛筆喜歡德國的Faber-Castell,鋼筆喜歡派克(Parker),圓珠筆偏愛萬寶龍(Montblanc)。參加活動贈送禮品,通常被我保留的也大多是筆。
但是,最近發(fā)現(xiàn)能夠用到本子和筆的機會越來越少。工作中大多數(shù)是郵件,以鍵盤為主,紙張也是不需要的;即使寫點東西,譬如博客、發(fā)言稿之類,也是在電腦上完成;作為速記和備忘吧,現(xiàn)在的iPad上,不僅可以以手當筆,隨意涂寫,還能語音錄音,想起什么點子或者事情,按兩個鍵就搞定;行程安排和通訊錄早已不用那種A4幅面的大本子了(有一陣子還流行在本子上印名字送元旦禮品呢),通過iPad、iPhone、計算機三者之間的同步,隨時可以查閱,隨時可以更新,還能和秘書共享,實在是比本子方便得多。
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讓我們逐漸遠離了紙質(zhì)媒體;電腦和手機的普及讓我們逐漸脫離了本子和筆,現(xiàn)在要用到紙和筆寫點東西,實在是件稀罕事兒。我也只有在簽名的時候,可以打開抽屜,和我收集的各式各樣的筆打個招呼。大部分的筆,不像我們上學(xué)的時候使用過多而損壞,而是在不經(jīng)意中,被他人借去而遺失。我們在不經(jīng)意中,已經(jīng)在和本子和筆說再見。
漸漸地,本子和筆會在人們的視野中消失。
那么像我這種字寫得很差的人,不見得可以“揚長”,倒是可以“避短”了。學(xué)校里不知道還會不會教寫字?反正托福和GRE考試早已都是電腦考,不用試卷了。未來,寫字可能會濃縮為一種純藝術(shù)——書法。
前段時間,在某國際大都市,最繁華商業(yè)街上的最繁華商場里,看到兩個賣藝術(shù)本子的商店。起初以為他們必定很快關(guān)門大吉,出乎意外之外,最近又去,哪知道生意很好,連我自己也禁不住誘惑又買了不少東西??磥?,這種異化商鋪流行的背后,恰恰是傳統(tǒng)業(yè)態(tài)退出舞臺的替代。
對于很多男士花巨款買一只手表,我實在是不能理解!這些表很貴,普通的幾十萬,好一點的幾百萬,上千萬的也不稀奇。一款百達翡麗的Ref. 5002,售價要1200萬元人民幣,而且限量,一年只造兩只,你要想買,那好,排到2020年以后吧。
表是為了人們看時間而發(fā)明的,這個功能完全可以由手機或電腦代替,即使沒有手機,買一塊電子表也就幾十塊錢,居然將手表做成這樣的奢侈品,恰恰說明了手表作為計時工具的沒落。筆跟手表一樣,正日益成為奢侈品和擺設(shè)。這幾年萬寶龍走奢侈路線,相當成功。我可以非常負責任地說,萬寶龍的水筆和圓珠筆,未必在質(zhì)量和書寫流暢上有多大優(yōu)勢,賣這么貴,主要是那個有些虛無縹緲的品牌。在外面混的白領(lǐng),拿出一支萬寶龍筆,絕對像淑女拎一只LV包那樣,合乎時尚。而萬寶龍和派克在筆當中也只能算是個“中檔白領(lǐng)”,最貴的筆是,有一支要賣100萬歐元,歐元貶值前也要1000萬元人民幣了。
那么,再見吧!親愛的本子和筆,雖然有些依依不舍,雖然我們曾經(jīng)擁有……你們將會越來越高貴,越來越豪華,終會從普羅大眾的日常必須淪落為少數(shù)人的玩物;高貴的背后是你們的沒落,豪華的背后是你們的蒼白。失去了大眾的支持,雖奢華卻落寞,不知是得到還是失去?
權(quán)以此文作為紀念,紀念那些粗糙而淳樸的年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