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不應是冷冰冰的鋼筋水泥,還應有人情味
(一)
城市管理是個全世界都頭疼的問題,自然法則進入城市不靈,無法講究優(yōu)勝劣汰;城市講究規(guī)則和制度,而規(guī)則和制度是人制定的,難免有局限甚至出錯。
世博會提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的口號,為此多家媒體采訪我,讓我談談這句劃時代的口號,我明確表示,這句話我實在無法配合,因為我從內心認為城市未必能讓生活更美好。
關鍵是我們認為什么是生活美好。擁擠混亂的公共場所,每日堵塞汽車長河,污濁不堪的空氣,讓人擔心的飲食,等等,等等。這些都是城市人天天必須面對的,世界級的大城市都面臨這些問題,只是輕重緩急不同罷了,想從根本上改變,只有一條途徑,那就是離開城市到鄉(xiāng)村去。
這還不算突發(fā)事件。前幾日我家樓上半夜暖氣管爆裂,水流成河,主人又不在北京,出門旅游去了。這一宿,我擔心我的書被淹被泡,深感城市讓生活不美好;但比起最近的上海住宅大火,大白天飛來橫禍,53條無辜的生命葬身火海,我那一宿已算是“美好”了。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只是一個美好的愿望,人類的文明進程中,行為總與愿望背離;誰都知道和平的重要,但和平只是戰(zhàn)爭的間隙而已,美國人天天把自己打扮成和平的使者,但哪個地方有戰(zhàn)火也少不了它。城市人應該明白這一點,鄉(xiāng)村才能讓生活更美好,因為自古鄉(xiāng)村都遵循自然法則,只是我們現(xiàn)階段鄙視鄉(xiāng)村而已。
(二)
我偶然看到一則報道,深為感動。報道說在美國華盛頓法拉格特廣場上,有一位二十年如一日的小攤販,每天賣早餐和快餐,他的卷餅已成為當?shù)匦〕缘臉酥?,是附近許多人的依賴。這位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販,和在中國處處可見的小販沒有區(qū)別,兢兢業(yè)業(yè),對每一位顧客都會有感情交流,說一些客套話,并沒有把販賣當成單純的交易。
他會說一些有美國文化特色的話,比如“祝你一天好心情”,他記住了幾百位??偷南埠?,會調整對待每一個人的口味,讓每一位顧客深感親切。他會自我表揚甚至陶醉其中,他發(fā)自內心地說“那些顧客真的很喜歡我”,這是一種多么幸福的感覺啊!
天有不測風云,小販卡爾洛斯在10月1日不幸患心肌梗塞猝死,一切讓人措手不及。按說一個無名無地位的人去世,只會給家人和朋友帶來悲痛,社會上不會產(chǎn)生多大反響,但卡爾洛斯的去世,引發(fā)了許多與他相識和不相識的人的哀思,繼而連《華盛頓郵報》這樣的大報在頭版都刊登了他的訃聞和故事,于是人們自發(fā)地前去寄托哀思,表明了社會對他的尊重。
我真的為此感動。一個沒有遠大理想和抱負的人,只愿意踏踏實實做自己的小事,目的甚至可能僅是賴以生存,但社會給了他無尚的榮譽,而且真實不造作。他不需要成為英雄或勞模,公眾也不需要他變成神而不再是普通的人,他只需要體現(xiàn)他的價值觀即可,而這一點正是我們今天社會所欠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