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技術(shù)環(huán)境中開展詩情畫意的綜合實踐活動,使越來越多的師生進入一個多維的教育教學樂園,共享成功的快樂,展示繽紛的活動成果。
關鍵詞:信息技術(shù); 綜合實踐活動
中圖分類號:G6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2010)7-085-001
一、詩:多維的展示空間
如果說童年是一首詩,那么詩中最美的應該是那些靈動的孩子。如果說學校是一所樂園,那么樂園里最漂亮的,是那些活動中的孩子。
案例一:屏幕上“桂林風景”徐徐而動,從山到水,從景到畫,從詩到樂配合著幻燈片的演示,講臺上一個男孩在朗誦著。
這是我校六年級同學制作的“名山勝水”主題幻燈片擂臺賽,美妙絕倫的畫面,激發(fā)出學生無邊的遐想,也給臺下的老師和參與者以“足不出戶,神游名山勝水”的享受。
六年級同學通過四年的信息技術(shù)學習,技術(shù)水平已經(jīng)達到了“鼠標指點江山,鍵盤激揚文字”的熟練境界。在信息技術(shù)環(huán)境下給學生提供一個主題,使綜合實踐活動成為溝通語文學科與信息技術(shù)的橋梁,于是詩境的展示多了一個絢麗的舞臺,學生的作品折射出了七彩的線條: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審美能力,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之情。
詩意的童年如校園里孩子們的笑顏,清晨就開始綻放。綜合實踐活動的不同領域宛如動畫中的圖層與場景,給了孩子們一個多維的展示空間。
二、情:多方的傳遞途徑
人們把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給了教師,每個人都擁有他們最親愛的第一任教師——他們的父母?,F(xiàn)實生活的交際又使他們面對無數(shù)解惑答疑的師者,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真正實現(xiàn)了“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保瑤煄煻加星楦械耐度肱c愛心的傳遞。
案例二:一位綜合實踐活動老師的手記
春天里放風箏,真是孩子們喜歡的活動,常常聽到班主任老師無可奈何地抱怨:“每次布置帶東西,總有三五個同學忘記??梢宦犝f放風箏,第二天準沒有一個孩子忘記?!泵糠甏藭r,作為一個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輔導老師,我只能連哄帶騙:“那就和我們一起去吧!放風箏好處可多了:頸椎病的克星,近視眼的敵人,治療教師職業(yè)病最好秘方?!?/p>
于是乎,學校的草坪上多了一大群快樂的孩子,活動中增加了參與輔導學生的老師,藍色的天空中飄蕩著陣陣的笑聲和五彩的風箏。
周日的慣例是語文老師會留一篇周記,可綜合實踐活動的魅力就在于那個周末孩子們幾乎都會寫成“難忘的放風箏”,面對語文老師的嘆息,綜合課的老師我不敢流露出一點得意,不可否認的是這次的周記學生們的確是有話可說,有話要說,真情實感不吐不快。
可我的要求不會因此而滿足。我也有作業(yè)留給我的學生:
“請把你寫的周記《難忘的放風箏》輸入電腦,以Word文檔的形式發(fā)送到我的郵箱chunhong@wjedu.net;凡收到者可獲得此次活動成績的優(yōu)秀等級?!?/p>
一周后,我的郵箱里多了以“放風箏”為主題的郵件,我知道,孩子們的家長一定又一次參與了此次綜合實踐活動的輔導,在這里不由我不心存感激!
情之一字,不同的時候有不同詮釋。作為一名教師,只有面對活動著的學生們,欣賞著他們的可愛,感受著他們的稚氣與快樂,才能感覺到作為一個教師的情感是多么的驕傲。
三、畫:多種的創(chuàng)作方法
童年的畫,如一卷清新的圖,簡單得無法讓人模仿。因為它自然天成,任何人為的因素都會破壞它的純真與美好。綜合實踐活動如一方沃土,讓這幅漂亮的童年的畫面綻放出最清亮鮮活的色彩。
案例三:經(jīng)過數(shù)天的創(chuàng)作,孩子們上交了他們的作品。大多數(shù)是他們正在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我與小樹手拉手》制作的電腦繪畫作品,亮麗如春天的花兒。但就在一片蔥綠與花紅之間,我突然發(fā)現(xiàn)了一幅由不同的黃色調(diào)勾勒出的一片睜著大眼睛的樹葉,那沉沉黃色,加上那如孩兒般凈潔的目光,不由讓我心中一顫:“這是怎樣的一片葉呀?如輕舒云間的夢境。”
輕輕地問那個不善言談的男孩子,他的回答卻讓我感動不已:“這是一片落地后還很快樂的秋葉?!?/p>
小家伙用最簡單的語言和最純真的色彩讓我知道了“化作春泥最護花”的最高境界。
綜合實踐活動給了我們四大指定領域,還有那許許多多非指定領域可供我們探足其中,但信息技術(shù)環(huán)境可“思接千載、意通萬里”的獨特潛力,常常使我偏安一隅,喜歡在這里取一瓢飲,然后悠然其中。
四、意:無限的培養(yǎng)潛能
新課程的改革常常使人想到那只翩然起舞的蝶兒,于活動中體驗,在實踐中研究,綜合地運用各方資源和多種知識,可謂意義無限,潛力無窮。
案例四:“是不是你們綜合實踐活動又在搞什么名堂呀?樹上掛滿了垃圾袋?!笨倓罩魅螌ξ艺f。
“學生們在樹上掛的是不是樹牌?創(chuàng)意不錯!自己做的?太粗糙了點吧!”教導主任這樣說。
“老師,我們的樹牌一下雨就不行了。”學生們很難過。
“如果用塑封機把樹牌保護起來就漂亮了,學校為你們的活動買一個塑封機?!毙iL的話讓我們喜出望外。
《我與小樹手拉手》活動的開展,孩子們樂在其中,每個活動過后都會評價如潮,也使活動更加精彩紛呈。
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是面向全體學生,突出主體,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索、協(xié)作與創(chuàng)新精神。信息技術(shù)環(huán)境為綜合實踐活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舞臺,而多彩的校園生活、聰慧的老師、理性而大氣的校長,共同構(gòu)成了支撐整個教育教學堅固的支點。
綜上所述,計算機與網(wǎng)絡環(huán)境作為教育現(xiàn)代化的必要條件,已經(jīng)成為各中小學校必備的一種教學資源,但一提起“興趣愛好”,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會說他有“玩電腦”的愛好,如再深究,其實就是玩游戲的代名詞。綜合實踐活動在信息技術(shù)環(huán)境下的有效開展,常常令我想到大禹治水留下的名言:“疏而堵之,不如疏而導之!”如何讓學生樂于體驗、勇于探求,看到電腦而不思游戲?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完全有能力使信息技術(shù)環(huán)境成為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樂園,讓它清麗可人,使孩子們一見清新,再見傾心,使我們的教育教學步步流光溢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