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進好斗的周鴻祎把“用戶利益”奉為圭臬,天平的左端是用戶的利益,右端是360的商業(yè)藍圖,亦正亦邪的周鴻祎能否左右天平的平衡?
“我就做個產品,把這些流氓軟件都殺掉,徹底終結他們的作惡行為。我有決心讓輕視我決心的人一個都沒有好下場!”這是多年前那個脾氣火爆、咄咄逼人、爭強好勝的周鴻祎。
“我雖然是一個土鱉出身,但是過去幾年里面我跟超過上百家風險投資商,跟很多跨國公司都打過交道。我知道怎么幫助他們建立共識。我也非常擅長一個創(chuàng)業(yè)公司從五個人到五百人的階段,中間會遇到許多問題,但是這些問題我知道該怎么解決。這時候也是一種創(chuàng)業(yè),而這種創(chuàng)業(yè)如果真的能夠幫助一些公司成功,你怎么知道在他們中間不會再產生一個QQ,再產生一個盛大,再產生一個搜狐、新浪呢?”這又是一個敢于冒險、運籌帷幄、步步為營的周鴻祎。
剛下飛機的周鴻祎并沒有露出明顯的疲態(tài),就算配合攝影記者拍照的時候,他也在極力彰顯著直接與強勢的本性:“這個姿勢太怪”、“我覺得這樣好一點”,一如外界對其評價:不喜歡循規(guī)蹈矩,挑戰(zhàn)權威。周鴻祎辦公桌對面的墻上,貼滿了靶紙,這是他每次打靶的成績單,看得出來,槍法不差。
被喻為中國互聯網非上市公司中最后一個江湖大佬的周鴻祎在不同的場合彰顯著似乎矛盾的本性,使外界不斷猜測著:周鴻祎到底是什么樣的人,他到底想要什么?
2006年,《互聯網周刊》猜測,史玉柱或許是唯一一個能從企業(yè)的滅頂之災當中脫身而出,迅速恢復元氣并重新定位自己的人。四年之后,我們發(fā)現了周鴻祎,一個和史玉柱一樣充滿爭議的創(chuàng)業(yè)者和企業(yè)家,他要做并正在做的是:用新的產品和商業(yè)模式在互聯網中開辟出一片根據地,這片根據地上將刻著他周鴻祎的名字。
他甚至表示,當年正是由于缺乏見識、并且把競爭對手及競爭本身看得太重,忽視了用戶利益,忽視了用戶體驗,才斷送了3721的命途。性格決定命運,正是這些激進的性格和想法,讓多年前的周鴻祎禁錮在方寸之間,落于下風。
不過,周鴻祎還是從史玉柱的經歷中找到了重新啟航的動力:曾經摔倒再爬起來,這樣才是最有能力的人,一次的成功很多時候歸于特定時期和地點的偶然,但如果第二次、第三次接連的成功,這才叫實力。
的確,做人做事都應大氣一點。倘若企業(yè)行事一味拘泥于市場競爭本身,而沒有從行業(yè)發(fā)展大局出發(fā),沒有考慮用戶的利益,也勢將被市場和用戶遺棄,走向慘淡消亡。這是周鴻神經歷流氓軟件陣痛過后悟出的道理。
摘“流氓”帽子
周鴻祎已經被扣上了“流氓軟件之父”的帽子。從2001年到2005年的幾年時間里,周鴻祎通過各種嘗試,并積極分別與多方企業(yè)合作,將3721的中文上網小插件插件“網絡實名”推廣進瀏覽器。在與百度的競爭當中,雙方一起爭奪IE地址欄及客戶端插件,3721為了防止被對手卸載,便增加了其卸載難度,難以卸載的名聲由此傳開。
雖然在他今天看來,這些做法讓其感到后悔莫及,但對于諸多的既成事實,無法扭轉。
流氓軟件現象或許應該被認為是中國互聯網早期蠻荒時代的自然特定產物,只不過這個開“先河”的人是周鴻祎?,F在的周鴻祎回想起來,“我這個人,一打仗就特興奮,只想一門心思把敵人給干翻?!钡F在,“自己也一直在不斷反思,查點自己的責任,并盡量克制?!?/p>
但即使沒有周鴻祎,也照例會有另外的人開啟這個潘多拉魔盒?!疤怃J,什么都和別人爭,那是不對的;但是太軟弱,當自己合法權益受到傷害,你不敢起來說不,不敢以死一搏,這也是不對的?!币虼?,他決定親自去關上流氓軟件潘多拉魔盒,而這就勢必引發(fā)新的一輪鏖戰(zhàn)。
“反正我是搞技術的,那我就做一個技術產品,把這幫流氓軟件都殺掉,徹底終結他們作惡的行為,然后給我來一個證明吧?!敝茗櫟t再一次明確了前進的方向。
2006年7月,周鴻祎推出360安全衛(wèi)士,宣布對流氓軟件開刀,并將3721列人查殺范圍。為此,還掀起了與馬云之間的激烈沖突,雙方爆發(fā)罵戰(zhàn),官司連連。
對于現階段的流氓軟件,周鴻祎洞若觀火,“我們很多人都并不清楚現在很多軟件究竟在你的機器里都于一些什么行為。他們之所以能夠得逞,就是利用用戶不懂來瞞天過海。用戶哪里知道自己裝一個軟件,’裝完了桌面上多加了兩個圖標,背后隱匿著軟件廠商之間的狡詐伎倆,他甚至可能還以為這很正常?!薄ⅰ凹热缓苌儆邢M者知道軟件廠商在其電腦上所做得種種暗箱操作和險惡勾當,我們360就要把這些軟件的行為向用戶匯報出來?!?/p>
周鴻祎還告訴《互聯網周刊》,“我特別看不上一些行為,比如說很多行業(yè)搞自律聯盟,最后都不了了之,因為這種所謂自律聯盟是起不到自律作用的。其潛臺詞就是我們都是同行,希望大家不要相互拆臺,都一塊去蒙用戶的錢。360可能比較特立獨行,因為360從做反流氓軟件開始,就是堅定的不妥協(xié),把用戶利益放在第一位,所以這也是為什么360在同行里會有這么多是非,但在老百姓中口碑卻非常好?!?/p>
周鴻棉談到與殺軟廠商、流氓軟件和木馬組織的關系時,更表現出如同漢賊不兩立,王業(yè)不偏安的氣勢, “老有人說我做360是要滅了誰,其實,行業(yè)中很多對360的非議都不代表用戶的聲音,而是那些既得利益廠商的聲音。不過對這種所謂爭議我也表示理解,因為我殺流氓軟件,是斷了流氓軟件的財路,我殺木馬還免費殺毒,也是斷了人家巨大黑色產業(yè)鏈的財路,所以我們之間的恩怨不共戴天。360發(fā)展幾年來,至少把不‘裸奔’的用戶發(fā)展到了3個多億,武裝了網民的電腦這對互聯網來說總是好事。但我相信殺毒廠商會覺得他們少了收入,本來能上市的上不了市了,他們肯定恨360,但是這個沒辦法,我們有時候也很糾結。但這不像做別的,比如做一款游戲,你掙你的錢,我掙我的錢,我們做的全是讓那些廠商或一些黑勢力掙不到錢的事,所以這個矛盾一定是無比的尖銳?!?/p>
雖然周鴻祎氣勢咄咄地表達了一腔夙愿,但專殺木馬流氓軟件的360安全衛(wèi)士真能幫助周鴻祎脫胎換骨嗎?
連續(xù)創(chuàng)業(yè)者
“創(chuàng)業(yè)要想成功想、做成事一定要創(chuàng)新,~定要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別人沒有想到過的事,一定不是在很成熟的市場里通過什么價格戰(zhàn)、營銷戰(zhàn)去爭一杯羹,而能夠去創(chuàng)造一種新的市場,創(chuàng)造一種新的需求甚至創(chuàng)造一種新的商業(yè)模式,所謂覺得創(chuàng)業(yè)就是要創(chuàng)新,要敢為天下先?!痹诔洚斕焓雇顿Y人一段時間沉淀之后,不安分的周鴻祎選擇了再次創(chuàng)業(yè)。這一次他跳過搜索,選擇了更貼近用戶的領域——殺毒,而且是免費殺毒。
“我本想讓這些合作伙伴來提供永久免費的殺毒產品,但他們不干。沒辦法。我只能自己做免費殺毒?!?60殺毒、360瀏覽器等360一系列安全產品的迅速崛起,鞏固了周鴻祎的網絡安全帝國,短短3年間,周鴻祎擁有了中國第二大規(guī)模的客戶端軟件,僅次于騰訊QQ。
免費殺毒的模式。一石激起千層浪,以周鴻祎為首的360瞬間成為既有殺毒軟件廠商們眼里的“公敵”。
對此,周鴻祎不以為意,“殺毒就一直在封閉的小花園里,每年靠著恐嚇用戶,來滿足自身的利益??蓪嶋H上,這個產業(yè)的產值依舊少得可憐,即使是整個殺毒行業(yè)產值達到最高點時,也就10個億多人民幣。今天在中國互聯網市場上,一個游戲公司的一款游戲收入就要高過這個值。由此可見,整個殺毒行業(yè)是多么地不思進取了?!?/p>
所以周鴻神不禁發(fā)問,干嘛要賣殺毒軟件呢?在他看來,如果每個人都需要用到的服務,就應該是免費,而只有少數人用到的服務才可以收費。對于360而言,免費的產品并不代表質量差。在很多國際性的殺毒軟件評比中,諸如VBlD0等,360的產品性能要遠遠高于國內的殺軟廠商的收費產品。
同時,周鴻祎也在不斷幫著許多免費軟件再創(chuàng)業(yè),其“起飛計劃”以每月投資一家公司的頻率,為一些免費軟件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商業(yè)模式,并欲求建立起一個新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周鴻祎也直言不諱, “這些小公司很好成長起來后,360的投資應該會有很好的利益回報?!?/p>
這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從一開始就是以360為核心的。起飛計劃不僅是對小公司有利的起飛,更是周鴻祎宏大創(chuàng)業(yè)藍圖的鯤鵬振翅。
免費的平衡
對于殺毒軟件市場,負著意味著原有商業(yè)模式的徹底顛覆。但對于互聯網公司而言,這不是問題,在騰訊、淘寶取得空前成功之后,中國互聯網公司都相信一個道理,只要有了海量用戶,商業(yè)模式會自然出現。
從2007年做殺毒軟件開始,周鴻祎在短短3年間贏得了近3億用戶,他的確值得驕傲。“基礎平臺免費+增值服務收費”的模式讓周鴻祎看到了免費殺毒的美妙未來。周鴻祎曾不止一次談到對未來增值服務的理解,比如一對一人工殺毒,或者基于云計算的安全存儲服務。對于具體的盈利模式,周鴻祎談到:“風險投資給360的錢還有很多沒花,加上360現有的收入也不錯,我目前不用考慮盈利問題”。簡而言之,360“不差錢”。
為了提高360的用戶體驗,周鴻祎主動砍掉了360安全衛(wèi)士客戶端上的大部分廣告鏈接,只留下很少的合作伙伴廣告,360的軟件管家和導航系統(tǒng)通過向用戶推薦一些軟件和網絡游戲產品向廠商收費,不過這些收入在周鴻祎眼里只是“掙點零花錢”。
周鴻祎還進一步表示,“其實做免費殺毒,先不說別人的損失,我們自己的損失去年就有近2個億。選擇做一種商業(yè)模式就決定了你會不會做一些事兒,如果我拼命地走廣告模式,在廣告主要求的廣告效果和對網民隱私和打擾之間,一定很難平衡?!?/p>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道”就好像傳統(tǒng)的平衡術。周鴻祎必須在商業(yè)利益和用戶利益之間找到平衡點,才能把“免費”模式良好地進行下去。因為在互聯網市場,要把免費做實在了,必須真正把用戶體驗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