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胡適的率先嘗試,現(xiàn)代新詩這一新的詩歌形式在上世紀20年代末產(chǎn)生。表面看,新詩的出現(xiàn)似乎有些偶然,其實卻是時代的發(fā)展所致。胡適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作實踐,初步確立了新詩的獨立地位,他的許多詩作具有積極的思想意義和藝術(shù)價值。本文對以上問題加以論述。
關(guān)鍵詞:嘗試集 文學革命 詩體解放 形式運用
一
朱自清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段話:“胡適之氏是第一個‘嘗試’新詩的人,起手是民國五年七月。”①胡適確實是現(xiàn)代詩歌史上第一個率先進行新詩創(chuàng)作的人,史料為證,用不著懷疑。這里提出的關(guān)鍵問題是,胡適究竟是怎樣才寫起新詩來的。
胡適開始創(chuàng)作新詩時正在美國留學,那是1916年。1910年,胡適官費留美,所學也并非文學,而是哲學和農(nóng)業(yè)。為什么會寫起新詩,據(jù)胡適自己說純屬偶然,他是被迫“嘗試”的。
1915年9月,胡適要離開他待了幾年的康奈爾大學,轉(zhuǎn)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學習。與他同學數(shù)載的梅覲莊(梅光迪)此時亦前往哈佛大學,胡適因此就作了一首七言古詩送梅覲莊。在這首贈別詩中,胡適提出了關(guān)于“文學革命”的想法:
“……梅君梅君毋自鄙。神州文學久枯餒,百年未有健者起。新潮之來不可止,文學革命其實矣。吾輩勢不容坐視,且復(fù)號召二三子,鞭笞驅(qū)除一車鬼,再拜迎入新世紀?!?/p>
胡適本來是企望梅覲莊、任叔永等一起來從事這場“文學革命”的,但梅覲莊、任叔永觀念和志趣與胡適大不同。由于胡適在詩中使用了牛頓、培根、達爾文、拿破侖等外國字的譯音,在梅覲莊、任叔永看來,這更是犯了作詩的禁忌,于是任叔永特意作了一首游戲詩戲贈胡適:
“牛敦愛迭孫,培根,客爾文,索虜與霍桑,‘煙士披里純’:鞭笞一車鬼,為君生瓊英。文學今革命,作歌送胡生?!?/p>
依此詩的音韻,胡適作了一首詩答任叔永,說“詩國革命何自始?要須作詩如作文。琢鏤粉飾喪元氣,貌似未必詩之純”。于是引發(fā)了一場有關(guān)寫詩問題的更加深入的爭論。圍繞白話究竟應(yīng)不應(yīng)該入詩,胡適、梅覲莊、任叔永等互相辯說了近一年。胡適當時認為白話不僅應(yīng)該入詩,而且詩就應(yīng)該用白話來寫,這是天經(jīng)地義。而梅覲莊和任叔永的看法則較為保守,認為白話可以用來寫小說、寫戲文之類,入詩則不可,并說這種行為是“舍大道不由”②。
白話能否入詩,用白話作詩能否造就出大詩人,僅僅從理論上互相爭論是無法互相說服的,胡適要證明自己的觀點,必得輔以相應(yīng)的創(chuàng)作實績。胡適意識到了這一點,1916年7月16日,他在一封給任叔永的信中表示“吾志決矣,吾自此以后,不更作文言詩詞”,③只作白話詩。關(guān)于白話能否入詩的爭論,促使胡適下決心試作白話詩,這是胡適事先未曾意料到的,其實這正是事情發(fā)展的必然。
停止理論上的爭論之后,胡適決心拿出具體作品來說服梅覲莊和任叔永。胡適后來說:“那時我已打定主意,努力做白話詩的試驗,心里只有一點痛苦,就是同志太少了……我平時所最敬愛的一班朋友都不肯和我同去探險?!雹芎m之所以有勇氣試作白話詩,主要是受到他自己歷史的文學進化觀念所激勵,尤其是與他自己對中國詩歌“詩體變遷”的看法有關(guān)。
胡適開始寫新詩在1916年。1917年,《新青年》二卷六期發(fā)表胡適的《白話詩八首》,以此為標志,中國新詩正式產(chǎn)生。到了1918年,《新青年》的詩作者除胡適外,增加了十來人,例如劉半農(nóng)、陳獨秀、魯迅、沈尹默、俞平伯、周作人、陳衡哲、李大釗等。這一年發(fā)表的詩作共60余首。
1918年年底和1919年年初,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另外兩個刊物《每周評論》和《新潮》相繼創(chuàng)刊,都發(fā)表過新詩,新詩作者的數(shù)量也增加不少。同時,鼓吹新文學的刊物在全國各地也不斷出現(xiàn),使得創(chuàng)作和發(fā)表新詩逐漸成為一種文學新時尚。這樣,經(jīng)過1915年之后幾年時間的艱苦醞釀和開拓,到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趨向高潮,中國現(xiàn)代新詩完成了自身的孕育和出世階段,度過了萌芽時期。
二
收入《嘗試集》中的第一首白話詩,寫于1916年8月23日,原題《朋友》,后改名《蝴蝶》。這首詩形式上雖然還留有傳統(tǒng)五言詩的痕跡,但表述上杜絕了文言,也沒有用典,而是完全采用了純?nèi)坏拇蟀自?。全詩是這樣的:
“兩個黃蝴蝶,雙雙飛上天。/不知為什么,一個忽飛還,/剩下那一個,孤單怪可憐;/也無心上天,天上太孤單?!?/p>
直觀地看,這首《蝴蝶》表達了一種淡淡的落寞之感。據(jù)說胡適寫這首詩時正坐在窗口吃午飯,偶然抬頭,窗外忽然有一對黃蝴蝶直飛樹梢。一會兒,一只飛下去了,剩下另一只獨自飛了一會兒,也慢慢地往下飛。胡適因此有感,遂成此詩。作為第一首白話詩,這首詩是有一定意味的作品。從詩情的角度講,可以說這是由對情愛的細微體察所引起的感觸,不很深卻很濃。而從詩的意象看,透明的視野中忽然躍出兩點黃色的斑斕,一會兒兩點變?yōu)橐稽c,最后,剩下的一點亦悄然消隱,色彩依舊是純凈的透明。
據(jù)一些學人的看法,胡適的這首《蝴蝶》真實地記錄了他留學美國時和新文化運動初期的女作家陳衡哲的戀情。陳衡哲筆名莎菲,胡適留美時她也正在美國瓦沙大學留學,歸國后成為女作家、女詩人。有人認為,《蝴蝶》一詩中“黃蝴蝶”這一意象,指的正是陳衡哲。
胡適和陳衡哲究竟有沒有一段未了的戀情,這是很難說清的事。從一些學者的觀點和胡適曾為陳衡哲的散文小說集《小雨點》作序等事實來看,說陳衡哲是胡適的“婚前戀人”有一些道理。如果這種說法成立,《蝴蝶》這首詩就具有明顯的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特征了。
《嘗試集》中,和《蝴蝶》意味和表現(xiàn)形式相近似的詩作是不少的。比如《鴿子》: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氣!/有一群鴿子,在空中游戲,/看他們?nèi)齼蓛桑?回環(huán)來往,/夷猶如意,——/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襯青天,/鮮明無比!”
再比如《湖上》:
“水上一個繭火,/水里—個繭火,/平排著,/輕輕地,打我們的船邊飛過。/他們倆兒越飛越近,/漸漸地并作了一個?!?/p>
《鴿子》的寓意,是歌頌一種自由的氣度,其情感背景即為人的不自由。這種感嘆、這種關(guān)于自由飛翔的心理趨勢,和《蝴蝶》是一脈相承的,可作《蝴蝶》一詩心理的互補看。而如從表現(xiàn)形式考察,《鴿子》和《蝴蝶》的構(gòu)思角度、色彩選擇就更為接近。云淡天高的晚秋時節(jié),鴿子在空中自由飛翔,“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襯青天,鮮明無比”,由色彩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觸及其表達旨意的方式,二者基本一致。另一首《湖上》的視覺選擇和詩意的空間處理,方式也是一樣的。這樣的詩還有《蔚藍的天上》等。
三
《嘗試集》是我國新文學初期的第一部白話詩集,初版時間為1920年3月,上海亞東圖書館印行,半年后第二版印刷。到1922年10月,《嘗試集》已經(jīng)四次印刷,發(fā)行萬冊以上。詩集共分三編,包括譯詩在內(nèi)收詩作近50首。據(jù)胡適在《嘗試集》“再版自序”中對自己創(chuàng)作的總結(jié),他寫作新詩,經(jīng)過了這樣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916年開始寫新詩到1917年年底。這個階段胡適雖然觀念上主張以白話入詩,但創(chuàng)作上基本未擺脫舊詩詞的束縛,對舊詩詞的形式因襲過多。從句式看,大都采用舊體詩五七言的形式。這一階段的詩多數(shù)收在《嘗試集》第一編里。胡適自己說:“第一編的詩,除了《蝴蝶》和《他》兩首之外,實在不過是一些刷洗過的舊詩?!雹葸@個自我評價基本符合事實。
第二階段,是1918年1月到1919年1月,一年時間。這時的胡適,認識到自己以前寫的詩受舊體詩詞整齊劃一的字句格式限制太深,決心來一次“詩體的大解放”。什么是詩體的大解放呢?胡適說:“詩體的大解放就是把從前一切未得自由的枷鎖鐐銬,一切打破:有什么話,說什么話;話怎么說,就怎么說。這樣方才可有真正白話詩,方才可以表現(xiàn)白話的文學可能性。”⑥這個階段的代表作品,有《你莫忘記》和《人力車夫》。引《人力車夫》一詩為例:
“車子!車子!”車來如飛。/客看車夫,忽然中心酸悲。/客問車夫:“你今年幾歲?拉車拉了多少時?”/車夫答客:“今年十六,拉過三年車了,你老別多疑?!?客告車夫:“你年紀太小,我不坐你車。我坐你車,我心慘凄?!?車夫告客:“我半日沒生意,我又寒又饑。/你老的好心腸,飽不了我的餓肚皮,/我年紀小拉車,警察還不管,你老又是誰?”
很明顯,《你莫忘記》和《人力車夫》都在力求用口語成詩,打破字數(shù)句數(shù)的限制,表現(xiàn)形式趨于自然親切了。盡管這樣顯得平鋪直敘,詩的含蓄力量不夠,但畢竟向用自由的句式,自由地表達詩意跨進一步。胡適自己把這一階段稱為“一個自由變化的詞調(diào)時期”。
第三階段,是1919年2月翻譯美國詩人的詩《關(guān)不住了》之后至1921年。胡適說:“《關(guān)不住了》一首是我的‘新詩’成立的紀元。”⑦這首詩共三節(jié),每節(jié)四句。胡適譯這首詩時按原詩二、四行押韻的方式排列詩句,無意中尋找到一種效果較好的押韻方式。詩的第二節(jié)是這樣翻譯的:
“但是屋頂上吹來,/一陣陣五月的濕風,/更有那街心琴調(diào),/一陣陣的吹到房中?!?/p>
不僅押韻自然、音節(jié)和諧,詩情詩境的表現(xiàn)也是相當成功的。胡適自己認為,正是從此以后,他的詩才真正達到了“進化的最高一步”,“極自由,極自然”。
四
《嘗試集》里的詩,從思想內(nèi)容看表現(xiàn)愛情和生活情趣、贈別的詩占了多半。一直有許多論者對胡適的愛情詩持較多的否定態(tài)度,其實是有些不公正的。胡適1920年8月12日曾寫了一首題為《一笑》的詩,被視為庸俗無聊的典范,未免過激?!兑恍Α啡娙缦?
“十幾年前,/一個人對我笑了一笑。/我當時不懂什么,/只覺得他笑的很好。//那個人后來不知怎樣了,/只是他那一笑還在:/我不但忘不了他,/還覺得他越久越可愛。/我借他做了許多情詩,/我替他想出種種境地:/有的人讀了傷心,/有的人讀了歡喜。//歡喜也罷,傷心也罷,/其實只是那一笑。/我也許不會再見著那笑的人,/但我很感激他笑的真好。”
這首詩的構(gòu)思選擇其實比較巧妙,其中包含著一種深沉真摯的情感。人的一生能有一個真誠美好的笑,永刻記憶之中告慰自己,不也是一件美事樂事嗎?《一笑》很淡,但淡得有味。胡適表現(xiàn)愛情的詩,多數(shù)都是這種格調(diào)?!逗?、《新婚雜詩》、《“應(yīng)該”》、《湖上》等,都是如此。
胡適的一些愛情詩篇,曾被一些論者指為存在情趣不怎么高雅,如《病中得冬秀書》和《我們的雙生日》這樣的詩。其實這里面的問題是需要仔細分辨的。以《我們的雙生日》一首為例:
“他(她)干涉我病里看書,/常說,‘你又不要命了!’/我也惱他(她)干涉我,/常說,‘你鬧,我更要病了!’//我們常常這樣吵嘴,——/每回吵過也就好了。/今天是我們的雙生日,我們訂約,今天不許吵了。//我可忍不住要做一首生日詩。/他(她)喊道,‘哼,又做什么詩了!’/要不是我搶的快,/這首詩早被他(她)撕了?!?/p>
以今天的眼光看,所謂情調(diào)不怎么高雅是過多苛求了,并不是每首詩都一定要展現(xiàn)時代內(nèi)容、大主題才能稱為好詩。這首詩未必是一首非常成功的詩作,但詩意依舊是十分豐滿的。
胡適是中國現(xiàn)代新詩的開創(chuàng)者,他在詩歌語言方面努力實踐和探討以白話入詩、以口語入詩,并以散文化的形式徹底沖擊了舊詩詞的種種束縛,為新詩文本的建立作出了難能可貴的實踐和示范。胡適主張寫詩“須言之有物”,反對用典,反對陳言爛語,在《嘗試集》多數(shù)詩作的寫作中,胡適呈現(xiàn)給我們的是一種樸素平實、清淡有味的風格追求,詩風平穩(wěn)大氣。胡適對新文學、對新詩的開創(chuàng)之功深深地影響了一個時代,胡適是開中國新文學及新詩時代風氣的第一人。
注 釋:
①②③④⑤⑥⑦胡適:《嘗試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版。
參考文獻:
1.楊匡漢、劉福春:《中國現(xiàn)代詩論(上編)》,廣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
2.朱文楚:《胡適家事與情事》,北京:團結(jié)出版社,2007年版。
3.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香港:昭明出版社,1980年版。
(作者單位:廣東培正學院人文基礎(chǔ)部)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