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見
三峽庫區(qū)許多學校在搬遷中辦學規(guī)模擴大,教學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錘煉教師專業(yè)素質已刻不容緩,這已成為制約庫區(qū)教育發(fā)展的瓶頸之一。車爾尼雪夫斯基指出:"才華總是通過獨立的活動才能成長起來的"。近年來,我校促進促進語文教師專業(yè)成長方面,幾經實施、探索、完善,思路越來越明晰,執(zhí)行越來越暢通,效果越來越來顯著。下面,筆者試就我校在這方面的探索拋磚引玉,敬請方家指正。
一、同堂應試,錘煉語文教師專業(yè)基礎知識
有人了句含義深刻的話:"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首先要有一桶水"。如何提高教師的專業(yè)基礎知識?2002年以來,我校就出臺并執(zhí)行了"師生同堂應試"規(guī)定,具體要求就是:凡是在本校沒有教過三屆畢業(yè)班的語文教師,必須連續(xù)三年參加與學生同時同步的高三畢業(yè)班"二診"語文學科考試,設立教師考室,由分管教學的副校長監(jiān)考,密封后與學生卷一起統(tǒng)一閱卷。教師試卷由校長拆封,校長一人保管考試成績,不予以公布,只可查看自己的。對于考試優(yōu)秀者,學校將在教師會上公布教師名單并予以適當?shù)奈镔|獎勵。對于考試不及格的教師,學校校長將和他面對面交換意見。教師考試結果不與教師的其他考評等掛鉤,旨在錘煉教師的專業(yè)基礎知識,把教、學、考聯(lián)系起來,讓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審視自己的教學、體會如何教、怎樣學等,促進教師自學專業(yè)基礎知識,不能在授業(yè)中出現(xiàn)知識性錯誤,有效避免以"誤"授"誤"。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guī)則,教職員躬親共守。"同堂應試也是對葉老的這句話的深刻領會和實踐。
二、骨干示范,引導語文教師研習教學技能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學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內骨干教師、學科組長等豐富的教育閱歷和教學經驗,搭建示范引領平臺,讓他們展示自己,示范他人,引領他人。2004年以來,我校就舉辦了"名師大講堂"活動。每期語文學科舉辦三次,在語文組選三名教學經驗豐富的骨干教師主講。活動分為四步:第一步,選取內容后,語文教師都自己獨立備課,然后語文骨干(名師)教師主持集體備課,這位名師講解備課的經過和要點,傳閱展示完整的詳細的教案。主要是示范如何備課,為什么這樣備課,怎樣寫教案,教師間相互對照比較,反思自己的備課環(huán)節(jié)。第二步是講課,就是名師講授自己在備課中展示的內容,要求聽課教師認真做筆記,并寫出評語。主要是展示教學過程,如何處理備課與上課的關系,處理上課時出現(xiàn)的意料之外情況的技巧等,通過聽課,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第三步是上課后的集中研討。研討由語文學科組長主持,分為自評和其他教師點評。主要是示范如何聽課和評課。"名師大講堂"活動是校內語文學科骨干教師教學全過程的展示,讓參與活動的語文教師領會備課、上課、評課等要領和操作技巧,使其在教學中少走彎路。也讓這些骨干教師梳理自己的教學思路,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完善自己的教學藝術,發(fā)揮骨干教師的作用。
三、競爭展示,激勵語文教師研究教學藝術
羅素在《權威與個人》一書中指出:盡管許多形式的競爭引起了強烈的反對,我認為它們在促進必要的努力方面卻起到了一種必不可少的作用。教師專業(yè)成長需要比較,沒有比較,就會固步自封;沒有比較,就沒有差距,就會坐井觀天;只有承認差距,才會有進步的希望,才能激發(fā)進取心。2003年以來,學校就擬定了《優(yōu)質課競賽制度》并認真執(zhí)行和落實。其主要內容是:學校在每年的秋季舉辦一次優(yōu)質課競賽,要求四十五歲以下教師必須參加,鼓勵四十五歲以上教師參加。競賽分為預賽(說課)和決賽(講課)兩個步驟,獲獎語文教師要通過各種渠道予以展示、表彰和獎勵。通過這些競賽活動,讓老師們都動起來,在競賽中展示進步,體驗收獲,感受成功的喜悅。
四、視導點評,暗示語文教師反思常規(guī)教學
2005年以來,學校完善了《教學視導制度》,制度中規(guī)定:每年春季舉行常規(guī)教學視導兩次,每次一周,不通知教學視導時間,由學校校長任組長,年級分管領導、學科組長等組成視導組,通過對教師的平常課進行聽診,課后檢查教案和收集學生反映情況,匯總后又與教師采取面對面的交流,予以點評。大多數(shù)教師把教學視導點評當作一次專業(yè)成長提高的契機,積極主動地找視導組溝通,并真誠的接受點評。教師根據(jù)點評,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與觀念,分析得失,理出解決問題的思路,然后在實踐中修正,周而復如,從而實現(xiàn)提高自我專業(yè)技能。每年秋季舉行教學視導一次,不通知教學視導時間,由學校邀請縣教科所的教研員組成視導組,年級分管領導陪同,對教師的平常課進行聽診,抽查教師教案和聽取學生意見,匯總后又與教師采取面對面的交流,予以更直接和大膽的點評。黑格爾認為,反思是一種反復思考的過程,一種思想的自我運動,一種把握事物內在本質的方式。面對面點評促進教師對自身的課堂教學理念、行為進行自覺的再認識,找準存在的問題,運用教育學、心理學、學科教學原理進行因果分析,選擇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做到在實踐中有理論依據(jù),明白自己怎樣教和為什么這么教,從實踐中回到理論,運用教學理念指導實踐。
新課程改革的船已起航,錘煉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活動也已如火如荼開展,我們在促進語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方面,雖然走在了庫區(qū)同類學校的前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有許多不足,敬請專家斧正。
作者單位:重慶市奉節(jié)永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