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淼,魯佳亮,宣成龍
(浙江理工大學(xué) 材料與紡織學(xué)院,杭州 310018)
非洲市場刺繡服用面料分析研究
蘇 淼,魯佳亮,宣成龍
(浙江理工大學(xué) 材料與紡織學(xué)院,杭州 310018)
在收集、梳理大量當今非洲市場上流行的刺繡服用面料的基礎(chǔ)上,從面料風(fēng)格、紋樣題材、色彩搭配、面料底布、繡花工藝五方面對非洲流行的刺繡服用面料進行了歸納、分析。在研究過程中,抓住非洲刺繡服用面料的主要特點,設(shè)計了2款適合非洲市場的刺繡服用面料。
刺繡面料;面料設(shè)計;非洲
非洲服用面料蘊涵著非洲長期的歷史、文化、藝術(shù)發(fā)展在非洲人民的觀念中積累而形成的審美意識,面料所表現(xiàn)的多樣性、隨意性及圖案的視覺藝術(shù),讓人感受特別而深刻。服飾刺繡是一種既古老又現(xiàn)代的裝飾藝術(shù),在服裝設(shè)計中,能起到美化服裝的裝飾作用,對服飾的裝飾是刺繡發(fā)展最為強大的動力[1]。刺繡的技術(shù)特點、絢麗的色彩和反映人類文化與生活的各類圖形,能塑造出很強生命力的裝飾形象[2]。刺繡面料的靈活和生動符合非洲服用面料多樣性的特點,與非洲服用面料隨意和豐富的特性相得益彰。當這兩種各自具有鮮明藝術(shù)特點的元素匯合在一起時,彼此產(chǎn)生了激烈的碰撞,迸射出來的火花讓人們感受到非洲服裝的魅力,這無疑是刺繡面料為什么會成為非洲服用面料市場上的寵兒的最好解釋。
在當代非洲社會,刺繡服用面料早已被大眾接受和喜愛,其應(yīng)用非常廣泛,面料檔次跨度也很大,幾乎在任何場合、任何時間、任何人物身上都會看到刺繡服用面料。圖1中的刺繡面料是非洲少女們所鐘愛的,其繽紛美感是少女們參加重要宴會首先考慮選用它的重要原因。而非洲男性在商務(wù)會面時,刺繡服用面料同樣也是他們的不二選擇,其表現(xiàn)出來的親切隨和感讓氣氛十分融洽(圖2)。在年紀稍長的男女服飾中(圖3),刺繡面料同樣被選擇,因為精美的刺繡面料會讓穿著者顯得非常端莊華貴??梢钥吹?,刺繡服用面料在非洲有非常廣闊的市場,這是一塊充滿前景和生機的領(lǐng)域。
圖1 大型宴會少女服飾Fig.1 Girlhood Clothing in Large Banquet
圖2 商務(wù)會面服飾Fig.2 Clothing in Business Meetings
圖3 年長者服飾 Fig.3 Seniors Clothing
非洲風(fēng)格到底是什么,過去人們對它的認識既片面又根深蒂固,覺得那無非是一些粗重的木頭、夸張的頭像等。事實并非想象當中那么簡單,真正的非洲風(fēng)格其實是很細膩的,充滿著張揚的活力,這在非洲的刺繡服用面料中能切實地感受到。筆者將目前非洲市場上的刺繡服用面料按風(fēng)格分類,大致可以分為:超現(xiàn)實主義風(fēng)格、簡約風(fēng)格、歐式風(fēng)格和原始的自然風(fēng)格四類。
超現(xiàn)實主義風(fēng)格主張放棄以邏輯、有序的經(jīng)驗記憶為基礎(chǔ)的現(xiàn)實形象,而呈現(xiàn)人們深層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嘗試將現(xiàn)實觀念與本能、潛意識與夢的經(jīng)驗相融合[3]。如圖4,以超越現(xiàn)實景象的形象來詮釋現(xiàn)實中的事物,它表達了本身的所思所想,讓人感受到一種超現(xiàn)實和超理智的幻覺。
簡約風(fēng)格是以簡單的構(gòu)圖、紋樣、色彩搭配給人一種輕松愜意的感覺。這種風(fēng)格的刺繡服用面料在非洲比較多見,人們喜歡其在非洲大陸上帶來的清爽干凈的感覺。如圖5,整個面料紋樣幾乎就是幾片簡單的葉子,青黃色彩的搭配給人帶來清新感。
歐式風(fēng)格強調(diào)線形流動的變化,色彩的華麗。如圖6,面料運用輕柔華貴的淡黃綠色作為底色,配以精巧細致的花朵和金色的纏枝紋樣,再燙上幾個布局合理、外觀精美的水鉆,一種歐式的自然和浪漫感油然而生。
非洲的自然風(fēng)格是原始的,來源于非洲歷史和藝術(shù),來源于非洲這塊充滿魅力的土地。如圖7,沒有華麗的色彩,沒有精美的圖案,沒有絢麗的構(gòu)圖,但卻能看到最根本意義上的非洲。規(guī)則有序的圖案布置,簡潔的幾何圖形,以及最能代表非洲的充滿魅力的土黃色,它給人的感覺仿佛就置身于那廣闊的非洲大陸上,在陽光的直射下,所有的一切顯得清晰立體,規(guī)則有序。
圖4 超現(xiàn)實主義風(fēng)Fig.4 Surreal Style
圖5 簡約風(fēng)格Fig.5 Brief Sty
圖6 歐式風(fēng)格Fig.6 European Sty
圖7 自然風(fēng)格Fig.7 Natural Style
非洲圖案反映了非洲本土各民族的審美意識和趣味、傳統(tǒng)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具有強烈的地域文化性,又受到歐洲、亞洲文化的深刻影響,吸收了外來文化并與之交融,是具有非洲文化特色的視覺裝飾語言[4]。非洲圖案作為裝飾紋樣與文字有著相似的起源背景,或來源于生活,或來源于人們對大自然的認識,或來源于人類共同的愿望[5]。而刺繡面料的紋樣跟隨風(fēng)格的選取,同樣體現(xiàn)出非洲服用面料紋樣的多
樣性,主要包括幾何題材紋樣、景觀題材紋樣、植物題材紋樣、動物題材紋樣和通俗題材紋樣[6]。
非洲原始人原始藝術(shù)的發(fā)展受到圖騰崇拜活動激發(fā),并在圖騰崇拜中產(chǎn)生,最有代表性的是幾何紋樣,這一類紋樣也是應(yīng)用最廣的一種題材內(nèi)容[7]。非洲原始社會的先民們創(chuàng)造的幾何紋樣,形式變化多樣,而這些幾何紋樣并不是單純的對實物的模仿而是一種高度的抽象,是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強烈的表現(xiàn)意志[7]。如圖8,充滿非洲本土風(fēng)格的幾何體以一種特有的非洲風(fēng)格進行銜接,其中幾何化的太陽是非洲最早的幾何圖形,讓人意識到太陽在非洲人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景觀題材紋樣是以自然風(fēng)光、建筑物和實用品為題材內(nèi)容的紋樣。非洲市場接受各種各樣的景觀題材紋樣,有些題材包涵著耐人尋味的隱喻,如鎖匙表示主權(quán)所有,火炬象征獨立光明,公交車和自行車表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蚊香表示人們對傳播瘧疾的殺手——蚊子的仇恨。圖9所表現(xiàn)的是雨滴從天而降的景象,飽滿的構(gòu)圖充分表達了非洲人民對雨的期盼之情,而其飄灑悠然的感覺又體現(xiàn)了當雨來臨時人們的一種欣喜之情。
圖8 幾何題材紋樣Fig.8 Geometry Theme Pattern
圖9 景觀題材紋樣 Fig.9 Landscape Theme Pattern
非洲獨特的氣候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下千姿百態(tài)的綠色植物是此類紋樣取之不盡的源泉,這些充滿原始自然主義的紋樣表達了非洲人民對生活昌盛、畜牧業(yè)興旺及農(nóng)業(yè)豐收的愿望。紋樣的主題有熱帶的水果菠蘿、香蕉、芒果、椰子及經(jīng)概括提煉的抽象花葉果實等。如圖10,花朵和枝葉的穿插讓人感覺到生活的幸福和美滿,其自然的色彩搭配洋溢著濃濃的快樂和對生活的熱愛。
非洲各族人民向往幸福吉祥,希望萬物有利于自身的發(fā)展,因此許多動物紋樣自古就被賦予了吉祥幸福的寓意。如長角水牛是吉祥和富有的象征,雄獅是勇猛和力量的代表,公羊代表男性的權(quán)力,禽鳥代表女性的美麗,等等。如圖11,該動物紋樣取材于驢群,提取了驢的耳朵、脖子及眼睛元素,構(gòu)成一幅構(gòu)圖飽滿的畫面。該紋樣展現(xiàn)一群在草地上散步的驢子,充分表達了非洲人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非洲的通俗題材紋樣中,宗教的圖騰,土著部落的旗幟、地圖和領(lǐng)袖肖像都可以作為紋樣的主題進行設(shè)計,甚至于人的五官和四肢也能作為紋樣題材加以表現(xiàn),反映了非洲各族人民愛好的多樣化和對人自身的崇拜。如圖12,紋樣取材于非洲土著部落日常生活中的動物骨頭配飾和石器,在這些紋樣中配上花紋,意在表達對這些器物的喜愛,以及對征服自然的自豪。非洲特有的部落風(fēng)情彰顯無遺,充分展現(xiàn)了刺繡服用面料本身的民族氣質(zhì)[8]。
非洲色彩中最重要的顏色是土黃、靛藍和深紅,這三者被稱為是非洲大陸的三原色[9]。其三者的合理搭配體現(xiàn)出極其濃郁的非洲風(fēng)情。除此之外,其他各種顏色也在非洲刺繡服用面料中有所展現(xiàn)。非洲色彩有著多種多樣的搭配方式:有的形成比較強烈的對比(圖13),神秘的紫紅色和古拙的黑色及醒目的白色,給人一種入目三分的強烈視覺沖擊;有的使用米黃色和藍色的搭配(圖14),在黑底色的烘托下產(chǎn)生顏色上的對沖,但體現(xiàn)出的卻是一種耐人尋味的和諧;有的用淡藍色和湖藍色相互映襯,再加上柔美的波浪形紋樣,給人以自然舒適之感(圖15)。而所有這些不管是激烈的對比,還是自然的融合都非常和諧、優(yōu)美。
圖10 植物題材紋樣Fig.10 Plant Theme Pattern
圖11 動物題材紋樣Fig.11 Animal Theme Pattern
圖12 通俗題材紋樣Fig.12 Popular Theme Pattern
圖13 紫、黑、白色搭配Fig.13 The Match of Purple,Black and White
圖14 黃、藍色搭配Fig.14 The Match of Yellowand Blue
非洲服用面料有廣大的消費民眾和不同檔次的消費階層,因此非洲刺繡服用面料所使用的繡花底布材料很廣泛,工藝也很多樣。
其中比較流行的是主要材料為棉的提花布。如圖16,在精細的提花布上刺以精細的繡花紋,給人一種非常高貴的感受。此類面料面向高端消費人群,帶來的是非洲特有的細膩風(fēng)情。還有底布是棉材料并且經(jīng)過段染處理的。如圖17,在底布的漸變顏色烘托下,其上所繡之紋樣有了空間感。
其次是厚實的平紋組織面料。如圖18,冷靜的藍加上厚重的黑色,配以樸拙的幾何紋樣,無論在視還是觸覺上都給人一種敦厚和樸素之感,這無疑就非洲氣質(zhì)的一部分。
還有就是化纖材料的低經(jīng)緯密的平紋組織面料。如圖19,其帶來的是一種通透、隨意的感覺。輕薄的面料給人一種輕柔、自然的感受,在此基礎(chǔ)上的繡花能帶來秀麗的飄逸之美。
圖16 提花底布Fig.16 Figured Base Fabric
圖17 段染底布Fig.17 Space-dyed Base Fabric
圖18 高經(jīng)緯密底布 Fig.18 High-count Base Fabric
圖19 低經(jīng)緯密底布Fig.19 Low-count Base Fabric
非洲市場服用面料的繡花工藝可謂豐富多彩、應(yīng)有盡有。目前非洲市場上流行的繡花工藝有盤片繡,盤絲繡,水溶繡,鏤空繡,盤帶繡,貼花繡,平繡,燙鉆繡等。
盤片繡(圖20),將亮片作為主要裝飾材質(zhì)繡到面料上,帶來特殊的視覺感受。盤絲繡(圖21),將美麗的絲線盤繞刺繡成連續(xù)的圖案,這種比較特殊的方式往往能帶來隨意靈活的紋樣。水溶繡(圖22),在水溶紙上繡好的圖案過水后,能做到一種特殊的三維空間效果,風(fēng)格獨特。鏤空繡(圖23),這也是最常見的虛實結(jié)合的繡花工藝,其自然飽滿而又生動的形式深受非洲人的喜愛。盤帶繡(圖24),相比于盤絲繡,此種盤帶的方式在視覺上的沖擊更加強化,自然隨意的特點滲透于整個面料。貼花繡(圖25),把立體的繡花單體再繡到與之相呼應(yīng)的底料上去,其凸顯的立體感和可觸感是十分強烈的。平繡(圖26),這是最簡單的繡花方式,卻也是非常實用和受歡迎的,因為其樸實,可以變幻出無窮盡的圖案,就如同非洲本身。還有燙鉆繡(圖27),自然隨意的面料再加上水鉆元素,其隨?
圖20 盤片繡Fig.20 Paillette Embroider
圖21 盤絲繡 Fig.21 Cord Embroide
圖22 水溶繡 Fig.22 Water-soluble Embroide
圖23 鏤空繡Fig.23 Open-work Embroidery
圖24 盤帶繡Fig.24 Braid Embroide
圖25 貼花繡 Fig.25 Applique Embroidery
圖26 平 繡Fig.26 Plain Embroide
圖27 燙鉆繡Fig.27 Rhinestone Embroidery
意的點綴性給面料帶來更多的細節(jié)亮點。
在對非洲市場上受歡迎的刺繡服用面料的風(fēng)格、紋樣題材、色彩搭配、面料底布、繡花工藝的研究與分析基礎(chǔ)上,筆者設(shè)計了2款針對非洲市場的刺繡面料。
本次設(shè)計體現(xiàn)簡約、自然與歐式元素雜糅的非洲風(fēng)格。在紋樣上,采用非洲元素中的傳統(tǒng)幾何形和生動寫實的花朵紋樣,并結(jié)合歐式的構(gòu)圖風(fēng)格,用流暢和有序的線條和元素間的溝通表現(xiàn)出非洲大地的風(fēng)格和特質(zhì)(圖28)。在配色方案上,筆者運用藍、土紅、白和藍、黃、白的搭配,意在把握刺繡服用面料特有的非洲氣質(zhì),卻又不脫離于潮流(圖29)。在底布選擇上,采用價格比較低廉的滌綸布,這種纖維帶來的視覺和觸覺感受及價格已經(jīng)被非洲各階層人們所接受。在繡花工藝上,采用平繡、鏤空繡、燙鉆繡相結(jié)合的方式,體現(xiàn)一種自然、隨意的風(fēng)格(圖30)。面料成品照片見圖31,仿真模擬效果見圖32。
圖28 紋樣設(shè)計稿Fig.28 Pattern Design Drawing
圖29 配色方案 Fig.29 Color Scheme
圖30 繡花制版稿 Fig.30 Embroidery Punching Drawing
圖31 面料成品Fig.31 Finished Fabric
圖32 模擬效果Fig.32 Effect Drawing
非洲是塊古老、神秘、擁有原始文明和藝術(shù)但卻被人們誤解和忽視的土地。新世紀的非洲發(fā)展迅速,僅紡織業(yè)就有無數(shù)的市場等待去發(fā)掘,有無數(shù)的機遇等待去把握。特別是非洲刺繡服用面料市場,在非洲市場的受歡迎程度甚高,隨著非洲經(jīng)濟的大力發(fā)展,必將會隨非洲的整體進步而快速發(fā)展。希望通過本文能讓人們感受到非洲刺繡服用面料市場涌動著的生機,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走進非洲,觸摸非洲,感受非洲。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非洲的刺繡服用面料市場一定會有更美好的未來。
[1]弗里德里·克約瑟夫-洛厄里.刺繡步入當代藝術(shù)[J].胡曉嵐,譯.世界美術(shù),2009(4):3-8.
[2]陳禮玲.刺繡在服裝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07(21):127-128.
[3]李德恩.魔幻現(xiàn)實主義與超現(xiàn)實主義[J].外國文學(xué),1989(6):28-33.
[4]鮑玉珩.當代非洲藝術(shù)概述(一)[J].美術(shù)觀察,2006(3):121-128.
[5]王華,孫理,屠恒賢,等.非洲蠟染圖案中的文化符號分類[J].紡織學(xué)報,2006(12):113-116.
[6]王華,屠恒賢.非洲蠟防印花布圖案設(shè)計及其生產(chǎn)工藝探討[J].上海紡織科技,2005(9):26-28.
[7]李奕.原始幾何紋樣的樸素之美[J].中外企業(yè)家,2009(8):35-29.
[8]王華,孫理.非洲蠟染圖案中的口傳文化題材探討[J].裝飾,2007(2):47-48.
[9]任玉.非洲雕刻裝飾藝術(shù)對現(xiàn)代藝術(shù)的影響[J].新視覺藝術(shù),2009(2):69-70.
Study on the Embroidered Fabrics in the African Market
SU Miao, LU Jia-liang, XUAN Cheng-long
(College of Materials and Textile,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Based on collecting and sorting out of a large quantity of popular embroidered fabrics in the contemporary African market, this paper generalizes and analyzes these fabrics from aspects of the fabric styles, the pattern themes, the match of colors, the base fabrics, and the embroidery techniques. According to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frican embroidered fabrics, two kinds of embroidered fabrics were designed in the studying process, which cater to the demand of the African market. The finding will contribute to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frican embroidered fabrics.
Embroidered fabrics; Fabrics design; Africa
TS941.13;J523(4)
A
1001-7003(2010)12-0035-05
2010-09-03
蘇淼(1980- ),女,講師,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紡織品藝術(shù)設(shè)計的教學(xué)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