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紹成,周漢林,廖艷云,楊瑞,楊勁松,*
(1.海南大學(xué)食品學(xué)院,海南???70228;2.中國熱帶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熱帶作物品種與資源研究所,海南儋州571737)
黃皮不同部位生理活性物質(zhì)的提取與抗菌作用
徐紹成1,周漢林2,廖艷云1,楊瑞1,楊勁松1,*
(1.海南大學(xué)食品學(xué)院,海南???70228;2.中國熱帶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熱帶作物品種與資源研究所,海南儋州571737)
用不同的方法提取黃皮樹葉、樹皮以及黃皮果核和果皮的活性物質(zhì),并研究其活性成分的抑菌效果。結(jié)果表明:黃皮各部位的浸提物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釀酒酵母、白色念珠菌,均具有明顯的抑菌效果;且用95%乙醇提取的活性物質(zhì)抑菌效果最好,其中以黃皮果皮的浸提物抑菌效果為最佳。
黃皮;活性物質(zhì);抗菌作用
Abstract:Use different way to extract the substances in the leaves,bark,nut and peel of clausena lansium,and determine the bacteriostatic effect.The research results in this paper showed that all parts of clausena lansium extracts have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s on the E.coli,Staphylococcus aureus,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nd Candida albicans;and the best way is that use 95%alcohols to extract the substances,among them,the extracts that extract from the skin of clausena lansium fruit have the best inhibitory effect.
Key words:clausena lansium;active substances;inhibitory effect
黃皮(Clausena lansium)屬蕓香科黃皮屬,原產(chǎn)于我國華南地區(qū),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歷史[1]。黃皮約有23個種,主要分布在東半球熱帶與亞熱帶地區(qū),在我國約有11個種,主要分布于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四川、云南和臺灣等地區(qū)[2]?,F(xiàn)代科學(xué)研究表明,黃皮中含有多種化學(xué)活性物質(zhì)。據(jù)有關(guān)試驗證明,黃皮活性物質(zhì)均具有殺蟲、抑菌作用。徐漢虹等[3]研究了該植物的精油對貯糧害蟲的活性,表明黃皮莖、果核內(nèi)存在有殺蟲活性物質(zhì);劉序銘等[4]研究了黃皮不同部位(E)-N-(2-苯乙基)肉桂酰胺的含量及殺菌活性。這些都是應(yīng)用于植物性殺蟲方面,在醫(yī)藥界的研究較少。
本課題主要研究黃皮活性物質(zhì)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釀酒酵母、白色念珠菌的生長抑制作用,為其在食品防腐和醫(yī)藥生產(chǎn)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論基礎(chǔ)。
1.1.1 黃皮樣品
采自海南大學(xué)儋州校區(qū)周邊地區(qū)的黃皮樹皮、樹葉、果皮和黃皮果核。
1.1.2 指示菌株
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釀 酒 酵 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均來自海南大學(xué)食品學(xué)院菌種保藏中心。
1.1.3 培養(yǎng)基和試劑
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馬鈴薯蔗糖瓊脂培養(yǎng)基、95%乙醇、氫氧化鈉等。
1.1.4 主要儀器
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高壓蒸汽滅菌鍋、HSR025-生化培養(yǎng)箱:南京實驗儀器廠;DHG-9203A電熱鼓風(fēng)干燥箱:上海精宏實驗設(shè)備有限公司;微波爐:佛山格蘭仕微波爐電器有限公司;電爐:廣州粵城電器廠;鋁鍋:上海精藝不銹鋼器皿廠。
1.2.1 不同酒精量對黃皮活性物質(zhì)的提取[5]
準(zhǔn)確稱取新鮮的黃皮葉、黃皮樹皮、黃皮果核、黃皮果皮各2 g,搗碎后放入50 mL的小燒杯中,試驗共分3組,每組分別加入10、20、30 mL 95%的酒精浸泡24 h后,濾去燒杯中的雜質(zhì),收集浸泡液。
1.2.2 黃皮活性物質(zhì)的沸水浸提[6]
準(zhǔn)確稱取新鮮黃皮樹葉、黃皮樹皮、黃皮果核、黃皮果皮各2 g,分別置于小鋁鍋內(nèi),加入200 mL水,回流煎煮3次,每次1 h,其間不斷補充蒸發(fā)的水分,過濾,收集濃縮的濾液20 mL備用。
1.2.3 黃皮活性物質(zhì)的微波提取
準(zhǔn)確稱取新鮮黃皮樹葉、黃皮樹皮、黃皮果核、黃皮果皮各2 g,分別加入20 mL 95%乙醇,在微波中提取15 s后取出進(jìn)行過濾,濾渣再加入10 mL 95%酒精在同樣條件下進(jìn)行提取,合并濾液并濃縮到20 mL。
1.2.4 濾紙片法測定黃皮浸提物的抑菌作用[7-9]
在超凈工作臺上,分別取0.1 mL的各菌懸液加入盛有相應(yīng)培養(yǎng)基的培養(yǎng)皿中,用三角刮鏟涂布均勻,然后將滅菌的濾紙片貼在涂布好的平板上,將平板分成4份,中間用相應(yīng)的空白對照試劑作對照,用移液槍分別移取黃皮的提取液和空白對照試劑10 μL至相應(yīng)的濾紙片上,然后將平板置于恒溫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細(xì)菌在35℃~37℃恒溫培養(yǎng)箱內(nèi)培養(yǎng)18 h~24 h,白色念珠菌在28℃下培養(yǎng)48 h,酵母菌在28℃下培養(yǎng)24 h。觀察結(jié)果,測抑菌圈直徑。
黃皮樹葉浸提液的抑菌活性比較見表1和圖1。
表1 黃皮樹葉浸提液的抑菌活性比較Table 1 Antimicrobial effects of Clausena lansium leaves
由表1和圖1中黃皮樹葉浸提液的抑菌活性比較可知,黃皮葉中活性物質(zhì)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釀酒酵母、白色念珠菌均有抑菌效果,不同的提取方式對活性物質(zhì)的抑菌效果有一定的影響。其中10 mL 95%乙醇提取的活性物質(zhì)抑菌效果最強,沸水提取效果最差。
黃皮樹皮浸提液的抑菌活性比較見表2和圖2。
由表2和圖2中的黃皮樹皮浸提液的抑菌活性比較可知,黃皮樹皮的活性物質(zhì)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釀酒酵母、白色念球菌也有抑菌效果,其中10 mL 95%乙醇提取的活性物質(zhì)抑菌效果最強,而微波提取則比沸水法提取好。
表2 黃皮樹皮浸提液的抑菌活性比較Table 2 Antimicrobial effects of clausena lansium bark
黃皮果核中活性物質(zhì)的抑菌效果見表3、圖3。
由表3和圖3可知,黃皮果核活性物質(zhì)的抑菌效果總體上不如黃皮樹葉和樹皮,用水煮法提取的活性物質(zhì)沒有抑菌作用,以10 mL 95%乙醇提取的活性物質(zhì)抑菌效果最佳。
表3 黃皮果核浸提液的抑菌活性比較Table 3 Antimicrobial effects of clausena lansium nut
表4 黃皮果皮浸提液的抑菌活性比較Table 4 Antimicrobial effects of clausena lansium peel
黃皮果皮中活性物質(zhì)的抑菌效果見表4和圖4。
由表4和圖4中黃皮果皮浸提液的抑菌活性比較結(jié)果可知,黃皮果皮含有大量的活性物質(zhì),對試驗菌的生長有很強的抑制作用,總體抑菌效果好于其他黃皮部位。其中以10 mL 95%乙醇提取的黃皮果皮浸提液抑菌效果最佳,微波提取效果次之,而用沸水提取的活性物質(zhì)對試驗菌沒有抑制效果,由此表明,不同的提取方法對其活性物質(zhì)的種類有一定的影響,從而影響抑制效果。
試驗結(jié)果表明:黃皮各部位的浸提物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釀酒酵母、白色念珠菌,均具有明顯的抑菌效果;用95%乙醇提取的活性物質(zhì)抑菌效果較好,其中以黃皮果皮的浸提物抑菌效果為最佳。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黃皮活性物質(zhì)的量不一樣,黃皮不同部位活性物質(zhì)的種類也不同,可見,這些對試驗菌的抑菌效果都有一定的影響。沸水浸提的活性物質(zhì)對試驗菌的抑菌效果不是很好,說明溫度可影響活性物質(zhì)的活性,影響其活性作用。用酒精浸提時,酒精的用量不同其抑菌效果也不同,可知,濃度對試驗菌的抑菌效果也有很大的影響。
[1]翁樹章.華南特種果樹栽培技術(shù) [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1997:514
[2]潘建平,袁沛元,曾楊,等.華南地區(qū)黃皮良種、生產(chǎn)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J].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07(1):103-105
[3]徐漢虹,趙善歡,朱亮鋒,等.齒葉黃皮精油的殺蟲作用與有效成分研究[J].植物學(xué)報,1987,29(4):416-421
[4]劉序銘,萬樹青.黃皮不同部位(E)-N-(2-苯乙基)肉桂酰胺的含量及殺菌活性[J].農(nóng)藥,2008,47(1):15-16
[5]黃欣碧,龍盛京.水黃皮化學(xué)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xué),2005:17-19
[6]秦民堅,王衡奇.黃皮樹樹皮的化學(xué)成分研究[J].林產(chǎn)化學(xué)與工業(yè),2003,23(4):42-46
[7]魏玉西,帥莉,郭道森,等.辣椒堿的抑菌活性研究[J].食品科學(xué),2006,27(8):76
[8]楊海燕,郭麗,傅力,等.辣椒堿的抗菌研究[J].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2002,25(4):63-66
[9]袁靜,關(guān)麗杰,叢斌,等.苦參生物堿抑菌生物活性測定[J].農(nóng)藥,2005,44(2):86-88
Extract Active Substances in Different Organ of Clausena lansium and the Activity to Colletotrchum musae
XU Shao-cheng1,ZHOU Han-lin1,LIAO Yan-yun1,YANG Rui1,YANG Jin-song1,*
(1.Food College,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Hainan,China;2.Tropical Crops Genetic Resources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 Agriculture Sciences,Danzhou 571737,Hainan,China)
2010-05-12
海南省教育廳高校科研項目(Hj200769);海南大學(xué)研究生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2008)
徐紹成(1982—),男(侗),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應(yīng)用微生物。
*通信作者:楊勁松,副教授,研究方向:應(yīng)用微生物、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及貯藏、食品生物技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