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霞
【摘要】 目的 探討社會支持對婦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采用描述相關性研究方法,對42例婦癌患者進行生活質量和社會支持兩方面的問卷調查,以分析其相關性。結果 平常情況下,婦癌患者生活質量較差,由于婦癌患者的發(fā)病部位的特殊性,婦癌患者較正常人獲得較高的社會支持(P<0.01);社會支持與婦癌患者生活質量呈正相關關系(r=0.624,P<0.01)。結論 社會支持與婦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密切相關,醫(yī)護人員不僅要重視社會支持對提高婦癌患者生活質量的作用,而且要有效利用其為患者服務。
【關鍵詞】生活質量;社會支持;婦科疾病;癌癥
生活質量是評價患者健康狀態(tài)和醫(yī)療護理工作效果的主要指標之一。以癌癥患者社會心理行為方面為主要內容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1,2]。婦癌患者由于其發(fā)病部位的特殊性,治療引起的生殖器官結構的改變和性功能變化,以及疾病本身和手術、化療等所引起的多種軀體不適,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給患者及家屬帶來較大危機[2]。本研究通過對婦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社會支持情況進行調查,尋求婦癌患者的生活質量與社會支持之間的關系,旨在為進一步改善婦癌患者的生活質量提供詳實的科學依據。
1 病例與方法
1.1 病例 調查對象為2005年2月至2009年6月在本院婦科病房的住院患者。入組標準:①臨床診斷為婦癌;②既往和目前無精神疾病和意識障礙;③無理解力、記憶力、定向力等認知障礙;④年齡≥16歲;⑤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共42例婦癌患者入組,年齡為23~66歲,平均(55.85±7.15)歲。其中子宮癌5例,子宮頸癌18例,卵巢癌19例,均為進展期患者;中?;蚋咧?4例(57.1%),大專以上18例(42.9%);未婚者2例(4.8%),已婚者34例(81.0%),喪偶者6例(14.3%)。
1.2 調查方法 由專人發(fā)放調查表,講解填寫方法并負責回收,回收率100%。調查表共分為一般情況自設問卷,生活質量調查表和社會支持量表3個部分。生活質量調查表采用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組織的癌癥患者生活質量核心問卷(EORTC QLQC30)[3],該量表共30個項目,包括患者軀體功能(PF)、角色功能(RF)、情感功能(EF)、認知功能(CF)和社會功能(SF)5個維度以及整體健康狀況,5個維度(前28個項目)得分值越高表明功能狀態(tài)越低,癥狀越明顯,最后2個項目相反。社會支持量表采用國內通用的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4],共10個條目,包括客觀支持(3條)、主觀支持(4條)和社會支持的利用度(3條)3個維度、10個條目計分之和即為社會支持的總分,評分越高說明患者得到的社會支持越多。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2.0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及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婦癌患者生活質量 42例婦癌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及其5個維度評分:整體健康狀況(53.21±21.92);軀體功能(76.00±16.67);角色功能(82.50±20.03);情感功能(45.88±18.75);認知功能(43.75±13.14);社會功能(57.50±22.73)。其中,婦癌患者生活質量中軀體功能、角色功能、社會功能得分較高,表明功能狀態(tài)較低,整體健康狀況得分不高,表明婦癌患者整體健康狀況也較差。
2.2 婦癌患者的社會支持得分 42例婦癌患者的社會支持及其3個維度評分:社會支持總分(38.85±7.00);主觀支持分(22.65±3.76);客觀支持分(9.20±3.24);對支持的利用度分(7.00±1.95)。本組患者的社會支持總分與128例國內常模相比較[4],差異有顯著性意義(t=3.90,P<0.001)。
2.3 婦癌患者的生活質量與社會支持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本油田礦區(qū)婦癌患者生活質量中的軀體功能(r=0.722,P=0.000)、角色功能(r=0.578,P=0.008)以及整體健康狀況(r=0.624,P=0.003)與社會支持總分呈顯著正相關;軀體功能(r=0.636,P=0.003)和整體健康狀況與主觀支持(r=0.609,P=0.004)呈顯著正相關;軀體功能(r=0.530,P=0.016)與客觀支持呈正相關;角色功能(r=0.510,P=0.022)和整體健康(r=0.514,P=0.021)狀況與對支持利用度呈正相關,情感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與社會支持無明顯相關性。
3 討論
生活質量是對由個人或群體所感受到軀體、心理、社會各方面良好適應狀態(tài)的一個綜合測量,是一種多維結構[2]。本調查量表中從整體健康狀況及其5個維度的角度對婦癌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調查結果顯示婦癌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較差,尤其是身體功能、角色功能、社會功能評分較高,表明其功能狀態(tài)較低。一方面,婦癌患者要承受放療和化療等所帶來的巨大軀體上的痛苦,國內作者[1]也發(fā)現(xiàn)進展期癌患者在治療中出現(xiàn)的惡心嘔吐、疼痛及疲乏等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都有重要的影響;另一方面婦癌患者還要承受的巨大的精神壓力,對婦癌患者的治療可導致廣泛盆腔器官的清掃以及性功能的改變、生殖器官的喪失、性激素水平的變化等,使患者的女性尊嚴、自我概念和自我表達受到巨大沖擊[5],所有這些均嚴重影響婦癌患者的生活質量。由于需要長期接受治療以及自身抵抗力低等特點,婦癌患者往往不能承擔既往的社會角色和社會功能,而且對日常社交活動出現(xiàn)明顯的回避和退縮??梢?由于疾病和治療的影響,婦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各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
社會支持是指建立在社會網絡機構上的各種社會關系對個體的主觀和/或客觀的影響力[1],良好的社會支持有助于患者恢復健康,反之則損害身心健康。筆者采用了肖水源[4]制訂的社會支持調查問卷,對婦癌患者的社會支持狀況進行了初步的調查,結果顯示婦癌患者社會支持的總分為38.85±7.00。本組患者社會支持得分與國內常模[4]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顯示婦癌患者獲得的社會支持高于正常人。
社會支持是影響癌癥患者生活質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它具有減輕應激反應的作用,能明顯改善癌癥患者的社會心理狀況,提高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1]。本調查結果也表明婦癌患者生活質量與其獲得的社會支持密切相關,主要表現(xiàn)如下4個方面:患者的軀體功能、角色功能和整體健康狀況與社會支持總分呈顯著正相關(P<0.01),軀體功能和整健康狀況與客觀支持呈正相關(P<0.05);角色功能和整體健康狀況與對支持利用度呈正相關(P<0.05)。這些結果表明婦癌患者獲得社會支持越多,其生活質量越高。人在患病等應激情況下,社會支持系統(tǒng)對人體疾病預后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社會支持可以對應激狀態(tài)下的個體提供保護,也對應激起緩沖作用。良好的社會支持,可以增加癌癥患者的適應性行為,減輕其心身癥狀,甚至能提高免疫能力,并影響生存時間[1]。社會支持從性質上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客觀的、可見的或實際的支持,包括物質上的直接援助和社會網絡、團體關系的存在和參與;另一類是主觀的、體驗的或情感上的支持;同時社會支持還包括一個維度,即個體對支持的利用情況,即調動社會網絡,利用他人支持和幫助的程度。本研究結果顯示婦癌患者的生活質量中整體健康狀況與社會支持的3個維度之間均呈正相關,表明社會支持對婦癌患者的生活質量發(fā)揮積極作用。
有作者對國內癌癥患者的社會支持狀況進行了調查分析,結果顯示女性癌癥患者的社會支持明顯高于男性患者[6],對于婦癌患者這類特別女性患者,醫(yī)護人員更應重視并充分利用這一優(yōu)勢。在疾病的不同階段,醫(yī)護人員應根據不同患者的特點,提供側重點不同的社會支持。如入院時與患者及家屬建立良好的醫(yī)患和護患關系,全面評估患者生活質量及情緒狀態(tài),并分析原因,制訂有效的治療措施和護理干預措施;重大治療決策時,及時提供相關信息支持,鼓勵患者與同類疾病患者交流;出院時,做好個性化的出院指導,對晚期及臨終患者更多的提供情感支持。在婦癌患者的整個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應掌握為患者提供社會支持的有效途徑,調動有效的社會支持來源,盡可能地讓患者獲得家屬、朋友、同事的幫助和支持,并鼓勵及指導其充分利用社會支持,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有文獻報道,通過系統(tǒng)護理干預可影響癌癥患者的社會支持狀況,進而改善生活質量[7]。因此,為了提高婦癌患者的生活質量,護理人員應重視通過患者的家人、朋友和親戚等之間的社會關系,讓這些人明白他們對患者的社會支持在患者康復中的重要性,幫助患者克服自卑感和人際交流中的各種障礙,使患者處于一種有益于恢復健康的心態(tài),并鼓勵患者保持適當的社會交往,以維持其社會角色和社會功能;另一方面,護理人員應當給予專業(yè)性的幫助,通過健康教育、集體交流、抗癌明星講座等形式,幫助患者應對疾病,為患者之間創(chuàng)造交流的機會,指導患者積極尋求有效的社會支持網,提高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并動員患者親屬主動給予患者情感和生活上的支持等。另外,除了在醫(yī)院接受治療的一段時間,婦癌患者的其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家里休養(yǎng)。社區(qū)醫(yī)護人員可以通過社區(qū)活動,如癌癥病友聯(lián)誼會等形式,幫助她們從家里走出來,以更加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去融入社會,從而在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全面改善婦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傊?社會支持與婦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密切相關,醫(yī)護人員不僅要重視社會支持對提高婦癌患者生活質量的作用,而且要有效利用它為患者服務。
參 考 文 獻
[1] 張吉芝.護理干預在消除進展期癌癥患者病因性疲乏中的作用.護理實踐與研究,2007,4(12):13.
[2] 趙劍波,李彥豪,陳勇,等.癌癥患者生活質量評價的現(xiàn)狀及展望.中國腫瘤,2002,11(6):321323.
[3] Sigurdardottir V,Bolund C,Brandberg Y,et al.The impact of generalized m alignant melanoma on quality of life evaluated by the EORTC questionnaire technique.Qual Life Res,2003,12(3):193201.
[4] 肖水源.《社會支持評定量表》的理論基礎與研究應用.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1994,4(2):98100.
[5] 張瑞蓮,朱秀,陸虹,等.健康教育對子宮切除術后患者自我概念的影響.護士進修雜志,2003,18(12):10941096.
[6] 劉雪琴,袁方,王兵,等.癌癥患者的社會支持狀況調查分析.南方護理學報,2007,7(5):34.
[7] 江華,鄭修霞,陸虹,等.認知行為治療對婦科癌癥患者化療間歇期生活質量的影響.護士進修雜志,2005,20(10):875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