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華
河北省保定市雄縣醫(yī)院,河北 雄縣 071800
大多數急診患者來時病情危急,變化較快,往往因緊張、焦慮、恐懼而加重病情或因消極、悲觀、激怒而不合作。所以護士要在積極執(zhí)行各項操作的同時,運用良好的溝通技巧,提高患者依從性,促進其身心康復。
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急診科就診的急危重患者130例隨機分為2組,每組各65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經統(tǒng)計學檢驗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
1.2.1 對照組采取傳統(tǒng)被動的方式與病人溝通
實驗組采用的溝通方法:1.重視患者及家屬的心理需求。護士有條不紊地救治患者的同時運用安慰性語言鼓勵患者和家屬要面對現實,沉著應付,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2.熱情的接診,增強其安全感。3.恰當的運用言語性和非語言性溝通技巧。親切溫柔的目光,簡單適時的發(fā)問;利用形體語言做好與病人的溝通,包括目光接觸、面部表情、儀容儀表等。
1.2.2 調查方法
對照組和實驗組患者分別在溝通前、后填寫一般資料和滿意度調查表及進行溝通效果評價。(1)溝通效果評價:從溝通效果考核評分標準而得。該標準主要內容包括護士溝通技巧的應用方法??偡譃?00分。護士長根據評分標準進行階段性和終末考核,分達標(≥85分)和不達標兩種情況。(2)滿意度調查:采用自制的“溝通效果滿意度調查表”內容包括:對溝通過程是否滿意?對溝通技巧和方法是否滿意?對溝通效果是否滿意?對護士的態(tài)度和能力是否滿意等?評分分為滿意和不滿意。
實驗組溝通效果評價和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
表2 2組患者溝通效果達標率比較
表3 2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急診病人由于發(fā)病急、變化快,需要以最快、最有效的措施緩解癥狀,為進一步治療爭取時間。但急診病人往往因緊張、焦慮、恐懼而加重病情或因消極、悲觀、激怒而不合作,影響治療措施的實施,所以與這些病人進行溝通和交流,提高其滿意度和依從性是我們重點研究的課題。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溝通效果和滿意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溝通技巧對與急危重病人的交流起著重要的作用。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溝通方式,患者滿意率為83.08%,溝通效果達標率為72.31%。實驗組則患者滿意率為100.00%,溝通效果達標率為93.85%。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組溝通效果和患者滿意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顯著性,說明良好的溝通方式和技巧對患者滿意率及溝通效果的影響很大。
3.3 通過研究我們發(fā)現護患溝通不僅是建立新型護患關系的基礎,也是我們圓滿完成護理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尤其是急危重患者,運用良好的溝通技巧可以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本研究結果顯示,良好的溝通技巧可以大大提高急危重患者的滿意率。當然由于時間倉促,樣本含量相對較少,使研究結果受到一定影響,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1]張樹森.護理心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05-109.
[2]湛永毅,方立珍.護患溝通技巧[M].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