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麗,劉偉強
(1.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山東曲阜 273165;2.臨沂市蘭山區(qū)第八中學,山東臨沂 276000)
孔尚任貞節(jié)觀新探
陳曉麗1,劉偉強2
(1.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山東曲阜 273165;2.臨沂市蘭山區(qū)第八中學,山東臨沂 276000)
孔尚任生平前期一直把女子的守節(jié)看作是天經地義之事。然而,其后并沒有經過多長時間,即在任職湖海治河使臣時,卻認為頌揚女子的節(jié)烈,是“荒唐”之甚;直到晚年,更進而認為女子守節(jié)乃“可悲之事”??咨腥蔚乃枷氚l(fā)生如此大變化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受齊魯進步文人的影響;二是受江南文人及民風的影響??咨腥蔚倪@一思想,對齊魯文化既是繼承又是發(fā)展。
孔尚任;貞節(jié)觀;齊魯文化
盡管目前學界對孔尚任及其《桃花扇》的研究,已經深入到儒釋道漸趨融合的文化背景因而促使其倫理思想復雜變異的層面。但是,關注的焦點仍然不外乎是:其生平經歷中罷官原因的求索;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對待明朝、清朝的態(tài)度;其詩文及其理論的地位和影響。而很少有人注意到,這位以《桃花扇》著稱因而成為清初著名劇作家的孔尚任又是詩文等身的文學家,其中幾篇有關女子的詩文,卻是不約而同地指向了同一主題——女子的“貞節(jié)”。而且,這位孔子的六十四代孫,于康熙二十四年對康熙講述《大學》首節(jié),闡釋的實際就是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欲”的說教,按照此說,對女子“節(jié)烈”顯然是充分肯定的,這也是孔尚任生平前期(康熙二十四年之前)其貞節(jié)觀的基本觀點;然而,其后并沒有經過多長時間,在任職湖海治河使臣的康熙二十七年時,卻認為頌揚女子的節(jié)烈,是“荒唐”之甚;直到晚年,更進而認為女子守節(jié)乃“可悲之事”。孔尚任的貞節(jié)觀為什么前后兩期會有如此明顯的變化呢?
貞節(jié)觀念在其產生之初,主要指夫婦必須彼此忠誠,共同維護婚姻家庭的存在。但隨著儒家思想的產生,尤其是宋代以來新儒學的發(fā)展,“貞節(jié)”則專指女子節(jié)操而言,并且有了豐富的內涵。具體說又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婚后丈夫去世,妻子則為夫守節(jié),終身不嫁,并承擔夫家的各種責任和義務,此之謂“節(jié)婦”;二是指女子(不論婚否)為了保護自己的貞操而不惜以死為殉,或者是丈夫(或未婚夫)去世后自己以死殉節(jié),此之謂“烈婦”或“烈女”;三是“貞女”,就是女子行聘后,未及婚嫁,聘夫亡故,女子便終身守節(jié),有的甚至因此殉身。其實,這種“貞節(jié)觀”,經歷了一個長期的發(fā)展過程。早在春秋時期,作為儒家思想創(chuàng)始人的孔子,在女子的貞節(jié)問題上與后世有所不同??鬃与m贊許忠貞專一的品質,但他只是要求處在婚姻期間的雙方應該互相忠貞,絲毫不含后世那種片面要求婦女從一而終之意。曾子曾請教孔子:“娶女,有吉日而女死,如之何?”孔子說:“婿齊衰而吊,既葬而除之;夫死亦如之?!?《禮記·曾子問》)不言而喻,在除服之后,無論男方女方都可另行擇配了??鬃犹貏e強調“夫死亦如之”,以表明男女雙方完全一樣。由于受孔子的影響,孔子的學生曾子在處理婚姻問題上也很開明,他認為婦女再嫁乃是正?,F象??梢?孔子、曾子的婚姻思想中既未讓未婚女子守節(jié),也沒有不許寡婦再嫁,而是主張夫妻平等相待。戰(zhàn)國以后,婚姻觀念才逐漸背離孔子的進步思想而日益向著男女不平等的方向發(fā)展。特別到宋儒提出“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之說后,更把片面要求婦女從一而終的貞節(jié)觀念推向了極端。至清代,“貞節(jié)”二字也成了規(guī)范婦女的最高準則。在全國這種大風氣下,作為儒家思想發(fā)源地的齊魯大地,人們的思想比較保守,在女子的貞節(jié)問題上,則與這種程朱理學的官方思想始終保持一致,對“貞節(jié)”觀念極為重視。在孔尚任38歲進京任國子監(jiān)博士前,他在家鄉(xiāng)——原魯國首都曲阜度過了37個春秋。因此清代初期上自國家政策,下至魯國民風民情就必然對孔尚任早期的貞節(jié)觀念產生重要影響。在清人入關之前的滿族社會中,并不看重婦女的保貞守節(jié)。清朝統(tǒng)治者最初表彰貞節(jié)只是為了籠絡人心,但后來便逐漸當真,以致把滿洲八旗也包括了進來。順治十年五月,清廷針對滿族宗室頒布了表彰宗室節(jié)孝貞烈事例,激勵他們起表率作用。從此,表彰貞節(jié)正式成為有清一代歌風正俗、開展禮教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了??滴鯐r繼承祖制,除對“以身殉夫”不予提倡之外,對貞節(jié)的表彰也是不遺余力。孔尚任的家鄉(xiāng)曲阜是圣人孔子的故鄉(xiāng),孔子的嫡裔歷代世襲“衍圣公”。“衍圣公”不僅是孔子的代表,又是朝廷恩寵備至的一品大員;在孔氏家族內部,宗正大權都由他總攬,連孔氏族長和曲阜縣令也得由他委派??赘谧逡?guī)中對后世子孫的方方面面都有詳細規(guī)定,其中有一條就是“婚姻嫁娶,理倫首重,子孫間有不幸,再婚再嫁,必慎必戒”。[1]85可見,孔氏族規(guī)中明文規(guī)定,子孫如遇婚姻不幸,男子可以再婚,但要慎重,而女子再嫁則“必戒”。以孔府的聲望和地位,這一族規(guī)不僅僅影響孔氏族人,對整個社會的影響也不可忽視。
在國家的倡導和孔氏族規(guī)的雙重影響下,上至縉紳世家,下至貧賤百姓,均以苦節(jié)守貞為榮,女子的貞節(jié)觀念深入人心。只要我們翻開《乾隆曲阜縣志》,其中記載的歷代貞節(jié)女子歷歷在目?!熬碇攀濉绷小柏懪本湃?“卷之九十六”列“烈婦”二十五人,“卷之九十七”列“歷代節(jié)婦之年跡可考者得九十二人,其無年跡者六十六人”。在這些守節(jié)女子中,有很多是孔尚任的族人,甚至是他的至親。孔尚任的嫂子宋氏就是守節(jié)群體中的一個典型代表。據《乾隆曲阜縣志》載:生員孔尚仔妻宋氏,年二十二夫卒,守節(jié)四十五年,有司欲旌之,宋固辭。曰:“此自婦人分,何旌為?”[2]535孔尚任的嫂子宋氏為夫守節(jié)四十五年,理應受到旌表,但她卻認為這只是婦人的本分,根本沒有必要旌表。有宋氏這種想法的不止她一人,孔興裕的妻子胡氏也是如此。當鄉(xiāng)里想對胡氏旌表時,胡氏辭曰:“未亡人誠不意有今日,今至此幸甚,敢邀旌乎?”[2]536除她們之外,還有孔毓玠的妻子陸氏、孔尚恪的妻子朱氏,她們都是孔尚任的族人,她們的守節(jié)對孔尚任的影響也很大。
總之,由于政府的積極倡導,以及孔尚任從小目睹自己的嫂子以及族人等為夫守節(jié),在這種大環(huán)境的影響、熏陶下,再加上他從小在“四氏學”中所受到的正宗程朱理學的教育,使孔尚任在進京為官之前的幾十年時間里,一直把女子的守節(jié)現象看作是天經地義之事,認為“純乎天理,而毫無人欲,所為至善也”。[3]2335
孔尚任進京為官之后,特別是擔任湖海使臣之后,隨著閱歷的增加和交友的廣泛,孔尚任對女子守節(jié)的看法和以前相比有較大變化。從繼承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欲”的說教,轉變?yōu)檎J為女子守節(jié)是“可悲之事”??咨腥蔚倪@一轉變主要體現在他為數不多的幾篇描寫“節(jié)婦”、“烈女”的詩文中。
(一)《泊露筋祠》[3]891
露筋祠,在邵伯鎮(zhèn)北三十里。關于露筋女的事跡,在《重修揚州府志》中有記載,并列入“唐列女”一類:“露筋貞女,不知何許人。曾有行役,夫偶失期,嫂與之俱托宿,無所道。傍耕夫田舍在焉,嫂止之,女堅不就。天陰蚊盛,竟以是夕吮死于舍外,其筋露焉。后人哀之,為立廟貌?!盵4]267由此可見,孔尚任所寫的露筋祠中的露筋女,是一位為了保衛(wèi)自己的名節(jié)而寧可被蚊叮咬而死的“烈女”??咨腥斡謱@位露筋女的“節(jié)烈”行為持何種態(tài)度呢?孔尚任《泊露筋祠》一詩作于康熙二十七年夏四、五月間?!安粗刍撵粝?暑雨正多蚊”,一來到露筋祠,自然便想到了在天陰蚊盛的夜晚,那位為保護名節(jié)而死于蚊的露筋女,詩人對這位女子是既崇敬又頗有感慨,所以詩中說“入門拜且慨,四壁搜遺文”。詩人正是基于對露筋女的崇敬所以入門便拜,但崇敬之余又感慨頗多,那就是詩中后面兩句說的“此事荒唐甚,豈為女子云”??咨腥坞m然沒有正面評價露筋女的這種做法,但詩人的不滿之情卻在這兩句詩中溢于言表,認為這件事“荒唐甚”。孔尚任為何覺得此事“荒唐”呢?那就是詩中說的“身名古所惜,生死等秋云”。這兩句是說身體和名聲都是人們自古以來所珍惜的,但露筋女的這種為了保護自己的貞節(jié)名聲而不惜失去生命的做法,是把生命視為秋日的浮云看得甚淡,這種保護名節(jié)的做法有點太“過”了,所以覺得此事“荒唐甚”。由此可見,孔尚任對這位“露筋烈女”的態(tài)度是既敬佩,又為其感到不值。
(二)《污池水》和《清江婦》[3]951
《污池水》一詩寫于康熙二十七年,反映了一樁親眼目睹的叔嫂愛情悲劇。關于小叔與嫂子之間的關系,其實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首先,叔嫂是異性,自然沒有“親親”之宜;其次,叔嫂又屬同輩,當然也沒有“尊尊”可言。因此,以異性男女共居一家而言,“別嫌”自然就成了叔嫂關系的人倫之“禮”?!抖Y記·檀弓》說“叔嫂不相通問”、“男女授受不親”都是指此意??咨腥巍段鄢厮分兴鶎懙纳┥┡c小叔則更為大膽,不僅沒有“別嫌”,而且還產生了愛情,并雙雙殉情??咨腥问沁@樣描寫這一對殉情男女的:“媳為嫂兮子為叔,嫂寡叔幼情偏美。”作者說他們“情偏美”,可見作者首先是對這段叔嫂之戀持肯定態(tài)度的,而并沒有把他們之間真摯的感情同“傷風敗俗”的傳統(tǒng)觀念相提并論。其次,由于小叔為反對包辦婚姻,而同嫂嫂兩人雙雙“沉水”殉情,作者對他們也是寄予同情的,并默默祝福他們能夠結為連理枝,“心急口懦無奈何,兩人私誓同沉水。水底鴛鴦不會飛,那得生根變連理?”最后,這首詩的題目雖為《污池水》,但詩中用詞卻為“如雪”“青絲”“如花”之類,他們二人雖于污池殉命,卻是雪白苧麻,系于青發(fā),香帕系頸,其貌如花,通過“一污一白”的兩相對比,更襯托出叔嫂二人“出淤泥而不染”的純潔愛情。除《污池水》之外,孔尚任還有一首作于康熙二十八年北歸途中的《清江婦》也值得注意。詩中寫一位有夫之婦與一僧人二人日久生情,后來被發(fā)現而女子也最終被丈夫打死的婚外情悲劇。面對這個“婚外戀”事件,很多人都在痛罵女子的不貞,“憐人誰咨嗟,但罵死不早!”孔尚任雖然也沒有正面歌頌他們的感情,但他把女子與僧人之間的感情比喻為“南浦鴛鴦雛,西海迦陵鳥”。這兩句是說清江婦與僧人猶如南浦的一對形影不離的幼小鴛鴦,就像西海的一對美音小鳥??咨腥伟讯鄶等送戳R的婚外戀雙方說成是“小鴛鴦”、“美音小鳥”,這即使以現代眼光看來仍是非常開明的?!段鄢厮泛汀肚褰瓔D》這兩首詩雖然都沒有直接描寫女子守節(jié)之事,但都反映了孔尚任對女子貞節(jié)的看法,即看重男女雙方的真摯感情而不注重女子的貞節(jié),以情反理。
(三)《車碾女》[3]998
《車碾女》是一首七言敘事古詩,此詩作于康熙二十九年。此時孔尚任已結束湖海生涯回到北京,繼任國子監(jiān)博士。作者在詩后自注:“庚午都城所見”即為明證。這首詩說的是生長于車碾房里的孟氏女許配于剛喪妻的楊氏郎,可是孟女還沒有過門新郎就去世了。雖未成親,但孟女決意去夫家守節(jié),“跪拜翁姑口何言:愿撫郎孤代郎孝”。不僅愿意替“丈夫”撫養(yǎng)其前妻留下的孩子,而且要代替“丈夫”孝敬公婆。很明顯,這首詩寫的是一位未嫁而為夫守節(jié)的“貞女”。貞女的出現并不始于清代,而且也不限于紳衿家庭,像這首詩中所寫的孟女就是一位生長于車碾房的普通平民女子?!柏懪蹦軌虼嬖诘睦碚摶A是,女既采納問名,是已定于天也,并從男子委贄而君臣之分定,認定女子委贄而夫婦之義成,否則便違反了女子貞一不二的原則。雖然對于此種作法并不是人人贊同的,但風氣和輿論的主導方面是在男權一邊,即使政府和一些官員一再表示不倡導、不稱許,也無法影響整個的局面。正因為如此,守貞者在有清一代,始終盛而不衰?!盾嚹肱肪褪菍懙倪@種貞女現象,那么孔尚任對這一現象的態(tài)度如何呢?全詩雖貌似客觀敘述其“所見”,實則寓批判之情于其中。這點我們讀一下詩的最后幾句就可以體會出來:“孝堂變作花燭房,人看新婦三更鬧”。在洞房花燭之夜,而且還有來參加婚禮的人一直鬧到三更,這本來是一派喜慶洋洋的情景,但在這喜慶的氛圍下卻是孟女婚前喪夫、獨守空房的悲哀??咨腥握峭ㄟ^這一喜一悲的兩相對比,在喜慶的環(huán)境中更加突出了孟女守節(jié)的孤獨、悲哀,從而表達了詩人對未婚守節(jié)女子的同情以及對造成“貞女”現象的社會的不滿。
(四)《敕褒節(jié)孝朱氏傳》、《敕褒節(jié)孝陸氏傳》[3]1429
據《曲阜縣志》記載,朱氏、陸氏于康熙四十五年受到朝廷節(jié)表,而孔尚任此時正罷職閑居在家,為表彰節(jié)婦、孝婦而寫的《敕褒節(jié)孝朱氏傳》、《敕褒節(jié)孝陸氏傳》就是成于這個時期。孔尚任寫文表彰的這兩位女子朱氏和陸氏分別是孔尚任的同族孔尚恪和孔毓玠的妻子。孔尚任是這樣表彰節(jié)婦朱氏的:朱氏的丈夫孔尚恪去世后,朱氏便“承夫子志”,撫養(yǎng)孩子、孝敬公婆,稱未亡人。此外,朱氏還盡力幫助丈夫的兄嫂,幫助他們處理日常大小事務,二十年如一日。《敕褒節(jié)孝陸氏傳》中褒獎的陸氏也大體如此:陸氏的丈夫孔毓玠去世后,陸氏在夫家為夫守節(jié),侍奉公婆,并像母親一樣撫養(yǎng)丈夫的四個年幼弟弟妹妹,直至他們都結婚成家。很明顯,孔尚任的這兩篇褒文寫的是丈夫去世后為夫守節(jié)的“節(jié)婦”。這類節(jié)婦是守節(jié)之中最普遍的。宋代理學認為:首先,女子必須要“事舅姑,如事父母”,如孔尚任褒文中所寫的朱氏、陸氏都是如此,尤其是陸氏,她的婆婆經常生病,陸氏為了侍奉婆婆飲食吃藥,“必手治饌,手奉之藥,親嘗而進,悉如姑意,不吐也”。其次,女子還應該在她丈夫去世后致身于保護丈夫的宗族??咨腥伟闹械闹焓蠋椭煞虻男稚┨幚砣粘4笮∈聞?陸氏照顧丈夫的年幼弟妹,“夫有幼弟妹四,依之如母。眠、餐、衣、履、櫛、盥,罔不加意。迨成立,或婚或嫁,皆罄己篋添之,不以累翁”??梢?朱氏、陸氏的守節(jié),都達到了儒家所要求的保持貞潔、孝敬公婆以及對丈夫家族的照顧??咨腥嗡鶎憽峨钒?jié)孝朱氏傳》、《敕褒節(jié)孝陸氏傳》中,何以沒有對這種“守節(jié)”提出批判,而是在字里行間充斥肯定之意呢?因為作者寫此文時,朱氏、陸氏兩人均已受到朝廷表彰,“今奉敕表之,許建坊里門”(《敕褒節(jié)孝朱氏傳》),孔尚任應邀為之立傳,而且他又是致仕在家的原戶部官員,當然不敢與朝廷大唱反調。不過,兩篇小傳,僅僅只是敘其事跡,并無一句直接評價或者直接頌揚之語。如果說其時孔尚任在文中的態(tài)度還不是非常明確的話,那么在其晚年所修《平陽府志》“烈女”一卷中對“貞節(jié)”的態(tài)度卻是直露無疑了,認為這些都是“可悲之事”。
(五)《平陽府志·列女》卷首[3]2329
孔尚任在康熙四十六年臘月,受平陽知府劉棨的邀請,赴平陽助修府志。在《平陽府志》第二十六卷“列女”卷首,作者先作了一小段評論,語言雖不多,但卻明確闡述了作者對“貞節(jié)”這一問題的態(tài)度?!肮耪?閨門之內,習古訓,識道理,鐘禮郝法,類皆有士君子之行焉”。這幾句是說古代女子雖在閨門以內學習古代訓誡,認識道理,并遵循禮節(jié)法度,但她們大都有士人君子的行為。這就首先表明了孔尚任對女子的態(tài)度:女子并不一定不如男。所以,作者說“彤史所傳,不專以節(jié)也。女以節(jié)顯,其亦大可悲也”,這幾句是說:能在女史中所流傳下來的女子,不只是僅靠其節(jié)。女子只是以其守節(jié)而著名的,也是大為可悲之事??咨腥卧诖嗣鞔_指出他對守節(jié)的看法——大為可悲。接著,作者進一步論述了對守節(jié)的看法,“平郡禮教素明,閨多貞操,或致命以遂志,或茹荼以撫孤,甚至無孤可撫,而獨旦夕飲泣,此身一息未盡,則夫祀一日尚存,其志更有可悲”。意思是平陽府在禮教方面素來都是明確的,閨閣之中多有貞操女子,有的是犧牲生命來實現志向,有的是含辛茹苦來撫養(yǎng)孤兒,有的甚至沒有孤兒可撫育,而只是早晚哭泣,自己只要還有一口氣,那么對丈夫的祭祀就一天不止,她們的志節(jié)更是可悲的??咨腥卧诖朔治隽耸毓?jié)女子的各種情況后,進而指出這些閨閣之中的貞操女子其志節(jié)都是可悲的。正因為如此,所以作者在其所修《平陽府志》中記述所聽到的這些關于貞節(jié)之事,雖與名教有關,但記述的目的并不是僅僅為了勸誡女子守節(jié),“纂述所聞,名教關焉,豈直為巾幗勸哉!”由這段話可以看出,孔尚任對女子守節(jié)的態(tài)度非常明確,認為這些都是可悲之事。
總之,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孔尚任后期的貞節(jié)觀與前期相比,既是對孔子原始儒家思想的繼承,又是對程朱理學的一種超越。而孔尚任對女子的態(tài)度之所以會發(fā)生如此大的變化,主要是受當時進步文人及江南民風的影響。
康熙二十三年,孔尚任為康熙講解《大學》首章時講“純乎天理,而毫無人欲,所為至善也”。而到了康熙二十七年,孔尚任卻有《泊露筋祠》和《污池水》兩首詩,對女子的守節(jié)并不十分看重。其后,甚至認為女子守貞守節(jié)乃是荒唐可悲之事,孔尚任的思想卻發(fā)生了如此大的變化。究其衍變原因,主要有以兩個方面。
(一)齊魯進步文人的影響
清代初期,出現了一股批判程朱理學的新思潮。在這種新思潮的影響下,許多文人對女子的態(tài)度都比較開明,這當然也包括一些山東的進步文人,顏光敏、王士禎、田雯便是其中的代表。
顏光敏,字遜甫,號樂圃,山東曲阜人。顏光敏與孔尚任同里,既是朋友又是姻親。二人交誼見于諸多文字。早在康熙二十年,孔尚任捐了一個國子監(jiān)生,心里感到內疚,但獨寫信向顏光敏傾訴。顏光敏去世后孔尚任悲痛不已,寫詩《淮揚聞顏修來考功卜,北郭為位而哭之》,并在給顏光敏之弟顏學山的書札中說:“知令兄修來,忽棄賓客,如山裂星隕,驚痛欲絕!乃于北郭為位而哭。”(《湖海集》卷十一)后康熙五十三年,孔尚任還專門為顏光敏寫墓志銘《授奉政大夫吏部考功司郎中顏公墓表》??最伹檎x之深,由此可見??咨腥魏皖伖饷糁g既有如此交情,那么二人的思想自然會互受影響。關于女子的貞烈之事,顏光敏在其詩歌總集《樂圃集》中也有記述。《樂圃集》卷一《董烈婦詩并序》寫了一位丈夫死后為夫殉節(jié)的烈婦:“婦孫氏為董樵中子道廣婦,偕隱成山,夫歿,從容告廟,與家人訣,自經死?!鳖伖饷暨€專為此烈婦寫了一首詩,在敘述完孫氏殉節(jié)始末后,顏光敏在詩的最后議論道:“余時廁容臺,公好非敢阿。六年壅上聞,感憤空蹉跎?!盵5]326顏光敏在此并沒有對孫氏為夫殉節(jié)之事表示稱贊,而是說“公好非敢阿”,可見顏光敏對女子殉節(jié)的態(tài)度也和孔尚任一樣并不贊同,顏光敏認為是“感憤空蹉跎”。
王士禎,號阮亭,晚號漁洋山人,山東新城(今桓臺縣)人??咨腥蔚臅S名“岸堂”即是王士禎所寫,孔尚任并因此以之為號。王士禎不但經常同孔尚任等人飲酒聚會,而且王士禎還在孔尚任生活困難之時予以幫助,孔尚任說他有拯饑濟溺的同情心,“新城清風天下聞,乃有大被暖鐵漢”(《長留集》卷二《謝阮亭先生送米碳》),直到最后孔尚任被罷官將離開北京時,還專門寫詩《留別王阮亭先生》與王士禎告別,“揮淚酬知己”(《長留集》卷五)。由此可見,孔尚任與王士禎關系也十分密切。關于女子的殉節(jié)之事,王士禎在其詩文中也記載頗多,而其中值得注意的一首是《精華錄》中的《遂安毛貞女詩》。惠棟訓纂曰:“毛貞女,毛姓家貞女墜樓記。貞女許字方翰林滑仁之子奕昭?!比蘸筠日讶ナ?“初欲自裁,有二婢同臥起”。后“登樓,呼女僮執(zhí)燭隨后,示不疑。行至總欄,委身而墜樓,去地二丈許”。王士禎在詩中敘述完毛貞女之事后發(fā)感慨說:“手斲女貞木,絃以寡女系。彈作處女吟,千載有余悲?!盵6]172“女貞木”即“女貞木歌”,是魯處女見女貞木所作歌,此歌《乾隆曲阜縣志》就有記載。據《曲阜縣志》卷五十四“風類”載:“《女貞木辭》,處女明志也,樂錄云魯處女見女貞木而作是歌?!盵2]王士禎這幾句是說處女(毛貞女)吟魯處女所作“女貞木歌”,但作者對此的感覺是“千載有余悲”,可見王士禎在此也不贊成守節(jié),認為守節(jié)是無窮無盡的悲哀。此外,還有一件事值得注意,王士禎曾在大明湖上,邀集了女士賦《秋柳詩》,有數百位女詩人參加其事,傳誦一時。由于王士禎對婦女文學的助長作用,遂使清代婦女文學放出異彩。由此可見,王士禎對女性的態(tài)度是很開明的,試想這樣一位思想開明之人又怎會支持“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的那套舊論呢?王士禎所寫的那位“毛貞女”,田雯也寫過。田雯,字綸霞,別號山姜子,山東德州人。田雯既是孔尚任的老鄉(xiāng),又曾經是孔尚任的直接上司,與孔尚任交往密切,孔尚任詩《寄田綸霞先生》、《與田綸霞撫軍》(兩篇)等都寫了他和田雯的交往,而且孔尚任被罷官后還曾找田雯幫其辯解(《徳水訪田綸霞先生,不遇》),可見孔田交情頗深。田雯和夫人馬氏感情很好,從未收婢納妾,馬氏去世后,田雯寫了很多悼念亡妻之詩,感情十分傷感,這說明詩人對女性的尊重,無男尊女卑的大男子主義。田雯對女性的態(tài)度還表現在他對女兒的教育上,他教女“莫謂從軍非汝事,木蘭曾戰(zhàn)黑山頭”(田雯《古歡堂集》卷十四《示女》),他希望女兒能后像花木蘭一樣,“巾幗不讓須眉”。正是由于詩人對女性的尊重與平等,所以當他聽說女子為夫殉節(jié)之事后,非常感慨,“感金傷而腸迴者哉”(田雯《古歡堂集》卷三十三《毛烈婦傳》)。[7]365
由此看來,在女子的貞節(jié)問題上,雖然自古以來山東的民風都比較保守,但從齊魯大地走出去的進步文人思想則比較開明,孔尚任是如此,他的同鄉(xiāng)兼友人顏光敏、王士禎、田雯亦是如此。
(二)江南文人及民風的影響
孔尚任南下擔任湖海使臣的幾年時間里,是其思想發(fā)生變化的重要階段。這不僅因為江南的進步思潮比較活躍,而且孔尚任的很多江南友人思想也都很開明,他們的進步思想也對孔尚任產生了重要影響。鄧漢儀是孔尚任在江南結實的摯友之一。鄧漢儀,字孝威,泰州人??咨腥卧凇逗<分兴张c友人的信札中,有七篇是寫給鄧漢儀的;在鄧漢儀去世時,孔尚任還專門寫詩《哭鄧孝威中翰》。以上足可見孔尚任與鄧漢儀交情之深。鄧漢儀在其詩集《慎墨堂詩》中有一首樂府詩《中庭一樹梅》,乍看題目似為寫景,實則以梅喻貞女。作者自注曰:“《中庭一樹梅》為賁貞女作”。鄧漢儀共用十三首樂府詩來寫此事,其中前十二首是按時間順序對整個事件的描述,最后一首則借庭中之梅來襯托賁家貞女:“自此庭中梅,既榮還當枯。安忍春風里,見此梅花柎”。[8]462賁貞女的命運就像庭院中的梅花一樣,剛剛開放便已凋謝。詩人對梅花的由榮變枯都心有不忍,更何況正值花樣年華的少女呢!孔尚任還在金陵結識了一位明朝的錦衣衛(wèi)千戶——張怡(字遙星)??咨腥翁氐厝グ自柒职菰L過他,并寫詩《白云庵訪張遙星道士》。正是這位張遙星道士在《玉光劍氣集》中也表達了對女子的開明態(tài)度:“人之言曰,士有百行,女惟一德。予曰不然,女惟一德,而行亦有百?!苯又髡吲e例說女子在很多方面都不比男子差:“有慷慨激烈,有勵志士之志,有臨大節(jié)之節(jié),有富家之才能,有保身之明哲,有學博而能文,有奇侅而建業(yè)”。[9]936此外,孔尚任的另一位摯友劉廷璣(劉在園)同樣在詩中表達了對節(jié)婦人生不幸的同情。孔尚任與劉廷璣神交已久,二人書信往來密切。劉廷璣《在園雜志》中有《孔東塘書》、《孔東塘建秋水亭記》,《葛莊詩》中有《答闕下諸友兼諫孔東塘國博》、《戲成寄東塘》;孔尚任也有《長安晚秋懷劉在園太守》等詩,并為劉廷璣《在園雜志》作序,足見二人交情之深。劉廷璣在《陳節(jié)婦》一詩中寫了女子守節(jié)的無奈:“舅姑衰謝誰堪倚,兒女伶仃絕可憐”,更寫了對女子守節(jié)悲慘生活的同情:“滴滴淚深簷下兩,聲聲血盡樹頭鵑”。[10]325孔尚任對女子貞節(jié)的態(tài)度由保守轉為開明,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江南民間風氣的影響。上文論述了在國家的倡導下,清代的貞操觀念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然而,綜觀中國歷代的法律,沒有任何一個朝代曾制定過任何一部法律禁止民間的寡婦再嫁。即使明清時期的法律,對于女性再嫁的限制也僅僅是要求她們在為死去的丈夫服喪期滿后才可改嫁他人。這是因為,首先,在中國古代社會,溺嬰(尤其是溺女嬰)現象一直存在著,導致了男女性別比例的嚴重失調;再加上多妻妾制度家庭的大量存在,更加劇了適婚女子嚴重缺乏的社會矛盾。為了緩解這一矛盾,民間社會采取了以孀婦再嫁的辦法來彌補女性數量的不足。其次,官府雖多通過女書和女訓對女子灌輸婦德教育,但對于廣大下層女子而言,因為她們幾乎都不識字,無法從書中獲得婦德一類的知識,相對來說,所受到的束縛還是要寬松得多。正因為如此,貞節(jié)問題盡管有官府積極的褒獎和保守文人的搖旗吶喊,但民間社會女性改醮的現象卻一直存在著,即使在明清時期亦是如此。再加上江南啟蒙思潮的濃厚氛圍,所以民間的守節(jié)觀念更為寬松。上文提到的孔尚任所寫的《污池水》和《清江婦》兩首詩,一首寫嫂子與小叔之間的愛情,一首寫有夫之婦與僧人的婚外戀,這兩首詩都是孔尚任在江南所見所聞之實事,這也可以說明江南民間女子貞節(jié)觀念的寬松。這也是對孔尚任的貞節(jié)觀產生重要影響的原因之一??咨腥握J為女子守節(jié)是“可悲之事”,而且在他的詩文中也表達了對女子守節(jié)的同情,我們說這種思想是進步的。但另一方面,孔尚任又無法擺脫他所反對的對象的束縛。如孔尚任不贊成守節(jié),但仍要為守節(jié)女子寫褒文《敕褒節(jié)孝朱氏傳》、《敕褒節(jié)孝陸氏傳》。而且孔尚任對守節(jié)女子只是同情,并沒有像后代進步文人那樣對貞節(jié)觀念進行徹底的批評和抨擊,這主要是由于孔尚任從小受正統(tǒng)思想及傳統(tǒng)魯文化影響太深的結果。
綜上所述,孔尚任在女子的貞節(jié)觀問題上,對齊魯文化既是繼承又是發(fā)展。他的繼承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最初孔子、曾子進步婚姻思想的繼承,這是繼承中積極的一面;另一方面則是指他前期對宋代以來新儒學中“存天理、滅人欲”的繼承,這雖然有落后的一面,但這與孔尚任“至圣后裔”的身份及魯國民風的影響是分不開的。而孔尚任對齊魯文化的發(fā)展則是指他能從“至圣后裔”的狹小圈子中走出來,主動吸收進步思想的營養(yǎng),對女子的貞節(jié)問題變得比較開明,從而發(fā)展了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當然孔尚任對女子貞節(jié)的批判還不徹底,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特別是作為“至圣后裔”的特殊身份,能夠邁出如此大一步已實屬不易。
[1]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山東省曲阜文物管理委員會.孔府檔案選編(上)[M].北京:中華書局,1982.
[2]潘相.山東省府縣志·乾隆曲阜縣志[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2.
[3]徐振貴.孔尚任全集輯校注評[M].濟南:齊魯書社, 2004.
[4]江藩,姚文田.重修揚州府志[M].南京:鳳凰出版社, 2008.
[5]中國古籍整理委員會.四庫全書存目叢書[M].濟南:齊魯書社,1997.
[6]惠棟.漁陽山人精華錄訓纂[M].濟南:齊魯書社,1992.
[7]紀昀,等.四庫全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8]四庫禁毀書叢刊編纂委員會.四庫禁毀書叢刊補編[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9]張怡.玉光劍氣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6.
[10]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四庫全書存目叢書[M].濟南:齊魯書社,1997.
(責任編輯 鄭 東)
I106
A
1672-0040(2010)02-0057-05
2009-11-02
陳曉麗(1981—),女,山東臨沂人,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生,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戲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