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宏芳
高職高專日語專業(yè)課考試形式初探
——從測試學視角
段宏芳
當今社會需要日語專業(yè)學生掌握的是具有較強聽說技能的實用型日語,對本科生要求是如此,對高職高專院校的要求也不會例外。如何提高高職高專院校日語專業(yè)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就成為了擺在高職高專院校面前的難題。擬通過本人的教學經(jīng)驗,從測試學的角度,摸索如何通過考試形式的改革來指導教學,以期能改變現(xiàn)有的應試型教學方式,研究出更實用,更能適應社會需求的教學方式。
測試學;考試形式;日語專業(yè)
由于英語人才市場的飽和,小語種特別是日語越來越受到學習者的青睞,據(jù)日本國際交流基金統(tǒng)計,我國在校學習日語的學生,2003年就已經(jīng)超過39萬。在以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為目的的高職高專院校中,也紛紛開設了日語專業(yè),但其日語辦學經(jīng)驗多借鑒本科院校。由于師資水平及學生素質(zhì)各方面的原因,很難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表現(xiàn)。為了提高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就不得不著力提高學生的語言實際運用水平。提高語言水平在教學上有很多方法,在此本文不做贅述。本文研究的重點在于如何通過考試形式的改革來指導教學,以期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考試是教學評估的一種手段。所謂教學評估,在廣義上是指與教學活動直接或間接相關聯(lián)的各種實際情況的把握和價值判斷。在一個完整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會選取幾個時間點來進行教學評估。不同時間點進行的教學評估對教學活動有著不同的指導作用。
1.階段性教學評估能明確學生上階段學習成果,修正教師下階段教學軌道。階段性教學評估,即在教學活動過程中進行的,使教學活動最有效,最貼切進行的評估。也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組織的小考試。階段性教學評估以及被作為階段性教學評估手段的階段性考試的作用在于,明確了解每個學生在這個時段的學習所達到的程度,特別是能準確指出學生學習尚未達到的部分。更具體地說,階段性考試能幫助學生認識自身的學習狀態(tài),從而促進其今后學習活動的調(diào)整,同時也給予學生今后學習的動機;階段性考試能促使教師發(fā)現(xiàn)指導上的問題點,從而修正以后的教學軌道。
2.綜合性教學評估能綜合量化教學成果,宏觀判斷教學得失。綜合性教學評估,即在教學活動進行一個段落之后,為把握教學活動的成果所進行的評估,也就是期中或期末考試。綜合性教學評估,以及被作為綜合性教學評估手段的綜合性考試的作用在于,明示在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所達到的程度。這種評估能將學生的成績以數(shù)據(jù)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教師再將這種結(jié)果反饋給學生,學生就能得到對今后學習有益的信息。另外,對于教師來說,此考試結(jié)果將成為判斷自己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是否得當?shù)闹匾Y料,教師還能依據(jù)此考試結(jié)果來確定今后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
要正確評估學生的語言水平,應該讓其在很多場合主動使用此種語言,并觀察其使用情況。而且為了公平起見,應該觀察每個應試者在同一場合、同一目的下的語言使用情況。但實際上,這種觀察由于受資金及時間的制約,是不可能實行的。故外語考試必須在經(jīng)費和時間允許的范圍內(nèi),盡可能多地收集到有關應試者語言水平的相關信息。另外,因為要兼顧測試的公平性和經(jīng)濟性,所以為了使閱卷能既快捷又經(jīng)濟地進行,一般采用答題卡答題。但考題形式就會受到影響??梢姡隹碱}是必須要協(xié)調(diào)各種矛盾的。
1.客觀考試的形式??陀^考試的形式,一般應分為正誤選擇法、多項選擇法、組合法、配對法和完形填空法。以下將具體論述這些方法各自的優(yōu)缺點。
(1)正誤選擇法。正誤選擇法的優(yōu)點在于編題容易,弱點是應試者偶然選對的幾率為50%。
(2)多項選擇法。現(xiàn)在采用的客觀考試的典型形式是4項選擇法。4個選項要比2個選項好,由于選項的增多,偶然選對的幾率就下降了,在這個意義上,多項選擇法要比正誤選擇法科學。但在考試中又鮮見選擇項為5個或更多的情況,原因就在于做出5個選擇肢非常困難。按照經(jīng)驗來看,做出3個選擇項很簡單,而且能做得很好;做出4個就已經(jīng)非常困難了,更何況要做出5個。各個選項的長短也需仔細斟酌。如在敬語的試題中,有的學生的策略是選最長的選項,我們出題者要小心,避免出現(xiàn)這種情況。另外,一般出題者都有一種奇妙的心理,擔心若將正確答案放在A和D上,答題者會一眼看破。我們應該擺脫這種心理,隨意擺放正確答案的位置。
(3)組合法。組合法的缺點在于容易引起連鎖反應。一般的組合法是在左右各放幾個句子。拿左右各5個句子來說,這就很容易引起完全的連鎖反應。如果答對4個,第5題自動的就對了;如果答錯一個,那么至少會導致再錯一個。因此,在使用這種組合法的時候,至少也應該讓左右兩邊的選項的個數(shù)不等。
(4)排列組合法。把一個完整的句子分成幾個文節(jié),編上號,打亂順序,讓學生選擇正確的語序。這種方法可以考察學生造句,尤其是以正確的語序進行造句的能力。此項選擇方法最為科學,即將應用到2010年7月新日語能力考試文字詞匯部分的選擇題中。
(5)填空法。填空法的優(yōu)點在于不給選擇肢,讓學生直接將正確答案寫在指定位置,可以避免學生猜答案。一般可以運用在期中、期末考試當中。
2.主觀考試的形式。從測試學角度來看,主觀考試的形式主要有面試和作文考試兩種形式。但考慮到是應用于學校教育,在此只討論有關作文考試的內(nèi)容。其主要形式如下。
(1)概括文章大意:某種意義上,這也相當于是讀解考試。不過,可以不拘泥于概括文章大意這種形式,也可以采取問答的形式。
(2)讀文章,寫感想:與(1)相比,這種形式能夠展現(xiàn)學生的個性??梢圆粌H僅局限于文章的感想,可以將內(nèi)容換成錄音、錄像、圖片、照片以及圖表等。
(3)書信寫作:此形式主要考察學生的書信寫作和敬語使用能力。
(4)規(guī)定或半規(guī)定題目:這是最常用的作文考試方式。
(5)規(guī)定句型和接續(xù)詞,自由題目。
主觀考試的優(yōu)點在于能夠直觀的顯示學生的水平。缺點在于評分時容易引起不公平。根據(jù)評分人的不同,甚至同一個評分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其評分基準會發(fā)生微妙的變化。
相比主觀考試而言,客觀考試的優(yōu)點在于評分容易,而且無論誰評分都會得出同樣的分數(shù)。另外,對于上萬人參加的大型考試可以使用機器迅速進行評分。但其缺點在于只能間接地了解應試者的水平。這是吻合度上的弱點。還有,僅憑選擇適當?shù)闹~或適當?shù)膭釉~活用形,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具有這種外語水平是不科學的。此外,其缺點還在于,不能完全防止考生“猜”答案(也就是“蒙”)的可能性。這是可信度上的弱點。
以上兩部分是理想的考試形式,以下將對照高職高專院校的日語試題,闡述其弊端。
1.忽視作文。一般的高職高專院校的期末考試,以我校為例,一般都是考察詞匯、語法、讀解、造句和作文這幾個方面。但重點以詞匯為主。本人認為,這種考試形式不可取。按照測試學的觀點,詞匯和語法固然重要,但這可以放在階段性考試當中進行。省略最能體現(xiàn)學生實際語言水平的作文考試,我們教師就無法得知學生在實際語言操作方面有哪些進步和不足,也就無法指導下一步的教學活動。這種現(xiàn)象也與我們想培養(yǎng)現(xiàn)今社會所需要的實用型人才的目的相違背。
2.語法過多采用選擇題。在語法題方面,特別是在助詞的使用、動詞的連用形以及接續(xù)方面,一般學校都是采用選擇題的方式。由出題者編出4個相似的選項由學生來選擇,學生可以不用開動腦筋去搜索正確的表達方式,因為正確答案就在這四個選項中間。而在現(xiàn)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沒有人會提供選項供你選擇。
3.讀解題型簡單,內(nèi)容來源單一。一是讀解題千篇一律的都是選擇題。不管學生有沒有正確地理解文章的意義,選出最貼切的一項就可以。二是讀解題的內(nèi)容來源單一,一般都從二級或一級真題中選。對學生知識面的拓寬沒有太大幫助。
筆者認為,考試的出題應該依據(jù)測試學的理論,結(jié)合本校的實際情況,規(guī)范、科學、有效地來出題。
第一,增加階段性考試的次數(shù)。以某校為例,基本上忽視了階段性考試的重要性,有的學期連期中考試也沒有。前面已經(jīng)敘述了階段性考試的重要性,在此不做贅述。至于階段考試的形式,筆者覺得應該采取主觀考試的方式,可以布置一篇作文,作文形式可以多樣,最好是采取規(guī)定接續(xù)詞,自由命題的方式,因為這種方式可以就最近學過的句型以及接續(xù)詞進行復習,教師也能很快地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
第二,改變綜合性考試的形式與內(nèi)容。要增加作文題,作文題的形式可以多樣,不要拘泥于給一個題目的形式。讀解題可以不用選擇題的方式,設立問題,讓學生自由地選擇詞匯、句型來答題,一來可以考察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程度,二來可以看出學生對所學知識靈活掌握程度。讀解題的文章要取材廣泛,初級可以從日文原版的優(yōu)秀作文書中選取,重點選取初中生日記或較簡單的說明文,另外還可以從報紙等媒介中截取通知、新聞事件等內(nèi)容;中級可以從故事、傳說、小說、隨筆、詩、信、論文中選取;語法題的助詞和動詞活用形的考察可以不用選擇題,而用填空題的方式。
總之,考試的出題要以測試學理論為指導,以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水平為目標,充分考慮到學生畢業(yè)后工作過程中會遇上的語言問題,結(jié)合本校的實際情況來出題,切不可盲目學習本科的出題方式,失去高職高專院校的特色。
1.楊衛(wèi)娥:日語考試與日語教學變革[J].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2007(2)
2.曾用強:現(xiàn)代語言測試的新發(fā)展[J].天津:考試研究,2002(1)
3.曾用強:測試方法效應對聽力理解成績的影響作用–NMET和NMET2聽力理解測試對比分析[J].廣州:現(xiàn)代外語,2006(1)
4.劉潤清 韓寶成:語言測試和它的方法(修訂版)[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年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Japanese Vocational Courses Examination Form——Perspective from the Test
Duan Hongfang
What the Japanese majors need to master for the time being is the practical Japanese that demands the researchers do well in listening and speaking,which is for both the undergraduates and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How to improve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on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has become a difficult problem confronted by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is article intends to try to find out how to instruct teaching under the reform of exam forms,which is based on the writer's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in the field of testing study.
In this way,changes in the present scholastic teaching method for exams,are expected to slightly improved to be the new teaching method which is more practical and more suitable for societies.
testing study;exam form;Japanese program
H36.3
A
1672-6758(2010)03-0087-2
段宏芳,碩士,吉林大學外語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生;助教,雞西大學,黑龍江·雞西。郵政編碼:158100
Class No.:H36.3Document Mark:A
(責任編輯:張立云 鄭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