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家庭特征

    2010-08-15 00:48:08程新賢
    常熟理工學院學報 2010年3期
    關鍵詞:家庭

    程新賢

    (常熟理工學院 人文學院,江蘇 常熟 215500)

    文藝復興史一直是中外史學界研究的重點內容。在西方學界,學者們對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家庭史的研究最初多集中于對佛羅倫薩、威尼斯、米蘭、熱那亞等城市中大家族的考察,注重它們的家政管理、經(jīng)濟結構等問題。后隨著研究的逐步深入,有關普通社會階層的家庭形式以及日常生活狀況的研究逐漸增多,這些成果擴展和豐富了文藝復興史研究。不過,國內學界對文藝復興時期家庭的研究并不多。本文在汲取國內外學者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家庭發(fā)展形式、日常生活、勞動分工等問題的闡述,分析該時期家庭的發(fā)展狀況及特征,為了解中世紀向近代社會轉型時期的社會文化特征提供新的視角。

    從整體上來講,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家庭的發(fā)展模式是從一家多戶向一家一戶的核心家庭發(fā)展,但這個過程非常緩慢。

    一家多戶的大家庭廣泛存在于城市和鄉(xiāng)村,核心家庭的小型戶也逐漸有所發(fā)展??梢哉f,這個時期家庭的發(fā)展并沒有固定的規(guī)律,呈現(xiàn)出復雜性和多樣性特征。當時意大利幾個大區(qū)的家庭發(fā)展狀況說明了這一點。位于意大利中西部的托斯卡納是意大利的一個大區(qū),佛羅倫薩、比薩、錫耶納是其代表城市。根據(jù)學者大衛(wèi)·赫利黑和克里斯蒂娜·克拉皮什-祖伯對1427年地籍冊①1427年,佛羅倫薩頒布實施第一部地籍冊法令。這是一種新的土地稅收體系,適用于佛羅倫薩共和國一切土地所有者。該法令要求土地所有者每年申報一次地里的產(chǎn)品,并以此征收1.5%的稅款,同時要每年申報一次家庭成員人數(shù),每人可得到200弗羅林金幣的津貼。的研究,該地區(qū)主要有以下幾種家庭形式:單個的人組成的家庭(寡婦、鰥夫或一直沒有結婚的人);核心家庭(有或沒有孩子);擴大家庭(其中包括祖輩、父母或其他兄弟或堂兄弟姐妹等);多個核心家庭共住的家庭(幾個有關系的家庭居住在一起共用一個爐灶)。[1]158后兩種家庭形式在該地區(qū)的城市和鄉(xiāng)村中非常普遍?!都彝ナ贰芬嗵岬竭@一點,指出在城市,多對夫妻之家接納帶子女的鰥夫;在鄉(xiāng)村,這些夫妻的一半或一半以上由兄弟共棲式組成。[2]611這種與父親同住的兄弟共同體的大家庭模式并不是托斯卡納地區(qū)特有的,在意大利北部其他城市中也存在。在威尼托大區(qū)的維羅納,男子結婚以后通常與父親住在一起,處在父親的領導之下。父親去世以后,由長子接替父親的角色而統(tǒng)領整個家庭。根據(jù)當時的家庭回憶錄記載,1430年,住在卡爾帕尼亞諾街區(qū)姓阿爾納德的一家有7口人:加斯帕雷,他的妻子和4個孩子,一個未婚弟弟。1435年,兒子安德列掌管由他的母親、叔叔、妻子、女兒和他的兩個弟弟組成的家庭。10之后,那些保持著血親關系的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變得復雜:安德列結過兩次婚,留下4個孩子;安德列的弟弟托瑪斯結婚之后有3個孩子。到1455年,這個家算上安德列的遺孀和他的孩子、托瑪斯的第二個妻子、安德烈再婚之后的兩個兒子、他弟弟巴蒂斯塔的兩個女兒后,家庭人數(shù)共有 13人。[3]88-89可見,阿爾納德一家在這二十幾年中始終保持著兄弟共住的狀態(tài)。這樣的家庭形式在這個時期的家庭回憶錄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說明了這種家庭形式存在的普遍性。

    家庭發(fā)展形態(tài)在不同的階層之間存在著差異。與社會上層相比,在其他社會階層特別是在鄉(xiāng)村,由于受生產(chǎn)條件的制約和勞動生產(chǎn)的需要,與父親同住的兄弟共同體的大家庭有時存在的時間會長一點。根據(jù)資料記載,在托斯卡納地區(qū)的鄉(xiāng)村,當時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擴大型家庭或多對夫妻之家中,“同吃一塊面包,同喝一杯酒”,大部分生活在一位家長的嚴厲控制之下。[2]611而且,幾個核心家庭組合在一起共用一個爐灶的大家庭在很多地方都存在。在波洛尼亞周圍地區(qū),1392年有22%的爐灶是共享的;1451年,這個比例在平原地區(qū)上升到了36%。1411-1413年,盧卡地區(qū)共享爐灶的比例是18%,1481年,費拉拉波勒斯馬的比例是30%。[1]160這些數(shù)據(jù)表明,在鄉(xiāng)村,人們共同占有和居住房屋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

    一家多戶式的大家庭之所以長期存在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除了以上所講的經(jīng)濟因素,其中,家長制權威是維持這類家庭存在的重要力量。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屬于父權制社會,在家庭中,父親是家庭的領導者和權威,子女通常不能違背他的意志。在社會上層,男子通常晚婚,一般在三十幾歲結婚。所以,他們的青年期加長。在結婚之前,青年男子在家庭中處于父親的權威之下,不用承擔任何責任,也不具有自主權。男子在結婚后,父親也會迫使他和其他兄弟一起住在大家庭中。這樣就形成了由有共同血緣關系的父母和已婚子女或已婚兄弟姐妹的多個核心家庭組成的家庭形式。此外,意大利人之所以維持大家庭形式的存在,還與他們對榮耀的注重有關。特別是社會上層,對榮譽的崇尚已成為一項重要的社會生活準則。對于家庭成員來講,維護家庭榮耀是他們的重要職責,而擴大家庭規(guī)模是維護家庭榮耀和地位的重要內容。例如,在阿爾貝蒂的《論家庭》中,人物之一賈諾佐談道:“我要讓大家同住一個屋檐下,同烤一堆火,同吃一桌飯?!保?]198文中還提到,父親們也不希望與子女分開過,因為,“分家以后,家庭的規(guī)模和年輕人的數(shù)量不僅減少,而且這個家庭的威信和它的重要性及地位都將下降,以至于家庭多年積累起來的名聲和榮耀也隨之喪失。”[3]86和阿爾貝蒂一樣,其他學者也強調這種大家庭形式存在的重要性。費奇諾談到,“父親與兒子同住在一起的這種家庭共同體”是“美好和正直生活”的先決條件。[3]86同一時期的作家馬代奧·帕爾米利則從利于家庭成員團結、一致排外的角度倡導這種家庭結構。他在《論民生》中指出,由父系親屬聯(lián)合起來的家庭在反對敵人的家庭時提供幫助。[3]86綜合以上分析可見,該時期大家庭形式的存在是由多種社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不過,這種大家庭模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以及人們自身生活的需要,單對夫妻通常在具備了獨立支撐門戶的經(jīng)濟能力之后,從大家庭中分離出來,核心式家庭有所發(fā)展。這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父親去世和家庭財產(chǎn)得到分配之后,大家庭共同體通常會解體,而形成一個個相對獨立的小家庭。例如,作為長子的佛羅倫薩人尼科利尼拿到了父親財產(chǎn)中他所應得的一份,在父親死后不到一年的時間獨立門戶,他的兩個弟弟也在這之后不久分家獨過。[3]86二是婚姻也給了夫婦很大的獨立性和自主權。根據(jù)威尼斯1589-1607年20 000戶家庭人員的居住情況來看,大約有超過12 662對夫婦住在自己家中,很少住在父母、兄弟姐妹和雇主家。[5]5這說明,婚姻在很大程度上給予了夫婦經(jīng)濟上的獨立和身體上的自主,他們在具備了一定的經(jīng)濟條件之后,通常從大家庭中脫離出來而組建起新的家庭。根據(jù)佛羅倫薩1427年地籍冊的登記內容來看,此時的核心家庭已占家庭總數(shù)的60%;在1545年的帕爾馬,這一比例是65%;在1545年的維羅納,比例是74%;在1576年的米蘭,比例是63%。[6]90這樣,小型化核心家庭取代一家多戶的擴大家庭就成為文藝復興時期及以后家庭發(fā)展的主要趨勢。

    在家庭形式逐漸有所變化的過程中,家庭生活愈來愈得到人們的重視。這與中世紀時期有所不同。在封建采邑制度下,背負責任和義務的封臣為領主作戰(zhàn)。商人外出忙于生計。過著游俠生活的騎士則從一個宮廷游蕩到另一個宮廷,他們通常不結婚,即使結婚的騎士也會向妻子以外的女人表示敬意和愛意。因此,對于他們來說,“家庭只是貴族和商人旅途中補充行囊和豢養(yǎng)后代的大本營”。[7]274所以,人們并不太注重家庭生活。到了文藝復興時期,隨著社會的逐漸世俗化,這一情況有所改變。

    文藝復興時期,從基督教所倡導的禁欲主義中逐漸走出的意大利人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放在家庭上。人文主義學者倡導人們積極投入到世俗生活中??票R喬·薩盧塔蒂談道:“當你生活在塵世中的時候,你的心就可以進入天國。關心、愛護你的家庭、孩子、親戚、朋友,以及包容一切的祖國,并為他們效勞吧!這樣做,你的心就不可能不升入天堂,并為上帝所喜愛?!保?]27家庭生活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所占比例增加。學者莫爾頓·亨特對這個時期貴族和商人的生活有這樣的描述:“貴族紳士們花費在無聊的爭斗中的時間少了,在城市里和華麗的宮廷里消閑的時間多了;商人們可以通過信件和銀行支票辦理業(yè)務,不需要親自出馬就能確保貨物按時交貨。這樣,他們都有更多的時間在家里或者家附近消閑。”[7]274其中,對家庭住宅的注重反映了人們對家庭以及家庭生活認識的這種變化。

    首先,在家庭住宅設計上。在中世紀,人們的住宅非常簡單,生活和勞作的地方?jīng)]有嚴格的區(qū)分。當時,無論貴族還是平民的住宅都環(huán)繞以酒窖、糧倉、貨棚、馬廄、豬圈等經(jīng)營性建筑。只不過數(shù)量與大小以土地的重要性和人們的富有程度而各有不同。大廳多是人們工作、待客、做飯、吃飯和睡覺的地方。[9]22-23到中世紀末期,這種情況有所改變。14世紀,人們開始注重住宅中私人空間的建設和設置。比如,威尼斯的貴族家庭重視房間的采光度,認為這有利于健康和精神舒暢以及凈化空氣。而且,人們有時為了選擇建房的吉時還要觀星相。[10]27而托斯卡納城區(qū)的社會上層和富有階層則把房屋建造得更加奢華且舒適和多用。房屋正面通常面向街道,裝修極其華麗。人站在街道上就可以看到處在房屋正面的窗戶和門廊以及包括有多種鐵制品(拉環(huán)、提燈和吊鉤)組成的裝飾品。[1]160在這樣的建筑里,有大廳、臥室、廚房、儲存室等房間。在與父親同住的兄弟共同體的家庭中,人們居住的空間被分成多個單獨的房間,房間的個數(shù)隨著房屋的擴建而增多。在鄉(xiāng)村地區(qū),一些富有的農(nóng)民也開始擴大家庭內部個人使用的私人空間。

    其次,在房間的布局上。隨著房間數(shù)目的增多,房間的功能也多樣化。在威尼斯,家庭中有不同的房間用于盛放物品和家庭成員居?。簩iT儲存食物和谷物的儲藏間、男女仆人的房間、兄弟姐妹的房間和夫婦的臥室。[10]27在《論家庭》中,人物之一賈諾佐提到了房間的不同功能:“閣樓是存放糧食的,酒和木料儲存在地窖里,珍貴的銀具、綾羅綢緞、首飾等財物收放在臥室里?!保?]228在這些房間中,臥室和女性的房間通常設在比較隱秘的地方。臥室通常是夫婦們享受歡樂時光和商量家事的地方,有時還會上鎖。這說明,人們已開始意識到獨處的必要。不過,隨著人們對私人空間的注重,女性被完全擱置在家庭這一私人生活領域中。從房間布局上來看,人們往往把女性的房間設置得比較隱蔽。在16世紀威尼斯社會上層,父親的寢室和書房通常位于最靠近進出口的地方,而婦女的房間位于離進出口最遠且靠近花園和洗刷、儲藏東西的地方。[11]54可以說,這種布局一方面為女性操持家務提供了便利,但更重要的是為了家庭的榮耀。把女性安排在較為隱蔽的地方,則可規(guī)避她們與外界接觸的機會,避免發(fā)生有辱門風的事情。

    再次,在家庭住宅的裝飾上。人們比較注重家庭生活的舒適和情趣。在上層社會家庭的住宅中,有藝術工匠繪制的反映世俗生活的壁畫。在達萬薩提宮里的一個房間的墻上就繪有壁畫《凱瑟泰蘭·德·弗吉的故事》,它描繪的是13世紀法國一個騎士的浪漫愛情故事。[12]164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核心家庭的發(fā)展,表現(xiàn)這種家庭形象的裝飾畫也逐漸增多并開始出現(xiàn)在平常百姓家。很多作品以表現(xiàn)建立在性別基礎上的勞動分工見長。男性往往手拿鐵鍬或書本,而女性則是忙于家務或照顧孩子,繞于她們周圍的是針線筐、手工紡紗桿、嬰兒的襁褓或搖籃等。朱利奧·博納索尼模仿雕刻家奎爾奇亞的作品制作的《亞當和夏娃與他們的孩子該隱和亞伯》中,亞當在掘地,夏娃手拿卷線桿在纏線,孩子該隱和亞伯在夏娃膝下嬉戲。[13]289藝術工匠們通過這一宗教形象意在向人們傳達,家庭不僅是一種自然機制,是上天注定的、任何人都改變不了的社會秩序原則,而且,更重要的是,建立在性別基礎上的勞動分工是這一秩序原則的重要內容。其中,男性處在主導地位,其責任在于養(yǎng)家、指導妻子和兒女。女性則處于從屬地位,主要是操持家務、養(yǎng)育孩子并聽從丈夫的教導。神學家羅伯托·貝拉爾米諾1614年《守圣日》的雕版畫進一步表達了這一思想。在這幅畫中,一位工匠家庭的父親正為圍坐在身旁的妻兒朗讀《圣經(jīng)》。[13]291這些反映男性和女性承擔的不同社會角色的繪畫作品,一方面是當時社會生活的實際反映,另一方面又進一步加強了人們思想觀念中以性別為基礎的勞動分工意識。其中,我們所要注意的是,對于女性而言,隨著工商業(yè)和核心家庭的發(fā)展,她們歸屬于家庭的角色也日益得到強化。這個問題將在下文中敘述。

    以上三個方面說明,意大利人愈來愈注重家庭住宅的安排和設計,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來安排和享受家庭生活,家庭生活氣息亦逐漸濃厚。著名文藝復興史學家雅各布·布克哈特在談論這個時期意大利的家政狀況時指出,文藝復興的精神第一次把秩序帶到家庭生活里,無論是在家政安排還是在家庭建筑風格方面都把它看作一種特意設計的產(chǎn)物。[14]394人們對家庭生活和私人空間的注重在很大程度表明,此時意大利人對自我開始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他們的自我主體意識逐漸萌發(fā)。另外,我們從中也透視到了該時期人的性別觀念。因為,人們對私人獨處空間重視的同時,卻把女性進一步邊緣化,把她們擱置在私人生活領域之中。下文所要論述的當時的家庭分工狀況和特征,進一步表明了這一點。

    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以人文主義者為代表的男性學者在復興古典文化的同時,也復興了將男女分別置于公共和私人生活領域的古代社會實踐。

    古典時期的雅典被稱為“男性公民的俱樂部”,公民婦女被束縛于家庭之中,在城邦生活中沒有任何經(jīng)濟和政治權力。根據(jù)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概念①根據(jù)哈貝馬斯的理論,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指一個國家和社會之間的公共空間,市民們假定可以在這個空間中自由言論,不受國家的干涉。在哈貝馬斯看來,公共空間是一個講壇,市民在這里可以就他們的公共事務進行協(xié)商,進而引起一種話語相互作用的場所。他把這種公共領域的概念追溯到了古希臘。他認為,在古希臘城邦里,自由民所共有的公共領域和每個人所特有的私人領域之間涇渭分明。,沒有公民權的婦女屬于私人生活領域。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佛羅倫薩、威尼斯等城市國家政治上的家長式統(tǒng)治意味著男性不僅壟斷了國家權力,而且在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都處于中心地位??票R喬·薩盧塔蒂雖然鼓勵人們積極參與社會生活,但他明確指出積極生活的理想只針對男性,不包括女性。[15]88-89這里,薩盧塔蒂根據(jù)公民在社會中扮演的不同角色,而把女性歸屬在私人生活領域之內。因此,女性也只是在表面上具有公民權,并不能參加政治生活。此外,包括弗朗切斯科·達·巴爾貝里諾在內的很多人文主義者根據(jù)男女兩性的活動范圍和空間,指出了公共領域的含義。他們認為,除了大街、廣場和教堂這些地方屬于公共領域之外,凡是妻子被外人看得見的地方都屬于公共領域,如庭院、門口、窗戶和陽臺。[16]22這里,女性活動的范圍則成為男性劃分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的標準。由此,家庭基本上就是婦女活動的主要場所,它之外的諸多場所如大街和露天廣場等則屬于男性。不過,無論以何種標準來劃分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女性總是處于家庭這一私人生活領域之中。

    男性和女性分屬于不同的空間,也就意味著他們承擔著不同的責任。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財富的增加,建立在性別基礎上的勞動分工形式在工商業(yè)者階層中體現(xiàn)得尤為突出。在人們的思想觀念中,男性在外掙得家庭生活之需,女性則是在家中管理丈夫在外積累的財富并撫育孩子。阿爾貝蒂在《論家庭》中借人物雷奧那多之口說:“既然女人因看守孩子和管理家產(chǎn),她就不適合外出置理所需之物”。[4]102另一人物賈諾佐進一步明確了家庭中男女的分工形式,他說道:“我認為應該分工做事,我負責在外面與人交往、掙錢和采購,家里其他不太重要的事情讓我的女人來管理?!保?]226掌管家務還包括監(jiān)督仆人的工作。賈諾佐在教導妻子如何管理家政的時候,給予妻子很多管理仆人的原則和方法。他說:“親愛的妻子,你要把確保家庭井井有條、無人偷懶事當作自己的職責。你要按每個人的能力分配任務。當你看到忠誠盡責的行為,就要給他以重任。然后你要經(jīng)常察看每人的工作,以便讓干得出色的人知道你是了解他的貢獻的?!保?]240商人之妻不僅要管理家中所有事務,而且還要全心守護丈夫在外積累的財富。

    隨著商業(yè)活動的開展以及財富的逐漸增多,婦女的這種職責對維護家庭的秩序和穩(wěn)定是必不可少的,但這也往往使她們的活動范圍局限在家庭領域,被緊緊地固著在家庭勞動上。同時,一些學者極力渲染女性守護家庭的職責,這就進一步強化了她們歸屬于家庭的角色。15世紀威尼斯人文主義者埃爾莫拉奧·巴爾巴羅談到,妻子管理著家庭用品、仆人以及孩子的教育。作為家庭的女王,她細心謹慎地照顧和分配丈夫讓她管理的任何東西……并且使之發(fā)展和提高,這是她的責任。[1]209錫耶納傳教士圣伯爾納迪諾1424年在佛羅倫薩布道時,同樣肯定了商人之妻在撫育孩子、照管家庭及財物方面所起的積極作用。他說道:“養(yǎng)育孩子的責任完全落在妻子的身上?!遥腋嬖V你,妻子還是你財產(chǎn)的照顧者和監(jiān)管人?!袝r,照管掙得的錢財同去掙這些錢財同樣重要。如果你去掙錢,但沒有人替你保管,這個家仍會支離破碎。沒有妻子,你的錢財將會消耗殆盡。”[17]182

    不過,無論經(jīng)濟形式發(fā)生怎樣的變化,紡織是所有社會階層婦女必干的家務勞動。在傳統(tǒng)上紡織已被定為專屬于女性的工作,很多時候成為女性一生的任務。繡花在中世紀時期是男女都可從事的手藝,而在文藝復興時期它不僅成為專屬于女性的技能,人們更重視這一技能在培養(yǎng)女性的品性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威斯納在《歷史中的性別》中指出,中產(chǎn)階級和上層階級的女孩學習繡花,不僅因為繡花的衣飾和家用物品成了階級地位的標志,還因為繡花被看成是培養(yǎng)最受崇敬的女性品質的最好方式:順從、貞淑、細心、戀家。[18]239那個時期的人文主義者弗朗切斯科·達·巴爾貝里諾就曾指出,騎士或律師的女兒應從母親那里學習怎樣“制作小錢包,縫紉或紡紗”,這樣才能避免她們陷入無聊的時光之中。而勞動階層的女兒也應該清楚地知道如何“縫制衣服和紡紗,做一手好菜,像忠誠的仆人一樣把所有的精力放在照顧家庭上”。[19]58-59女性所要掌握的這些技能基本上都是為她們在家庭中如何承擔起妻子和母親的角色做準備的。這進一步說明,對于社會各個階層的婦女來說,家庭是她們一生主要的生活舞臺。

    綜上所述,在向近代社會轉型的過程中,意大利地區(qū)家庭的發(fā)展具有過渡性特征。一方面它留有傳統(tǒng)社會與父親同住的兄弟共同體的大家庭形式,另一方面,在多種社會因素的作用下大家庭逐漸向核心式家庭轉變。與中世紀相比,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人更注重家庭生活,在住宅設計和生活方面投注的精力增大。不過,隨著社會經(jīng)濟和核心家庭的發(fā)展,人們這種對私人空間的注重以及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的明確劃分,進一步加強了建立在性別基礎上的勞動分工形式。尤其對于婦女來說,家庭是她們的主要活動范圍,家務勞動和生兒育女則是她們的主要任務。

    [1]Georges Duby.A History of Private Life Vol.II:Revelations of the Medieval World[M].Massachusetts and London: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8.

    [2]安德烈·比爾基埃,克里斯蒂亞娜·克拉比什-朱伯爾,瑪爾蒂娜·雪伽蘭,等.家庭史:第一卷——遙遠的世界古老的世界(下冊)[M].袁樹仁,姚靜,肖桂,譯.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8.

    [3]James S Grubb.Provincial Families of the Renaissance:Pri?vate and Public Life in the Veneto[M].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6.

    [4]阿爾貝蒂.論家庭[M].梁禾,譯.西安:西安出版社,1998.

    [5]Monica Chojnacka.Working Women of Early Mordern Venice[M].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1.

    [6]John M Najemy.Italy in the Age of the Renaissance 1300-1550[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7]莫爾頓·亨特.情愛自然史[M].趙躍,李建光,譯.北京:作家出版社,1988.

    [8]加林.意大利人文主義[M].李玉成,譯.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8.

    [9]熱納維埃夫·多古爾.中世紀的生活[M].馮棠,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10]Margaret L King.Humanism,Venice and Women:Essays on the Italian Renaissance[M].Burlington:Ashgate,2005.

    [11]Palola Malpezzi Price.Moderata Fonte:Women and Life in Sixteenth-Century Venice[M].Cranbury: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es,2003.

    [12]約翰·T·帕雷提,加里·M·拉德克.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M].朱璇,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13]Letizia Panizza.Women in Italian Renaissance Culture and Society[M].Oxford:Europe Humanities Research Centre University of Oxford,2000.

    [14]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M].何新,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15]G Kohl,G Witt.The Earthly Republic:Italian Humanists on Government and Society[M].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81.

    [16]Catherine King.Renaissance Women Patrons:Wives and Widows in Italy c.1300-1550[M].Manchester and New York: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8.

    [17]Daniel Bornstein,Roberto Rusconl.Women and Religion in Medieval and Renaissance Italy[M].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6.

    [18]梅里·E.威斯納-漢克斯.歷史中的性別[M].何開松,譯.北京:東方出版社,2003.

    [19]Barbara A Hanawalt.Women and Work in Preindustrial Europe[M].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6.

    猜你喜歡
    家庭
    有趣的家庭辯論會
    家庭“煮”夫
    安邸AD(2019年2期)2019-06-11 05:29:18
    我的家庭
    家庭閱讀角
    快樂語文(2018年12期)2018-06-15 09:11:00
    “家庭癌”到底是怎么回事
    海峽姐妹(2017年11期)2018-01-30 08:57:44
    家庭光伏爆發(fā)
    能源(2017年8期)2017-10-18 00:47:49
    真正的好家庭,一定是拼媽的
    海峽姐妹(2017年1期)2017-02-27 15:22:28
    戀練有詞
    6個“家庭”20個“娃”
    太空探索(2015年11期)2015-07-18 10:59:33
    尋找最美家庭
    邯郸市| 紫阳县| 通化市| 龙井市| 偃师市| 施秉县| 满洲里市| 合江县| 阿拉尔市| 郑州市| 咸丰县| 武鸣县| 潜江市| 龙州县| 嘉鱼县| 清新县| 昌邑市| 盈江县| 木里| 北京市| 凤台县| 东阳市| 山东省| 临澧县| 湖北省| 滁州市| 忻州市| 额尔古纳市| 顺昌县| 阳东县| 定远县| 株洲县| 平遥县| 新河县| 青河县| 通河县| 黔东| 芦山县| 青州市| 武城县| 汉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