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平
當代高中學生普遍具有自主意識、獨立意識和競爭意識,但長期受應(yīng)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家庭、社會往往“重智輕德”,重物質(zhì)追求,部分學生要求家庭、社會給予尊重和物質(zhì)上的幫助,卻不履行自己對家庭、集體、社會應(yīng)盡的責任和義務(wù),理想觀念淡薄,耐挫能力低下。因此,高中學生情感教育的缺失現(xiàn)象必須引起重視。
那么班主任在實施思想教育過程中,應(yīng)如何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呢?
班主任對學生懷有真誠的感情,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自覺愉快地接受班主任的教誨。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會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教育的成功來源于對學生的最大熱情。只有班主任把真誠的情感投入到教育當中,把愛的甘泉灑向?qū)W生的心田,才能讓學生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從而使得學生對教師崇敬、信任和親近,形成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chǔ),縮短師生的心理距離。中學生是渴望理解與交流的?!袄斫馊f歲”這個口號在當今學生中很受歡迎,這表明當今青年學生渴望與成年人溝通,具有填平代溝的良好愿望。班主任要把學生當作與自己地位平等的人來看待,對待學生的弱點、缺點以至錯誤,要給予真誠、熱情、嚴肅的批評、教育和幫助,而決不能歧視、諷刺和挖苦,否則就會傷害學生。要嚴出于愛,愛寓于嚴,嚴而不兇,寬而不松,嚴在當嚴處,寬在當寬處,一分嚴格之水,再摻上九分感情之蜜,才能釀成教育的甘露。
對于一個班主任來說,要多與學生談心、交心,做學生的知心人,只有贏得學生的充分信任,才能了解學生心中的“結(jié)”,才能排解學生的不良情緒,引導學生克服心理障礙。班主任可以借助師生之間的交流來傳遞自己的愛與關(guān)心。但要注意的是,交流應(yīng)該建立在理解的基礎(chǔ)之上。舉個例子來說:有許多同學性格比較內(nèi)向,他們不愿意與老師面對面交流,而是習慣于將他們的想法、困惑用文字表達出來。我把這種文字交流叫做“筆談”?!懊咳招恼Z”就可以看作一種“筆談”?!肮P談”確實也是一種不容忽視的了解學生、傳遞老師關(guān)愛的教育方式。例如我班學生金某性格內(nèi)向,不信任他人,在單親家庭長大。一開始,我發(fā)現(xiàn)她在班級中少言寡語,對班級活動很不關(guān)心,就常找她談話,詢問她的家庭、學習情況,鼓勵她不要自卑,投入到集體中去??擅看慰偸俏艺f得多,她講得少。幾次下來,似乎效果不好。就在我感到困惑的時候,她在“每日心語”中寫道:“老師,我知道你關(guān)心我??赡忝看握椅艺勗挼臅r候,我總是很緊張,我希望我們能夠通過‘每日心語’來交流?!睆拇艘院?,我更認真地閱讀學生的“每日心語”,并且給出詳細的批語和回復。通過“每日心語”,我確實更多地了解了學生的心理世界。尤其是金同學,她在每日心語中告訴我,從小到大所有的人都看不起她,她也不相信其他人,更不需要其他人的關(guān)心。我就在批語中告訴她:“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歧視你,你應(yīng)該自信,你也不是為其他人活著的,你應(yīng)該用自己的成績來回擊那些歧視你的人?!薄霸S多人都希望能幫助你,不要把自己封閉在自己的天地里,放飛自己,讓愛流通,生活就會快樂!”知道了她的情況后,我讓幾個女同學經(jīng)常關(guān)心、幫助她。不知不覺,金同學漸漸地開朗起來,話多了,笑容多了,班級活動中她的身影也多了。
可見,通過適當?shù)慕涣鳎寣W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關(guān)愛,是引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關(guān)鍵。班主任應(yīng)該多關(guān)心學生,讓學生實實在在地體會到愛,感受到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者最可貴的品質(zhì)之一就是人性,對孩子深沉的愛,父母親的親昵溫存和睿智的嚴格要求相結(jié)合的那種愛”。仔細算一下,高中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比較長,這就意味著他們與老師一起的時間超過了父母,作為平時與學生接觸得最多的班主任,應(yīng)設(shè)法融入到學生中去,和他們推心置腹,誠懇相待,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弟妹、朋友來看待,關(guān)注他們的一切,以學長和朋友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他們面前,努力走進他們的生活。
為此,班主任在關(guān)心學生成長,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yǎng)其優(yōu)良的品質(zhì)、健康的心理的同時,更要從生活中多關(guān)心學生,體貼學生,想辦法解決學生生活上的困難。如學生生病后,我總能把學生的冷暖掛在心頭,與班上的同學一道照顧他(她),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guān)心、班集體的溫暖。在平時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中,我始終把自己置身于學生當中,班上搞活動與學生一起參加。這些做法,無形中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們的老師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覺得老師已經(jīng)是他們中的一員了。這樣,學生更樂于接近我了,心中有話敢對我說了,犯了錯誤也敢在我面前承認,班上不管出了什么大小事情,隨時有人會及時向我匯報,這不僅有利于我及時了解班上同學的思想動態(tài)、喜怒哀樂,而且我對班內(nèi)情況也能做到了如指掌,在開展班級工作時得心應(yīng)手,左右逢源,“愛心”作用得以充分發(fā)揮。
對于班主任來說,班級的日常管理總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就拿班級的勞動衛(wèi)生來說,經(jīng)常會有部分同學出工不出力,干活馬馬虎虎。于是我與班委商量,共同制訂值日生表,把班級的各項勞動任務(wù)盡可能公平地分配給每一個人,作為班主任的我也有一份。勞動任務(wù)平均分配,每個人包干負責,誰出了問題找誰。一到勞動的時候,我和班委先干起活來,俗話說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看到老師也加入到勞動當中,其他同學也跟著干起來,所有學生都會自覺地完成自己的任務(wù),整個勞動又快又好地完成了。確實,對于一個班主任來說,在班集體的日常管理中,身先士卒顯得非常重要。班集體的事情不僅僅是學生的事情,也應(yīng)該是老師的事情。老師和學生都是班集體的成員,都應(yīng)該為班級出力、為班級爭光。班級各項活動都要充分放手讓學生去做,如主題班會、運動會、班干選舉及班級日常工作都應(yīng)聽取學生意見,使學生在被尊重的同時,學會尊重別人,從而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很多時候我都用班會課來討論問題,讓每個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師生共同探討問題,這樣在良好的班會氛圍中,通過師生之間這種平等的合作,學生能深深感受到自己在班集體中的重要性,以及被尊重,從而使集體主義榮譽感得以加強,班級的凝聚力得到強化,同時學生也能很輕松愉快地接受教育。
總而言之,心靈的橋梁要用情感去架設(shè),用尊重、信任、體貼、關(guān)懷去加固,只有班主任用自己摯熱的情感之火去點燃學生的情感之火,學生才能真正熱愛學習,并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當學生積極地生活,熱心地關(guān)心集體,對班主任充滿敬愛的情感時,學生的良好個性、健全的人格便形成了,良好的班風也隨之形成了。
[1]中國情感教育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研究.中國教育與社會科學,2009,(2).
[2]情感教學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7.
[3]張行濤,郭東歧主編.新世紀教師素養(yǎng).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