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麗華
(江蘇省包場高級中學,江蘇 海門 226151)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提倡以人為本,是為了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其宗旨是把學生在學習思想政治課程中原本處于邊緣位置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體驗置于和智力、理性相等同的地位。目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有著很大的區(qū)別。因此,如何開展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學是我們必須認真研究和解決的重要課題。
教和學是構成課堂教學的兩大主要要素。曾幾何時,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學生的學完全被教師的教所決定,思想政治課純粹變成了一門記憶性的學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施后,課堂教學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桎梏,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然而也出現(xiàn)了相關的問題。
1.片面理解自主學習,教師信奉“少說為佳”。
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和教學關系是新課程的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應該確立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指導者和促進者,而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就課堂教學評價而言,課堂教學的評價應該以學生的學習質量來評價教師的教學效果。對此,一部分教師卻片面地認為學生自主學習就是要讓教師做“旁觀者”。因此,有的教師便在教學中“三緘其口”、“少說為佳”,更有甚者,以規(guī)定教師課堂中講解的具體時間為標準來衡量教學的質量?!敖處煵恢v乃最高課堂教學境界”成了時髦新潮的“教學用語”。
2.過分強調活動教學,教學過程流于形式。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要致力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這是實施思想政治有效教學的途徑之一。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重視與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創(chuàng)新,以多樣性、差異性和選擇性作為學習的方式,因此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中強調了要注重活動教學和合作學習。然而,一部分教師將其片面理解為教學中活動越多越好,并形成了固定的活動—討論—發(fā)言的時尚“教學模式”,追求所謂的愉快教學,具體表現(xiàn)為:課桌巧擺置,學生圍一起,大家都發(fā)言,一人作小結,以此體現(xiàn)合作學習。殊不知這樣的學習方式轉變會導致課堂亂哄哄,教學流于形式,教學質量根本無法保證。
3.提問追求問題數(shù)量,忽視所提問題質量。
課堂提問是教學常用手段之一,課堂提問運用得當對吸引學生注意力、深化學生對問題的認識、引發(fā)學生深入思考與探索有著重要的作用。然而,教學中很多教師認為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要讓學生大量地回答問題。因此,有的教師就絞盡腦汁不顧教學內容,不顧教學目的,不分重點、難點設計出許多自以為“精辟的問題”,甚至將課本上有現(xiàn)成答案的問題也拿出來“將學生一軍”。一節(jié)課在幾十個“為什么”、“是不是”、“對不對”、“好不好”中以熱鬧結束。這樣的提問,其價值意義可想而知,不僅使教師自己疲于自問自答,更使學生無所適從,甚至答非所問,“信口雌黃”。教學方式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教師將“滿堂灌”變?yōu)榱恕皾M堂問”。
1.轉變教學觀念,確定教學目標。
作為高中政治教師,其重要任務的是認真研究學習、準確把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高中思想政治的分類目標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由于高中思想課程的教學參考資料不一,學生評價方案和高考制度等相關配套方案尚不太明朗,處在新課程第一線的高中政治教師比較迷茫和彷徨。究竟應該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課?如何進行評價學生?高考怎么考?……這些都是教師們所密切關注和重視的熱點問題。在這些問題還沒有明朗的情況下,很多教師依然按照以往的做法,以知識為中心,以高考為目標,這就使得新課程的實施依舊處于換湯不換藥的狀態(tài)。因此,當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最緊迫的任務應該是教師要切實轉變觀念,確定好新課程的教學目標,而且要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
2.落實教學內容,突出教學重點。
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分為必修部分和選修部分,必修部分是規(guī)定所有學生必須學習的課程,它分別以經(jīng)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為主題而設置了三個模塊,而且以馬克思主義哲學常識為主要內容,設置了生活與哲學這一模塊。這四個模塊分別而且很好地對應了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xié)調發(fā)展的要求;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常識成為了本課程的重要內容。新課程還增加了文化、法律、倫理道德、科學思維、科學社會主義等內容。面對新課程,一些教師仍“舊情難忘”,熱衷于把新舊課程對比,甚至還把舊課程作為教學參考書。這些教師在教學中往往有意識地對學生著力介紹新舊課程中有關觀點的異同,而且還將新課程中沒有的知識點補充進來。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現(xiàn)象,這樣不但導致學生學習上的混亂,而且加重了學生學習的負擔。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貫徹新課程理念,恰當運用本學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把基本觀點、原理融入新的教材體系中。
3.優(yōu)化教學策略,打造高效課堂。
教師在教學中,要采用靈活的策略處理好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的關系。自主創(chuàng)新性、探究性、合作性學習方式的應用,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充分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探究性成果,并且針對不同內容提出問題,而后引發(fā)一系列的討論,他們會在這個過程當中學到教師沒有預設的內容。這些內容可以不是教材知識體系中的組成部分,而是學生自己構建的知識體系中的組成部分。因此,教師要給予積極的引導和鼓勵,使學生的學習領域更加廣闊,知識更加全面和豐富。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生活經(jīng)驗各不相同,他們的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學習方式也各有千秋,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性和差異性,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品質,使不同個性的學生都得到發(fā)展。對于“問題解決”,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依據(jù)教學情境,注重所提問題的質量而非數(shù)量。問題可以是通過思考在教材上能找到答案的,也可以是高于教材,在教材上找不到現(xiàn)成的答案的。關鍵是要看問題能否調動學生的探求積極性和學生的思維態(tài)勢,實現(xiàn)教學目標,尤其是鼓勵學生自主提出問題。
4.倡導自主學習,教師積極引導。
毋庸置疑,讓學生在愉快的體驗中自主地學習是為了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提高教學效率。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并非是放任學生無目的的自由活動,高中學生思想活躍,思維能力較強,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應該追求在讓學生輕松學習的同時,更加深入地思考分析問題,掌握系統(tǒng)知識。眾所周知,教學中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并非一概而論地否定教師講授的重要作用。融綜合性、社會性、時政性于一體是思想政治課程的特點,而其中有的理論和概念又比較抽象。學生學習這些知識必須主動、認真、積極思維的,且需要教師的諄諄啟發(fā)和循循誘導,教師恰到好處的講授、畫龍點睛的指導、形象生動的舉例,會使學生的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5.科學運用多媒體,提高教學效率。
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多媒體技術為課堂教學展示了一個嶄新的天地。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因多媒體技術運用而“精彩美麗”。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思想政治課教學會更具立體性、動態(tài)性和具體化,學生可以在有效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感悟和體驗知識,聯(lián)系實際解決熱點問題。這樣既有效增強了教學吸引力,增加了課堂信息容量,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政治教師一方面要積極學習掌握運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技術,以適應教育發(fā)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破除對多媒體技術的迷信心理,根據(jù)教學實際的需要,吸收傳統(tǒng)教學手段的優(yōu)勢,采用靈活的教學搞好思想政治課教學。
政治教學同樣是一門藝術,只要我們透徹理解課程理念,突破思維定勢,充滿教學激情,優(yōu)化教學模式,善于吐故納新,就一定會收獲成功的喜悅。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鐘啟泉,崔充漷,吳剛平主編.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導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