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娥
(吉林省琿春市中醫(yī)院,吉林琿春 133300)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多發(fā)生于中年婦女。據(jù)有關文獻報道35歲以上的婦女中發(fā)病率約占40%[1],現(xiàn)將本院近1年經B超診斷為子宮肌瘤且有手術及病理證實的20例患者的病例資料報道如下:
研究對象為2008年6月~2009年12月在本院住院患者20例,其中,年齡最小37歲,最大69歲。臨床表現(xiàn)為子宮增大伴出血14例,腹部包塊待查者6例。
常規(guī)采用膀胱充盈法直接探查[2]?;颊叱溆螂缀螅┞断赂共?,涂以耦合劑,將探頭置于恥骨聯(lián)合上緣線進行橫斷、縱斷及滑行掃差。
檢查時先找到子宮,觀察子宮外形是否規(guī)則,邊界是否光滑,期內光點分布及亮度是否一致,子宮內膜線及左右側附件是否正常。當有腫塊聲像圖顯示,對腫塊進行橫斷、縱斷、斜段并滑行掃差,或者側動探頭進行全面觀察,必要時進行加壓探查,記錄腫塊的大小、位置、形態(tài)、邊界、內部回聲,明確腫塊的位置及與子宮的關系。
本組患者中超聲診斷為漿膜下肌瘤6例,手術病理結果證實為漿膜下肌瘤者5例,超聲診斷符合率為83.3%(5/6);超聲診斷為肌壁間肌瘤10例,手術病理結果證實為肌壁間肌瘤者9例,超聲診斷符合率為90.0%(9/10),超聲診斷黏膜下肌瘤4例,手術病理結果證實符合者4例,符合率為100.0%??傉`診率為10.0%(2/20),超聲診斷單發(fā)性子宮肌瘤20例,手術病理結果證實符合單發(fā)性子宮肌瘤20例。
子宮增大[3],出現(xiàn)局限性隆起,致子宮切面形態(tài)失常,輪廓線不規(guī)則。本組患者子宮均勻增大者13例,不均勻增大者7例。因子宮肌瘤的生長部位不同可出現(xiàn)不同圖像。
可顯示子宮不均勻性增大,肌瘤向宮體表面突出,可略突,大部分突出或完全突出一蒂相連,可發(fā)生在子宮的任何部位。內部為實質不均勻回聲,有時可有1個或多個圓形暗淡光環(huán)[4],有時見界限不清晰或呈密集大小不等的光點。
子宮均勻性增大,邊界光滑,肌瘤的內部回聲為較均勻的低強度回聲,其回聲低于肌壁類似于液性暗區(qū),開大增益僅見稀疏細密光點,并見圓形流體顯示,外圍呈圓形暗淡光環(huán)。這是肌瘤外表有肌纖維束和結締組織形成的假包膜所致。
可顯示子宮均勻性增大,肌瘤突向宮墻內,有部分突入或完全突入,前者基底較寬,后者可有一蒂相連,因此可見肌瘤與肌壁之間有衰減的裂隙,這一特征為診斷黏膜下肌瘤之要點。肌瘤常呈圓形或橢圓形,邊界清晰、光滑,內部為實質性,呈亮度一致、均質的強回聲。
肌壁間肌瘤結節(jié)可壓迫和擠壓宮腔,使宮腔內膜回聲異位或變形。黏膜下肌瘤則表現(xiàn)為子宮內膜回聲增強、增寬或可顯示瘤體結構。
較小肌瘤對周圍器官無影響,大的肌瘤,特別是漿膜下肌瘤,可明顯地使膀胱異位、變形,重者可引起尿潴留[5]。本組患者中有1例因漿膜下子宮肌瘤引起尿潴留的患者。
肌瘤假包膜和瘤體受壓可引起血循環(huán)障礙,較大的腫瘤中央常常缺乏血液供給,而發(fā)生各種繼發(fā)性改變——肌瘤變性。
玻璃樣變性時肌瘤內部組織水腫變軟,旋渦狀結構消失,代之以均勻的透明樣物質。此種變性常見于較大而生長迅速的腫瘤。因而在較大的肌瘤回聲圖像內常出現(xiàn)相應的無回聲,邊緣不甚清晰。該區(qū)透聲性增強,出現(xiàn)后方回聲增強效應。
肌瘤內有囊性變,多發(fā)生于玻璃樣變。玻璃樣變組織液化為假性囊腫,在聲像圖上出現(xiàn)明顯的圓形無回聲區(qū),邊界清晰,后方回聲增強。
強回聲光團或弧形光帶,其后伴聲影,肌瘤鈣化,亦發(fā)生于玻璃樣變性壞死后。由于肌瘤血液循環(huán)障礙,鈣鹽被其組織成分及其他蹦性物質所吸收而沉積。聲像圖上顯示為強回聲的光團或光帶,其后伴聲影。
為肌瘤惡變。聲像圖上無明顯特征表現(xiàn)。絕經后肌瘤增大迅速,內部回聲不均。肌瘤界限不清。透聲不良。
典型的子宮肌瘤是子宮增大,呈實質性球形腫塊,邊界光滑,肌瘤內部回聲有強、有弱,有均質和不均質表現(xiàn)[6]。結合臨床可以確診。但須與其他原因所致的子宮增大和盆腔腫塊相鑒別。其鑒別要點除依靠病史外,主要從瘤體與子宮的關系來區(qū)別。如腫塊是否在子宮內[7],子宮的邊界是否能完整地見到,腫瘤的活動度是否與子宮一致。
B超對肌瘤的變性只能提示診斷[8]。主要依靠手術及病理檢查結果證實。本組20例患者,有6例肌瘤變性是經B超提示診斷,后經手術及病理證實。而有3例,手術后經病理證實為脂肪變性,B超檢查并未提示診斷。由此可見,單純依靠B超尚無法確診,在今后工作中有待進一步探討、提高。
[1]鄭懷美.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6:645.
[2]曹海根,王金銳.實用腹部超聲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6:645.
[3]張縉熙.新版超聲診斷問答[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5:152.
[4]吳鐘瑜.實用婦產科超聲診斷學[M].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1990:172,187.
[5]項雪冬.B超檢查診斷子宮肌瘤84例聲像圖分析[J].中華中西醫(yī)學雜志,2008,4(7):63.
[6]張艷華.B超對子宮肌瘤與子宮腺肌病聲像圖分析[J].中華臨床醫(yī)學實踐雜志,2005,4(4):296.
[7]朗景和.子宮肌瘤看不見的隱患[N].中國婦女報,2007-10-10(6版).
[8]程守信.“介入治療”把肌瘤“餓死”[N].江蘇科技報,2008-01-15(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