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樹彬,劉秀玲
(1.吉林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2.煙臺南山學院 物流管理學院,山東 煙臺 265713)
鄧小平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的構成
董樹彬1,劉秀玲2
(1.吉林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2.煙臺南山學院 物流管理學院,山東 煙臺 265713)
鄧小平社會主義法制思想立足于中國國情,是同社會主義經濟發(fā)展狀況相匹配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制思想。鄧小平社會主義法制思想由歷史條件、理論前提、內在要求、內在保障、發(fā)展理念、發(fā)展路徑、發(fā)展手段、發(fā)展模式構成,這些為中國政治體制改革提借了理論借鑒。
鄧小平;社會主義法治;民主;法制
鄧小平社會主義法治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同中國改革開放的實際國情相結合的產物,是對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的繼承和發(fā)展。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法治思想是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立足于中國國情,同社會主義經濟發(fā)展狀況相匹配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思想。因此,我們在實現依法治國和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過程中,有必要對鄧小平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的構成做一個系統的歸納和梳理。
經濟決定政治,政治是經濟的反映,有什么樣的經濟狀況就得有什么樣政治制度與之相適應。因此,我們一切工作應該以具體經濟狀況和具體國情為出發(fā)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總結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和文化大革命的經驗教訓,結束了以階級斗爭為中心,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fā)展生產力,同時實行改革開放。我國的經濟得到了恢復和持續(xù)穩(wěn)定的發(fā)展,同時經濟的發(fā)展內在的要求政治穩(wěn)定和法律制度的保障,這也就召喚著社會主義法治。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建立在經濟基礎上,同現行的經濟狀況相適應,如果離開了經濟發(fā)展這一歷史條件,空談社會主義法治是不現實的。鄧小平歷來非常重視經濟這一社會主義法治的歷史條件,強調說:“我們是歷史唯物主義者,研究和解決任何問題都離不開一定的歷史條件?!薄拔覀兊母锩鼘燅R克思、列寧、毛澤東同志歷來重視具體的歷史條件,重視從研究歷史和現狀中找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來指導革命?!盵1]119-121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fā)展生產力,“這就是今后主要政治。離開這個主要的內容,政治就變成空頭政治,就離開了黨和人民的最大利益?!盵1]150我國還是發(fā)展中國家,還有許多的問題有待于解決,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應該在發(fā)展中解決前進中所遇到的問題。1979年 10月 4日,鄧小平在《關于經濟工作的幾點意見》中指出:“政治工作要落實到經濟上面,政治問題要從經濟的角度來解決?!盵1]195因此,鄧小平社會主義法治思想不是一種脫離中國國情的理論構建,也不是一種空洞的民主,而是立足于中國經濟現狀的理論。“中國正處于特別需要集中注意力發(fā)展經濟的過程中。如果追求形式上的民主,結果是既實現不了民主,經濟也得不到發(fā)展,只會出現國家混亂,人心渙散的局面。”[2]284鄧小平多次強調經濟和政治應該協調發(fā)展,“搞四個現代化一定要有兩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謂兩手,即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法制?!盵2]154
鄧小平社會主義法治思想首先是要立足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社會主義法治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社會主義法治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題中之義,是在首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下的法治。鄧小平指出:“我們要在中國實現四個現代化,必須在思想上政治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是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根本前提。這四項是:第一,必須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第二,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專政;第三,必須堅持共產黨的領導;第四,必須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1]165四項基本原則是鄧小平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的理論前提,離開了四項基本原則,社會主義法治就可能會偏離社會主義方向,這是絕對不允許的。“如果動搖了這四項基本原則中的任何一項,那就動搖了整個社會主義事業(yè),整個現代化建設事業(yè)?!薄叭绻x開四項基本原則,抽象地空談民主,那就必然會造成極端民主化和無政府主義的嚴重泛濫,造成安定團結政治局面的徹底破壞,造成四個現代化的徹底失敗?!盵1]173-358因此,我們通過鄧小平的論述可以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是離不開四項基本原則這個前提的,動搖了四項基本原則,就是動搖了社會主義制度。
中國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生產力相對落后,發(fā)展不均衡,同時,中國又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國體是人民民主專政,因此,鄧小平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的形成和發(fā)展始終是在正視中國國情的基礎上,同中國實際狀況相結合的、實事求是的產物??梢哉f,實事求是是鄧小平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的內在要求。鄧小平社會主義法治思想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它在本質上不同于西方資產階級法治理論。我們不能脫離中國的實際照搬西方的法治模式,這樣可能會引起社會的混亂,造成不穩(wěn)定的因素。在這方面,鄧小平多次強調:“中國人民今天所需要的民主,只能是社會主義民主或稱人民民主,而不是資產階級的個人主義的民主?!盵1]175“關于民主,我們大陸講社會主義民主,和資產階級民主的概念不同?!覀儗嵭械木褪侨珖嗣翊泶髸辉褐?這最符合中國實際?!薄懊裰髦荒苤鸩降匕l(fā)展,不能搬用西方的那一套,要搬那一套,非亂不可?!盵2]220-196由此可見,立足國情,實事求是是貫穿于鄧小平社會主義法治思想始終的理論特色。
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社會的穩(wěn)定,四個現代化的實現也離不開社會的穩(wěn)定,穩(wěn)定壓倒一切。鄧小平社會主義法治思想始終強調要保持中國社會的穩(wěn)定,同時,其本身就是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構建一個穩(wěn)定的政治制度。同時,我們要處理好發(fā)展和穩(wěn)定的關系,在穩(wěn)定中求發(fā)展?!爸袊闹饕繕耸前l(fā)展,是擺脫落后,使國家的力量增強起來,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要做這樣的事,必須有安定的政治環(huán)境?!盵2]224我國現在是發(fā)展中國家,相對比較落后,需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fā)展生產力,同時,這也離不開以法制為保障的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國人這么多,底子這么薄,沒有安定團結的政治環(huán)境,沒有穩(wěn)定的社會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穩(wěn)定壓倒一切。”“中國在國際上處于落后狀態(tài),中國要發(fā)展起來,要實現四化,政治局面不穩(wěn)定,沒有紀律,沒有秩序,什么事情都搞不成功?!盵2]331-249因此,穩(wěn)定壓倒一切這一原理貫穿于鄧小平社會主義法治思想始終。同時,鄧小平社會主義法治思想本身就是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穩(wěn)定制度環(huán)境的理論構建。
鄧小平理論中論述最多,內容最豐富的就是發(fā)展問題,這也貫穿于鄧小平社會主義法治思想始終。中國的一切問題都離不開發(fā)展,我們只能立足于發(fā)展,在發(fā)展中解決前進中所遇到的問題,發(fā)展才是硬道理?!柏毟F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不發(fā)展生產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說是符合社會主義要求的?!薄吧鐣髁x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盵2]116-373經濟決定政治,政治對經濟有巨大的能動作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同中國的經濟發(fā)展狀況和中國的特殊國情相符合。社會主義法治的構建不能脫離中國實際,照搬西方模式?!爸袊幱谔貏e需要集中注意力發(fā)展經濟的進程中。如果追求形式上的民主,結果是既實現不了民主,經濟也得不到發(fā)展,只會出現國家混亂,人心渙散的局面?!盵2]284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要實現經濟快速、健康、有序的發(fā)展,必須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路?!坝媱澏嘁稽c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qū)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盵2]37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時又是法治經濟,法治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我們要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必須建立與之相匹配的法律制度,同時,法治的確立也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確立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我們必須對政治體制進行相應的改革,沒有民主和法制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就更談不上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了。我們應該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走依法治國的道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推動了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進程,迫切要求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法制體系。鄧小平社會主義法治思想,正是民主法制理論同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的產物。發(fā)展才是硬道理,中國的社會主義法治要建立在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上,同時,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的建設又為經濟的發(fā)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制度保障。
社會主義法治是一種民主政治形態(tài),以民主為核心、以法制為基石。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不僅體現在社會主義國家有著比資本主義國家更快的發(fā)展和更強的生命力,而且還體現在社會主義國家要比資本主義國家有著更廣泛的民主。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是統治階級內部的民主,是少數人的民主,而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國體是人民民主專政,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因此,大多數人都享有當家作主的權利。這是鄧小平社會主義法治思想在本質上同西方法治思想的區(qū)別。因此,我們要“充分發(fā)揚人民民主,保證全體人民真正享有通過各種有效形式管理國家,……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鞏固和發(fā)展安定團結、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盵1]322
民主是前提,法制是保障,我們不能離開法制,空談民主,只能通過法制才能從根本上保障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鄧小平多次指出:還是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盵1]146-147因此,鄧小平社會主義法治思想是即離不開民主,又離不開法制的,是民主和法制的有機統一。民主和法制也是鄧小平社會主義憲政思想的兩根支柱,“民主和法制,這兩個方面都應該加強,過去我們都不足。要加強民主就要加強法制。沒有廣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沒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裰饕獔猿窒氯?法制要堅持下去。這好像兩只手,任何一只手削弱都不行?!盵1]189同時,我們應該正視我國國情,“我們這個國家有幾千年封建社會的歷史,缺乏社會主義的民主和社會主義的法制?,F在我們要認真建立社會主義的民主制度和社會主義法制。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問題。”[3]666鄧小平還多次強調,我們既要加強民主法制,又要使民主法制落到實處;既要完善我們的法律體系,又要加大普法教育力度。他說:“我們的民主制度還有不完善的地方,要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令和條例,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薄耙v法制,真正使人人懂得法律,使越來越多的人不僅不犯法,而且能積極維護法律?!覀円谌珖鴪詻Q實現這樣一些原則: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盵1]359-255總之,民主和法制構成了鄧小平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的基本內容,同時也是鄧小平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的兩大支柱。
革命是發(fā)展生產力,改革也是發(fā)展生產力,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革是在堅持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制度的前提下,為適應生產力的不斷發(fā)展而局部調整生產關系,使之與新的生產力相適應,以體現出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鄧小平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的內在發(fā)展邏輯是靠政治體制改革來完善的。過去沉重的教訓,尤其是從文革中,我們認識到了法制的重要性,而從人治到法治,還得通過一系列的政治體制改革才能實現。1980年 8月 18日,鄧小平在《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中指出:“斯大林嚴重破壞社會主義法制,毛澤東同志就說過,這樣的事件在英、法、美這樣的西方國家不可能發(fā)生。他雖然認識到了這一點,但是由于沒有在實際上解決領導制度問題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仍然導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這個教訓是極其深刻的。不是說個人沒有責任,而是說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這種制度問題,關系到黨和國家是否改變顏色,必須引起全黨的高度重視。……如果不堅決改革現行制度中的弊端,過去出現過的一些嚴重問題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現。只有對這些弊端進行有計劃、有步驟而又堅決徹底的改革,人民才會信任我們的領導,才會信任黨和社會主義,我們的事業(yè)才有無限的希望。”[1]333因此,只有對現行政治制度進行改革,才能真正實現法治,達到制度的穩(wěn)定,這也就是鄧小平社會主義法治政思想的發(fā)展手段。
鄧小平社會主義法治思想中包含著豐富的政治體制改革方面的論述:一是黨政分開。黨政分開主要是指黨同政府的職能要分開,使政府有更多的自主性,依法行政。改革的內容首先是黨政分開,“這樣做,有利于加強和改善中央的統一領導,有利于建設各級政府自上而下的強有力的工作系統,管好政府職權范圍的工作?!盵1]322二是權力下放。正確處理好中央與地方關系,充分發(fā)揮兩個積極性,在維護中央權力的前提下,給地方更多的自主權。三是廢除干部終身制,選拔年輕干部?!斑@是一場革命。當然,這不是對人的革命,而是對體制的革命。這場革命不搞,讓老人、病人擋住比較年輕、有干勁、有能力的人的路,不只是四個現代化沒有希望,甚至于要涉及到亡黨亡國的問題,可能要亡黨亡國。”[1]397四是肅清封建主義殘余的影響。中國有著幾千年的封建文明,而缺乏民主法制精神,我們必須通過政治改革來清除封建殘余,“重點是切實改革并完善黨和國家的制度,從制度上保證黨和國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經濟管理的民主化,整個社會生活的民主化,促進現代化建設事業(yè)的順利發(fā)展。”[1]336因此,我們可以說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fā)展,也是社會主義法治得以實現的發(fā)展途徑。我們的國家可以通過自身解決自己在發(fā)展中所遇到的問題,也說明了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比的優(yōu)越性。
舊中國留給我們的封建專制傳統比較多,民主法制傳統很少,所以,在中國真正的實現民主法制還需要一個長期的漸進的發(fā)展進程。鄧小平指出:“政治體制改革很復雜,每一個措施都涉及千千萬萬人的利益。所以,政治體制改革要分步驟、有領導、有秩序地進行。”[3]1204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就必須保證廣大人民的民主權利,“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當然,民主化和現代化一樣,也要一步步地前進?!盵1]168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改革要穩(wěn)步前進,不能冒進,因為改革要涉及許多不同利益主體利益約束,一定要慎重漸進?!罢误w制改革很復雜,每一個措施都涉及千千萬萬人的利益。所以,政治體制改革要分步驟,有領導,有秩序地進行?!盵2]252“我們堅持發(fā)展民主和法制,這是我們黨的堅定不移的方針。但是實現民主和法制,同實現四個現代化一樣,不能用大躍進的做法,不能用‘大鳴大放’的做法。就是說,一定要有步驟,有領導。否則,只能助長動亂,只能妨礙四個現代化,也只能妨礙民主和法制?!盵1]256-257因此,我們從鄧小平論述中看到,其社會主義法治的實現是一種漸進的發(fā)展。中國進行法治建設一定要立足于國情,逐步建構一種同中國經濟發(fā)展和實際情況相匹配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模式。在一個缺乏民主法制傳統的國度里,搞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現在正在著手健全法制,許多法律還需要在實踐中逐步完善”,[3]525需要穩(wěn)中求進。
[1]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 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 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年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
The Composition of Deng Xiaoping’s Thought on Socialist Rule of Law
DOND Shu-bin1,L IU Xiu-ling2
(1.School ofMarxism,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130012,China;2.School ofLogisticsManagement,YantaiNanshan College,Yantai265713,China)
Deng Xiaoping’s thought on socialist rule of law is based on the four cardinal principles and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which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economy. It is an ideolog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His thought is composed of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theoretical premise,inherent requirement,internal security,development concept,development path,development tool and development model form,which lay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political reform in China.
Deng xiaoping;socialist rule of law;democracy;rule of law
A849 < class="emphasis_bold">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8-2395(2010)05-0041-03
2010-06-04
董樹彬 (1982-),男,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國政黨制度研究。劉秀玲 (1983-),女,煙臺南山學院物流管理學院教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