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英,張麗琴
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種由肝臟合成的蛋白質,因能與肺炎球菌細胞壁C多糖結合而得名。CRP含5個多肽鏈亞單位,非共價結合為盤形多聚體,分子量為11.5萬~14萬,CRP是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在感染時明顯升高。近年來,已明確炎性機制在冠心病(CHD)的發(fā)病和并發(fā)癥中起重要作用[1]。作為一種急性時相反應物,CRP在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的預示和治療后的預后判斷等方面有重要價值。本研究在中年自然人群檢測炎性標記物血清超敏CRP(hs-CRP)水平,并作為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的預示指標,研究其與心血管危險因素的關系,及在表觀健康的中年人群預示急性冠脈事件的危險度。
1.1 研究對象 本組資料來源于汾陽醫(yī)院體檢的1953年—1963年出生中年人群,在獲得知情同意后,接受流行病學調查和體檢,統(tǒng)計資料完整者388例,平均年齡48歲,男200例,女188例。
1.2 研究方法
1.2.1 臨床流行病學研究 包括流行病問卷調查,體檢如身高、體重、收縮壓(SBP)、舒張壓(DBP),計算體重指數(shù)(BM I)=體重/身高2(kg/m2),進行血生化指標檢測。12 h隔夜禁食,測空腹血漿葡萄糖(GLU)、血清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LDL-C)、三酰甘油(TG)等,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檢測儀器為OLYMPUS AU 2700全自動生化儀。
1.2.2 心血管危險因素定義 主要心血管危險因素包括:血壓、血糖、血脂、體重指數(shù)。高血壓診斷標準按照WHO/ISH 1999高血壓防治指南:收縮壓≥140 mm Hg(1 mmH g=0.133 kPa)和(或)舒張壓≥90mmH g;正在服抗高血壓藥。按照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所制定的標準定義高血糖:空腹血糖≥6.1 mmol/L;被確診的糖尿病患者。按照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NCEPATPⅢ)將高膽固醇定義為TC≥5.20 mmol/L;高LDL-C定義為LDL-C≥3.38mmol/L;高TG定義為TG≥1.7 0 mmol/L;低HDL-C定義為HDL-C≤1.04 mmol/L。按照WHO最新指南,BM I≥25 kg/m2定義為超重。多個心血管危險因素異常同時出現(xiàn)在同一個體的現(xiàn)象稱為心血管危險因素的個體聚集性,該聚集性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的危險[2]。本研究將危險因素異?!?項定義為心血管危險因素聚集。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0.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崭寡恰⒀?、血清hs-CRP白呈偏態(tài)分布,進行自然對數(shù)轉換后以四分位間距表示,血壓、人體測量及生化檢測指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2.1 血清hs-CRP的水平與心血管危險因素的關系(見表1) 血清hs-CRP水平四分位數(shù)分別為:<0.40mg/L,0.41 mg/L~0.80 mg/L,0.81 mg/L~2.00 mg/L,>2.00 mg/L。按照四分位間距將hs-CRP分為四組,應用單因素分析比較各心血管危險因素在不同組間的分布,BM I、SBP、DBP、空腹血糖、TG隨hs-CRP水平增高而上升。詳見表1。
表1 血清hs-CRP四分位組間心血管危險因素關系水平(±s)
表1 血清hs-CRP四分位組間心血管危險因素關系水平(±s)
?
2.2 hs-CRP四分位組間心血管危險因素異常及危險因素聚集檢出率(見表2) 隨著hs-CRP水平的增加高TC,低HDL-C的檢出率各組間分析無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2。
表2 血清hs-CRP四分位組間心血管危險因素異常檢出率%
CRP在正常情況下以微量形式存在于正常人血清中,當機體有急性炎癥、創(chuàng)傷、梗死時,CRP會明顯升高,原因是炎性細胞激活后產(chǎn)生的白細胞介素-6(IL-6)等細胞因子刺激肝臟合成增加所致[3]。CRP作為一種人體內對炎性反應較為敏感的炎癥反應蛋白,在心肌動脈血管炎癥早期,CRP即可輕度升高。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分子生物學和免疫學的發(fā)展,可以用新的敏感方法檢測出低濃度的CRP稱為hs-CRP,對遠期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的預測價值。
血清hs-CRP與冠狀動脈的急性損傷和冠狀動脈病惡化的發(fā)生發(fā)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4]。本研究將血清hs-CRP水平按照四分位間距分為四組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無論是BM I、血壓、空腹血糖、TG、LDL-C水平,還是超重、高血壓、高血糖、高TG、高LDL-C及心血管危險因素聚集的檢出率均隨hs-CRP水平的增高而增加,而HDL-C則隨hs-CRP水平的升高而降低,這與Jeony等[5]的研究結果一致,即hs-CRP水平的升高與心血管危險因素(BM I、血壓、血糖、血脂)呈明顯正相關關系,是不穩(wěn)定型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發(fā)生的危險信號,也是心血管發(fā)病和死亡的危險因素。
高總膽固醇血癥和低LDL-C升高是重要的心血管危險因素。2001年發(fā)表的美國膽固醇教育計劃成人治療組第三次報告指南(ATPⅢ)明確肯定LDL-C升高是冠心病的主要病因,目前認為同一水平的LDL-C所表現(xiàn)的冠心病危險取決于血清中的TG水平。Paul等[6]對27 939例表觀健康的美國婦女平均8年心血管事件發(fā)生進行隨訪,結果表明CRP和LDL-C各自基線水平與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呈高度線性相關,血脂類指標結合炎性指標預示危險度明顯好于單獨的血脂類(P<0.001)。CRP水平是一個比LDL-C水平更好預示心血管事件指標。對早期無癥狀患者,前瞻性的研究顯示,靈敏度高的hs-CRP含量測定試驗,才能對心血管病的危險作出可靠的預測[7]。
hs-CRP與心血管危險因素呈正相關關系,檢測血清hs-CRP對預測心血管事件的危險性、判斷預后均有較好的臨床意義。
[1] Ross R.A therosclerosis-an inflammatory disease[J].N Engl J M ed,1999,340:115-126.
[2] W ilson PW.Established risk factors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The Framingham study[J].Am JHypertens,1994,7(7pt2):7-12.
[3] 劉紅櫻,蔣躍絨,史大卓.中醫(yī)藥對急性冠脈綜合征C反應蛋白影響的研究進展[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8,6(11):1314-1315.
[4] Hoffm eister HM,Ehlers R,Bu ttcher,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m inox myocardial damage and inflamm atory acu te-phase reaction in acu te coronary syndromes[J].Th romb Thromboly sis,2003,15(1):33-39.
[5] Jeony WK,Jeong MH,Kim KH,etal.Anelerated w alue of C-reactive p rotien is the only p redictive factor of restenosis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Korean J Intern Med,2003,18(3):154-160.
[6] Pau lM,Ridker MD,Nader R,et al.Comparison of C-reactive protein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s in the prediction of first cardiovascular even ts[J].N Engl JMed,2002,347:1557-1565.
[7] H orne BD,Muh lestein JB,Carlquist JF,eta l.Statin therapy,lipid levels,C-reactive protein and su rvivalof patien ts with angiographically seve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JAm CollCardiol,2000,36(6):1774-1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