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暉 劉國恩 馬愛霞
1 李明暉,中國藥科大學國際醫(yī)藥商學院,南京 210009 2 劉國恩,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北京 100871 3 馬愛霞,通訊作者,中國藥科大學國際醫(yī)藥商學院,南京 210009
隨著中國醫(yī)療技術水平的進步和公共衛(wèi)生的發(fā)展,中國居民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經濟高速發(fā)展所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和工作、生活壓力也從另一個側面損害著中國居民的健康。政策制定者急需了解目前中國居民的健康狀況,以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來改善其健康水平。
為了了解中國居民的健康狀況,大量研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進行調查。這些研究衡量健康狀況的指標主要是兩周患病率或期望壽命。但是,現代健康的定義已不僅僅局限在身體健康這一個領域了,心理健康和社會交往健康也是重要的健康領域。因此,更符合現代健康定義的健康相關生存質量就成為比較好地用于衡量人們健康狀況的一個指標。遺憾的是,目前使用這種指標來衡量人們健康狀況的研究還不是那么多。
中國獨特的城鄉(xiāng)二元化結構注定了城鄉(xiāng)居民健康狀況的不同特點,因此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的健康狀況應該分別進行研究。國內現有文獻對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健康狀況的研究較多,但都是單獨研究城市居民或農村居民健康狀況的,將兩者結合起來進行比較研究的文獻較少。本文通過對同一地區(qū)的城市和農村同時進行大規(guī)模入戶調查來了解中國城鄉(xiāng)居民健康狀況的現狀以及城鄉(xiāng)居民健康狀況之間的差異。
測量健康相關生存質量的通用問卷主要有SF-36、WHOQOL-100、EQ-5D、HUI等。國內現有文獻最常使用的通用問卷是SF-36,但SF-36由于問卷較長、條目太多,適合用來對健康相關生存質量進行單獨的調查,而不適合嵌入大規(guī)模調查問卷中。雖然之后發(fā)展了SF-12、SF-8等簡化版問卷,但使用都不如SF-36廣泛。EQ-5D最大的特點是問卷簡短、使用方便、簡明易懂,非常適合嵌入大規(guī)模的調查問卷中收集研究對象的健康相關生存質量數據[1]。本文通過嵌入了EQ-5D的大規(guī)模入戶調查來衡量中國城鄉(xiāng)居民的健康相關生存質量。
本文研究:一、中國城鄉(xiāng)居民健康狀況的現狀;二、中國城鄉(xiāng)居民健康狀況的特點;三、哪些社會人口學變量影響著中國城鄉(xiāng)居民的健康狀況。
經過系統(tǒng)文獻檢索發(fā)現衡量中國居民健康相關生存質量的文獻約有幾百篇,其中使用EQ-5D來衡量的文獻約有幾十篇。但主要的研究對象是患病人群,研究對象為健康人群的文獻數量較少。截止到2010年5月,共有3篇文獻使用EQ-5D作為衡量指標研究了中國城市或農村健康人群的健康相關生存質量[2-4]。表1比較了本次研究和其他三項研究的一些特征。
表1 使用EQ-5D衡量中國城鄉(xiāng)健康人群健康相關生存質量的文獻比較
本文所使用的數據來源于中國城鄉(xiāng)居民健康調查。中國城鄉(xiāng)居民健康調查于2008年2~5月進行。調查采用典型抽樣法按照經濟發(fā)展水平在全國范圍內選取了北京、西安、成都、昆明4個城市。為了使樣本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對4個城市采用了多階段分層隨機抽樣法來抽取城市和農村調查戶。調查共成功訪問4411戶、12691人,其中城市居民5161人(占40.67%),農村居民7530人(占59.33%)。
由于中國城鄉(xiāng)居民健康調查先期在北京進行,而后期調查所使用的問卷與先期稍有不同,因此本文僅使用了后期調查的西安、成都、昆明三個城市的數據。調查問卷中的EQ-5D部分必須由受訪者本人填寫,不允許家人代填,因此本文的研究僅涉及本人填寫EQ-5D問卷部分的居民。由于EQ-5D只能由年齡大于或等于16周歲的受訪者填寫,因此本文僅研究了年齡16周歲或以上的居民。
經過“城市”、“是否填寫EQ-5D”、“年齡”三方面的篩選后,最后進入本次研究的城鄉(xiāng)居民共7845人,其中城市居民3627人(占46.23%),農村居民4218人(占53.77%)。
本次研究在中國城鄉(xiāng)居民健康調查問卷中選取了城鄉(xiāng)、調查地點、性別、出生年月、民族、家庭和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從業(yè)狀況、參加醫(yī)療保險情況、EQ-5D的5個維度(行動能力、自我照顧能力、日常活動能力、疼痛或不舒服、焦慮或抑郁)和EQ-VAS共15個變量。
為了反映不同年齡段居民健康狀況的差別,本次研究將年齡由連續(xù)變量轉化成為分類變量,分別為:16~20歲、21~30歲、31~40歲、41~50歲、51~60歲、61~70歲、70歲以上。本次研究對調查問卷的受教育程度變量重新進行了分類,分別為:文盲(小學以下)、初等教育(小學)、中等教育(初中、高中或中專)、高等教育(大學???、大學本科、碩士及以上)。同時,將工作變量中的臨時工和鐘點工兩種從業(yè)狀況合并成為一種(臨時工)。
表2描述了納入本次研究的城鄉(xiāng)居民的社會人口學變量。研究對象分布于西安(2696人,占34.37%)、成都(2761人,占 35.19%)、昆明(2388人,占30.44%)三個地區(qū)。接受調查的女性居民(4056人,占51.72%)多于男性居民(3786人,占48.28%)。由于本次調查涉及了少數民族較多的西南地區(qū)(四川省和云南?。?,故本次研究中的少數民族居民(395人,占5.04%)較多。由于本次調查在大面積推廣城鎮(zhèn)居民醫(yī)療保險之前進行,故城市未參保居民(833人,占22.98%)較多。接受調查居民的平均年齡為43.84歲,方差為15.82歲。本次調查得到城鄉(xiāng)居民主要家庭和婚姻狀況為已婚并共同生活的6139人(占78.36%)。接受調查的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中受教育程度為中等教育的人數最多,其中城市居民為2305人(占63.60%),農村居民為2209人(占52.41%)。但是,城市中受高等教育的居民顯著比農村多,而農村中文盲和受初等教育的居民顯著比城市多。本次調查得到的城市居民主要從業(yè)狀況為正式員工(1215人,占33.62%),而農村居民為務農(3077人,占73.02%)。除了性別外,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在其他社會人口學變量上均有顯著性差異。也正是這些差異造成了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在健康狀況上的不同特點。
本次研究得到中國城市居民的EQ-VAS得分為83.73,與汪宏的研究[4]相比較高(見表3)。在EQ-5D的5個維度中中國城市居民在自我照顧能力這個維度上表現得最好,僅有1.52%的居民在自我照顧上存在問題。在行動能力、日?;顒幽芰蓚€維度上中國城市居民中也僅有較小比例存在問題(分別為1.96%和2.34%)。但是,在疼痛或不舒服、焦慮或抑郁兩個維度上有較多的城市居民存在問題(分別為10.46%和10.81%)。在所有5個維度上存在極度問題的城市居民的比例
較一致(約為0.5%)。有16.80%的城市居民在任一維度上存在著問題,與汪宏的研究[4]相比較低。
表2 本次研究對象的社會人口學變量描述
*卡方檢驗
表3 兩項研究得到的城市居民健康相關生存質量描述
本次研究(城市)李明暉等 汪宏等[4]人數 百分比 百分比任一維度 n=3620沒有問題 3012 83.20 82.8中度問題 543 15.00 16.6極度問題 65 1.80 1.2存在問題 608 16.80 17.2 EQ-VAS n=3610均值 83.73 78.3方差 12.44
城市居民以不同社會人口學變量代表的健康相關生存質量有所不同,主要以任一維度存在問題的比例來衡量(見表4)。從任一維度看成都城市居民的生存質量要顯著好于西安和昆明;城市男性居民的生存質量要顯著好于女性;漢族和少數民族城市居民的生存質量沒有顯著差異。有醫(yī)療保險和沒有醫(yī)療保險城市居民的生存質量沒有顯著差異。隨著年齡的增長,城市居民的生存質量顯著變差了。不同婚姻狀況的城市居民生存質量有顯著差異,其中城市未婚居民的生存質量最好,已婚并共同生活和已婚但分居的城市居民生存質量較好,離婚的較差,而城市喪偶居民的生存質量最差。隨著受教育程度的遞增,城市居民的生存質量顯著變好了。不同工作的城市居民生存質量有顯著差異,其中城市學生的生存質量最好,城市正式員工、臨時工、個體從業(yè)者的生存質量居中,而城市離退休和無業(yè)居民的生存質量最差。
本次研究得到中國農村居民的EQ-VAS得分為79.74,均高于王麗娜[2]和張里程的研究[3]得分 (見表5)。在EQ-5D的5個維度中,中國農村居民在自我照顧能力這個維度上表現最好,僅有3.44%的居民在自我照顧上存在問題。在行動能力、日?;顒幽芰蓚€維度上中國農村居民中也僅有較小比例存在問題(分別為5.24%和5.81%)。但是,在疼痛或不舒服、焦慮或抑郁兩個維度上有較多的農村居民存在問題(分別為17.24%和14.82%)。有23.99%的農村居民在任一維度上存在著問題,與張里程的研究[3]相比較低。
農村居民以不同社會人口學變量代表的健康相關生存質量有所不同,主要以任一維度存在問題的比例來衡量(見表6)。成都農村居民的生存質量要顯著好于西安和昆明。農村男性居民的生存質量要顯著好于女性;漢族和少數民族農村居民的生存質量沒有顯著差異。有醫(yī)療保險和沒有醫(yī)療保險農村居民的生存質量沒有顯著差異。隨著年齡的增長,農村居民的生存質量顯著變差了。不同婚姻狀況的農村居民生存質量有顯著差異,其中農村未婚居民的生存質量最好,已婚并共同生活的農村居民生存質量較好,已婚但分居和離婚的較差,而農村喪偶居民的生存質量最差。隨
著受教育程度的遞增,農村居民的生存質量顯著變好了。不同工作的農村居民生存質量有顯著差異,其中農村學生的生存質量最好,農村正式員工、臨時工、個體從業(yè)者的生存質量較好,務農的較差,而農村離退休和無業(yè)居民的生存質量最差。
表4 城市居民以社會人口學變量代表的健康相關生存質量描述
題1 9 5 1 4 1 7 0 9 8 4 7 8度在問存8.76 9.71 4.76維47.8 00016.6 14.8 21.5 48.3 00036.3 25.3 15.6 11.1 00010.2 14.4 29.9 26.3一0.0.0.任題P<P<P<9沒有問52.19 91.24 83.31 85.15 78.49 51.66 63.69 74.63 84.40 88.81 90.2 89.72 85.56 70.03 95.24 73.62郁題抑存在問27.95 7.38 10.38 10.89 13.98 30.26 21.89 17.78 9.76 7.80 6.17 8.87 11.09 16.35 4.14 17.08或慮焦得覺不72.05 92.62 89.62 89.11 86.02 69.74 78.11 82.22 90.24 92.20 93.83 91.13 88.91 83.65 95.86 82.92服題舒在問存3.09 8.00 9.46 5.78 5.68 4.23 6.97 1.78不35.09 10.49 18.28 34.87 25.60 18.02 21.48 17.84或痛疼有沒64.91 96.91 89.51 92.00 81.72 65.13 74.40 81.98 90.54 94.22 94.32 95.77 93.03 78.52 98.22 82.16力題能在問存1.03 1.67 0.99 5.38 5.91 1.34 0.54 0.33 0.40 0.65 5.50 0.00 6.64動22.27 18.42 14.29活常何00日任難有困77.73 98.97 98.33 99.01 94.62 81.58 85.71 94.09 98.66 99.46 99.67 99.60 99.35 94.50 100.93.36沒力題能在問存0.51 1.15 0.99 1.08 9.47 5.67 0.52 0.40 0.16 0.00 0.44 3.49 0.00 4.73顧16.16 12.50照我何00 00自任難有困83.84 99.49 98.85 99.01 98.92 87.50 90.53 94.33 99.48 99.60 99.84 100.99.56 96.51 100.95.27沒題力在問存0.17 1.60 0.99 1.08 3.94 1.39 0.13 0.49 0.20 0.44 4.56 0.00 5.31能19.30 16.56 12.50動行何任難00有困80.70 99.83.40 98.01 99 98.92 83.44.50 87.06 96 98.61 99.87 99.51.80 99 99.56 95.44 100.94.69沒15.06差011.5 12.0 10.19 0 13.4 6 9 8 0 4 0 0 2 6 AS 方16.1 15.8 14.5 11.8 10.1 10.51 10.05 11.5 13.3 7.44 14.6-VEQ 值均.29 71.26 88.48 83.17 83.43 80.25 73.09 75.01 78.32 84.05 87.50 86.37 86.92 84.82 77.05 92.50 79同上共居以并分度育育育工歲但程 教教教 員工休70婚婚婚婚偶育盲等等等式時體退生農業(yè)姻未已活已離喪教文初中高作正臨個離學務無婚生 受 工
表5 三項研究得到的農村居民健康相關生存質量描述
表6 農村居民以社會人口學變量代表的健康相關生存質量描述
題度在問存.50.01.00.08 8.21維62 00012.47 22.37 46.81 39.13 56.12 00044.78 2716.76 12 00016.16 12.78 1945.95 24.46 53.96一0.0.0.任題P<P<P<沒有問37.50 87.53 77.63 53.19 60.87 43.88 55.22 72.99 83.24 88.00 83.84 87.22 80.92 54.05 91.79 75.54 46.04郁 題.03抑在問存33.85 9.09 13.71 29.79 34.78 32.73 28.73 15.98 10.50 6.67 9.09 8.61 11.51 276.72 14.92 35.47或慮51912772031997883焦得覺不66.1 90.9 86.2 70.2 65.2 67.2 71.2 84.0 89.5 93.3 90.9 91.3 88.4 72.9 93.2 85.0 64.5服 題舒存在問5.76 5.33 9.09 6.67 2.24不50.97 16.20 34.04 21.74 44.24 34.67 19.42 11.46 13.16 43.24 18.00 39.60或痛疼有沒49.03 94.24 83.80 65.96 78.26 55.76 65.33 80.58 88.54 94.67 90.91 93.33 86.84 56.76 97.76 82.00 60.40力 題420720能存在問2.64 4.41 8.70 6.35 2.22 0.00 1.01 0.56 1.64 0.75 5.24動37.7 17.0 25.9 18.1 16.2 33.5活常何日任難有困.26 62.36 97.59 95.98 82.30 91.10 74.83 81.65 93.78 97100.00.9998.4499.3698.7883.2599.7694.5066沒力 題15265135593356667596能存在問2.2.8.4.3.1.04 1.1.01 0.0.0.2.顧29.18 19.06 11.88 10.81 21.18照我何54952167944952自任難有困70.82 97.8 97.7 91.4 95.6 80.94 88.1 96.4 98.9 98.6 98.9 99.4 99.3 89.1 99.2 97.04 78.8沒力在問題存.94 2.63 3.89.64.04.55.24 5.97 1.86 1.33 1.01 0.56 1.32.92 1.49 4.72.21能32101324161829動行何任難有困67.06 97.37 96.11 89.36 86.96 75.45 83.76 94.03 98.14 98.67 98.99 99.44 98.68 81.08 98.51 95.28 70.79沒AS 差方15.81 13.43 12.88 17.48 17.92 14.74 15.89 12.77 11.93 13.68 14.47 8.70 11.03 15.55 11.21 13.32 18.68-VEQ 值均.49 65.26 84.17 80.06 73.65 75.96 68.97 70.24 78.93 82.20 84.31 85.48 84.20 84.92 73.68 86.97 78.06 70同上共 居以并分 度 育育育 工歲但程 教教教 員工 休70婚婚婚婚偶育盲等等等式時體退生農業(yè)姻未已活已離喪教文初中高作正臨個離學務無婚生 受 工
城市居民的總體健康相關生存質量要好于農村居民。城市居民不僅在EQ-VAS的得分上要高于農村居民,而且在各維度上也都比農村居民存在的問題要少。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表現最好的維度均為自我照顧能力,表現最差的兩個維度均為疼痛或不舒服、焦慮或抑郁。
城市居民在各社會人口學變量代表的健康相關生存質量上均要好于農村居民,但在形式上表現的較為一致。成都居民的生存質量要好于西安和昆明;中國男性居民的生存質量要好于女性;漢族和少數民族居民的生存質量沒有太大差異。是否有醫(yī)療保險不對中國居民的生存質量造成太大影響。隨著年齡的增長,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的生存質量均變差了(見圖1)。中國未婚居民的生存質量最好,已婚并共同生活的居民生存質量較好,離婚的較差,而喪偶居民的生存質量最差;農村已婚但分居居民的生存質量顯著比城市的差。說明城市外來務工人員在農村的伴侶的健康狀況比較差。隨著受教育程度的遞增,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的生存質量均變好了(見圖2)。中國學生的生存質量最好,正式員工、臨時工、個體從業(yè)者的生存質量居中,而離退休和無業(yè)居民的生存質量最差;農村務農居民的生存質量較差。但是,離退休居民是城市中生存質量最差的人群,而無業(yè)居民是農村中生存質量最差的人群。說明城市較為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有力地提高了城市無業(yè)居民的健康狀況,且是否工作與城市居民的健康狀況不那么相關。而農村的社會保障制度不太完善,農村無業(yè)居民的健康狀況沒有得到有效保障。在農村喪失了勞動能力從而無法務農似乎可以直接與健康狀況差畫上等號。
圖1 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健康相關生存質量按年齡段比較
圖2 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健康相關生存質量按受教育程度比較
政策制定者在了解了中國城鄉(xiāng)居民健康狀況的現狀、特點以及影響健康狀況的社會人口學變量后,應該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以改善中國城鄉(xiāng)居民的健康狀況。
目前,中國農村居民的總體健康狀況要比城市居民差,為了縮小城鄉(xiāng)居民間健康狀況的差距,政策措施應該向農村有所傾斜。城市和農村均應針對疼痛或不舒服、焦慮或抑郁兩個維度,采取措施來提高城鄉(xiāng)居民的健康水平。
中國女性居民、喪偶居民、離退休和無業(yè)居民的健康狀況無論在城市或農村都應該得到關注,年齡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的居民越應該受到照顧。農村已婚但分居和無業(yè)的居民健康狀況較差的情況容易被忽視,更需要在農村的政策措施中予以關注。
[1]李明暉,羅南.歐洲五維健康量表(EQ-5D)中文版應用介紹.中國藥物經濟學,2009,4(1):49-51
[2]王麗娜.四縣農村居民主觀幸福感及其與健康的關系研究[D].山東:山東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 2007
[3]張里程,汪宏,王祿生等.中國西部農村居民健康相關生命質量研究[J].中國衛(wèi)生經濟,2005,24(3):8-11
[4]Wang H, Kindig DA, Mullahy J.Variation in Chinese population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Results from a EuroQol study in Beijing, China[J].Qual Life Res, 2005,14(1):11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