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亮譚曉明
(1.遼寧師范大學(xué)美術(shù)學(xué)院資料室;2.遼寧師范大學(xué)圖書館,遼寧 大連 116029)
中國古代的韻書是按照聲、韻、調(diào)的關(guān)系將漢字組織起來的,其產(chǎn)生與發(fā)展的歷史源遠流長。在林林總總的韻書中有一部值得華夏子孫驕傲,它就是現(xiàn)存最早且又最為完整的《廣韻》?!稄V韻》實際上是一部用“韻目”分類檢字的字典,它完全具備辭書或同音字典的功能。
《廣韻》的全名是《大宋重修廣韻》,是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陳彭年等人奉詔根據(jù)更早的《切韻》、《唐韻》等韻書修訂成的一部韻書。這使得《廣韻》成為中國古代第一部由政府主修的韻書。[1]《廣韻》共5卷,每卷的韻目下面都有一些為某韻字加注“獨用”,或與其他某韻相同字“同用”的字樣。它也可以被看成是一部同韻字典。從王仁 的《刊謬補缺切韻》開始,及至孫 的《唐韻》,韻字都加入注釋,并且引文都有出處,于是韻書便同時具有辭書和字典的功能?!稄V韻》的名稱本來就有增廣隋唐韻書的意思,其韻數(shù)、小韻數(shù)、字數(shù)都較以前的韻書有增加。據(jù)《廣韻》的卷首記載,共收字26194個,注解的文字191692個。明代邵光祖《切韻指掌圖檢例》說:“按《廣韻》凡二萬五千三百字,其中有切韻者三千八百九十文(即有小韻3890個)?!苯暧腥私y(tǒng)計,《廣韻》的小韻實際是3700多個。而根據(jù)最新的校正,應(yīng)為3874個小韻,[2]盡管其中有少數(shù)幾個聲韻地位重合?!稄V韻》總計206韻,包括平聲57韻,上聲55韻,去聲60韻,入聲34韻。平聲又分上下兩卷,原因只是平聲字數(shù)較多,并不是平聲分了上下兩聲。
陳彭年,字永年,江西南城縣人。生于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卒于宋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終年57歲。彭年自幼好學(xué),手不釋卷,13歲著《皇綱論》萬余言,深為名輩所賞。南唐主李煜聞之,召彭年入宮。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中進士,同年調(diào)江陵府司理參軍,后官至兵部侍郎、參知政事。
彭年博聞強識,才華出眾,深為宋真宗所重。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與丘雍等奉詔修訂《切韻》,修訂后改名《大宋重修廣韻》,收字2萬6千余,為研究中古語音的重要依據(jù);研究上古或近代語音,也要以此作為比較資料,是漢語音韻學(xué)中重要的韻書。
《廣韻》一書,現(xiàn)存于世的共有53種、82冊,分35個單位收藏,其中,國家圖書館收藏最多,為20種;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6種;復(fù)旦大學(xué)圖書館兩種;湖北省圖書館5種;湖南省圖書館兩種;中山大學(xué)圖書館兩種;上海圖書館9種;遼寧省圖書館兩種;首都圖書館3種;北京師范大學(xué)圖書館兩種;天津圖書館兩種;浙江圖書館兩種;南京圖書館3種;其他22個單位各收藏1種(見表1)。其中宋刻本4冊、元刻本14冊、明刻本34冊、清刻本28冊、清影印宋抄本兩冊?!稄V韻》從刊行到現(xiàn)在版本很多,常見的本子有張氏澤存堂本、《古逸叢書》覆宋本、涵芬樓覆印宋刊巾箱本、曹刻楝亭五種本、未乾道五年黃三八郎本(《鉅宋廣韻》)、覆元泰定本、小學(xué)匯函內(nèi)府本等7種。前5種稱繁本,后兩種稱簡本。所謂簡本是元人根據(jù)宋本刪削而成。繁本和簡本主要表現(xiàn)為注文的多少不同,個別韻收字多少也略有不同,但音系是相同的。其中宋乾道本《鉅宋廣韻》曾于清末傳到日本,而在國內(nèi)失傳。20世紀80年代初期,上海古籍出版社據(jù)日本《經(jīng)籍訪古志》影印出版。據(jù)周祖謨考證,此本與楝亭五種本相近。此外,還有周祖謨《廣韻校正》,周氏以澤存堂本為底本,以能見到的其他本子進行校讎,同時吸收了清段玉裁及近代王國維、趙萬里的??晒?,并參考了唐寫本殘卷20種。此書搜集資料全,校讎方法精,是目前最好的《廣韻》校本。
《廣韻》在我國古代漢語音韻學(xué)方面的功績是不可磨滅
的。[3]它完整而又詳細地記錄了中古的(從南北朝到宋末)語言系統(tǒng),保存了不少唐宋時代已經(jīng)散佚的古代文字訓(xùn)詁資料。今天的學(xué)者仍可通過《廣韻》確知中古語音的聲母、韻母及聲調(diào)情況。與此同時還可以其為橋梁,上推古音(兩漢以前的語音)、下證今音(現(xiàn)當(dāng)代語音)。所以說《廣韻》是研究古代漢語語音史和當(dāng)代漢語方言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料。另外,《廣韻》作為韻書和字典,從它問世的那一天起,就一直為文人寫作詩文、查找韻字及辨析字音、字形、字義所用。
表1 存世《廣韻》收藏單位及其版本一覽
遼寧師范大學(xué)圖書館 廣韻五卷[宋陳彭年等撰 清康熙四十三年張士俊刻澤存堂五種本 清王頌蔚批校題識]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廣韻五卷[宋陳彭年等撰 清康熙四十三年張士俊刻澤存堂五種本 清曾釗校]山東省圖書館 廣韻五卷[宋陳彭年等撰 元延 二年圓沙書院刻本 十二行 大二十一小二十七八字不等 黑口 四周雙邊 雙魚尾]重慶市圖書館 廣韻五卷[宋陳彭年等撰 元刻本 十二行 小字雙行 小字多可至三十字 一大字約當(dāng)一個半至二個小字不等 黑口 雙邊]甘肅省圖書館 重編廣韻五卷[宋陳彭年等撰 明朱 檳重編 明嘉靖二十八年益藩刻本 九行十五字 小字雙行字同黑口 四周雙邊]福建省圖書館 重編廣韻五卷[宋陳彭年等撰 明朱 檳重編 明嘉靖二十八年益藩刻本 九行十五字 小字雙行字同黑口 四周雙邊]云南省圖書館 重編廣韻五卷 [宋陳彭年等撰 明朱 檳重編 明嘉靖二十八年益藩刻本 九行十五字 小字雙行字同黑口 四周雙邊]吉林大學(xué)圖書館 大宋重修廣韻五卷 宋陳彭年等撰 曹楝亭五種六十五卷[清曹寅輯 清康熙四十五年揚州使院刻本]天津師范學(xué)院圖書館 大宋重修廣韻五卷 宋陳彭年等撰 曹楝亭五種六十五卷[清曹寅輯 清康熙四十五年揚州使院刻本]
遼寧師范大學(xué)圖書館收藏的善本古籍《廣韻》的版本信息是“清康熙四十三年張士俊刻澤存堂五種本清王松蔚批校題識”,該本4冊1函,版框為21.2×15.8cm,半頁行數(shù)10行,每行20字,雙行小字字數(shù)27字,白口,左右雙邊,開本29.4×18.6cm,書名頁題“張氏重刊宋本廣韻澤存堂藏版”,前有重刊古本廣韻原序,版心題“韻序”,后有跋,版心題“韻后跋”,卷二末朱批“丁巳丑六月晦日松蔚校臨”。卷三末朱批“七月朔日松蔚校臨晡時秦韻臣來”。卷四末有長洲王松蔚紅批:“柳丈質(zhì)卿從廠肆購得澤存堂本廣韻,眉間有惠氏半農(nóng)、松兩先生校語,不詳何人所臨,其間有引漢碑人名數(shù)幾,題曰宗涑(亦有不著名者實是一人手筆),并不識誰氏也,因 臨一過閱三日蕆事。丁丑七月二日長洲王松蔚記?!?/p>
此書的版本價值主要在于王松蔚的批校。王松蔚,字芾卿,號蒿隱。晚清進士,政治人物。江蘇長洲縣(今蘇州市)人。王鏊第13世孫。早年師從馮桂芬,20歲時由馮桂芬聘請修撰《郡志》,同葉昌熾、袁寶璜合稱“蘇州三才子”。其妻為謝長達。光緒六年(1880年)進士,為庶吉士,后改戶部主事,補軍機章京。官至戶部郎中。與李慈銘、袁昶、沈曾植等友善,長于史學(xué)。甲午戰(zhàn)爭后悲憤莫名,翌年染疾卒。著有《寫禮 遺著》、《明史考證 逸》42卷。蔡元培是他的學(xué)生。有了王松蔚的批校,該書雖在世流傳量不少,但也被《國家善本總目》單獨列為一個獨立版本。
[1] http://baike.baidu.com/view/127853.htm
[2]廣韻全字表
[3]李峰.廣韻——中國古代韻書的佼佼者.圖書館,2004(5):108-110.
[4]紀國泰.《鉅宋廣韻》版本及價值考論.西華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9(2):58-61.
[5] 陳復(fù)華.漢語音韻學(xué)基礎(chǔ)[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1983.
[6]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E%8B%E9%A2%82%E8%94%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