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回放
1940年11月,英軍24架魚雷轟炸機從航空母艦上起飛,襲擊了停泊在意大利塔蘭托港口的意軍艦隊,擊沉一艘戰(zhàn)列艦,重傷兩艘。這引起了日本聯(lián)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的注意。
1941年9月,日本進軍越南南部,有向南洋擴張的趨勢,這侵犯了美國的利益。要與經(jīng)濟實力雄厚的美國打仗,就要先發(fā)制人給美國以致命的一擊。山本五十六從塔蘭托空襲中得到啟示,計劃出動航空母艦,用艦載飛機摧毀停泊在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國太平洋艦隊。但珍珠港水淺,如果從空中正常投放魚雷,魚雷就會一頭扎進水底。日本海軍專家在魚雷尾部安裝了木翅,使得魚雷有一定浮力,不致沉得過深。日本海軍苦苦練兵:白天,飛行員選擇地形酷似珍珠港的鹿兒島苦練低空飛行,模擬施放魚雷;夜晚,飛行員圍著珍珠港所在的瓦胡島的沙盤模型,熟悉每艘美國軍艦的外形。
11月16日,襲擊珍珠港的日本海軍機動艦隊集結出航,主力是6艘航空母艦,載有360架飛機。12月7日天快亮時,艦隊到達離珍珠港約200海里的出擊地點。這時,航空母艦的甲板上排滿了雙翼展開的飛機。有的飛機帶了大量炸彈,有的掛著魚雷。參加第一次攻擊的飛機組成龐大的機群,向珍珠港飛去。
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航空母艦當時外出訓練不在港內。日軍魚雷轟炸機就朝停泊在港灣內的戰(zhàn)列艦飛去,一架架飛機像“蜻蜓下卵一樣”把魚雷扔下去,然后升上高空飛走。幾十秒后戰(zhàn)列艦“俄克拉荷馬”號艦身中彈,左右劇烈晃動著向水中傾斜。緊跟著的是高空轟炸機。一枚穿甲彈穿過甲板鉆進“亞利桑那”號的燃料艙,引燃了艦上的彈藥,頃刻間如火山爆發(fā),戰(zhàn)艦裂為兩半,幾分鐘后葬身海底,海面上只剩下燃燒的大片油跡,艦上一千多名官兵無一生還。
第一波攻擊剛結束,第二批攻擊機群又向瓦胡島逼近。機群撲向戰(zhàn)列艦,首先攻擊“賓夕法尼亞”號,幾分鐘后戰(zhàn)艦爆炸起火,艦橋艦首都被炸壞。“加利福尼亞”號在彈雨中熊熊燃燒,整整燒了3天后沉沒?!拔鞲ゼ醽啞碧柋徽◤椇汪~雷擊中沉沒。這次攻擊持續(xù)了幾十分鐘。本來日軍還準備發(fā)動第三次攻擊,機動艦隊司令南云擔心日本艦隊的安全,下令返航。
在珍珠港,經(jīng)過核查,發(fā)現(xiàn)美軍有18艘軍艦沉沒或受重創(chuàng),188架飛機被炸壞,而日本方面損失輕微。美國遭到了有史以來最慘重的軍事打擊,但美國這個工業(yè)巨人卻因受到這一刺激而驚醒過來,美國人民提出“不忘珍珠港”的口號。事件發(fā)生后第二天,美國宣布對日本進行全面戰(zhàn)爭。
日本偷襲珍珠港這一戰(zhàn)的戰(zhàn)果是空前的,充分顯示了航空母艦的威力遠勝傳統(tǒng)戰(zhàn)艦,使得海軍中崇尚“大炮巨艦主義”的觀念顯得過時。當時有一個美國航空母艦艦長評價道:“今后,海上霸權將取決于航空母艦,而不取決于已過時的戰(zhàn)列艦?!?/p>
話題爭論
美國遭到如此慘重損失的原因,主要有幾種說法:
一、美國事先完全不知情。
二、美國事先已經(jīng)知情,但是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三、美國事先已經(jīng)知情,但是有意尋找參戰(zhàn)借口。
你覺得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查查資料,和同學討論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