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 杰
(湖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國際貿易與外國語分院,浙江湖州 313000)
“V個VP”結構的主觀性及主觀量研究*
祁 杰
(湖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國際貿易與外國語分院,浙江湖州 313000)
“V個VP”是現代漢語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語言格式。當其中的“個”不表示任何實際量時,整個結構在詞匯、句法、篇章等多個層面上體現出較強的主觀性。且當其主觀性體現在量范疇上時,整個結構又具有表示主觀大量的特征。
“V個VP”;主觀性;主觀量
“V個VP”結構是現代漢語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結構,它有三個基本構件:V,個,VP。其中“個”是結構中的不變項,是整個結構的骨架,明顯代表了這種結構的特點。而“V”和“VP”都是結構的可變項,它們受到不變項“個”和整個結構意義的制約?!癡個VP”結構是一種口語性很強的語言格式,多見于日常生活交際之中,在小說、戲劇等文藝語體中使用較為廣泛。
“V個VP”結構也可以稱為“動 +個 +形/動”結構,其在語法上是一個整體,內部有結構關系,外部有語法功能。作為一種常見的語言格式,前人從句法、語義、語用等多個角度對該結構作了較為深入細致的研究,研究成果頗豐。當然對該結構的探討亦存在較多的分歧,特別是整個結構中“個”的性質及結構內部語義關系的確定仍然是學者們爭論和關注的焦點。
總結前人研究,本文試圖從語言主觀性的角度重新審視這一結構,探討該結構中所隱含的主觀性及其主觀量特征?!爸饔^性”(subjectivity)是指語言的一種特性,即在話語中多多少少含有說話人“自我”的表現成分,說話人在說出一段話的同時也表明自己對這段話的立場、態(tài)度和感情。[1]而當語言的主觀性表現在量范疇上時,便又形成了“主觀量”這一概念。李宇明(1997)指出語言中的量,有些含有說話人的主觀評價因素,而有些則不含有主觀評價因素,前者稱為“主觀量”,后者稱為“客觀量”,且“主觀量”內部亦有“主觀大量”和“主觀小量”之分。[2]我們認為,當該結構中的不變項“個”為非量詞用法,且完全虛化時,整個“V個VP”結構伴有明顯的主觀感情色彩,具有較強的主觀性。希望可以通過對這一類“V個 VP”結構的主觀性研究,進一步挖掘現代漢語中這一常見而又特殊的表達形式,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這一結構的研究做進一步的補充和完善。
近年來,隨著語言學“人文主義”的復蘇,特別是功能語言學、語用學、認知語法的興起,語言的“主觀性”問題開始受到語言學者們的關注和重視。語言必然帶有自我表現的印記,這一點已經比較明確,可語言中的這種主觀性印記是如何表現并被理解的呢?我們認為,致使“V個 VP”結構具有主觀性的原因有主次之分。最為根本的原因在于其核心構件“個”的特性,與此同時該結構在句法、篇章層面上的某些特點也可以幫助我們從側面進一步證實由“個”所維系的這一動詞性結構所帶有的主觀性。
眾所周知,“個”是現代漢語中最為重要的通用量詞,使用頻率極高,在現代漢語中有相當復雜的分布環(huán)境。盡管各家在對“個”的性質和劃分上存在頗多爭議,不過大家還是一致認為:漢語中的“個”在量詞的基礎上,意義已經開始漸漸虛化,朝著非量詞 (甚而是助詞)的方向發(fā)展。而語言單位的語法化過程通常都伴隨著主觀化的發(fā)生,“個”在語法化的歷程中也同時發(fā)生了主觀化,激活或進一步增強了其所維系的整個語言結構的主觀意義。
“個”作為整個“V個 VP”結構中唯一的不變項,也是該結構的核心構件。本文所要考察的“V個VP”結構中,“個”不再是一個典型的量詞,不具有實際表量功能,而是完全虛化、為非量詞用法的“個”?!皞€”的這一由實到虛的演化過程其實也就是它的語法化歷程。在語言成分語法化的同時往往伴有主觀化的發(fā)生,E.C.Traugott最早將主觀化納入語法化的研究框架,并強調主觀化是語法化的一個重要機制,是從歷時的角度來考察一個主觀性的結構或形式是如何演變而來的。Traugott從歷時的角度來看待主觀化,認為主觀化是一種從語義到語用的演變,語言中用來表達主觀性的可識別的語法成分是如何通過非語法成分的演變而逐步形成的,這就是“語法化中的主觀化”問題。
我們認為,“個”在經歷語法化的同時,其主觀性也隨之得到激活或增強,而由其所維系的動詞性結構“V個VP”也經歷了一段主觀性日漸增強的過程?!皞€”是整個“V個 VP”結構體現主觀性的關鍵,它不僅是這一結構的核心構件,亦是整個結構的主觀性標記。
另外,為了全面考察“V個 VP”結構所帶有的明顯的主觀性傾向,我們認為還應該著眼于該結構在其他句法、篇章層面上的某些特點:
(一)自主動詞和非自主動詞是漢語動詞里的基本類別。自主動詞從語義上說是能夠表示有意識的或有心的動作行為,所謂有意識的動作行為指的是能夠由動作發(fā)出者做主,主觀決定,自由支配的動作行為。而非自主動詞表示無意識、無心的動作行為,即動作行為發(fā)出者不能自由支配的動作行為。[3]在“V個 VP”結構中,“V”多由自主動詞充當,例如:
聽個夠說個沒完讀個仔細查個遍
我們認為,整個結構中的動詞“V”由自主動詞來充當是與整個結構所具有的主觀性不無聯系的。自主動詞所表示的動作是動作發(fā)出者有意識進行的動作,能夠反映出動作主體極強的主動性和意愿性。自主動詞的這一特征與整個結構所具有的主觀性是一致的,動詞“V”所伴有的極強的主動性和意愿性可以進一步增強整個結構的主觀性。
(二)部分學者指出,“個”字結構本身便體現了一種強調、肯定的意義,因此“V個VP”結構一般不能用于否定。比如當否定詞出現在“VP”前時,整個結構無法成立,例如:
問個明白 *問個不明白
查個清楚 *查個不清楚
而當我們將否定詞置于“V”前時,該結構也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才能成立,我們以“問個明白”為例:
(1)坐下說話,他也不客氣,一屁股坐到一張椅子上,張口就言明,今天不問個明白是不會回去的……。
上例中“不問個明白是不會回去的”即意為“非得問個明白才會回去”,體現的其實仍是一種強調的意義。我們認為,“V個 VP”結構一般不能用于否定說明了其語義內容不具備較強的客觀基礎,不具有可調性,而是更強調說話者的主觀態(tài)度,體現出較高的主觀性。
(三)就漢語而言,句末的語氣詞常能用來表達各種情感,帶有較明顯的主觀感情意味,“V個VP”結構的句末也常出現語氣詞,伴有強烈的感情色彩,例如:
(2)且今天已經打算要找地方休息了,那么就沒什么好顧慮的了,我們來喝個痛快吧!
(3)上了車,馬老先生還不放心:不定那一時就碰個腦漿迸裂呀!
另外某些副詞、表能愿或心理活動的動詞也承載著說話人對話語命題的態(tài)度,是語言主觀性的體現。在實際語料中,我們發(fā)現“V個 VP”結構常與這些詞語共現,例如:
(4)只要我們不失去勇氣和耐性,就一定能查個水落石出。
(5)這個倔強的老同志聽到“炮”聲決定不走了,非要問個明白,為什么這樣“歡送”他?
在人們的認知世界當中,事件、性狀、事件等都含有“量”的因素。將這些“量”的因素集合起來便形成了語言世界當中的量范疇。語言的主觀性表現在量范疇上,便又形成了“主觀量”這一概念,與此相對的是“客觀量”。對主觀量的研究集中表現在對能夠表達主觀量的語言表達手段上。李宇明在《漢語量范疇研究》(2000)一書當中將表示主觀量的手段劃分為四類:(1)數量詞語,包括帶有修飾成分的數量詞語,簡稱“數量標”;(2)放在句末的標記詞,簡稱“句末標”,如“而已”、“罷了”等句末語氣詞;(3)“副詞標”是指充當狀語的副詞;(4)“框架標”是指由兩個部分構成的固定格式,如“剛……就……”。[2]118
在對“V個 VP”結構主觀性考察的基礎上,我們將進一步分析其所蘊含的主觀量,并依據上文提及的多種主觀量表達手段來考察該結構的主觀量特征。在這里,我們認定“V個 VP”結構體現出來的是一種主觀大量。
(一)“V個 VP”中的“VP”既可以是狀態(tài)形容詞,也可以是性質形容詞。狀態(tài)形容詞作為形容詞的一個小類,與性質形容詞相比較,無論在句法、語義還是語用上都有著非常顯著的特征。其中兩者較為明顯的一個區(qū)別是性質形容詞大都能夠受程度副詞的修飾,如“很簡單”、“太苦”、“非常勇敢”等,而狀態(tài)形容詞卻很少能夠受程度副詞的修飾,這是因為狀態(tài)形容詞本身帶有一定的程度意義,有明確的量級。李勁榮 (2006)撰文對狀態(tài)形容詞的量級等級做過考察,其將所要考察的狀態(tài)形容詞分為五個小類,并得出結論:BA式狀態(tài)形容詞程度最高。[4]
BA式狀態(tài)形容詞 (偏正結構的雙音節(jié)狀態(tài)形容詞)不同于一般的雙音節(jié)形容詞,內部構詞方式為偏正式。朱德熙先生 (1982)也曾將這類形容詞單獨列為一類,如“通紅、粉碎、稀爛”等。[5]73出于研究需要,李勁榮將其命名為BA式狀態(tài)形容詞,并認為該小類的量級最高。我們發(fā)現,這一小類的狀態(tài)形容詞常可以用來充當“VP”,例如:
(6)那先生開心一笑,把那張八毛五的發(fā)票撕個粉碎,拋向空中。
(7)他們沒有沖進辦公機構,沒有把一切砸個稀爛,他們只是來請求。
以上例句中的“VP”是狀態(tài)形容詞,本身便帶有明確的量級,且均為高量,可以十分自由的進入“V個VP”結構當中。同時,小部分并不具有明確量級的性質形容詞也可以進入這個結構當中,例如:
(8)手端著酒杯,還生怕酒潑了出來,趕緊用嘴湊上去,將一杯酒全喝了個干凈。
(9)傭人們自然要問個明白。
盡管“明白”、“干凈”等性質形容詞不像狀態(tài)形容詞那樣有明顯的量級,但我們以為“喝了個干凈”、“問個明白”在這里也具有表大量的意義:“喝了個干凈”意味將酒全部喝完,一滴不剩;“問個明白”意為問得清清楚楚,一點也不含糊。表高量的狀態(tài)形容詞可以進入這一結構,量級不明確的部分性質形容詞也可以進入該結構并體現出大量的意義,這與“V個 VP”整個結構所蘊含的主觀大量特征是分不開的。
除此以外,還有少數一些單音節(jié)詞也能夠進入該結構充當“VP”,只是數量極其有限,常見的有“空”、“透”、“遍”等。不難發(fā)現這些詞本身都有表高量、特別是極性量的意義,進入“V個 VP”結構,其表量功能進一步得到凸顯,例如:
(10)禮盒裝、情侶裝、星期裝系列多以透明紙包裹,色澤、圖案、品質一次讓你看個透,購買欲望油然而生。
(11)每次我都如癡如醉地把欄目內的一切看個遍,并在內心回味很久,然后把它完整地保存起來。
(二)重疊是漢語中常見的現象,詞語重疊多少都與量的變化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系。李宇明(1996)指出詞語重疊是一種表達量的變化的語法手段,“調量”是詞語重疊最基本的語法意義,并將量的次范疇分為物量、數量、度量、動量四類。[6]在這里,我們要談的是形容詞重疊所表達的主觀量特征。
張敏(1997)將形容詞重疊式在原式基礎上增加的意義歸為三類,并指出“跟原式相比,重疊式可多出某種感情色彩”。[7]李善熙 (2003)則進一步對形容詞重疊所表示的主觀量大小做了分析,并得出結論:漢語的狀態(tài)形容詞和性質形容詞重疊式均可表示主觀大量。[8]
我們發(fā)現“V個VP”中的“VP”有時也可以由形容詞重疊式充當,且體現出一種主觀大量的意味。形容詞重疊式本身所具有的主觀大量意味和整個結構所蘊含的主觀量特性,二者在語義上是協同的,進一步加強了主觀量的表達。例如:
(12)從內部管理到市場營銷,他記了一腦子,裝了一肚子,細枝末節(jié)弄了個明明白白。
(13)這時,夏明翰同妹妹明衡自抄家門,一把火把祖父藏在夾墻里的日貨燒個干干凈凈。
“弄個明白”、“看個清楚”這樣的表達本身已經具有主觀大量的意味,其主觀大量主要是由“V個VP”這一特定結構所賦予的。而“弄個明明白白”、“看個清清楚楚”的主觀大量意味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這是整個結構和形容詞重疊式所蘊含的主觀量共同作用的結果。
(三)李善熙 (2003)在論述主觀量表達的詞匯手段時,提出“連續(xù)”這個一概念,認為語言當中常用“連續(xù)”這一概念來表達主觀大量。比如“房間里放著五把椅子”只是客觀地表述在“房間”中“椅子”的數量 (“五把”),而“房間里連續(xù)放著五把椅子”附帶上說話人主觀上對“五把”這一數量的態(tài)度(認為其數量之大)。同時,李還將漢語中用來表示“連續(xù)”概念的詞語分為四類:連、連續(xù)、接連、連著、連連、一連;不斷、不停;一直;著。
不難發(fā)現,其中的第二類表“連續(xù)”概念的詞語經常出現在“V個VP”結構中,充當“VP”。這是一類用動詞否定式來表達主觀大量的詞語,類似的還有“不歇”、“不休”、“沒完”、“不止”“不住”等。例如:
(14)此時天色朦朧,寒風襲人,大雪下個不停,八分鐘過去了,仍不見汽車修好,也沒其他車到達。
(15)趕往順德,連日勞累,長途顛簸,加上炙人的暑熱,使她上火鼻血流個不止,她只好一邊堵住鼻子,一邊工作。
上例中“不?!?、“不止”等表主觀大量的“連續(xù)”概念詞語進入“V個 VP”結構進一步增強了整個結構的主觀大量意味,兩者在語義上也是協同的。
(四)另外,不少四字格短語,特別是成語,也可以用來充當“VP”,例如:
(16)吃過飯,姐姐一轉身出來,伯伯就把老四罵了個狗血淋頭。
(17)一時間廟宇前居然擠個水泄不通。
“狗血淋頭”形容罵得很兇,極言“伯伯”罵之兇狠,也從側面反映出“老四”被罵之慘狀;“水泄不通”形容十分擁擠或包圍得非常嚴密,在這里極言“廟宇前”擁擠之程度。這些能夠進入“V個VP”結構用來充當“VP”的四字格成語都極言程度之深,十分生動形象,進一步凸顯了“V個 VP”的主觀大量特征。
對于“V個 VP”結構的研究,前賢們已取得了較多的成果,不過研究角度較為單一。本文從語言主觀性的角度重新探討由非量詞“個”所維系的“V個VP”結構,通過對實際語料的搜集和分析,考察該結構的主觀性及其主觀量特征,并得出結論:“V個VP”結構帶有較強的主觀性,且主要用來表達主觀大量。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和考察,能對“V個VP”結構的研究做一些有益的補充和完善。
[1]沈家煊.語言的“主觀性”和“主觀化”[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4).
[2]李宇明.漢語量范疇研究 [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0:111,118.
[3]馬慶株.漢語動詞和動詞性結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20.
[4]李勁榮.狀態(tài)形容詞的量級等級 [J].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1).
[5]朱德熙.語法講義[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73.
[6]李宇明.論詞語重疊的意義[J].世界漢語教學,1996,(1).
[7]張 敏.從類型學和認知語法的角度看漢語重疊現象[J].國外語言學,1997,(2).
[8]李善熙.漢語“主觀量”的表達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2003.
責任編輯:李 珂
Subjectivity of“V ge VP”Structure and Subjective Quantity Study
Q IJie
(Campus of InternationalBusiness and Foreign Languages, Huzhou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Huzhou,Zejiang 313000,China)
In modern Chinese a very common structure is“V ge VP”,in which“ge”does not as usual stand for any number.The whole structure shows strong subjectivity in the aspects of lexicon,syntax and text.When the subjectivity is expressed within the quantity scope,the whole structure is able to express the quality of subjectivity and great quantity..
“V ge VP”;subjectivity;subjective quantity
H030
A
1674-117X(2010)03-0113-04
2010-03-12
祁 杰(1984-),男,浙江湖州人,湖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為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