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暢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
英語新聞聽力圖式及其激活
宋 暢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
新聞聽力理解是一個語言與思維相互作用的復雜過程,是聽者的已有圖式和輸入信息交互作用的過程。以圖式理論為依據(jù),通過研究英語新聞聽力理解的實現(xiàn)過程,指出了圖式理論對信息的吸收、預測能力以及信息的編輯、整合的促進作用,認為可以通過新聞語篇結(jié)構(gòu)圖式、詞匯圖式和新聞背景圖式的方式順利完成對新聞聽力材料的理解。
新聞聽力;聽力圖式;圖式激活;英語
圖式概念由德國Kant首先提出。他認為“圖式是連接概念和感知對象的紐帶,概念只有與個人的已知信息發(fā)生聯(lián)系時才具有意義。”[1]人的認知結(jié)構(gòu)圖式是各種概念圖式在記憶中的相互聯(lián)系儲存。英國心理學家F.C.Bartlett 指出,“圖式是對先前反應或經(jīng)驗的一種積極組織”,即圖式是新舊信息的交互作用過程,它可以對舊的信息進行重建和改造,幫助人們理解聽到的話語的意義[2]。圖式理論是圖式知識在實踐中的概括。圖式理論認為:當理解發(fā)生的時候,人們需要將新信息與原概念聯(lián)系起來。對新信息的解碼、編碼都依賴于人腦中已存原概念。新信息只有與原概念相符合,才能完成信息的處理[3]??傊瑘D式是人們認知世界的基礎,大腦中圖式的形成會對新的信息進行重組、理解并記憶。聽力理解的過程實質(zhì)上就是聽者大腦中的背景知識與新輸入的信息(聲學信號)相互作用的過程。圖式越豐富,聽力理解越準確[4]。根據(jù)圖式理論,信息的處理有兩種主要方式:“自下而上”的數(shù)據(jù)驅(qū)動和“自上而下”的概念支配。聽力理解,作為一種思維加工過程,數(shù)據(jù)驅(qū)動注重詞、句、段等具體語音信息的聽辨及圖式的運用;而概念支配則注重用大腦關于語言的概念或知識來分析、處理聽到的新信息。兩種方式交互作用,能共同促進聽力理解。
目前圖式理論主要用于英語閱讀的研究。高云峰(2000)、崔雅(2002)、張琦(2003)等人的研究表明,成功的閱讀理解要求讀者建立相應的形式圖式和內(nèi)容圖式,認為圖式可以幫助讀者進行合理的預測、語篇的理解;周遂(2005)、顧斌(2007)等則從內(nèi)容圖式和文體圖式兩個角度探討圖式論在英語寫作中的運用,提出應在教學中不斷地豐富內(nèi)容圖式和文體圖式,指出還可以進行英漢兩種圖式的對比。這些研究都產(chǎn)生了良好的效果。相對而言,圖式理論與聽力理解關系的研究發(fā)展滯后。目前關于圖式理論對聽力教學的研究主要側(cè)重于對聽力理解本身的研究,如林挺(1996)的英語聽力過程三段論,從語言階段、理解階段和整體認知階段來研究聽力的實現(xiàn)過程;黃建玲(2004)探討了聽力理解中信息加工理論,認為聽力是對信息的儲存加工、提取,并能影響聽力的選材和聽力教學;對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研究,如周相利(2002)、李文英(2005)等認為聽力圖式可分為語言圖式和內(nèi)容圖式,聽力過程是圖式或背景知識與輸入信息相互作用,相互匹配的過程。有關圖式理論與新聞聽力的研究則更少,有代表性的是洪丹(2006)提出的新聞圖式的構(gòu)建,其包括結(jié)構(gòu)、詞匯、語感和背景的圖式構(gòu)建。為了能運用圖式理論更好地幫助人們對新聞聽力的理解,筆者以新聞聽力為研究對象,以圖式理論為依據(jù),探討新聞聽力中圖式理論的制約作用以及具體的圖式激活。
聽力理解涉及語言的語音、詞匯、背景知識等方面,其實現(xiàn)過程可以從認知心理學和認知語言學兩個領域進行。認知心理學認為,聽力理解的過程包括感知、推理、判斷、領悟、記憶、理解等[5]。聽力理解發(fā)生時,聽者首先借助聽覺器官即耳來區(qū)分辨別詞義,然后把這些信息與大腦中的相關語言知識和經(jīng)驗建立聯(lián)系,推理、判斷、記憶所聽語句中有價值的信息,再通過一定的邏輯思維,判斷出文章所傳達的真正含義,至此完成聽力理解活動。認知語言學者運用圖式理論來解釋聽力理解的實現(xiàn)過程。他們認為聽力理解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加工過程。人們運用已存于大腦中的圖式來加工處理輸入的信息,通過整合、儲存并重構(gòu)新的圖式。聽力理解滲透著圖式理論的運用。
英語新聞聽力作為聽力理解的一個分支,其實現(xiàn)過程與聽力理解的實現(xiàn)過程基本相同,但也有自身的特點。英語新聞由于其內(nèi)容豐富,時事性強,讀音清晰,語速標準,用詞規(guī)范等特點,很能激發(fā)聽者的興趣,但新聞內(nèi)容新而快,與時代發(fā)展聯(lián)系緊密,對聽者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新聞聽力理解也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加工過程,是信息的解碼與意義重構(gòu)的結(jié)合體。它要求人們用已存于大腦中的相關的新聞圖式來加工處理新輸入的新聞信息內(nèi)容,通過推理、判斷、整合有價值的信息,再通過一定的邏輯思維,對內(nèi)容作出相應的判斷,實現(xiàn)意義的重構(gòu),至此完成新聞聽力材料的理解。因此,新聞聽力理解能否實現(xiàn)的關鍵在于聽者是否具有所聽新聞內(nèi)容的相關背景知識,即相關圖式,是否知道如何在聽力中激活這些相關的新聞圖式。聽力訓練中,“頭腦中存儲的圖式越多,就越容易理解英語新聞聽力的內(nèi)容”[6]。因此,不斷豐富并構(gòu)建一定的新聞知識圖式,在聽力過程中盡力激活,對英語新聞聽力理解至關重要。
聽力理解過程是聽者的已構(gòu)圖式與所聽語篇材料交互作用的過程。圖式能為聽者提供心理準備。使聽者在獲取信息之前對未知的信息有一個心理緩沖階段。這種心理準備,尤其有利于對新聞材料的整體把握,包括整體內(nèi)容和框架的把握。
所聽內(nèi)容的相關背景知識有助于聽力理解。熟悉所聽內(nèi)容并具有相關圖式為信息的吸收提供了心理框架。這種心理框架為人們理解、吸收新信息提供了一種積極的心理準備。背景知識越豐富,人們對要聽的內(nèi)容越胸有成竹。聽者對新信息涉及的內(nèi)容及將要涉及的內(nèi)容有預期,并能提煉出一些重要的信息內(nèi)容時,背景知識才能幫助進行聽力理解。這就是為什么聽者對標題越熟悉,聽力理解越容易實現(xiàn)。
新聞聽力理解之前和聽力理解之中,人們都會根據(jù)自己已有的圖式不斷地對聽力材料進行推測,區(qū)分重點、難點所在,并通過重點信息對聽力內(nèi)容進行有效的預測。雖然語言的不完整性導致人們無法用語言來完全表達某些事物,但語境能幫助人們在交談中彌補會話中的某些缺失內(nèi)容。圖式理論的預測作用也能有效地補充聽力內(nèi)容中的缺失部分,其補充是通過圖式的激活推導來完成[7]。沒有基本圖式的幫助,聽者不能有效地進行預測,對聽力理解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新聞聽力理解中,聽者會不斷地接收新信息,接收的新信息通過與已存圖式的相互作用,能編輯、整合所需的信息并重新儲存到大腦中去。被激活的圖式一方面會積極對新信息進行編輯,形成信息的輸入;另一方面通過大腦對新信息的整合和調(diào)整,圖式得到重構(gòu),輸出信息。通過這種編輯與整合,有效圖式才得以建立并在新聞聽力理解中被激活、使用。 因此,為提高新聞聽力理解,首要任務就是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尋求線索,激活頭腦中的已有圖式,加快新舊知識的同化,促進聽力理解。
聽力理解過程不僅僅是一種信息解碼,而且是一種意義重構(gòu)。在聽力培訓中不僅是要構(gòu)建聽力的一些知識結(jié)構(gòu),“更重要的是‘激活’(activating)學生頭腦中已儲存的知識結(jié)構(gòu),使新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吸收并融合到已有的圖式中,產(chǎn)生新圖式,豐富頭腦中圖式的內(nèi)容,從而能正確理解和記憶所聽的內(nèi)容?!盵8]所謂圖式激活就是聽者通過已知的某些信息,如新聞問題或答案中的關鍵詞等去判斷、分析涉及的內(nèi)容,并從已有圖式中提取適合的相關背景知識來進行理解。在大腦長期記憶中,過去的經(jīng)驗已在大腦中形成各種圖式,當有足夠的信息時,相應的圖式即被激活[9]。Howard 認為“圖式有具體示例。當一個圖式在現(xiàn)實世界找到具體樣本時,他便被激活并圖式化”[10]。激活是順利進行聽力理解的保證。能否在聽力中提取需要的信息還取決于已構(gòu)建的圖式是否被激活。在對整個材料或場景的連續(xù)的解釋中圖式的激活是多層次的反復的,且每一級圖式都要評價其對場景解釋的合理性。只有激活相關的圖式才能快速、準確地理解語篇[11]。新聞聽力圖式的激活可從以下三方面來進行。
激活新聞語篇結(jié)構(gòu)圖式是提高新聞聽力的關鍵所在。新聞的內(nèi)在結(jié)構(gòu)主要包括導語和細節(jié):導語是新聞的精華和高度概括,它是全文的中心句,能概括性地介紹整篇新聞的背景,即 When, Where,Who, What, Why, How。細節(jié)是對導語的詳細闡述。除熟悉新聞語篇內(nèi)在結(jié)構(gòu)的要素外,聽者要了解結(jié)構(gòu)圖式中的兩種新聞基本寫法:編年史法和導語法。編年史法是依照事實發(fā)生的先后,按時間年月順序?qū)?。導語法是依照事實的重要性來安排布局,這種寫法開門見山, 簡潔明了。在收聽新聞時,激活新聞結(jié)構(gòu)知識,能指導聽者在聽的過程中集中注意力于主題句或者新聞導語,因為擁有并激活了該類文體的形式結(jié)構(gòu)圖式,聽者就能比較容易地從格式的結(jié)構(gòu)推測出文章的下一部分內(nèi)容,顯然就易于跟上語篇所提供的信息,加速理解的進程。
例1:Police in India say some 300 people have been killed in a stampede at a Hindu festival in the western state of Maharashtra.Officials say many of the victims were trampled to death while others appeared to have been burnt in a fire thought to have triggered the stampede.Reports say 300,000 people were attending the festival.
以上例句是一篇關于印度節(jié)日騷亂的報道。第一句為導語,指出“大約300人在西部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個印度教節(jié)日騷亂中喪身”。之后再介紹死亡的原因及具體的情況。如果聽者首先能激活新聞語篇結(jié)構(gòu)圖式,判斷出此篇新聞的結(jié)構(gòu)為導語法,并抓住導語中的要素,就能較容易地從形式的角度推測出下一部分內(nèi)容,幫助完成理解。
新聞聽力材料的詞匯與一般專業(yè)性文章的詞匯相比,覆蓋面更廣,包括政治、經(jīng)濟、文化、教育、軍事、體育、科技、經(jīng)貿(mào)、法律、宗教等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新聞英語偏愛單音節(jié)或少音節(jié)的詞,追求簡潔的文風,喜歡長話短說,喜歡使用濃縮詞匯、簡縮詞和縮略語。此外,新聞詞匯力求標新立異、生動形象。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斷有新詞出現(xiàn)。在新聞聽力中激活相應的詞匯圖式,聽者能更輕松地把聽力材料與已知圖式進行對比、整合,加速聽力內(nèi)容的理解。新聞報道的東西不斷更新,因此,還需要聽者不斷重構(gòu)已有的詞匯圖式,使用詞義聯(lián)想的方法,幫助“激活”儲存在聽者大腦記憶里的相關知識結(jié)構(gòu)圖式。在新聞聽力理解訓練中,可鼓勵聽者激活關鍵詞并進行詞義聯(lián)想(關鍵詞是與文章主題思想緊密相關的詞語,詞義聯(lián)想可啟動相應的新聞圖式,并將這些有關知識都保持在激活狀態(tài))。這能讓人們對聽力內(nèi)容進行相關的預期。當預期同材料內(nèi)容一致時,圖式將促進對材料的迅速理解。
例2:Burma’s military government says it plans to free more inmates as part of a mass prison release program.Officials Saturday said more than 5,000 people will be let out of jail during this new round of releases.That would mean at least14,000 people,most of them described as common criminals, will have been released so far.
例2中,聽者如果能抓住激活新聞詞匯的圖式,抓住關鍵詞prison 并展開聯(lián)想,就能聯(lián)想到一系列的相關詞匯,如 jail (監(jiān)獄),calaboose (監(jiān)獄),inmate(同室者),culprit (犯人),hijack (劫持),state criminal(政治犯),common criminal (普通罪犯),free (釋放),release (釋放)等。這些詞匯的激活在很大程度上能幫助聽者理解對后面聽到的內(nèi)容。當這些聯(lián)想的詞匯在聽音中與新聞中的詞匯重合時,聽力理解便可迅速完成。
背景知識與口頭信息相聯(lián)系有利于把握和獲得語義。背景知識的欠缺是新聞聽力理解的一個主要障礙。Carrel (1983)指出:“聽者已具備的背景知識就像一幅地圖儲存在長期記憶中,聽者把接收到的新信息與這幅地圖進行比較、分析,看兩者是否吻合,以便正確理篇章的意義,做出相應的反應?!盵12]如果他們?nèi)狈τ⒄Z國家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藝術、宗教等背景知識的了解,就難以迅速領會對新聞內(nèi)容。聽者可在平時通過各種手段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增加信息庫,豐富文化背景知識,并建立相應的背景知識圖式。背景障礙的排除能使聽者從被動的收聽變?yōu)橹鲃臃e極的參與理解。在實際操作中聽者可運用類比法來拓展并激活其圖式背景知識。對比東西方不同的價值觀念、文化背景、生活習俗、行為方式等差異,不但能豐富已有的背景圖式,而且還能幫助建立新的背景圖式。
例3:A court in Milan Italy has acquitted Prime Minster Silvio Berlusconi of corruption charges.The ruling found Mr.Berlusconi not guilty of one court of corruption and found the statute of limitations had run out on a second court.Mr.Berlusconi was the first sitting Italian prime minister to risk being convicted on criminal charges.A statement from his office welcomed the verdict and reiterated his long-standing denial of guilt.
例3是關于意大利法院宣布對其總理的腐敗指控不成立的新聞。對這篇新聞的理解依賴于聽者對西方的法律制度背景知識的激活。這些背景知識包括對西方的法庭、陪審團、腐敗指控的基本程序等。這些內(nèi)容的激活可通過與中國的法律制度的對比來完成,如基本起訴程序的差異、指控機關的差異、權利機關職權范圍的差異等等。類比激活背景圖式有利于大腦分析、處理輸入的信息,達到成功理解所聽內(nèi)容。
運用圖式理論來指導英語新聞聽力理解,建立并激活英語新聞的相關圖式,可幫助聽者在聽的過程中開展預測、聯(lián)想,提高新聞聽力理解能力。
[1]王曉紅.圖式理論與二語聽力教學研究[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04 (2):56.
[2]Barlett F C.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 201.
[3]李文英.試論圖式理論對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的啟示——一項基于圖式理論的實證研究[J].外國語言文學,2005(3):178-179.
[4]李慧敏.從圖式理論看大學英語聽力教學[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8):95.
[5]朱 純.外語教學心理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23-24.
[6]洪 丹.英語新聞聽力的圖式構(gòu)建[J].外語研究,2006(8):141.
[7]曾亞平.圖式理論對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啟示[J].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8(5):93-95 .
[8]周相利.圖式理論在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10):24.
[9]趙艷芳.認知語言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56-57.
[10]黃建玲.聽力理解中信息加工理論及其實踐描述[J].外語電化教學,2004 (8):32.
[11]暴麗穎.通過激活圖式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05 (1):10-11.
[12]Carrel P L,Eisterhold J C.Schema Theory and ESL Reading Pedagogy[J].TESOL Quarterly,1983(17):204.
Schema and its activation in English news listening
SONG Cha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English new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is a very complicated and interactive process of language and mind, as well as the exchange between schema and language input.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realization of new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taking schema as its theory, points out the restrictions of schema, that is absorbing new information, forecasting, and editing and integr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and discusses in detail how to activate the schema of structure, vocabulary and background information.
news listening; listening schema ; schema activation; English
H319.9
A
1009-2013(2010)01-0095-04
2009-12-10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青年科學基金項目(07 QN82)
宋 暢(1978—),女,湖南益陽人,講師, 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
黃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