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鷹
支氣管哮喘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呼吸道慢性疾病之一,我國0~14歲城市兒童的患病率為1.55%~4.52%,80%以上哮喘開始于3歲前[1]。隨著“全球哮喘防治的創(chuàng)議”即GINA方案在我國的推廣,越來越多的哮喘患兒得到了正規(guī)的治療。但是,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哮喘的發(fā)病率明顯上升,而嬰幼兒哮喘急性發(fā)作是兒科門急診經(jīng)常遇到的臨床問題,尤其是在病毒感染的流行季節(jié)或是氣候交替時節(jié)。我科用可必特霧化液普米克令舒吸入治療兒童哮喘,取得良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科于2006年11月~2007年12月收治嬰幼兒哮喘156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齡6月~1歲24例,1~3歲56例;對照組76例,男46例,女30例,年齡6月~1歲26例,1~3歲50例。全部病例均符合嬰幼兒哮喘防治常規(guī)所制定的診斷標準[2],同時可以排除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發(fā)癥及先天性心臟病、結(jié)核感染、支氣管異物等疾病。兩組間的性別、年齡、病情輕重等差異無顯著性。
1.2 診斷標準 按1998年全國兒科哮喘防治協(xié)作組制定的兒童哮喘防治常規(guī)[2]:(1)反復發(fā)作的喘息、氣促、胸悶或咳嗽,與接觸變應原、冷空氣、病毒性上下呼吸道感染等有關者;(2)發(fā)作時雙肺可聞及散在或彌漫性以呼氣相為主的哮鳴音,呼氣相延長;(3)除外先天性心臟病、支氣管異物及其他引起喘息的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氣促或咳嗽;(4)對于癥狀不典型的患兒,肺部聞及哮鳴音者,酌情采用速效β2受體激動劑霧化溶液或氣霧劑吸入,喘息明顯緩解,哮鳴音明顯減少者診斷為哮喘發(fā)作。
1.3 方法 兩組基礎治療相同,包括抗感染、止咳化痰、吸氧、鎮(zhèn)靜等綜合治療。治療組給予普米克令舒1ml(含布地萘德0.5mg)、可必特霧化液1ml(含異丙托溴銨0.125mg和硫酸沙丁胺醇0.75mg)聯(lián)合空氣壓縮泵霧化吸入,2次/d,每次吸入時間5~10min。對照組不予吸入。療程均為7d。
1.4 療效判定 (1)顯效:哮喘發(fā)作較治療前明顯減輕,喘憋癥狀消失或明顯減輕,呼吸平穩(wěn),肺部哮鳴音消失或明顯減輕,可停用靜滴支氣管擴張劑和糖皮質(zhì)激素。(2)有效:哮喘癥狀有所減輕,喘憋減輕,肺部哮鳴音減少,但仍需使用靜滴支氣管擴張劑或減量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3)無效:臨床癥狀改善輕微或無改善。
治療組顯效38例(47.5%),有效34例(42.5%),無效8例,總有效率90%。對照組顯效16例(21%),有效38例(50%),無效22例,總有效率71%。在緩解氣喘、消除喘鳴音方面兩組有效率和總有效率比較有顯著差異(P<0.01),以治療組為佳。
目前哮喘治療藥物主要分2類:長期預防的控制藥物及快速治療的緩解藥物。對β2激動劑也主張采用吸入療法,因β2受體的數(shù)量分布于呼吸道黏膜內(nèi),由上至下數(shù)量逐漸增多,占呼吸道95%,故直接吸入β2激動劑后越深達呼吸道,效果越明顯[3]。普米克令舒是目前治療支氣管哮喘最有效的藥物之一,其非特異性抗炎及抑制變態(tài)反應的強度是地塞米松的20~30倍、氫化可的松的600倍,小劑量即可達到顯著療效[4]。研究顯示[5-6],吸入皮質(zhì)激素加強了對哮喘的控制,并因此減少了住院,從而大大降低了醫(yī)療費用。吸入皮質(zhì)激素的相對安全性已得到認可[7]。
可必特霧化液普米克令舒聯(lián)合吸入,擴張了氣道平滑肌,改善了呼吸功能,可更好地發(fā)揮吸入激素的局部抗炎作用??杀靥仂F化液普米克令舒通過空氣壓縮泵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哮喘,可縮短療程、改善肺功能、降低氣道阻力,早期使用可降低哮喘復發(fā)。而且給藥途徑方便、安全有效,可以縮短患兒住院時間,療效顯著,不良反應小,值得推廣。
[1]上海醫(yī)學會兒科呼吸協(xié)作組.上海市0歲~14歲兒童支氣管哮喘患病情況調(diào)查[J].臨床兒科雜志,2002,20(3):144-146.
[2]全國兒科哮喘防治協(xié)作組.兒童哮喘防治常規(guī)(試行)[J].中華兒科雜志,1998,36(12):747-750.
[3]Vigmola AM.Effects of inhaled corticosteroids,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s,or both,plus long-acting beta2-agonists on asthma pathophysiology:a review of the evidence[J].Drugs,2004,63(Suppl2):35-51.
[4]李明華,殷凱生,董竟成.哮喘病藥物治療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177.
[5]Dinelli DL,Higgnis JC.Case management of asthma for family practice patients:a pilot study[J].Milit Med,2002,167(3):231.
[6]毛一馨,高紀蓉,李勁松,等.兒童哮喘防治的經(jīng)濟因素分析[J].中國臨床康復,2005,(3):188.
[7]徐哲,陳華英,張紹義,等.吸入型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兒童哮喘有效性與安全性的臨床研究[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5,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