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暉 孫洪波
高脂血癥是臨床上常見疾病之一,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目前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變,發(fā)病率越來越高,因此降脂對減少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的發(fā)病率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1]。新鄉(xiāng)市中心醫(yī)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門診及住院部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方法治療高脂血癥患者85例,療效滿意,報道如下。
1.1 病例選擇 納入標準:高膽固醇血癥和混合型高脂血癥患者,血清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5.98mmol/L(230mg/dL)或合并血清2.0mmol/L(180mg/dL)≤甘油三酯(triglyeride,TG) 4.5mmol/L(400mg/dL)。排除標準:2周內服用過調脂藥物;長期服用類固醇激素、避孕藥物、噻嗪類利尿劑、甲狀腺素等藥物史;有甲狀腺、肝膽、腎臟疾病者;實驗室檢查結果明顯異常如:GOTGPT在正常值2倍以上或TBIL、肌酐在正常值1.5倍以上者。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x±s,mmol/L)
1.2 一般資料 選擇符合上述標準的患者169例,隨機分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組和對照組。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組85例,男48例,女37例,年齡32~69歲,平均(48.6±11.5)歲;單純TC增高35例,單純TG增高28例,TC、TG均增高22例。對照組84例,男性47例,女性37例;年齡31~70歲,平均(49.7±11.3)歲;單純TC增高34例,單純TG增高26例,TC、TG均增高24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比較差別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阿托伐他汀鈣片(大連輝瑞制藥有限公司,批號:75837030)10mg,睡前頓服,每日1次;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組在服用阿托伐他汀的基礎上加服通脈降脂片(廈門中藥廠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國藥Z35020076),每次4片,每日3次;2組療程均為12周。2組治療期間低脂飲食,并停用其他影響血脂的藥物。12周后復查血清TC、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水平,并進行療效評價。
1.4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達到以下任何一項者,TC下降≥20%或TG下降≥40%,HDL-C上升≥10mg/dl,LDL-C下降>20%;有效:達到以下任何一項者,TC下降10%~20%,TG下降20%~40%,HDL-C上升4~10mg/dl;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者;惡化:TC上升≥10%,TG上升≥10%,HDL-C下降≥4mg/dl[2]。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血脂變化數(shù)據(jù)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有效率和不良反應比較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組顯效34例(40.00%),有效41例(48.24%),無效10例(11.76%),總有效率88.24%;對照組顯效28例(33.33%),有效33例(39.29%),無效23例(27.38%),總有效率72.62%;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前血脂水平比較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12周后與治療前比較TC、TG、LDL-C明顯降低,HDL-C明顯升高,差別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2周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組血脂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高脂血癥是指血漿脂質的一種或多種成分的濃度高于正常上限時的病理表現(xiàn),包括膽固醇(TC)或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多數(shù)研究認為TC、TG、HDL-C、LDL-C均為心腦血管性疾病的獨立危險因子和預防因素[3]。臨床采用單藥治療雖可降脂,但療效欠佳,探求理想降脂方案的研究已為人們所重視。他汀類藥物不僅能有效控制血脂異常,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而且可使冠心病患者死亡率及事件再發(fā)率下降[4]。阿托伐他汀為HMG-CoA還原酶的競爭性抑制劑,可和HMG-CoA競爭與酶的活性部位結合,從而阻礙HMG-CoA還原酶的作用[5],使細胞中的膽固醇合成受到抑制;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在肝臟內合成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VLDL)并釋放到血漿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由VLDL合成,膽固醇減少,導致LDL-C合成減少,同時刺激細胞表面LDL-C受體合成增加,促進了高親和力的LDL-C的分解代謝,加速血液中VLDL和IDL和LDL的清除;同時還可抑制肝內VLDL的合成,降低總膽固醇TC、TG、LDL-C和升高HDL-C[6]。本研究中對照組應用阿托伐他汀治療12周后,血清中TC、TG和HDL-C改變明顯。
本研究顯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組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高脂血癥,降脂效果更好,與對照組有顯著差異性。其原理為方中筆管草降脂化濁、活血通脈,并配以三七、川芎等,暢通血流、溶解血栓、激活血管內皮素、降低血液粘稠度,其療效比其他中藥提高6~7倍;三七活血化淤,補血強身;川芎活血行氣;荷葉升發(fā)清陽;花椒開胃、健脾、理氣。綜觀全方補益肝腎、健脾化痰、活血行滯,標本兼顧,氣血調和,共奏消痰祛淤之功,而使“脂”歸正化[7]。本研究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方法治療高脂血癥,療效滿意,對降低血脂水平,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具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推廣。
[1]趙紅麗.降脂膠囊治療高脂血癥56例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09,7(23):69-70.
[2]陳剛,雷建國,熊明,等.阿托伐他汀治療高脂血癥的臨床觀察[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05,8(5):461-462.
[3]葉雪萍,宋玉萍.小劑量辛伐他汀聯(lián)合山楂精降脂片治療高脂血癥的療效分析[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09,31(6):775-776.
[4]張學清.辛伐他汀治療高脂血癥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9,6(35):63-64.
[5]胡興文.阿托伐他汀治療高脂血癥70例臨床觀察[J].華西醫(yī)學,2009,24(3):675-676.
[6]張玲.阿托伐他汀對冠心病患者的血管舒張功能的影響[J].中國心血管雜志,2006,11(1):39-42.
[7]陳炬烽,陳國通,方素欽,等.通脈降脂片治療高脂血癥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8,8(6):449-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