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穎慧
好作文要神形兼?zhèn)?br/>——六年級作文復習提高課課例
■廖穎慧
抓住文章的“神”
——巧妙選材立意
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回顧、思考自己在寫作上的收獲和問題,通過同題作文研究訓練來提高學生選材和立意的能力。
教學過程:
1.出示:鋼城一小學生習作情況調查表(調查對象:五六年級學生358人)。其中“你認為自己習作中最大的困難是什么(可選兩項)”的調查結果顯示:沒有素材,不知道寫什么的學生191人,占53.4%;不知道如何把作文寫具體生動的144人,占40.2%;不知道如何構段謀篇,寫文章腳踩西瓜皮很散亂的85人,占23.7%;文章總是沒有新意,很難出彩的167人,占46.6%。
2.針對我們的調查結果,我們來看看怎樣尋找素材,并將文章寫出一定的新意。
1.“踏花歸去馬蹄香”
宋朝時候,有一次畫院招考??荚囀敲}作畫,題目是一句古詩:“踏花歸去馬蹄香。”
考場上安靜極了,應考者都在認真思索。有的認為詩句的重點在“踏花”二字。于是就畫了一些花瓣,讓一青年騎著馬在花瓣上行走。他想這不正是踏花么?表現(xiàn)了春游之后的愉快心情。
有的在分析之后,覺得重點是在“馬”上。踏花也好,歸去也好,馬蹄也好,都離不開“馬”。于是就精心地畫了一匹駿馬,一青年騎在馬上從花叢中疾馳,顯得很有氣勢。
也有的人琢磨“馬蹄”應是重點,因此在畫紙上突出那騰空的馬蹄,并在“馬蹄”旁畫著紛飛的花瓣。他想花瓣都被揚了起來,馬蹄還不會“香”么!
眾多的應考者中,只有一位畫得很特別。他的畫卷上根本沒畫花瓣。他畫的是:夕陽西下之時,一位英俊少年騎在一匹駿馬上。馬在奔騰著,馬蹄高高揚起,一些蝴蝶緊緊地追逐著,在馬蹄的周圍飛舞。
考生交卷后,考官一張張評選。當他看到那張蝴蝶紛飛的畫卷時,就會心地笑了。這張畫被評為最佳。
2.“深山藏古寺”
宋徽宗趙佶喜愛書畫,常出題考畫家。有一次考試,主考官出的題目是“深山藏古寺”。這個題目要畫好并不容易。有的畫家在山腰間畫座古廟,有的把古廟畫在叢林深處。廟,有的畫得完整,有的只畫出廟的一角或廟的一段殘墻斷壁……主考官司一連看了很多幅,都不滿意。就在他感到失望的時候,他突然被一幅畫吸引。他拿起那幅畫仔細端詳了一番,連連點頭稱贊:“好,好,這才是‘魁選’(魁選,即第一名)之作呀!”
那畫家沒有畫寺廟,他畫崇山峻嶺中,一股清泉飛流直下,跳珠濺玉。泉邊有個老態(tài)龍鐘的和尚,一瓢一瓢地舀泉水倒進桶里。就這么一個挑水和尚,就把“深山藏古寺”這個題目表現(xiàn)得含蓄極了。和尚挑水,當然令人想到附近一定有廟;和尚年邁,還得自己來挑水,可以想像得到那廟之古舊、破敗。廟在深山中,畫面上看不見,這就把“藏”字表現(xiàn)了出來。這幅畫比起那些畫廟的一角或廟的一段墻垣,更切合“深山藏古寺”的題意。
3.“野渡無人舟自橫”
宋朝有一個畫院,有一次考畫師,出的題目是:野渡無人舟自橫。意思是說:曠野渡口處的擺渡船,因為沒有艄公,那船只好橫著漂浮在河面上。很多的考生都在“橫”字上動腦筋,在“無人”上想辦法。有的人畫一只船漂在水面上;有的人畫一只無蓬的空船直直的橫在河中央;還有人畫一只空船系在岸邊的樹樁上……只有一人畫的與眾不同。他畫了一只麻雀,正招呼另一只落在船篷上的麻雀下來啄食,結果這個考生被錄取了。
4.《麻雀》片段賞析:
A.列夫·托爾斯泰——母愛
獵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突然,一只老麻雀從一棵樹上撲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絕望地尖叫著。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軀掩護著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兒??墒且驗榫o張,它渾身發(fā)抖了,發(fā)出嘶啞的聲音。它呆立著不動,準備著一場搏斗。在它看來,獵狗是個多么龐大的怪物??!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它飛了下來。
獵狗愣住了,它可能沒料到老麻雀會有這么大的勇氣,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B.周濤《隔窗看雀》——生存哲學
它不會翱翔,也不會盤旋,它不能像那些大的禽類那樣順著氣流,直上白云蒼穹之間,作大俯瞰或大航行。它從一棵樹到另一棵樹,從一個樓檐到另一個檐臺,與人共存,生存于市井之間,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它那么小,落在枝上就是近視眼中的一個黑點,連逗號還是句號都看不清楚。低飛、跳躍、啄食、梳理羽毛,發(fā)出永遠幼稚的鳴叫,在季節(jié)的變化中堅忍或歡快,有責任感地孵蛋和育雛……活著。
C.《籠中雀》——自由
記得小時候,我曾逮到過一只麻雀,想喂它吃喝,養(yǎng)著它,供著它。于是,我往箱子里拋了幾粒米粒,可是,它看了看這些對于它來說是一頓美餐的米粒無動于衷,只是不停地哀鳴,哀鳴……
終于,這只麻雀經(jīng)不住饑餓,一動不動的躺在那里——它死了。起初,我罵它不識好歹,可我錯了,這個認識是在我了解麻雀后。
麻雀它不希望自己被限制生活圈,它渴望的是整個藍天,它希望無憂無慮地在天空下飛翔,即使餓死也不愿蹲在人類自以為舒服的地方——鳥籠。
麻雀有著這樣渴望自由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敬佩?
5.交流:你讀了以上文章的感受。
歸納板書:多角度選材——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1.有一件事我們都經(jīng)歷過,不過寫的人好像不多,如果我們要寫一篇《剪頭》,你可以寫什么?(智慧、發(fā)型、營養(yǎng)、父母、學業(yè)、行行出狀元……)
2.現(xiàn)場練筆:確立一個中心,選擇合適的材料,構思一篇文章。要求:列出提綱。
3.評議:自讀—生評—師評—自評
一篇好的文章是“神形兼?zhèn)洹钡?,有了好的選材和立意,文章就有了靈魂,有了“神”。下節(jié)課,我們還將就“形”的問題和大家繼續(xù)探討。
美化文章的“形”
——關于“描寫”的復習
教學目標:
1.懂得描寫是為文章主題服務的,表達的是作者的情感。
2.通過描寫片段賞析,進一步梳理“描寫”的一般方法,感悟描寫的妙處。
3.利用寫人寫事的兩篇文章,指導學生練寫“描寫”片段。
教學過程:
1.上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作文如何整體把握,選材取意,誰來說說你上節(jié)課的收獲?(“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2.今天,讓我們就怎樣把握好“描寫”的問題來一起探討。
1.記憶搜索,自由交流,明確內容。
(1)什么叫描寫?大家印象深刻的描寫有哪些方面的呢?
相機板書:人物描寫,包括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等;景物描寫,包括狀物描寫、環(huán)境描寫、場景描寫等。
(2)小結:看來,無論是向別人介紹一個人,還是描述一幅景,或者是講述一件事,都離不開描寫!可以說描寫是無處不在的。
2.描寫賞析,梳理方法,體會作用。
(1)出示預習的表格。
(2)看看老師的作業(yè)。
描寫片段摘抄 課題 《看戲》描寫的方法當這個女主角以輕盈而矯健的步子走出場來的時候,這個平靜的海面陡然膨脹起來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陣暴風雨,觀眾像觸了電似的對這位女英雄報以雷鳴般的掌聲。她開始唱了。她圓潤的歌喉在夜空中顫動,聽起來似乎遼遠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鏗鏘。歌詞像珠子似的從她的一笑一顰中,從她的優(yōu)雅的“水袖”中,從她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滾下來,滴在地上,濺到空中,落進每一個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遠的回音。這回音聽不見,但是它卻淹沒了剛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聲。1.生動的修辭2.準確的動作描寫3.抓住了人物最主要特征4.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5.場面描寫來烘托表達的情感 對梅蘭芳的贊美和熱愛
A.這段話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感?
B.作者用了哪些描寫的方法?這些描寫有什么作用呢?
C.小結:有了這樣的描寫,我們就仿佛置身于廣場,梅蘭芳的精湛演出就在我們的面前,我們的心靈為之顫動。
(3)交流學生的作業(yè),梳理描寫的方法,感受描寫的好處。
板書:生動形象
1.師:還記得上次期中考試的作文是什么嗎?是一篇寫事的文章《那次家長會》。
來看看這位同學的《那次家長會》吧。
“叮!叮!叮!”上課鈴又響了,大家都忐忑不安地走進教室,因為這節(jié)課要發(fā)期中考試的卷子了。老師開始念名字了,我的心里就開始打架子鼓了——老師每念一個人,我的鼓槌就猛敲一下!終于念到我的名字了,頓時,我什么聲音也聽不見了,只聽見心臟“咚、咚”狂跳,不知怎么的,卷子已到了我的手中,我瞪大了眼睛——語文87分,數(shù)學81分,英語70分。
我慢慢地回到座位上,腦子里一片空白。這時,老師的一句話猶如晴天霹靂一般炸響在我的耳旁:“同學們,把你們的卷子按語數(shù)外的順序放在桌上,下午開家長會時由家長帶回家。”我的心真正地跌到了谷底。
回家吃完中飯,媽媽開始換衣服,收拾包包,準備去開家長會了。我的心又一次急了起來。正在我發(fā)愣時,門“咚”一下關上了,媽媽已經(jīng)匆匆下樓去了。我呆呆地坐在窗邊……
不知過了多久,門“吱“一聲開了——媽媽回來了。
我不敢抬頭,卻聽見媽媽說:“你怎么啦?心虛呢?沒事,老師說你最近進步了,下次努把力,會考得更好!說,晚上想吃什么?”
我大吃一驚,抬眼看媽媽,媽媽含笑地看著我。我又愧又喜,不好意思地笑了。
A.文章寫得怎么樣?
B.哪里加上一段描寫會更好?想表達自己的什么情感?準備用什么方法去描寫?
C.自由補寫“……”部分。注意用上我們剛才學過的方法。
教師巡視,提示:可以加上一些意象,如雨水、鬧鐘、金魚、電視等等
D.指名交流,師生共同評議。
評議重點: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作用。
E.欣賞學生原文。教室里的情景似乎就出現(xiàn)在我眼前:在黑暗的教室里,媽媽坐在我的座位上,那三張可怕的卷子在媽媽眼前跳著舞,邊跳還邊把自己頭上的分數(shù)當歌唱。老媽的眉頭緊鎖,臉上開始起皺紋,越起越多,眼里布滿血絲,身上燃起了熊熊烈火……
2.這學期,大家都寫過一篇習作,叫《我的偶像》,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位同學的作文:
我的偶像
張芷儀,她的名字與一位明顯——章子怡非常相似,我總喜歡喊她“章子怡”。她的成績非常好,個子和我差不多,總是扎著一個馬尾辮。她是一個“天才”,是我心中的偶像。
還記得上學期的期末考試之前,我有一道奧數(shù)題不會,便去問張芷儀。她看了以后,笑了笑說很簡單,換一種方法思考就可以了。她不慌不忙地講解著,一下就給我講解清楚了。我目瞪口呆,沒想到這么難的題目對她來說這么輕松,太天才了吧!
還有一次,我看見張芷儀在寫口算,便上去看了看,只見她飛快地寫著答案,活像一個計算器。我拿出我的口算來一看,答案全部相同,太“牛”啦!
我真是太佩服她了!如果哪天我可以像她一樣,我睡著都要笑醒了!
A.肯定長處:有真情實感,有事例,條理清楚。
B.找出不足:缺乏描寫,文章不夠具體,人物形象不夠突出。
C.引導思考:寫人的文章要著力刻畫人物,回憶人物描寫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你覺得哪里增加描寫比較合適?你準備用什么方法去描寫?
預設:將外貌描寫穿插到事情當中;以寫我做口算的“慢”來村托張芷儀的“快”,我做數(shù)學的“難”襯托她的“易”;將“她不慌不忙地講解著”這句通過人物動作語言來描寫得更具體些;將“一進門”處,教室里的場面寫具體,以襯托張芷儀潛心學習的狀態(tài)。
D.自由練寫。
E.指名交流,師生共同評議。
評議重點: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結:看來大家已經(jīng)會運用各種描寫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文章也更具體生動了。
1.總結收獲:我們馬上就要畢業(yè)考試了,精彩地運用描寫,我們就能妙筆生花,在考試中展示自己的水平,取得好的成績。
2.鞏固練習:認真修改一篇自己的課堂作文,利用精彩的描寫為自己的作文“生花”。大家一定要記?。菏炷苌?,勤能補拙。
反思:
好的文章是神形兼?zhèn)涞?。六年級作文復習,我從“神”和“形”兩個方面來進行設計,第一部分,通過同題作文研究訓練來提高學生選材和立意的能力。第二部分引導學生復習及運用描寫,為自己的作文添色。
經(jīng)過這樣的復習,既是對舊知的歸納總結,又是對其進一步的提高和升華,對孩子們作文理性思維和駕馭能力培養(yǎng)大有裨益。
(作者單位:武漢市青山區(qū)鋼城一?。?/p>
責任編輯 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