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萌
王 萌 天津市瑞景中學
提高中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讓課堂教學走向優(yōu)質高效必須進行“有效教學反思”,在此基礎上積極改進教學方法,逐步提升教學效果。那么,在平時的教學中,語文教師應該反思些什么呢?又如何進行教學反思呢?筆者認為應該從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作業(yè)設計、課堂教學藝術等方面進行反思。
教學目標不僅是“一切教育現(xiàn)象、教育過程得以形成的最高基準點”,同時也是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師在制定每節(jié)語文課的教學目標時,要指向學生,要體現(xiàn)“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反思教學目標,首先要看自己預設的教學目標是否明確,是否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其次是反思達到教學目標所采用的方法和措施是否得當。再次需要反思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也就是反思教學效果問題。每節(jié)課后語文教師都要對課前的“預設”進行分析,檢查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是否出現(xiàn)“表面達成”現(xiàn)象,認真查找原因,對自己的教學實踐不斷總結,切實提升教學效果。
選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取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更取決于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領悟、駕馭能力。所以,面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教學內容,語文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一定會有很大的不同。語文課堂教學是需要師生協(xié)作共同完成的,語文教師要不斷地分析班集體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以此來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不斷調整、改進,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許多語文教師都在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其教學方法也不盡相同。運用不同的教法,會取得不同的教學效果。對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的反思,根據(jù)學生實際選取更實際的教法,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為語文課堂增加活力。
此外,教學結束后教師還要反思提高課堂效率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小竅門。如,要記憶“飄渺”與“縹緲”這兩個詞語,防止誤寫為“飄緲”或“縹渺”,只需觀察構字偏旁,記住一句歌詞“你是風兒我是沙”即可解決誤寫的問題。又如學習多重定語的語序排列問題時,許多教師都會以“國家隊里/一位/有二十多年教學經(jīng)驗的/優(yōu)秀的/籃球/女/教練。”這個句子為例。以前講授多重定語的語序排列問題時,我會要求學生牢記:表示領屬或時間、處所的定語離中心詞最遠;其次是表示中心詞“怎么樣”的動詞、動詞性短語;再次是表示中心詞“什么樣”的形容詞、形容詞短語;離中心詞最近的是表示“性質”的名詞或名詞短語。即:范圍(領屬)+時間、處所+數(shù)量+動詞(動詞性短語)+形容詞(形容詞性短語)+名詞(名詞性短語)+中心詞。學生對上述的規(guī)定死記硬背,往往是當時費了很多時間記憶,再次遇到多重定語的語序排列問題時依舊“一臉茫然”。第一次講授時我只和學生說讓他們注意遺忘的規(guī)律,經(jīng)常反復記憶上述規(guī)律,進而形成長時記憶。毋庸置疑,這樣的要求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做到的,效果也不佳。第二次講授多重定語的語序排列問題后,我認真進行了教學反思——能不能幫助學生減少記憶的負擔,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呢?我發(fā)現(xiàn)將上述詞語翻譯為英語Range(范圍)+time(時間)+location(處所)+amount(數(shù)量)+ verb(動詞)+adjective(形容詞)+noun(名詞)后,前三個詞語的首字母(rtl)構成了計算機科學中“實時語言”這個英語單詞,后三個詞語的首字母(van)構成了“貨車”這個單詞,從而減輕了記憶的負擔。從此學生處理多重定語的語序排列問題時只要想起“實時語言”(rtl)+a+貨車(van),就可輕而易舉地記起相關要求并解決多重定語的語序排列問題。
傳統(tǒng)的作業(yè)設計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時至今日,有些教師給學生布置的語文作業(yè)內容依舊封閉僵化。新課改以來語文作業(yè)不應該再成為課堂教學的附庸;語文作業(yè)應該成為提升學生人生價值的重要內容;作業(yè)應該起到激勵學生成長的積極作用;所以語文教師布置的作業(yè)應該本著“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能力”的目的,給學生較大認知空間,對作業(yè)應進行有機的設計。作業(yè)設計應立足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敏銳性和嚴密性,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作業(yè)變成課程動態(tài)的生長性的延伸。教師布置語文作業(yè)要注重作業(yè)的開放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則。學生是有個性的、不斷發(fā)展的個體,語文教師布置作業(yè)要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和課程學習的特點,一方面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另一方面要根據(jù)教科書的要求,給學生留下思考、創(chuàng)造的空間。
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藝術主要包括組織教學的藝術和語言表達藝術。對語文課堂教學藝術的充分反思,能幫助教師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溝通,與學生形成共鳴。教師在反思中不斷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同時又以學生為本,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思維方法。教學藝術可以使語文課堂更加和諧生動,使學生消除對語文課堂產(chǎn)生的倦怠情緒,這樣才可能逐步提高教學效率,構建高效課堂。
需要指出的是,語文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必須要及時,還可以在教研時與學科組內其他教師一起研究。做到“有則思,無則不思。可思成功,可思失敗,亦可反思學生學習的狀態(tài)和自己的教學策略,從而調整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