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萌
備注:“DM君”指糖尿病本身,“DMer”指糖尿病患者
一
公元二零一零年九月,我獨在辦公室外徘徊,遇見小編,前來問我道:“先生可曾為DM君寫了一點什么沒有?”我說:“沒有”。她就正告我:“先生還是寫一點罷;DMer很愛看先生的文章?!?/p>
這我是知道的,凡我所寫的文字,大概是因為往往有始無終之故罷,銷行一向就甚為寥落,然而在這樣的稚嫩的學術氛圍中,毅然常伴我左右的就有DMer。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這雖然于永別毫不相干,但在同病相憐之際,卻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夠相信真有所謂“患難見真情”,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現在,卻只能如此而已。
可是我實在不知從何說起。五千多個日夜組成的點滴,洋溢在我的周圍,使我艱于呼吸視聽,哪里還能有什么言語?學會珍惜健康,往往是在失去健康之后。而始終無法與DM君分別,尤使我覺得傷感。我已經在努力珍惜了。我將深味這與DM君長相思守的時光,使它快意于我的傷感,就將這作為送給DMer的菲薄的紀念品,奉獻于那逝去的健康時光。
二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血糖儀,敢于正視淋漓的注射器。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最荒唐的生活習慣,來考驗人類身體的承受力,僅使留下后患無窮的孱弱身軀和無孔不入的并發(fā)癥。在胰島素和降糖藥的奮勇抵抗中,又給人暫得偷生,維持這營營役役的抵觸情緒。我知道這樣的情緒絕不是一個盡頭!
三
DM君是我多年來最忠實的伴侶。伴侶云者,我向來這樣想,這樣說,現在卻覺得有些躊躇了。十五年里,它的秉性我未曾認真思考過,更勿論深究了。但作為一個伴侶,它的確已經在我心底深刻了烙印。
它的姓名第一次為我所見,是在一九九五年的那個秋天,在長長的醫(yī)學代碼里,其中的一個就是它,但是我不認識。直到后來,住進醫(yī)院,我與病房里的一干DMer結伴卷起衣袖抽血化驗,一個臉色陰沉的護士指著化驗單上高得嚇人的血糖值告訴我們:這就是DM君。其時我才能將姓名和實體聯合起來,心中卻暗自詫異。我平素想,經歷過千夫所指而久攻不破的DM君,無論如何,總該是有些難纏或是令人生厭的,但它卻常常不動聲色著,態(tài)度很平和,又默默影響著我的生活。待到從過去的恣意生活變成了現在的規(guī)律作息時,我開始對她重新審視。在渾渾噩噩中窺看塞翁失馬的奧秘和在流變與沿革中體悟健康的本質,我總以為這是DM君教會我的鳳凰涅槃最美麗的重生。
四
我是在與DM君誓死抵抗的那段日子里,開始感受DM君的威力的。嘴饞換來的高血糖和大意引起的低血糖將記憶定格在那些瘋狂的時光。我向來是不憚于懷疑看不到盡頭的慢性病能否有正面效應的,那時,我竟至于懷疑這樣的疾病是否會一夜催人老。
然而日后證明這不是人生一蹶不振的理由,作證的便是我隨后的生活,飲食更規(guī)律了,生活習慣更健康了,心態(tài)更豁達了,目標更明確了,凡事更注意了,還會定期到醫(yī)院檢查了。之后又證明那時的敵對心理已經消失于云煙,這些改變是我同DM君一道經歷過的。在此之前,年少無知的我與DM君不停較勁,負隅頑抗,惡性循環(huán),最終在忽高忽低的血糖面前敗下陣來。
于是,政府就有令,說她是“人類四大殺手之一”!
結果,我已然忘卻;過程,尤使我感慨不已。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我懂得了頑癥之所以頑固的緣由了。頑癥啊,頑癥??!不在頑固中滅亡,就在頑固中爆發(fā)。
五
但是,我還有要說的話。
有些關于DM君的故事我沒有親見;但其后的鏡頭記錄了我與DM君最真實的片段。
這是我不再頑固的畫面,有第一個笑容為證;那是積極配合治療的畫面,有學會自己注射胰島素為證;這是與DM君化敵為友的畫面,有養(yǎng)成定期監(jiān)測血糖的習慣為證;那是自在生活的畫面,有常伴左右的笑容為證。
鏡頭里依舊有苦辣酸甜五味雜陳,但是經歷了否定之否定的輪回之后,對DM君和對生活的再次認知,已不同于以往。
六
時間永是流駛,生活還在繼續(xù),有限的生命時光,在宇宙漫長的歲月尺度中,煞是珍貴。人生經歷的旅途,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材,結果卻只是一小塊。與DM君相伴的時光是必定在其中的,何況是需要相伴永恒久遠的記憶。
然而既然有了記憶,當然不覺要反思。至少,也當浸漬了父母、朋友、愛人的心。改變不了困境,理當學會改變自己,這樣即使暫時遭遇挫折,也會在微漠的傷感中永存微笑的舊影。
沒有經歷過風雨的洗禮,又怎會感受到彩虹的美麗?沒有遭遇過病痛的打擊,又怎會懂得健康的珍貴?沒有經歷過因為DM君的所失,又怎會了解與之相伴的所得?
聶魯達有言:“當華美的葉片落盡,生命的脈絡才歷歷可見?!比缡俏衣?。
七
懷念者在走過的歲月里,會清楚地看見DM君的足跡;真的DMer,將更奮然而前行。
嗚呼,我說不出話,但以此紀念DM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