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商業(yè)陳述,還是更為廣義的陳述,其本質都是“以藝術的方法影響和改變他人”。因此,與其說斯蒂爾的《完美的陳述》是在探討商業(yè)手法,倒不如說是在講述如何更好地溝通。
溫斯頓·丘吉爾發(fā)表演說、史蒂夫·喬布斯選廣告代理商、“世紀審判”O(jiān).J.辛普森被無罪釋放、比爾·克林頓贏得總統(tǒng)大選、披頭士樂隊推出成名曲、倫敦成功申辦2012年奧運會……這些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事件,卻有一個共同點——“完美的陳述”。
喬恩·斯蒂爾說,“完美的陳述”讓聽眾全身心地投入,不僅能發(fā)人深思,也能使人產(chǎn)生共鳴。最重要的是,人們借此能順利地推介理念、贏得機會、促成事務的發(fā)展。在斯蒂爾看來,陳述不僅限于商業(yè)領域,也包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陳述也不只是證明、說服,而是影響他人。為此,斯蒂爾認為他的《完美的陳述》與其說是在探討商業(yè)手法,倒不如說是在講述如何更好地溝通。
要想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改變對“商業(yè)陳述”的既有認識。斯蒂爾寫道:“問題的根源,也許是由于我們所進行的是商業(yè)陳述,因此需要運用特別的規(guī)則,當然,這只是一種可能。但我并不認同商業(yè)陳述應該不同于日常生活中其他類型的陳述——我們在電視、街道、酒吧,甚至是在家中所聽到的形形色色的陳述?!彼沟贍栒J為,不管是商業(yè)陳述,還是更為廣義的陳述,其本質都在于“以藝術的方法影響和改變他人”。
盡管陳述如此重要,斯蒂爾仍然認為現(xiàn)有的絕大多數(shù)商業(yè)陳述由于過分模式化、程序化、標準化。浪費了無數(shù)寶貴的時間和金錢。
此外,我們還要避免犯7個常見的、容易導致陳述失敗的錯誤。它們是:把陳述對象當成競爭對手、將陳述本身當作終極目的、沒有明確的陳述主題、從不考慮聽眾的需求、以演講代替溝通、缺乏清晰的陳述脈絡以及過分糾纏于細節(jié)。斯蒂爾指出,這些都是完美陳述的大忌,特別當你要表達一種主張、提出一種看法乃至傳遞一個信息時,不恰當?shù)姆绞酵m得其反。就像斯蒂爾提到的“震驚世界的辛普森殺妻案”,在他看來,辛普森之所以被陪審團認定為無罪,恰恰是檢控方錯誤的陳述所釀成的惡果。那么,檢控方的法庭陳述有哪些問題呢?斯蒂爾寫道,錯誤一,從不曾仔細傾聽陪審團的聲音:錯誤二,沒有認清陳述的最終目的;錯誤三,把陳述當成了演說;錯誤四,“曉之以理”“但從未”動之以情”。盡管也有人指出,辛普森的無罪是因為美國司法嚴格遵從“無罪推定”和“程序主義”的結果,但不管怎樣,斯蒂爾從表述方式得當與否的角度重新解讀辛普森一案,令人耳目一新。
其實,不管是辛普森案,還是斯蒂爾在書中提到的克林頓贏得大選、披頭士樂隊推廣成名曲,都無一例外地證明了好的陳述(表達)對推動事態(tài)進程的重要作用,以及陳述不應當僅僅只被局限在商業(yè)用途。事實上,越是非商業(yè)領域越是需要完美的陳述。
不管在多大程度上可信,以及在多大范圍內(nèi)可用,斯蒂爾的觀點還是能給人以啟發(fā):當我們面對一群需要被說服的聽眾,需要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指示行事,如何通過口頭表達、“嘴皮子功夫”在較短時間內(nèi)做到,這就是一門藝術了。于是,斯蒂爾給予我們領略和掌握這門藝術的必要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