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打快?!睅缀跏撬兄袊髽I(yè)都能夠看到的現(xiàn)象。之所以如此,企業(yè)也有很多無奈:這些能干之人的確作用非凡,能夠解決眾多難題,將任務交給他們,管理者大多都放心!因為其他人做得難以令人滿意。
每個組織都可能存在這樣的“英雄”,但這些“英雄”內(nèi)心是如何想的,管理者或許知之不深。更多時候管理者會想當然:你是企業(yè)的骨干,給你更好的收入回報,并把你作為重點培養(yǎng)對象,你應該滿意。事實并非如此,“快牛”們時常是身心疲憊,最終喪失了工作的熱情,甚至選擇逃離企業(yè)。
管理者不解的是:為什么重點培養(yǎng)你,給你更高的報酬,你還是選擇逃離?要解決這樣的困惑,管理者應重新認識對員工的激勵。很多管理者只是將收入作為激勵的惟一指標,認為只要給了很好的獎金回報一切都可以搞定。真實狀況卻與管理者的想法相去甚遠,員工對激勵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而不只是獎勵。
激勵的技術(shù)與藝術(shù)
如何看待激勵公平原則呢?橫向而言是各崗位人員橫向比較的平衡;縱向而言是合理且有深度的激勵結(jié)構(gòu)。與各崗位人員橫向比較,要解決的是“快?!迸c“慢牛”之間的平衡。有效的激勵機制,不僅是一項技術(shù),同時是一項藝術(shù)。
在技術(shù)的范疇,需要解決的是績效與收入的合理關(guān)聯(lián),就是所謂的“業(yè)績好收入高”,但這其中需平衡之術(shù),即“快?!鲍@得的收入應與“慢?!庇幸粋€平衡,收入不是一味地高很多,那樣會犧牲團隊整體的熱情。團隊整體平衡的喪失,導致的結(jié)果很可怕——累的累死,歇的歇死。當“快?!钡目冃恰奥!钡?倍,如果你給“快?!?倍于“慢牛”的收入激勵,整個團隊的績效就失去了平衡。所以,收入多少絕不是激勵的惟一手段。
在藝術(shù)的范疇,要解決的是當“快?!迸c“慢?!奔畈荒芤钥冃ё龅缺壤己说臅r候,如何確?!翱炫!币恢北3州^高的工作熱情。保持“快牛”的工作熱情,同時又保證團隊的整體平衡,這是對管理者管理藝術(shù)的考驗。在實際激勵機制中,藝術(shù)化的處理方式是建立合理的激勵結(jié)構(gòu)。
實際工作中,管理者普遍存在一個誤區(qū),他們認為藝術(shù)化的激勵措施是:只要給“快?!备嗑窆膭罨蛘吒嗥髦?,他們就能滿足,自己也搞定了一切。真實效果并非如此,濫用器重之舉,“快牛”們會對此麻木,又招致“慢牛”的嫉妒,“慢牛”們會想:老板對你那么看重,你當然應該挑大梁!這可能將“快牛”推向更加被動的工作環(huán)境。
軟性激勵手段
藝術(shù)化處理激勵機制,是在保證收入和晉升等硬性績效指標的合理前提下,增加一些更具吸引力的軟性激勵手段,如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休假獎勵、培訓福利等。這些軟性激勵手段的設(shè)置,目標是給“快?!备訉嶋H的實惠。不是一切激勵都是圍繞收入展開的,當軟性激勵手段成為激勵機制的有機組成部分時,一切變得更加合理。對于企業(yè)中的“英雄”和“快牛”們,由于業(yè)績突出得到更高的獎金回報,他們會認為那是當然的,而更加軟性的激勵要素,會讓他們更有成就感并符合激勵需求。當然,獎金回報如果不能得到滿足,公平是無從談起的,高獎金是平衡之下的高獎勵。這樣的激勵結(jié)構(gòu),也不會導致“慢牛”們的廣泛且過激的意見,因為他們更多是以收入作為相互比較的重要因素。
激勵機制是沒有絕對公平的,對于管理者而言,考量激勵機制公平與否,團隊整體合理工作狀態(tài)的保障是首要指標,其次是保持優(yōu)秀的“快牛”依舊急速快奔。對此,管理者總是存在認識誤區(qū),他們往往會夸大“快?!钡淖饔?,而忽視團隊的力量。正如案例中我們看到的,“快?!泵Φ媚_不著地,“慢?!眳s是高高掛起!
更令企業(yè)管理者窘迫的是:多數(shù)中國企業(yè)的激勵機制依舊不健全,“可接受工作英雄,不接受收入英雄”依然是多數(shù)企業(yè)員工的心智現(xiàn)實。對此,如果我們的管理者不能建立公平的激勵機制,“王軍”們的離職一定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專家評析
“快?!笔軅母荆皇切枨髥栴},而是沒有適合其成長的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