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運用運動心理學原理結合籃球教學實踐,在教學中采用表象訓練法,分析探討了表象訓練理論依據和可行性,列出了這一方法的具體教學方案,經實驗表明,結合表象訓練進行教學,教學效果明顯好于傳統(tǒng)教學。
關鍵詞:表象訓練法; 籃球教學; 教學實驗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0)06-106-001
一、前言:隨著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研究體育教學方法已成為當前改革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本文通過一學期的籃球教學實驗,將表象訓練運用于教學之中,為體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一點參考依據。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承德石油高等??茖W校2008級專科男生,籃球選項班1、2班共80人(每班40人),隨機選定1班為實驗班,2班為對照班,兩班基礎情況大致相當。并對這兩個班的基本素質進行了測試,結果表明,兩班在五項基本素質方面均無顯著差異,符合統(tǒng)計學對比要求(見表1)。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了文獻資料法、教育實驗法、數理統(tǒng)計法、邏輯分析法等,對本實驗進行科學分析,綜合評定。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1.表象訓練方法的依據
表象訓練法就是通過大腦的思維活動對剛剛建立起來的技術動作圖像在大腦中反復描述,不斷強化,使正確、清晰、完整的技術動作形成表象,來提高技術動作質量。表象是人腦對過去感知的事物形象的反映,它是在感知基礎上形成的,是對過去感知事物形象的再現(xiàn)。運動表象是指在人們頭腦中重現(xiàn)出來的動作形象,它反映動作在一定時間、空間和力量等方面的特點。運動表象是視覺、動覺相互結合的綜合表象。學生的動作概念,是在動作表象的基礎上通過有意識地對各種動作的特點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抽象和概括等復雜的思維過程而形成的。因此,在采用表象訓練法時,學生要集中注意力,產生完成該動作的動覺表象,通過視覺、動覺結合的運動表象的回憶,達到鞏固和改進動作的目的。
2.表象訓練方法的設計與實施
2.1表象訓練方法的設計
(1)制作籃球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技術動作示意圖,在上課前發(fā)給實驗班學生,并講解圖示,配合觀看投籃錄像和教師的正確示范,讓學生能夠看懂理解圖中動作,初步建立動作概念。
(2)結合教學進度,利用自己手中的圖示,高度集中注意力閉目反復想象正確動作的每一個過程,再想象自己在做某一動作,使頭腦中出現(xiàn)的動作表象與實際動作趨于一致、完善、準確,在閉目想象動作的同時做徒手的模仿。
(3)每次表象練習最好由教師在場用語言引導,如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持球方法——瞄準和出手角度——出手力量和速度——拋物線及入籃角——球的旋轉等,學生隨著語言展開想象,反復進行。
(4)表象練習時可想練同時進行;課外表象訓練由教師布置內容,由易到難。
2.2表象訓練的實施
(1)實驗班與對照班在同等條件下分別進行了一學期的籃球教學,所不同的是實驗班在每堂課的開始、中間部分加進了3-5分鐘表象練習的內容,而對照班這個時間仍進行常規(guī)的練習。
(2)實驗班學生每天晚上睡覺前按布置的內容進行10分鐘的表象訓練。
(3)在學期結束時,采用雙盲法將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混合交叉在一起,對每位學生的發(fā)球技術掌握情況進行專家組評判,按統(tǒng)一的評判標準打分。具體方法:每位學生原地單手肩上投籃五次,由評委根據發(fā)球的動作步驟分別給予評分,。
四、實驗結果分析
通過一學期籃球課教學實驗,實驗班投籃技術的五項指標得分均高于對照班,實驗班發(fā)球技術的綜合得分平均為77.5分,而對照班只有62.5分(見表7)。每個單項技術的得分也高于對照班,經統(tǒng)計學檢驗,兩班各項指標均呈現(xiàn)顯著性差異,說明實驗班教學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班。
實驗班在教學中通過采用表象訓練法,加速了動作形成的分化和信息反饋,調動和發(fā)揮了人的主觀能動性,使“想”、“練”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有效地建立了正確的動作概念,鞏固了動作技術。長期不斷的進行表象訓練,能夠提高大腦中動作表象的清晰度和自動化水平,強化動作技能的條件反射,以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五、結論
(1)在籃球教學中采用表象訓練法的教學效果明顯比傳統(tǒng)教學好。
(2)在教學中采用表象訓練,能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yǎng)興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3)表象訓練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練習,簡便易行,是一種有效的輔助練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