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批評懲罰和表揚獎勵,都是對幼兒進行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表揚可以使孩子心情愉悅,信心倍增,批評可以讓孩子保持清醒的頭腦,充分認識自己的不足。表揚和批評巧妙地結合起來,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關鍵詞:批評手段; 幼兒; 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0)6-087-001
在“賞識教育”盛行的今天,“批評”似乎成為教師避而不談的話題。哪怕略微嚴重的批評就有可能被聯(lián)系到對幼兒的不尊重。家長更是在標榜著“賞識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對幼兒的錯誤行為放任縱容。原本不需要表揚的也給予表揚,原本幼兒可以力所能及完成的事情也盲目加以鼓勵和幫助,甚至對幼兒的錯誤行為也能給出合理的借口。誠然,對幼兒的教育應以正面強化為主,然而在現實中,過度的賞識教育無疑是縱容了幼兒的錯誤。由此可見,施教者要正確運用批評手段促進幼兒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一、批評教育的定義
對幼兒進行批評,就是對幼兒所表現出來的不符合教育者所預期的認識或行為進行否定性評價的過程。批評是糾正和防止幼兒不良心理行為問題的一種重要手段,它對維護和促進幼兒心理的健康發(fā)展有著特殊的意義。對幼兒心理的健康發(fā)展有利的、科學合理的批評懲罰,能夠促進幼兒心理的健康發(fā)展。批評不是責罵,一味的責罵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二、批評懲罰教育的重要性
1.沒有批評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山東師范大學教育學博士王美芳教授說過:“賞識和批評,就像鳥的兩翼,缺一不可。每個學生都有可以賞識的地方,自然也有可批評之處。正確的賞識,可以給學生以極大鼓舞;恰當的批評,也會促使學生進步。孩子沒有經歷挫折會變得脆弱異常,因此,要讓孩子的生活中有禁區(qū),他們犯了錯誤要受到懲罰,要讓孩子懂得有些規(guī)則是無法動搖的,有些過失是要自己承擔后果的?!?/p>
2.批評教育是培養(yǎng)幼兒接受挫折教育的好方法
當今的中國家庭一家只有一個孩子,有時不用刻意的賞識,孩子都能感覺到自身的優(yōu)越感。就有教育學家指出:“現在中國的孩子不缺賞識,缺少的是挫折?!边m當地給予批評,讓其嘗一嘗失敗的滋味,也是一種培養(yǎng)孩子接受挫折教育的好方法。相反,如果孩子產生只接受表揚、而不能接受批評的心理,偶爾接受批評,便會沮喪、惱怒或喪失信心。這樣的孩子走上社會后,往往不能正確對待生活道路上的各種挫折和失敗。
3.批評教育是關注幼兒,關愛幼兒的表現
所有的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夠引起別人的注意。孩子既想得到教育者的表揚,也愿意忍受教育者的批評,然而最不希望自己被別人忽視。對幼兒的錯誤行為進行批評懲罰也是教育者關注幼兒、關愛幼兒的表現。
三、批評教育的原則
1.及時性原則。對于幼兒所犯的錯誤,應及時加以批評教育,力求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根據行為主義理論,及時批評,會讓不良行為與不愉快體驗建立更加牢固的“刺激——反應”聯(lián)系,進而減少犯同一錯誤幾率。
2.就事論事原則。批評幼兒應該就事論事,不要以偏概全。不要因為幼兒一時的錯誤,就全盤否定。這樣會大大地挫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幼兒正處在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的過程中,教師和家長要勇于原諒幼兒的過錯,否則,動輒翻舊賬,就會讓過去犯的錯誤永遠成為幼兒發(fā)展的一個揮之不去的精神障礙。
3.適度性原則。批評是為了幼兒更好地健康地發(fā)展,適度的批評能夠讓幼兒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在以后的行為中注意避免。這里的適度有利于對幼兒自尊心的保護。
⑴語言的分寸適度。批評是善意的,不是呵斥和恐嚇。語言不僅要從孩子的實際出發(fā),同時還要注意到幼兒的認知和興趣特點,力求形象、生動,批評的語言要富于親切感,具有激勵性、啟發(fā)性。
⑵批評的頻率適度。批評并不是多多益善的,關鍵是恰到好處。過多的批評,會使幼兒自卑;過濫的批評,會讓幼兒對批評懲罰產生“免疫力”,而使批評失去其應有的教育效果。
4.因人而異原則。對于有自卑心理的幼兒,應盡量少批評,因為他們的自信心十分脆弱,任何不當的批評都會使他們變得更加缺乏自信心;對于過于敏感的幼兒,也應盡量少批評,因為不當的批評可能會導致他們變得更加憂郁。
5.一致性原則。教育者的態(tài)度要一致。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要相互溝通。教師對幼兒進行批評教育,要及時告知家長,以取得家長的理解和協(xié)助。
四、批評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1.要讓幼兒知道受批評懲罰的原因。批評幼兒時,要告訴幼兒,他錯在哪里,今后注意些什么,而不應簡單地懲罰孩子了事,因為那樣,幼兒既不知道錯在哪里,也不知道今后應該如何去做。
2.讓幼兒明白所犯的過失與后果間的聯(lián)系。這樣做的目的在于讓幼兒清楚地知道他的行為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從而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3.告訴幼兒正確的做法。責罰只是一種教育的手段,而不是教育目的。在對孩子進行責罰時,必須教給幼兒做事的正確方法。最好是給幼兒做些暗示,讓幼兒自己去思考并作出判斷。
4.不要在自己感情沖動的時候批評幼兒。因為當我們處在情緒失控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意氣用事而加大對幼兒的懲罰力度,進而有可能會給幼兒身心帶來不可挽回的危害。批評不是目的,批評的關鍵使幼兒知錯改錯。在獲知幼兒犯錯誤后,成人要調整好自我的情緒,保持平和而理性的心態(tài),采用適度的語言和行動,對其進行教育。只有這樣,才能既糾正幼兒的不良行為,又不會傷及幼兒的心靈。
批評懲罰和表揚獎勵,都是對幼兒進行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表揚可以使孩子心情愉悅,信心倍增,批評可以讓孩子保持清醒的頭腦,充分認識自己的不足。表揚和批評巧妙的結合起來,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我們應該記住,表揚獎勵應該是教育幼兒的主要手段,而批評懲罰則是一種輔助手段。批評要注意方式方法,盡量婉轉含蓄,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體現了“熱愛孩子、尊重孩子”,才會讓孩子們在教育的海洋里激情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