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北省委于1930年12月下旬成立,根據(jù)中共中央取消北方局和順直省委,成立中共河北省委的決定,中共河北省委在天津正式成立。阮嘯仙任代理書記,毅宇(賀昌)、笑仙(阮嘯仙)、曉野(余澤鴻)、芝甫(張昆第)、均和(胡均鶴)、童長榮、任國楨、王俊仙、謝清玉(郝清玉)為省委委員,廖劃平、陳復、劉天章、杜正廷(武正廷)為候補委員。中共河北省委負責領導冀(含平、津)、熱河、察哈爾、綏遠、山西、陜西、內蒙古全部及豫北、魯西北的黨組織及黨的工作。為貫徹黨的方針政策,指導各地黨組織的活動起了重要作用。中共河北省委從1930年12月至1938年6月間,先接辦了《北方紅旗》,后創(chuàng)辦了《北方紅旗小報》和《火線》等重要報刊。此外,河北省委直屬機關黨組織辦有《實話報》,省委軍委會所屬河北革命兵士委員會辦有《士兵的話》等報刊。這些報刊在黨的建設、群眾運動以及宣傳抗日救國斗爭等方面均起了積極作用。
《北方紅旗》
創(chuàng)辦于1929年2月,???933年4月,共出版72期,另有副刊2期,號外1份。前53期為中共順直省委喉舌,1930年12月中共順直省委改組為中共河北省委后,《北方紅旗》即為中共河北省委機關報?!侗狈郊t旗》是在黨內激烈的路線斗爭中產(chǎn)生的,是在秘密斗爭環(huán)境中編輯出版的,由于黨內斗爭的影響和敵人的摧殘破壞,曾經(jīng)幾起幾落。在其存在的4年零2個月中,大體經(jīng)過了三個階段:
1929年2月至1930年12月為第一個階段。這一階段《北方紅旗》共出版53期。第1期至第9期為32開油印本,不定期。1929年12月《北方紅旗》從第10期起改為每周出一期。從1930年1月第11期起改油印為鉛印。從1930年5月第13期開始改為大8開紙鉛印本?!侗狈郊t旗》主要刊登如下內容的稿件:一是中共中央、北方局和省委有關與帝國主義、軍閥和國民黨反動派做斗爭的方針政策性文件;二是時事、理論、政治分析性文章;三是各地工作經(jīng)驗介紹;四是各地消息和新聞報道。內容生動活潑,深受黨內外同志歡迎。但是,由于黨內路線斗爭日益激烈,加上省委機關接連遭受破壞,1930年12月《北方紅旗》出版到53期就???。
1932年3月至1932年12月為第二階段。這一階段《北方紅旗》共出版18期,第1期為32開紙油印本,第2期以后為32紙開鉛印本。在1932年3月25日重新出版的《北方紅旗》第1期上有《發(fā)刊辭》說:“《北方紅旗》是河北省共產(chǎn)黨機關報,他是河北省革命運動的宣傳者、領導者、組織者,他是廣大工農(nóng)勞苦群眾自己的喉舌,他是堅決的與帝國主義和地主豪紳、軍閥資產(chǎn)階級的國民黨斗爭到底的最有力的武器”。還說:“《北方紅旗》每周與讀者相見一次,他歡迎投稿,歡迎捐助,歡迎轉載,尤其歡迎發(fā)放到廣大群眾中去”。重新出版的《北方紅旗》具有以下幾種主要特點:一是盡量擴大讀者對象。讓更多的讀者了解中國共產(chǎn)黨的方針、政策和政治主張,讓更多的群眾了解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占領我國東三省后又向華北瘋狂進攻的事實真相。因此,中共河北省委除進行廣泛的群眾工作外,擴大政治宣傳、為《北方紅旗》爭取更多的讀者也是一項主要的任務。不但號召黨員團員和其他革命同志都來訂購或閱讀《北方紅旗》,還請各地方黨的組織設法委托書點、報販代售。有時還送給國民黨的下層公務人員和兵士閱讀。二是秘密發(fā)行和傳遞?!侗狈郊t旗》內容是公開的,不怕敵人得到。但是,為了避開敵人的偵察、檢查和破壞,發(fā)行工作和傳遞工作都是秘密進行的。首先,《北方紅旗》納入黨的書報刊物統(tǒng)一發(fā)行網(wǎng)。根據(jù)1930年5月28日《中共中央給各省委指示信——注意秘密工作和文件保管工作》的規(guī)定,中共河北省委決定建立發(fā)行科,統(tǒng)一發(fā)行中共中央、北方局和河北省委一切書報刊物。其次,《北方紅旗》由中共河北省委秘書處交通科統(tǒng)一傳遞。為了傳遞中的安全,《北方紅旗》需進行偽裝,即出版者不署中共河北省委而署名“北方紅旗社”;采取內外兩層封面。內封面為《北方紅旗》及目錄,外封面為偽裝的偽名字,比如第5期封面印有《體育旬刊》字樣,第7期封面印有《滿蒙積極政策》字樣,而第17期與第18期合刊的封面不但印有《北方公論》這個偽書名,而且封面印的文章目錄和作者姓名等也是偽托的,期刊內沒有這些文章。這種“表里不一”的偽裝,是掩護秘密工作的需要,是為了把本刊物更安全、更快地輸送到每個讀者手中所采取的必要措施。三是在黨內激烈的斗爭中出版的。《北方紅旗》是中共河北省委的機關報,也是中共中央北方局用來指導北方有關省黨的中心工作的重要刊物。本刊在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內蒙、陜北等地有廣大的讀者,有很大的影響??v觀《北方紅旗》所登載的文件或文章,以宣傳馬列主義、鼓舞群眾革命斗爭、交流工作經(jīng)驗和宣傳抗日救國為主要內容,這些無疑都是正確的。因此,1932年9月25日《北方紅旗》第12期刊登出《河北省委黨報委員會對〈北方紅旗〉的檢查》一文,其中說:“我們檢查過去十一期的《北方紅旗》,認為它在省委領導之下,執(zhí)行了正確的政治路線,擴大了黨的影響,得到華北工農(nóng)勞苦群眾熱烈的擁護與援助”。但也刊登了一些內容有錯誤的文件和文章,如“對于民族革命戰(zhàn)爭認識的錯誤”,“對于有機戰(zhàn)爭認識的錯誤”以及“對于組織問題沒有明確的認識”等等。盡管事實如此,《北方紅旗》仍然受到了壓抑和打擊。1932年12月11日出版的《北方紅旗》第17和18期合刊轉載史東的《關于〈北方紅旗〉中右傾機會主義的錯誤》一文,給《北方紅旗》帶上右傾的帽子并迫使它停刊了。
1933年4月是《北方紅旗》最后階段。???個月的《北方紅旗》于1933年4月25日又出版了第21期,這是《北方紅旗》的復刊,也是它的最后結束。雖然這次僅出版了一期即第21期又???,但中共河北省委為其做的準備工作是比較充分的。在這期《編后話》中說:自從《北方紅旗》第18期???,各方面投送稿件的工作仍在繼續(xù),省委編輯工作仍在進行,先后編輯出第19期和第20期,都因為敵人屢次破壞,稿件“完全損失了”。在敵人摧殘面前,編輯工作人員毫不動搖,把余下的稿子“編集起來,準備出21期,不久當可與讀者見面”。由于技術和經(jīng)濟力量不足,這期仍用32開紙油印本,但《編后話》說“我們仍在竭力設法鉛印”。為了實現(xiàn)這一愿望,決定把省委秘書處油印科一分為二,保留油印科,增設印刷科,負責省委一切文件和書報刊物的印刷工作?!毒幒笤挕愤€說:《北方紅旗》今后要分正刊與副刊。正刊每半月出版一期,副刊多登載國內外消息和新聞報道,打算“每5天出版一期”。
編者的信心十足,愿望是良好的。但在恢復出版《北方紅旗》時,中共河北省委已經(jīng)出版了另一種內部刊物——《火線》。在同一時間內省委出版兩種機關報,不論從人力上、經(jīng)濟上,還是從技術和稿源上都難以辦到。于是省委終于忍痛割愛,停辦《北方紅旗》,留下《火線》繼續(xù)出版。
《北方紅旗小報》
1930年12月5日中共河北省委機關報——《北方紅旗小報》第1期問世,使省委的政治宣傳工作極大的加強了。這時,省委有每周出版的《北方紅旗》,又有三天出版一次的小報。一刊一報,相互補充,相得益彰。所謂小報,即紙張為大8開,鉛印,攜帶靈活,易于秘密傳遞;篇幅少,每期2—3張,二千字左右,便于編輯和印刷;文章短小精干,生動活潑,小報問世后深受讀者的歡迎。
《北方紅旗小報》以廣大黨員、干部和革命群眾為重要閱讀對象,公開征訂發(fā)售。在每期出版者欄目中都寫有:本報每月8期,每份銅板2枚。各地代辦處為“各赤色工會、互濟會分會、革命學生會、革命兵士委員會、赤色農(nóng)會、共產(chǎn)黨支部及共產(chǎn)青年團支部等,還請各地有關書店和報販代為零售。《北方紅旗小報》發(fā)行雖是公開的,但編輯、印刷、傳遞是在秘密的環(huán)境中進行的。根據(jù)1930年5月《中共中央給各省委指示信》關于各省委既要做好秘密工作又要“擴大黨的政治宣傳”的規(guī)定,中共河北省委決定以“北方紅旗社”的名義出版《北方紅旗小報》。1930年11月18日北方局在《出版小紅旗致各級黨部一封信》中指出:為了使廣大群眾團聚在黨組織之下,本黨需要迅速出版通俗、最淺近的鼓動刊物——小紅旗”。小紅旗主要登載時間性強的文件、文章和新聞報道,內容尖銳,富有戰(zhàn)斗力,鼓動性強。比如第2期的《革命高漲中鐵常委會擴大會議盛況》,第3期的《河南鄭西爆發(fā)游擊戰(zhàn)爭》,第8期的《國民黨武力解散北平新農(nóng)農(nóng)業(yè)學校》等等,及時報道了工農(nóng)兵和學生運動,及時報道了紅軍和游擊隊戰(zhàn)斗勝利的消息,及時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罪行和國民黨反動派反共反人民的活動?!侗狈郊t旗小報》在當時起到了鞭撻敵人和鼓舞群眾的積極作用。
由于《北方紅旗小報》辦的生動活潑,適合廣大工農(nóng)兵群眾閱讀,因而發(fā)行面廣,讀者較多,擴大了黨的政治影響。但是,因遭受敵人的破壞,當1930年12月28日出版第8期后即被迫??恕?/p>
《火線》
《火線》是中共河北省委機關報,黨內刊物,32開紙油印本,創(chuàng)辦于1933年3月,???938年6月,共出版97期,是中共河北省委出版時間最長、期數(shù)最多、影響面最大的一種刊物。
《火線》創(chuàng)辦于華北危亡之際。1933年3月,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軍以我國的東三省為基地,先出兵占領了熱河,后又向我長城各口進攻,冷口失陷、灤東失守!綏東告急!日本侵略軍直逼平津!河北已成為抗日的火線!華北已成為抗日的火線,火線告急,牽動著祖國各族人民的心!參加抗日救亡,開赴火線進行戰(zhàn)斗,已成為億萬人民的心聲。在濃煙滾滾地抗日烽火中,在抗日救國的怒吼聲中,中共河北省委的喉舌《火線》第1期出版了!《火線》第6期刊登的《火線上的號召》說:“河北黨的同志們!應該首先積極的參加火線上的工作,全華北的黨員同志們應該以快的速度不斷的趕到火線上來!”在火線上建設黨,在火線上堅持斗爭,這就是《火線》出版的宗旨和背景。
河北省地處抗日前線,《火線》緊緊依據(jù)這個特點進行積極的宣傳鼓動工作,其內容與黨的中心任務密切配合,主要刊載黨的文件、重要文章及國內外消息或新聞報道等。對于登載的黨文件,有中共中央的抗日宣言、民族政策、土地政策、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指示、通電,有北方局的工作計劃、決定和指示等。其中以中共河北省委文件為最多,在許多重大問題上,都以刊載省委文件的形式來表明黨的主張,并號召民眾與黨一起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例如1933年5月國民黨政府代表與日本駐關東軍代表岡村寧次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塘沽協(xié)定》后,中共河北省委立即發(fā)出了《火線上的號召》,號召民眾開展抗日救國斗爭;1935年7月將揭示代表何應欽、日本在我國華北駐屯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簽訂旨在進一步出賣華北的《何梅協(xié)定》時,中共河北省委立即在《火線》第39期上發(fā)表《為目前華北形勢危急與積極開展反日反國民黨斗爭問題》的緊急通知,全面部署了黨的工作和積極發(fā)動民眾進行抗日救亡斗爭。《火線》及時登載黨的重要文件,使廣大干部及時了解并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使廣大勞苦群眾及時了解黨的主張并進一步團結在黨的周圍。因此,《火線》在河北乃至在華北黨的工作中起了行動指南的作用。此外,《火線》幾乎每期都選登幾篇重要文章,其中有本省某些領導或北方局一些負責人寫的文章,也有中共中央領導人或中央軍委部分首長的信件和文章。例如《毛澤東響應章乃器等的一封信》、《周恩來同志關于哥老會問題給陜北省委信》和《我們對修改國民大會法規(guī)的意見》等,對團結抗日方針進行了高度的評價和科學的闡述。此外還選登了李維漢、博古、楊尚昆同志等大量論文,對于河北省黨的組織建設、思想建設、黨員的理論學習和對于紅軍的發(fā)展以及抗日游擊戰(zhàn)爭的興起等都有極大的作用。同時,《火線》還有一個各地通訊欄,專門登載各地反映工廠、農(nóng)村、學校、兵營等革命運動狀況的通訊。1933年4月6日《火線》第2期《北方火線社啟事》中說:為了反映河北革命運動的下層狀況“決定組織支部通訊,經(jīng)常登載支部通訊的稿件,來提高支部工作的地位,介紹支部活動的經(jīng)驗與討論支部工作改善的方法”。對于國內外重大消息及新聞,《火線》每期都要刊登有幾篇,有揭露敵人侵略陰謀和暴虐罪行的消息,也有歌頌人民抗日活動和紅軍勝利的新聞報道。例如《直南抗日游擊戰(zhàn)爭的轉變及其勝利的開展》一文,不僅對讀者起了及時的鼓舞作用,而且對其他地區(qū)開展抗日游擊戰(zhàn)爭也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火線》的出版發(fā)行不僅得到了中央領導的重視與支持,也成為他們領導革命的宣傳武器。1936年3月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劉少奇奉命來到天津。先以中央代表身份指導工作,后任中共中央北方局書記,并具體指導中共河北省委的工作。劉少奇到天津后,由于工作的需要,在《火線》上發(fā)表了許多文章,在黨的建設、群眾工作、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糾正錯誤思想等方面進行了系統(tǒng)的組織和宣傳。
劉少奇來天津后,首先抓的是思想建設。通過深入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在黨員中存在著“打倒一切、一切不合作、一切斗爭到底”的左傾冒險思想。這種思想認識嚴重影響了革命事業(yè)的發(fā)展,不利于團結抗戰(zhàn)的進行。為此,少奇同志于1936年4月1日寫出《肅清立三路線的殘余——關門主義與冒險主義》文章,以“KV”的代號在《火線精選》上發(fā)表。文章分析了華北的形勢,闡明了黨的中心任務,指出: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面前,中國的社會各階級、階層和黨派,除了極少數(shù)甘心做亡國奴的漢奸之外,都迫切要求停止內戰(zhàn),團結抗日。在此形勢下,黨的一項主要任務就是放手發(fā)動群眾,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開展神圣的民族革命戰(zhàn)爭。而關門主義者不懂黨的策略,不根據(jù)黨的政策和革命形勢辦事,違背了團結抗日原則,是應當糾正的。由于在某些領導干部中,嚴重的存在著不調查研究、不深入群眾和脫離客觀實際的工作作風。有些報告、指示文件空洞無物,有些八股文章空喊口號。為了克服這種脫離群眾、脫離實際的作風,劉少奇接連寫出《肅清空談的領導作風》、《所謂具體領導》、《公開工作與秘密工作的區(qū)別及其領導——教育同志的材料》和《把一般原則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具體問題結合起來》等文章,均以“KV”的代號分別刊登在《火線精選》和《火線》第63期上。這些文章嚴肅批評了空談的領導作風,強調指出:各地方、各工廠、各學校、各農(nóng)村、各兵營黨組織和領導者應當根據(jù)具體條件進行工作,要用一番功夫去研究黨的決議和指示,把具體情況與黨的方針政策吃透,并在不同環(huán)境中去運用。領導干部一定要擺脫事務主義,堅持原則抓大事、深入群眾,依靠群眾,引導群眾,工作就能開展起來。
劉少奇來同志來天津前,曾參加了瓦窯堡政治局會議,會議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策略。華北地處抗日最前線,更需要團結一切力量進行抗日救亡斗爭。于是,少奇到天津后,立即從理論上、思想上、組織上為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作了大量工作。1936年4月1日劉少奇在《火線》上發(fā)表的《肅清關門主義與冒險主義》澄清了一部分同志的模糊認識。1936年11月15日劉少奇寫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基本原則》以“KV”的代號分別在《火線》第65期至第67期連載發(fā)表。這篇重要著作是經(jīng)毛澤東親筆修改后由《火線》發(fā)表的。這篇文章以馬列主義的基本理論與華北抗日具體實踐相結合,從國共第一次合作的歷史經(jīng)驗入手,對中國革命形勢和華北革命形勢發(fā)展變化、社會各階級、各階層抗日的態(tài)度、資產(chǎn)階級內部的分化、無產(chǎn)階級立場與策略,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目的與意義、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領導權等等進行了科學的論述。文章所闡述的原則、方針、政策、策略和規(guī)定的具體方法,不僅是北方局和河北省黨組織的行動指南,對全黨全國實行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也具有指導作用。1936年11月劉少奇摘錄了中共中央指示中如下一段話:中央認為:“目前中國的主要敵人是日本帝國主義”,蔣介石的軍隊大部分有“參加抗日的可能”,所以今后對“抗日反蔣”的口號應改為“逼蔣抗日”,并把這段話送《火線》發(fā)表?!痘鹁€》第63期在刊登這段話時,還刊登了《KV啟事》,啟事說:“我發(fā)起在《火線》上組織一個討論會,這個討論會不要另外的組織形式,每個同志都可以參加,對于各方面的問題都可以討論,但最好是與目前現(xiàn)實生活有關的重大問題,新策略路線中的問題。如果同志們贊成我這個提議,就請你們提問題與意見,簡單寫給各級黨組織,由組織匯齊轉給《火線》,在《火線》上發(fā)表并討論。同志們!你們贊成嗎?來吧!!!”。在劉少奇親自主持下,《火線》群眾討論欄辦得有聲有色,起到了宣傳教育園地的作用。
由于《火線》宣傳作用的重要性,其發(fā)行工作得到了省委的高度重視。中共河北省委成立初期,就在省委秘書處內設立了發(fā)行科、交通科,負責中共中央機關發(fā)來的和本省委的一切文件和內部書報刊物的發(fā)行、傳遞等項工作。而《火線》就是發(fā)行、傳遞工作中的一項主要內容,據(jù)1934年9月20日中共河北省委秘書處《八月份工作報告》記載,《火線》發(fā)行和傳遞工作是這樣的:《火線》的印刷數(shù)為150份左右,這是從統(tǒng)計表中看到的大概數(shù)。因為在秘密斗爭環(huán)境中,黨的出版物一般是不讓人知道所印的確切份數(shù)的。《火線》每期的印數(shù)也不多見。只是在省委秘書處1934年8月報告所附《八月份印刷科印出文件統(tǒng)計表》中有兩處記載,現(xiàn)摘錄如下:
從摘錄表中可以看出,《火線》第20期和第21期的印數(shù)都在150份以上,而且大多數(shù)已經(jīng)發(fā)出。在秘密斗爭環(huán)境中,省一級的內部刊物印150份左右算是不錯的。以地區(qū)為單位發(fā)送《火線》,由于《火線》是黨內刊物,不公開發(fā)售,一般是由支部預定數(shù)目后交中共縣委或地(市)委秘書處統(tǒng)一上報省委秘書處,省委秘書處按各地統(tǒng)計數(shù)分發(fā)。例如在1934年中共河北省委秘書處《八月份發(fā)出文件的統(tǒng)計報告》中說:本月份向中共中央送《火線》第20期1份,向省委送《火線》第20期5份,向中國共青團河北省委及其所屬送《火線》20-21期共40份,向省總工會系統(tǒng)送《火線》19-21期共60份,向各地(市)委、縣委送《火線》第17期至第21期共48份。省委秘書處交通科將《火線》等文件或刊物傳遞到各系統(tǒng)和各地方后,再由各系統(tǒng)、各地方秘書部門分送到各支部或訂閱者個人手中?!痘鹁€》油印質量是逐步提高的?!痘鹁€》是油印的,不僅要求來稿者要做到字跡清楚、抄寫整齊、正確使用標點符號,而且要求省委秘書處油印科在秘密刻寫時也必須“字跡清晰”、保證“不丟一個字”,最后成書“裝訂要整齊”等。
由于《火線》發(fā)表的文件或一些文章政策與策略性強,有一定的理論水平。特別是刊登了大量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中央領導人的文章和中共中央、北方局和省委文件,使得《火線》這個刊物不但對河北省,也對全黨在黨的組織建設、思想建設、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和抗日救亡運動的開展等方面起了一定的指導作用。
《士兵的話》
《士兵的話》由河北省革命士兵委員會主辦,32開紙油印小冊子。1933年3月11日出版第1期,1933年5月1日出版第7期后未見再出版。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初期,中共中央軍委曾出版《軍事通訊》等刊物,并號召各中央局以及各省委軍委加強政治宣傳、做好白軍兵士的工作。在組織形式上,各省軍委內部設有組織科、宣傳科、總務科和革命士兵委員會等組織。所以,河北省革命委員會也就是省委軍委內部的一個組織機構?!妒勘脑挕肥窃谑∥娢I導下創(chuàng)辦的一種宣傳性小冊子。
《士兵的話》每周出一期,每期5—6頁約1500—2000字,全部刊載新聞消息。開辟有“開頭的話”、“有什么事”、“通訊”、“紅軍捷報”、“專載”、“連環(huán)畫”等欄目。每條消息有根有據(jù),生動有趣,故事性強,而且通俗易懂,很適合國民黨軍隊下層官兵閱讀?!妒勘脑挕氛f的是國民黨下層官兵心里話,鼓動性強。例如第2期有一篇《誰的功勞》,說的是國民革命軍第八旅抗戰(zhàn)有功,而這功勞是士兵弟兄的,不是旅長的;第3期上有《河北革命士兵委員會告士兵書》說:“日本帝國主義已占領古北口,炸死了一萬多士兵和老百姓”。消息都很短,有的幾十個字,上百字,抓住要害,一針見血,把國民黨蔣介石丑惡嘴臉和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兇殘面貌揭露出來。
《實話報》
《實話報》由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主辦,以“實話報社”名義出版。1934年4月25日出版第1期,1934年8月30日第29期出版后???。該報采用4開紙鉛印,每5天出一期,每期3—5張。讀者為河北省的廣大革命民眾。由各地方黨組織經(jīng)辦并委托各工廠、學校等單位代售,每份零售1枚銅板。《實話報》第1期編者話中說:這個小報是全體民眾的言論機關,“完全是說我們自己的話”。民眾的話是真實的,有什么心里話要說一說,有什么意見要提一提,都可以寫出來在自己的報刊—《實話報》上發(fā)表。
《實話報》可以委托社會關系公開發(fā)售,因而它登載的黨的文件或文章都必須是內容公開的。例如有第2期有《中共中央委員會為日本帝國主義對華北新近公告民眾書》、第14期有《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第26期有《紅軍北上抗日宣言》等等,把黨的抗日主張及時告訴群眾,有利于發(fā)動群眾抗日救國和密切黨與人民群眾的關系?!秾嵲拡蟆泛茏⒁獍讶罕娮铌P心的大事及時報道出去,比如《論目前華北危亡的形勢》、《紅軍在四川福建新勝利》,宋慶齡、李杜等發(fā)起籌建《國民武裝自衛(wèi)會》等等,都是教育、宣傳、組織民眾的好文章、好教材?!秾嵲拡蟆肥前l(fā)行量比較大的一種報紙。據(jù)1934年9月20日《中共河北省委秘書處八月份工作報告》統(tǒng)計:在8月份內僅中共河北省委秘書處交通科就向中共中央、省委機關、共青團河北省委系統(tǒng)、省總工會系統(tǒng)、本省各地(市)縣委送出《實話報》16至29期共723份。從發(fā)行量來看,這是一份比較受群眾歡迎的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