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是情人節(jié),是個甜蜜的日子。但有不少人,尤其是中年人卻在情人節(jié)前倍感焦慮,遭遇心理危機。這是什么原因?怎樣化解這類心理危機?
中年男性患“戀愛饑渴癥”
52歲的陶先生早已娶妻生子。按說情人節(jié)與已有家室的男人沒有多大關(guān)系。但陶先生在情人節(jié)前幾天異常焦慮、忙碌,心里總想著到時候約自己心儀的女性朋友去吃飯、游玩。他這是典型的“戀愛饑渴癥”表現(xiàn)。
有閑生出浪漫情懷
“戀愛饑渴癥”最易發(fā)生在步入中年的男女身上,而男性發(fā)生戀愛饑渴癥的概率要高于女性。所謂戀愛饑渴癥為什么常常發(fā)生在中年人身上呢?原因是步入中年之后,夫妻之間感情趨于平淡,兒女們大多長大成人,不再像以前那樣對父母表現(xiàn)得親密、隨意。這些中年人自然而然產(chǎn)生空虛寂寞感,容易產(chǎn)生對情感的新渴求。如果這種渴求處理不當,便會變成一種強烈的、不理性的情感,甚至會變成一種瘋狂的情感需要,不顧一切地追求不切實際的浪漫愛情。
另外,當今社會很多中年婦女營養(yǎng)攝取較好,不再家務纏身,生活與社交范圍也比上一代人廣闊了不少,讓她們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年輕。年輕的外表與健康的身體易給她們造成一種“自己還很年輕,還可以浪漫一番”的假象。于是她們當中的一部分人便像年輕人那樣去追逐浪漫愛情了。還有,中年人面對青春年華的逝去,產(chǎn)生失落感與危機感,也是他們發(fā)生情感饑渴的不可忽視的原因。
平常心應對愛情渴望
人到中年之后比年輕人更易受情感的傷害,冒家庭破碎的危險去尋求婚外情往往是得不償失的,他們的愛情往往都是以悲劇收場。因此,中年人應以提高精神生活為主,以平常心來應對內(nèi)心對愛情的渴望,假如能多參加文體活動和各種各樣的俱樂部,擴大精神活動空間,便不易產(chǎn)生注意力過度集中于情欲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