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過后夏日炎炎,我有幸受《雁門關(guān)》雜志社高建峰老師邀請,與單位同仁美女小張、帥哥小李午后驅(qū)車同游著名的佛教文化旅游勝地白仁巖,我深感其風景秀麗佛韻幽然,特作游記一篇以表傾慕之情。
白仁巖位于山西代縣境內(nèi)西北,古雁門關(guān)右翼的茹山峽谷中,距縣城15公里。這里層巒疊嶂,云煙氤氳,植被茂密,鳥獸活躍,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山上有寺,寺里有殿,曲折幽回,真?zhèn)€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寺內(nèi)殿、堂、亭、閣臨深澗,傍危崖,高下錯落,別具一格,展現(xiàn)出北方風景名勝特有的壯麗神韻。自古“巖寺晚鐘”為雁門“八景”之一,歷代文人多有詠嘆。站在白仁巖的入口處,撞入你視線的是那東西綿延的巍峨高山。山為中國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西向余脈。沿著1600多年前慧遠大師走過的蜿蜒小徑,從兩邊的山隙中感受到了那從東晉王朝刮來的幽幽涼風,我不禁為代州悠久的歷史古韻所感動。在白仁巖峽谷的兩邊偶爾會看到億萬年前的化石。美女小張總是很活潑地把隨手拾到的這些片狀化石壘成小寶塔一樣的形狀,我好奇地詢問這是什么含義,帥哥小李笑著解釋說:“這是代縣本地人們的一種祈福的方式,在這佛教之地更是用來保幸福平安吶!”聽著他樸實而憨厚的代縣話,使我突然明白了代縣人對自然和佛學的敬畏其實很淳樸而直接。果然在山路兩側(cè)不時可以看見過往的游人們用這種化石堆成的石塔,星星點點不可勝數(shù)。難怪代縣能成為山西省四大歷史文化名城呢,我想這和代縣人這種對佛學自然而然流露出的敬畏之情有關(guān)吧?在市場經(jīng)濟的大潮不斷侵蝕我們的生活,金錢至上的崇拜隨處可見的情況下,代縣人這種樸素而簡單的信仰和情懷是不是更值得我們感懷和深思呢?于是我也懷著一種對佛學的尊崇與對自然的感悟,默默地把隨手拾到的化石壘成小小的寶塔,以寄托我作為一個世俗之人對生活的那些祝福與想念??粗矣H手堆成的祈寶塔我突然想到,要是1600多年前的慧遠大師重入世間,再次走上這條白仁巖小徑,那他要是看到山路兩旁俗世的游人們經(jīng)年累月留下的不可計數(shù)的祈福石塔,他是會手捻佛珠默誦佛法呢,還是會信手拈花笑而不語呢?
話說回來這些化石大都是植物化石??粗切╅L在石頭中的樹木以及樹木上嬉戲的小昆蟲,我們才知道悠久究竟有多久。在億萬年前白仁巖或許就是一片森林的海洋,地球的一次偶然沖動,使白仁巖長成現(xiàn)在這個高聳挺拔的模樣。走上白仁巖,你會猛然發(fā)現(xiàn)在層巒疊嶂的白仁巖上藏有一個霧云洞,有意思的是當?shù)氐睦习傩找恢卑鸯F云洞當作他們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天氣預報。霧云洞上云霧滾滾,天就要下雨了;霧云洞上云霧稀薄,今天就是晴空萬里。
在登山過程中,高老師告訴了我一些有關(guān)白仁巖的趣聞。他說每到下雨天的時候,白仁巖就像東海的蓬萊,云霧縹緲,似夢似幻。霧云洞里云霧滾滾,整個白仁巖都籠罩在虛無的夢幻里。一縷清風吹來,大山猶抱琵琶半遮面地露出崢嶸,山坡上那密密麻麻的樺樹林以及漫山遍野的桃杏花都油畫般擠壓過來,不知是在天上還是在人間。心道可能那就是所謂的天上人間的景致了吧!在白仁巖古南庵的前面有一塊碩大的棋盤石,在一小亭下,名曰弈棋亭,如今僅存一塊天然石刻棋盤。當初,弈棋亭有一座八角亭樓,是慧遠與眾仙品棋悟道之所。亭外青巖翠色為屏,亭內(nèi)晨露甘泉為飲,人生世事,如棋似夢。悟得了棋,也就悟得了道。想到1600多年前悟棋的慧遠大師,耳邊仿佛能聽到棋子落石的鏗鏘之聲。我心里暗想,要是坐在這半天的山上,口品香茗,手攬白云,下一盤世外高棋,不是神仙也勝似神仙吶!
等我們4人經(jīng)過半個多小時過小寺,穿山谷,沿蜿蜒的石板小路,到了山頂就能從近處細細品味著名的白仁巖禪寺了。白仁巖禪寺分上下兩寺,上寺環(huán)抱山中,即白仁巖主景區(qū)。下寺在山腳入口處,俗稱小寺。白仁巖的南面是佛教勝地五臺山,東面是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北面是全國四大石窟之一的云崗石窟,西面是風景秀麗的蘆芽山,位于整個晉北黃金旅游圈的中心地帶。小寺距離大運高速路代縣入口處不足一公里,交通環(huán)境十分便利。
禪寺環(huán)抱山中,“風景秀麗,形勢奇怪,高者則怖恐,深者則駭瞰,險者弗敢逾,危者弗敢仰”,既有峻峭巍峨的奇峰怪石,又有茂密的原始次生林。山險林深,風光無限。明朝代州籍詩人馮明期曾寫詩贊道:“讀書學避世,結(jié)屋山之東。開戶白云里,行歌秋色中。鳥啼高樹靜,猿掛石樓空。憶昔巖居者,將無此意同?!弊呱戏鸬钋暗呐_階,舉目即見不遠處的半山石壁上隱約刻有“白仁巖”三字,字徑約3米,筆力遒勁,氣勢磅礴,是明代兵部侍郎萬蕭手跡。而在“白仁巖”三字之下,幾處相連的佛殿就是“白仁巖”禪寺的主殿了。公元359年,中國佛教史上一位杰出的佛教領(lǐng)袖、著名的佛學家慧遠,在這里開辟了他平生修身說法的第一道場。
慧遠,本姓賈,雁門婁煩人,早年精通六經(jīng),尤善老莊,后從東晉高僧、翻譯家道安出家,為道安兩大著名弟子之一,精通般若性空之學。東晉太元六年(381)入廬山建東林寺,倡導彌陀凈土法門,為凈土宗初祖。他著有《大智說抄》20卷、《法性論》2卷、《廬山集》10卷?;圻h所創(chuàng)凈土宗亦稱“蓮宗”,為中國佛教宗派之一。“故人已辭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币淮饘W大師已乘風西去,此地空留下片片殘跡。
從這些殘痕中看出,白仁巖禪寺原為三進院落。山門置左角。想當年院內(nèi)殿堂高聳,古松參天,香煙裊裊,梵音陣陣,是一處怎樣參禪悟道之所啊。主殿為木結(jié)構(gòu)二層樓,樓左筑鏡臺,樓右為琴臺,均于臺側(cè)摩崖刻石。現(xiàn)在樓沒了,琴沒了,只剩下4個斑剝的大字讓人發(fā)思古之情。
相傳,慧遠與道安師徒二人游覽茹山,見小寺峰頂梵宮琳宇縹緲天際,遂大興土木建白仁巖寺。傳說中當所用木材、瓦石拉到小寺準備抬往白仁巖時,一夜之間,所有的木料、瓦石都不翼而飛,遂四處尋找,到了白仁巖,見所有木石已立架成屋,兩人大吃一驚,方知是神人暗中助力。至今山路上還留有“天馬”運料時的蹄印?,F(xiàn)在的5間大雄寶殿,是附近群眾集資修建的。殿前,原先有伽藍祖師廟、禪堂、東西廊廡及鐘樓等。不難看出,這座古剎,當年是何等氣派。
高老師曾經(jīng)到訪過這里,所以他理所當然成為了我們幾人的導游了。他先領(lǐng)我們?nèi)フf法臺參觀,這說法臺位于禪院南端,臺石平整肅然,相傳是慧遠對眾僧講經(jīng)說法處。據(jù)說,慧遠當年說法時,面南而坐,在琴瑟之中弘傳佛法。佛音裊裊,如清泉澤地。禪意入耳,似大旱甘霖。于是山巒靜穆而立,松濤寂然無聲,百鳥諦聽,萬獸禮佛,四方人眾莫不來拜。說法臺旁邊即為修真洞了,它是慧遠修身悟真之處。面壁十年圖破壁?;圻h大師常在這里面壁禪想,感悟經(jīng)法之理,輪回之律,因果之由。潛心向佛,終成一代宗師。不遠處古南庵倚巖結(jié)廬,古樸純真,與修真洞相鄰。相傳,代州名人明代兵部尚書張風翼和孫傳庭早期都曾在此讀書,學成后兩人相繼走出山門,笑傲天下,終成一代賢達。
孫傳庭在白仁巖讀書時,留下許多優(yōu)美的傳說。據(jù)傳,有一天,孫傳庭忽見一大蜘蛛可憐巴巴地向他爬來,并喊:“先生救我!”孫大駭,說:“我如何救你?”蜘蛛說:“我是五百年前的蜘蛛精,明日午時三刻,玉帝會把我擊斃。只要你把我藏在硯臺里就能救我?!睂O說:“你這么大,我的硯臺咋可容你?”大蜘蛛稱:“你是上天的文曲星,你的硯臺能容天下!”孫將信將疑答應(yīng)下來。蜘蛛叩謝而去。第二天午時,忽然狂風大作,電閃雷鳴,一只黑蜘蛛果然爬來。孫傳庭見了,立即揭開硯臺,蜘蛛縮小身子爬進去,孫即蓋好。幾個響雷過后,天晴日麗,孫揭開硯臺,黑蜘蛛抬起前腳以示謝意,爬出窗外轉(zhuǎn)瞬即逝。孫傳庭十分驚奇。后來,蜘蛛為答謝孫傳庭的救命之恩,在戰(zhàn)場上多次暗中相助,使孫傳庭一次一次化險為夷。
白仁巖旁還屹立著疊翠樓,此樓倚崖而建,樓三層,屏風臨壑,檐翹凌云,時聞風鈴作響。相傳,慧遠在這里修行數(shù)年后,再次云游四方。離開當晚,熟睡的僧人被沙沙的樹葉聲驚醒,以為山中起風,便俯窗而視,卻見月華如水,并無半點刮風跡象。僧人們早晨起來,卻見禪院東南端突然冒出一座樓閣,立即明白是慧遠大師臨別所贈,遂以昨晚的樹葉重疊之聲將此樓命名為“疊翠樓”。疊翠樓與修真洞之間是峭壁,不得通行,于是在這峭壁兩端架一木板,連通兩地。棧道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在佛寺中,眾僧不得有半點懈怠,不得心生雜念。懸崖聳峙,風聲嘯急,云霧繚繞,板顫驚心,教行惡者醒悟,行善者篤修今生。疊翠樓后有一石名試心石,其為絕壁凸石,二尺見方,是慧遠在白仁巖弘法時,為辨魚目混珠者而設(shè)。凡前來朝山之人,必先試心于石上,度其虔誠者才準入寺。試心石所在的絕壁上還有一雕巖,也就是絕壁上兩個天然石洞,原為兩對護法大雕所棲,每年都要孵化出巖山雕,在白仁巖上空或盤旋、或鳴叫,給白仁巖禪寺增添了許多神秘莊嚴的色彩。如今,仙師已去,大雕也不見蹤影,只留下兩個空巢穴對世人訴說著往昔的香火之盛。
在白仁巖下面的峭壁凹處,有7眼石井,形如北斗七星,看上去7泉平列,如出一源,但泉水大不相同,其中5泉清??梢姡笏氩?,清香可口。另兩泉渾沌苦澀,不堪飲用。但如今,日久天旱只剩兩個泉眼,一甜一苦。7眼井名曰靈泉,又叫七星泉。旁建有祠,曰靈泉龍祠,亦稱玉龍宮,每逢歲旱祈禱下雨,非常神異。當時我正站在泉邊為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天然之力驚嘆不已時,出版社的美女小張卻催促著我們用手中的飲料瓶接些清泉飲用。我們4個人于是把帥哥小李買的人手一瓶的飲料全喝完,趕忙去接了滿滿的一瓶靈泉品嘗。清泉入喉,甘甜而清洌,讓人回味無窮。我們中三人都接的是甘甜的泉水,唯有高老師不慎接到了苦味的泉水。高老師卻不以為意,飲之如若甘飴。他見到我們?nèi)擞行┮苫蟮难凵瘢恍忉屨f,所謂先苦還是后甜,先甜還是后苦,二者其實并不重要,生活本來就有苦有甜么!他的幾句話頓時讓我們幾個領(lǐng)悟到人生說到底其實就是苦甜二字組成,甘苦相依相生這才是人生啊,這似乎又是人生的一個境界了。
喝完清泉后我們又抖擻精神,爬上禪寺后面的山峰。眼前是蒼茫群山,使人心境有種豁然開朗之感。山坡上林草豐茂,群峰競秀。古南庵上面的石峰似一面西而立的上朝大臣,衣冠楚楚,維妙維肖。禪寺后面山勢蜿蜒雄渾。登上觀佛臺,山對面便是那神密的仰天大佛了。看這座仰天大佛,頭西身東,神態(tài)十分安祥。天是被,地是床,山即佛,佛即山,佛與自然,自然與佛達到渾然一體的地步。這似乎正是慧遠大師一生追求的最高佛家境界。
等我們從觀佛臺下來后,天色已晚,大家戀戀不舍地告別了白仁巖,下山乘車而返。我們在車里都紛紛感嘆真是不虛此行啊,白仁巖真?zhèn)€是“景物形勝,天造地設(shè)”。登上白仁巖,或觀佛,或悟道,或探險,或覽勝,總能給人一種別樣的感懷。難怪清朝詩人周家儼曾寫詩贊美白仁巖:“幽巖碧漢間,古寺白云里。登臨萬念空,魄如冰壺洗??沾溆麧褚拢疂龝r在耳。種松自何人,無乃赤松子?;圻h之廬山,夢魂應(yīng)戀此。臥佛了無言,至今呼不起?!?/p>
坐在車里,我看著傍晚的白仁巖,落日的余暉似乎和白仁巖的佛光交相輝映自然天成,氤氳成代縣最美麗的一幅濃厚的自然風景和歷史人文畫卷。我心中暗暗發(fā)誓以后有機會了一定多來白仁巖幾趟,還要把它那永恒的魅力介紹給每一個我認識的人,告訴他們代州之美令人心醉神往,白仁巖之美使人留連忘返。請來探幽這鐘靈毓秀的白仁巖吧,因為它是一處純凈的佛國勝地、世間樂土,一片天外飛仙般的人間仙境、世外桃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