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克思新唯物主義的含義亟須重新理解。只有依據馬克思本人的思想,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尤其是文本研究,深入分析馬克思關于唯物主義的論述,才能準確全面地把握新唯物主義的含義。新唯物主義包括基本含義和重要意蘊兩個方面。新唯物主義的基本含義是:物質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及其矛盾運動、物質活動是思想觀念和上層建筑的現實基礎。新唯物主義四個維度的重要意蘊是:從方法維度看,新唯物主義是分析人類社會歷史的唯一科學的方法;從認識維度看,新唯物主義科學地研究和說明現實;從價值維度看,新唯物主義追求崇高的價值和理想;從實踐維度看,新唯物主義以現實的活動改變現存世界。
關鍵詞:馬克思;新唯物主義;含義
中圖分類號:BO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71 68(2010)04--0005--08
馬克思新唯物主義的含義亟須重新理解。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立場、原則、觀點和方法,正確理解新唯物主義的含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正統的觀點認為新唯物主義的含義是和以往各種唯物主義完全相同的,認為世界的本體是物質,意識是派生的,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外部世界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自然界是優(yōu)先存在的。這種觀點并沒有正確理解新唯物主義的含義。盡管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界對新唯物主義本質的主流觀點發(fā)生了重大改變,由傳統的“辯證唯物主義”(包括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轉變?yōu)椤皩嵺`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等,但是,即使這些發(fā)生了重要觀念轉變的學者也沒有實現對新唯物主義含義理解的相應轉變,仍舊對新唯物主義的含義進行上述辯證唯物主義的理解。事實上,馬克思賦予新唯物主義的含義是一種不同于唯物主義以往各種含義的嶄新含義,包括基本含義和重要意蘊兩個方面。
一、研究的原則
為了準確全面地把握新唯物主義的含義,除了學術研究、哲學研究、馬克思哲學研究必須遵循的一般原則要求外,還必須做到對于本論題的研究特別重要的以下三點。
(一)依據馬克思本人的思想
研究思想家對于某一問題的觀點當然要依據思想家本人的思想,這是學術研究最基本的要求。同樣,研究馬克思對唯物主義含義的理解和規(guī)定當然也要依據馬克思本人的思想。然而,長期以來,傳統教科書理解模式幾乎都是以恩格斯、列寧等經典作家的思想觀點理解、解釋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及其含義的。這種狀況至今尚未得到有效的改變,以至于每當說到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含義的時候,人們就要引述恩格斯在《路德維?!べM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中對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經典論述作為標準答案。而且人們堅信:恩格斯、列寧等經典作家的觀點必定和馬克思一致,也必定正確。絕大多數研究者從來沒有認真反思、考察過恩格斯對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在西方哲學和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含義理解和概括的科學性。但是,解釋學給我們指出了這樣的事實:讀者不可能完全準確理解作者的思想。因此我們必須樹立這樣的觀念:即使恩格斯、列寧等經典作家對馬克思的思想、新唯物主義及其含義的理解也有可能不符合馬克思的原意。而且,即使恩格斯等人的理解和概括完全符合馬克思的思想,我們也不能無批判地完全照搬他們的觀點,而必須在做了批判性的考察后才能接受。作為研究者,必須嚴禁無分析的接受。總之,我們不能僅僅依據恩格斯和列寧等經典作家對新唯物主義含義的理解和闡釋來理解和闡釋新唯物主義的含義,而必須依據馬克思本人的思想理解和闡釋新唯物主義的含義,讓馬克思自己告訴我們新唯物主義的含義。當然,我們可以而且必須參考、借鑒恩格斯和列寧等經典作家的理解和闡釋,并對他們的觀點作出積極的回應。
(二)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尤其是文本研究
其實,系統深入的研究是理解思想家們思想的最基本要求,本不應作為一個重要的原則在這里鄭重提出。然而,筆者以為,一百多年來整個馬克思主義陣營之所以遲遲不能準確全面地理解新唯物主義含義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以往對新唯物主義含義的研究很不系統深入。志在準確全面地理解的研究必須系統深入,否則就不可能在多大程度上超越以往的見解。文本是思想家們表達思想的最主要載體,對文本的解讀和研究也是理解和把握思想家們思想所應當進行的最主要、最基本的工作。考察新唯物主義含義所應當進行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工作也是系統深入的文本解讀和研究。然而,在筆者看來,迄今為止,整個馬克思主義陣營還沒有對新唯物主義的含義進行過專門的、系統深入的文本研究。因此,筆者期望通過系統深入的文本研究準確全面地理解新唯物主義的含義。把上述兩點結合起來,顯然,本文需要對馬克思本人的思想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尤其是文本研究。
(三)深入分析馬克思關于唯物主義的論述
研究新唯物主義的含義需要全面把握馬克思一生中各個思想發(fā)展時期尤其是思想成熟時期所理解和規(guī)定的唯物主義的含義。如果馬克思對唯物主義概念的含義進行過正式明確的界定,哪怕只是簡單的說明,那么研究會相當輕松。然而,很不如愿,馬克思并沒有。這使得研究者只能通過分析馬克思關于唯物主義的論述概括他賦予唯物主義的含義。解讀馬克思關于唯物主義的論述是本文對馬克思思想所做的文本研究的主要工作,也是本文研究馬克思賦予新唯物主義含義的主要方法。另外,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只能把馬克思明確的對于唯物主義的論述即馬克思使用了唯物主義概念的論述作為分析的對象,那些以往認為表達了馬克思的唯物主義觀點但馬克思并沒有使用唯物主義概念的論述是不宜作為分析對象的。這是為了避免以舊有的唯物主義觀為隱含的標準取舍論據,否則必將舊路重回。因為既然作為判斷標準的是舊有的唯物主義觀并以之為標準取舍論據,那么所采納的論據必然是符合舊有唯物主義觀的論述,而分析這些論述之后得出的必然還是舊有的唯物主義觀。錯誤的研究前提導致錯誤的研究結果,錯誤的研究結果又反過來印證錯誤的研究前提。為了避免這種錯誤的循環(huán),必須嚴格以馬克思使用了唯物主義概念的論述作為考察新唯物主義含義的依據。
二、新唯物主義的基本含義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馬克思對新唯物主義及其含義做了最集中、最系統、最詳細的論述,因為此時剛剛實現了思想變革的馬克思需要系統深入地梳理和闡發(fā)新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馬克思指出,費爾巴哈“把人只看作是‘感性的對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動’,因為他……沒有從人們現有的社會聯系,從那些使人們成為現在這種樣子的周圍生活條件來觀察人們……他從來沒有把感性世界理解為構成這一世界的個人的共同的、活生生的、感性的活動……正是在共產主義的唯物主義者看到改造工業(yè)和社會制度的必要性和條件的地方,他卻重新陷入唯心主義”。我們知道,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感性的活動”最主要的是物質生產和物質交往,“現有的社會聯系”、“現在的生活關系”最根本的是“交往形式”(生產關系),“周圍生活條件”最根本的是生產力。陷入“唯心主義”的費爾巴哈看不到而“共產主義的唯物主義者”(即新唯物主義者)看到的必須進行改造的“工業(yè)和社會制度”也是現實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因此,筆者認為,馬克思的這段話實際上道出了新唯物主義同包括本質上仍然是唯心主義的費爾巴哈舊唯物主義在內的全部唯心主義的根本區(qū)別。新唯物主義從現實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及其矛盾運動、從現實的物質活動、感性活動出發(fā)理解人和社會歷史,而全部唯心主義不懂得從現實的感性活動、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出發(fā)理解人和社會歷史,只是從思想觀念出發(fā)理解人和社會歷史,從而不能科學地理解人和社會歷史。
馬克思說,“法國人和英國人……畢竟作了一些為歷史編纂學提供唯物主義基礎的初步嘗試,首次寫出了市民社會史、商業(yè)史和工業(yè)史”。顯然,在馬克思看來,寫出市民社會史、商業(yè)史和工業(yè)史為歷史編纂學提供了唯物主義基礎。由此可以推知,在馬克思心目中,市民社會史、商業(yè)史和工業(yè)史就是人類歷史的唯物主義基礎。以《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的術語表達就是,物質生產和物質交往及其形式是歷史的唯物主義基礎。可見,馬克思在這里賦予唯物主義的含義是:物質生產和物質交往及其形式是人類歷史的現實基礎,是上層建筑和思想觀念的現實基礎。馬克思又指出,施蒂納的最后嘗試“所反對的不是物質關系的現實形式……而是這些世俗關系的天國精煉品……費爾巴哈揭露了宗教世界是世俗世界的幻想……這個問題甚至為德國理論家開辟了通向唯物主義世界觀的道路,這種世界觀沒有前提是絕對不行的,它根據經驗去研究現實的物質前提”。這段話中的唯物主義又是什么意思呢?馬克思告訴我們,“唯物主義世界觀”根據經驗去研究現實的物質前提。而在這段話中,“現實的物質前提”指的是“世俗世界”中的“物質關系的現實形式”,也就是在一定生產力基礎上的現實的生產關系。在馬克思看來,這種現實的“物質關系”是宗教的現實基礎,正是這個世俗世界的現實的“物質關系”的內在矛盾造成了宗教世界、宗教的產生。由此可見,這里唯物主義的含義指一定物質生產力基礎上的物質關系是上層建筑和思想觀念(宗教)的基礎,必須從物質關系出發(fā)理解上層建筑和思想觀念(宗教)。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之后,馬克思也一直賦予新唯物主義上述含義。馬克思的眾多論述都清晰地表明了這一點。在1850年9月15日的共產主義者同盟中央委員會會議上,馬克思指出,有人“提出唯心主義觀點代替宣言的唯物主義觀點”,“不是把現實關系,而是把意志描繪成革命中的主要東西”。與此相似,馬克思于1870年批判巴枯寧道:“這種理論完全是以陳舊的唯心主義觀點為依據的……認為現在的法學是我們經濟制度的基礎,而不是把我們的經濟制度看作我們法學的基礎和根源”馬克思又于1877年對《未來》雜志做了同樣的批判:“《未來》雜志……的主要意圖就是用關于‘正義’等等的虛妄詞句來代替唯物主義的認識。”從以上三段很相似的論述可以看出,在馬克思看來,同新唯物主義相對立的唯心主義主張意志、道德原則、思想觀念、上層建筑等是人類社會歷史的決定性因素,是共產主義革命的決定性因素。和這些形形色色的唯心主義觀點相反,新唯物主義主張,只有一定生產力基礎上的現實關系、經濟制度才是人類社會歷史的決定性因素,才是思想觀念和上層建筑的決定性因素,才是共產主義革命的決定性因素??梢姡@三段話中的“唯物主義觀點”、“唯物主義的認識”中的唯物主義的含義也都指一定生產力基礎上的生產關系是思想觀念和上層建筑的現實基礎。顯然,這一含義和前幾處新唯物主義的含義是一致的。
馬克思在他最重要的著作《資本論》中的這段鏗鏘有力的論述同樣清晰地表明了新唯物主義的這種含義:“通過分析找出宗教幻象的世俗核心,比反過來從當時的現實生活關系中引出它的天國形式要容易得多。后面這種方法是唯一的唯物主義的方法,因而也是唯一科學的方法?!瘪R克思強調應該從現實生活關系中分析宗教,并指出這是唯一的唯物主義的方法??梢?,唯一科學的唯物主義主張現實生活關系是宗教的現實基礎。我們看到,唯物主義在這段論述中的含義更為明確,即現實生活關系是宗教的現實基礎。顯然,這一含義是和上文總結的新唯物主義的含義——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及其矛盾運動、物質活動是思想觀念、上層建筑的現實基礎一致的,因為現實生活關系最核心的內容是生產關系,而宗教是上層建筑和思想觀念。
綜觀以上馬克思的論述,在思想變革之后的馬克思那里,新唯物主義同全部唯心主義的根本對立在于對物質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及其矛盾運動、物質活動(亦即感性活動,主要是生產和交往)同思想觀念和上層建筑的關系問題的不同觀點。全部唯心主義都認為思想觀念、上層建筑是人類社會歷史的決定因素,決定人類社會歷史的發(fā)展方向和過程。馬克思認為,全部唯心主義的這一主要觀點是根本錯誤的,不是思想觀念和上層建筑決定現實歷史的發(fā)展,相反,是現實歷史中的核心因素——物質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及其矛盾運動、物質活動決定現實歷史的發(fā)展,決定思想觀念和上層建筑。
在此,簡要考察馬克思對唯心主義及其含義的理解有助于理解新唯物主義及其含義。針鋒相對的觀點對思想家的思想會產生不小的影響,尤其是思想形成時期的觀點。在哲學領域,思想變革后的馬克思的主要對手和批判對象是黑格爾以及青年黑格爾派、德國形形色色的社會主義、蒲魯東和巴枯寧等。在馬克思看來,黑格爾之后的這些派別和人物的主要哲學觀點實際上都是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因此,思想變革后的馬克思所理解和批判的全部唯心主義歸根到底是黑格爾的唯心主義。新唯物主義世界觀形成時期的馬克思所主要針對和批判的唯心主義是包括費爾巴哈在內的青年黑格爾派哲學。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世界觀正是在對青年黑格爾派哲學的唯心主義的批判過程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在馬克思看來,青年黑格爾派的唯心主義觀點實際上都來源于黑格爾,都是黑格爾唯心主義的各式各樣可笑的翻版和改裝?!兜乱庵疽庾R形態(tài)》(第一卷)序言中的這些話最為集中明確地表達了馬克思對以黑格爾哲學、青年黑格爾派哲學為主要代表的唯心主義的理解:“德國唯心主義……認為世界是受觀念支配的,思想和概念是決定性的本原,一定的思想是只有哲學家們才能理解的物質世界的神秘之物”;“所有的德國哲學批判家們都斷言:觀念、想法、概念迄今一直支配和決定著現實的人,現實世界是觀念世界的產物?!麄兿嘈胚@種思想的統治……他們相信他們的批判的思想的活動一定會使現存的東西滅亡”;“按照黑格爾體系,觀念、思想、概念產生、規(guī)定和支配人們的現實生活、他們的物質世界、他們的現實關系”。可以看出,在馬克思心目中,全部唯心主義的最主要觀點是:思想觀念產生、統治和決定現實世界,現實世界是思想觀念的產物;錯誤的思想觀念是造成不合理的現實的根本原因,人們正受到也只是受到錯誤的思想觀念的統治,只要批判這些錯誤的思想觀念而代之以正確的思想觀念就可以消滅現存的東西,將人們解放出來。需要注意的是,思想成熟時期的馬克思所理解的這全部唯心主義和正統意義上的唯心主義是不同的,它并非是形而上學意義上的,而是社會歷史意義上的。并且,在馬克思心目中,產生這全部唯心主義的真正根源和基礎并不是對“本體論”問題的錯誤回答,而是不合理的現實社會關系;消除唯心主義的根本途徑不是理論批判,而是實際地改變現實的社會關系。可見,馬克思對唯心主義的理解不同于人們以往對唯心主義的一般理解。這一點很有意義。因為,既然作為新唯物主義世界觀直接對立面的全部唯心主義不是正統的形而上學意義上的而是社會歷史意義上的唯心主義,那么新唯物主義也不會是正統的形而上學意義上的而是社會歷史意義上的唯物主義。
至此,我們可以比較自信地根據以上引證的馬克思關于唯物主義的這些重要論述概括蘊含其中并且一以貫之的新唯物主義的基本含義了。筆者認為,可以把新唯物主義的基本含義概括為物質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及其矛盾運動、物質活動是思想觀念和上層建筑的現實基礎。也就是說,馬克思所說的唯物主義,即主張物質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及其矛盾運動、物質活動是思想觀念和上層建筑的現實基礎的觀點和原則。
針對唯心主義主要強調思想觀念決定人類社會歷史的發(fā)展,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特別強調物質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及其矛盾運動、物質活動是思想觀念的基礎。不過,在馬克思看來,主張上層建筑決定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觀點同樣也是唯心主義觀點。因而,新唯物主義也強調一定生產力基礎上的生產關系是上層建筑的現實基礎??偠灾?,在馬克思眼中,所有不承認物質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及其矛盾運動、物質活動是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決定因素而認為其他因素決定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觀點都屬于唯心主義。新唯物主義反對所有這樣的觀點。而唯物主義主張一定生產力基礎上的生產關系是思想觀念和上層建筑的現實基礎,物質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及其矛盾運動、物質活動是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決定因素。這就是馬克思賦予新唯物主義的含義,也就是馬克思心目中唯物主義的真正含義。在馬克思看來,只有主張一定生產力基礎上的生產關系是思想觀念和上層建筑的現實基礎,物質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及其矛盾運動、物質活動是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決定因素的觀點才算得上唯物主義。從而,在馬克思心中,嚴格地說,只有新唯物主義才是唯一真正的唯物主義。因為以新唯物主義為標準衡量其他各種唯物主義,這些形形色色的唯物主義都達不到這種真正的唯物主義的要求和水平,從而都不能算是唯物主義,甚至還會無一幸免地陷入唯心主義的深淵,包括費爾巴哈人本主義的感性唯物主義和在《神圣家族》中曾受到馬克思高度評價的英法兩國的感性唯物主義以及自然科學的唯物主義。正因為如此,思想變革后的馬克思才會那么嚴厲地批判他思想變革前信奉的費爾巴哈感性唯物主義,認為費爾巴哈的感性唯物主義實際上依然屬于唯心主義;才會那么嚴厲地批評人們公認的唯物主義形態(tài)——自然科學的唯物主義,認為這種唯物主義一旦越出它的專業(yè)范圍,就會陷入意識形態(tài)和唯心主義的深淵之中。
三、新唯物主義的重要意蘊
新唯物主義不僅有基本含義,而且包含一些重要的“意蘊”。很多概念除了基本含義外還有其他一些重要的含義,即使嚴格的學術概念也是如此。除了基本含義,新唯物主義同樣也有其他一些重要含義。這些含義雖然不像基本含義那樣是新唯物主義本質的含義,但也從各個維度表達了新唯物主義重要的觀點和特征。可以把新唯物主義的這些重要含義稱為“意蘊”。不嚴格地說,可以把基本含義看作新唯物主義的含義。但在嚴格意義上,新唯物主義的含義包括基本含義和重要意蘊兩個方面,二者共同組成新唯物主義的含義。橫看成嶺側成峰,從不同維度看,新唯物主義具有不同的意蘊。
(一)方法:分析歷史的唯一科學的方法
從方法維度看,新唯物主義具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意蘊:新唯物主義是分析人類社會歷史的唯一科學的方法。這一意蘊表明了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始人對于自己理論的真理性和價值的自信。馬克思主義哲學界常說,哲學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的確,理論本身蘊含著方法的功能。一種理論,當它運用于分析問題的時候就成為了方法:從理論維度看它是理論,從方法維度看它又是方法。新唯物主義同樣具有這個特點,馬克思也高度強調了新唯物主義的方法論性質。而且,馬克思特別強調新唯物主義是分析人類社會歷史的唯一科學的方法,這集中體現于上文已經引證過的他在《資本論》中所做的那個注釋。在馬克思看來,“從當時的現實生活關系中引出它的天國形式”是“唯一的唯物主義的方法,因而也是唯一科學的方法”。這個“唯一的唯物主義的方法”就是唯物史觀基本觀點的運用:一定生產力基礎上的生產關系是一定的思想觀念(包括宗教)的現實基礎,產生、決定一定的思想觀念(包括宗教)。這就意味著,馬克思實際上是在強調新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是分析人類社會歷史的唯一科學的方法??梢姡治鋈祟惿鐣v史的唯一科學的方法是新唯物主義的一個重要意蘊。
(二)認識:科學地研究和說明現實
從認識維度看,新唯物主義包含著的重要意蘊是科學地研究和說明現實。這一意蘊表達了馬克思主義對包括自身的研究在內的所有科學研究的基本要求,可分為以下兩點:
其一,新唯物主義科學地研究現實。新唯物主義極為注重研究現實。在馬克思看來,是真正的現實(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及其矛盾運動、物質活動)而并非思想觀念、上層建筑在人類社會歷史中起決定性的作用。因此,理論研究必須努力研究現實和現實世界,而不能像傳統哲學那樣-,只是研究思想觀念,而不研究現實和現實世界?!绊氁颜軐W擱在一旁’,須要跳出哲學的圈子并作為一個普通的人去研究現實。”顯然,在馬克思看來,理解和解釋人類歷史的理論只能從現實中產生,只能從對每個時代的人的現實生活過程和活動的研究中產生?;谶@樣的思想,馬克思尖銳地批評傳統哲學:“哲學和對現實世界的研究這兩者的關系就像手淫和性愛的關系一樣?!薄芭鐣髁x外衣的德國哲學,為了裝飾門面,也轉向‘粗暴的現實’,但是它對現實卻始終保持很大的距離,而且歇斯底里地向它怒叱道:不要觸犯我!”十分明顯,馬克思把自己的新唯物主義界定為對現實世界的研究而同傳統思辨哲學劃清界線。研究現實既是新唯物主義的理論啟示,也是馬克思獲得新唯物主義的方法論前提。馬克思正是在擺脫了傳統哲學思辨而抽象的研究,轉向研究現實尤其是特指的狹義的現實——物質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及其矛盾運動、物質活動之后,才得以發(fā)現唯物史觀、發(fā)動思想革命的。沒有對現實的研究,就沒有唯物史觀和新唯物主義。
新唯物主義不僅研究現實,而且科學地研究現實。首先,新唯物主義確立了正確的研究目的。傳統哲學總是試圖獲取普遍必然、永恒不變、終極絕對的真理,總是以為自己已然獲得了這種最高真理。在馬克思看來,這實際上是唯心主義。新唯物主義自覺認識到并不存在傳統哲學家和唯心主義者們孜孜以求的永恒的絕對真理,理論的作用不是無限的而是有限的,理論不過是“對現實的描述……不過是從對人類歷史發(fā)展的考察中抽象出來的最一般的結果的概括?!荒軐φ須v史資料提供某些方便,指出歷史資料的各個層次的順序。但是這些抽象與哲學不同,它們絕不提供可以適用于各個歷史時代的藥方或公式”。其次,新唯物主義實證地研究現實。我們知道,依馬克思對哲學的理解,他并不認為自己的理論是哲學,而是“真正的實證科學”。“在思辨終止的地方,在現實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們實踐活動和實際發(fā)展過程的真正的實證科學開始的地方?!痹隈R克思看來,傳統哲學只是“思辨”,只是“關于意識的空話”,而作為真正的實證科學的新唯物主義,實證地研究人們的“現實生活”,實證地研究“人們實踐活動和實際發(fā)展過程”,從而獲得了“真正的知識”。一句話,作為真正的實證科學的新唯物主義實證地研究現實。在實證地研究現實這一點中,馬克思特別強調按照現實的本來面目研究現實。馬克思認為,傳統哲學總是不按照或不能按照現實的本來面目研究現實,總是有意無意地歪曲現實,陷入對問題的意識形態(tài)的理解之中。然而,“只要這樣按照事物的真實面目及其產生情況來理解事物,任何深奧的哲學問題都可以十分簡單地歸結為某種經驗的事實”。顯然,在馬克思看來,只要
按照現實的本來面目研究現實,那些深奧卻沒有意義的哲學問題就可以得到科學的說明了,思辨哲學就走到了它的盡頭,而“真正的實證科學”也就建立起來了。
其二,新唯物主義科學地說明現實。在科學地研究現實之后,新唯物主義還科學地說明現實。科學地說明現實是新唯物主義的內在品質和要求之一。馬克思特別欣賞黑格爾的一點就是黑格爾具有豐富的實證知識,能夠對現實做出較為科學的說明,盡管在根本上和深層的意義上是唯心主義的。馬克思在很多地方都表達了這個觀點。即使在猛烈批判黑格爾的《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馬克思也肯定了黑格爾的廣泛的實證知識:“如果人們要像黑格爾那樣第一次為全部歷史和現代世界創(chuàng)造一個全面的結構,那末沒有廣泛的實證知識,沒有對經驗歷史的探究……是不可能的。”在馬克思看來,黑格爾雖然是以唯心的方式研究現實,但黑格爾通過對現實的系統深入的研究獲得了關于現實的豐富的實證知識,從而他對現實的說明是較為科學的。和黑格爾相比,不用說其他毫不關心現實的哲學家們,即使是一直特別強調感性的感性唯物主義者費爾巴哈對現實的了解都非常膚淺和粗陋,關于現實的知識都非常貧乏和空疏。
在馬克思看來,包括以往的舊唯物主義在內的全部唯心主義都是“空談”,空談是全部唯心主義的一個基本特征。而全部唯心主義之所以會陷入空談的境地,就是因為他們沒有科學地研究和說明現實,沒有科學地研究和說明物質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及其矛盾運動、物質活動以及它們同思想觀念和上層建筑的關系。馬克思和恩格斯有時說黑格爾的哲學在形式上是唯心的而在內容上是唯物的,指的就是黑格爾比較科學地研究和說明了現實。不過,即使黑格爾離新唯物主義的要求也還有很長的距離,只有新唯物主義才真正科學地研究和說明了現實??梢?,科學地研究和說明現實也是新唯物主義的一個內在的重要意蘊,并使之同全部唯心主義區(qū)別開來。
(三)價值:追求崇高的價值和理想
從價值維度看,新唯物主義也包含一個重要的意蘊:追求崇高的價值和理想。新唯物主義的這一重要意蘊表達了馬克思主義崇高的價值追求和理想信念,可以分為以下兩個層次:
其一,新唯物主義追求崇高的價值和理想。唯物主義這一概念從產生伊始就同純粹追求物質利益、物質享受的物質主義、實利主義和享樂主義等結下了不解之緣,普通民眾甚至一些思想家經常把唯物主義等同于物質主義、實利主義和享樂主義。同樣,從新唯物主義誕生之日起,資產階級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新唯物主義的這種誤解和曲解,并且更加激烈和嚴重。他們以為或者故意抹黑新唯物主義——無產階級的唯物主義只是以滿足鄙俗的需要為目的的粗野的唯物主義,而只有他們的唯靈論才追求崇高的價值和理想。馬克思嚴厲批判了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的唯物主義的這種嚴重錯誤的看法和說法,他熱血沸騰地寫道:“整個客觀世界,‘物質財富世界’,在這里不過是作為從事社會生產的人的因素,不過是作為從事社會生產的人的正在消失而又不斷重新產生的實踐活動而退居次要地位。請把這種‘理想主義’同……麥克庫洛赫的著作中變成的粗野的物質拜物教比較一下,在他的著作中,不僅人和動物的區(qū)別不見了,甚至連有生物和物之間的區(qū)別也不見了。讓人們還去說什么在崇高的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唯靈論面前,無產階級反對派所鼓吹的只是以滿足鄙俗的需要為目的的粗野的唯物主義吧!”我們看到,針對資產階級的誤解和指責,馬克思強調,無產階級的唯物主義決不是以滿足鄙俗需要為目的的粗野的唯物主義,恰恰相反,新唯物主義追求崇高的價值和理想,以實現崇高的價值和理想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新唯物主義的最高價值和理想就是實現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和自由,實現每個人的全面自由發(fā)展。新唯物主義的每一個思想綱領、策略行動都以這個最高目標為指引??梢?,新唯物主義者不僅不是庸俗的物質主義者,恰恰相反,新唯物主義者是真正的“理想主義”者。而資產階級的“唯靈論”表面上追求理想,但實際上,這種資產階級的理論才是把人變成了物,才是“粗野的物質拜物教”。這個憤怒的吶喊是馬克思就這種對于新唯物主義長期的曲解和誤解的痛斥。在這里,我們看到了一個和青年時期截然不同的馬克思,青年時期對唯物主義的物質主義理解和激烈批判不見了蹤影。
其二,新唯物主義科學追求崇高的價值和理想。新唯物主義不僅追求崇高的價值和理想,而且科學地追求崇高的價值和理想。事實上,并不只是新唯物主義才追求崇高的價值和理想,絕大多數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也都追求高尚的價值和理想。盡管所追求的價值和理想的具體內容各不相同,但在追求高尚的價值和理想這一點上是一致的。所以,雖然所追求的高尚的價值和理想的具體內容相比其他的各種理論也有一定的優(yōu)越之處,但新唯物主義超出其他各種理論的地方在于:只有新唯物主義才科學地追求崇高的價值和理想。以往的各種理論盡管也都渴望實現高尚的價值和理想,但他們都無法實現自己所追求的價值和理想,因為他們都沒有能夠找到實現高尚價值和理想的科學道路。只有按照新唯物主義的理論和綱領行動,才能真正實現崇高的價值和理想。從上可見,科學地追求崇高的價值和理想也是新唯物主義的一個重要意蘊。
(四)實踐:以現實的活動改變現存世界
新唯物主義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意蘊,這就是實踐維度的意蘊。從實踐維度看,新唯物主義包含著以下意蘊:以現實的活動改變現存世界。實踐維度意蘊的這種重要性是由馬克思主義及其哲學的根本目的和基本性質決定的,而這一意蘊也清晰表明了馬克思主義及其哲學的根本目的和基本性質。
在馬克思看來,以黑格爾、青年黑格爾派為主要代表的全部唯心主義認為,只要批判這些錯誤的思想觀念而代之以正確的思想觀念就可以消滅現存的東西,將人們從不合理的現實中解放出來。因而,以青年黑格爾派為代表的全部唯心主義者都認為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批判錯誤思想,進行思想革命。馬克思嚴厲批判了青年黑格爾派的這種“思想革命論”,強調這種所謂的“思想革命”根本無法改變現存世界,甚至是以另一種方式維護不合理的現存世界。與之不同,新唯物主義認為,人們產生錯誤的思想觀念的原因并不在于思想觀念本身,而在于不合理的現實世界,最根本的是落后的生產力和不合理的生產關系。因此,問題的關鍵并不是進行思想革命,而是以現實的活動改變現存世界。只有這種現實的活動才能真正消滅現存的統治人們的力量,將人們解放出來。馬克思強調的這種現實活動、感性活動、實踐主要有兩類:物質生產實踐和革命實踐。馬克思強調,只有一方面大力進行生產實踐,發(fā)展物質生產力,另一方面積極進行革命實踐,改造生產關系,才能從根本上消滅資本主義制度,根本改變不合理的社會現實,從而根本改變人們錯誤的思想觀念。簡言之,新唯物主義認為必須以現實的活動改變現存世界。
作為實踐的唯物主義者,新唯物主義者不僅在理論上認識到改變現實的活動的重要性,必須以現實的活動改變現存世界,而且始終堅持把理論觀點落實到現實的實踐上,實際地進行改變現存世界的現實活動。本來,按照西方思想理論的傳統,作為理性思維形式的思想理論與理論活動是現實與實踐的“對立面”,在思想理論與理論活動和現實與實踐之間有著嚴格的分野。而唯物主義思想作為一種典型的甚至最為純粹的思想理論更加遠離現實的實踐。同樣,在馬克思看來,理性的理論與理論活動——理性思維活動和感性的現實與實踐——感性對象性活動也是兩個不同的系列。按照這種邏輯,作為理論的新唯物主義本來也和現實實踐活動沾不上邊。然而,馬克思卻將新唯物主義同現實的實踐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把以現實的實踐活動改變現存世界作為新唯物主義的一個基本要求和重要意蘊。在馬克思看來,僅僅停留在理論上認識到必須以現實的活動改變現存世界還遠遠不夠,這依然停留于唯心主義的泥潭之中,而只有將這種認識付諸實踐,實際地進行改變世界的現實活動,才是真正的唯物主義。因此,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樣,馬克思非常關注科學的發(fā)展,因為科學的發(fā)展能夠促進生產實踐、生產力的重大變革和發(fā)展。當然,馬克思不可能親身參加到現實的物質生產實踐中。但是,對于革命實踐活動,馬克思已經一次次地積極投入其中了。馬克思甚至把實際的革命活動看得比理論的革命更為重要,每當認為到了可以開展革命運動的時候,他就會毫不猶豫地沖出書房投身革命運動。馬克思堅持不懈的革命活動就是對作為“實踐的唯物主義者”的他這樣的思想的自覺踐履??梢?,以現實的活動改變現存世界毋庸置疑地是新唯物主義的重要意蘊之一。
以上就是新唯物主義在方法、認識、價值和實踐四個維度上的意蘊。這四個維度的意蘊是新唯物主義最重要的意蘊。這些重要意蘊既是“是”又是“應當”。一方面,新唯物主義具有這些特點;另一方面,新唯物主義又始終以這些目標和要求規(guī)范自身。新唯物主義這四個重要意蘊鮮明表達了新唯物主義的重要觀點和特征,同新唯物主義基本含義所表達的思想方向一致和相互補充。因此,這些重要意蘊和新唯物主義的基本含義一道共同構成了新唯物主義的含義。
[責任編輯:段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