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莫高窟吐蕃期洞窟第359窟供養(yǎng)人畫像研究

    2010-01-01 00:00:00沙武田
    敦煌研究 2010年5期

    內(nèi)容摘要:本文首先通過新發(fā)現(xiàn)于莫高窟第359窟的供養(yǎng)人畫像題記的釋讀,表明該洞窟為吐蕃統(tǒng)治時期粟特九姓胡人石姓家族營建的功德窟。再結(jié)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就供養(yǎng)像所反映的服飾新現(xiàn)象、洞窟功德主、粟特胡人對吐蕃統(tǒng)治的態(tài)度等問題作了探討,最后回答了作為吐蕃期洞窟的特例第359窟供養(yǎng)人畫像大量集中出現(xiàn)的原因。

    關(guān)鍵詞:莫高窟第359窟;粟特九姓胡石姓;洞窟功德主

    中圖分類號:K879.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106(2010)05-0012-13

    對于敦煌石窟而言,供養(yǎng)人畫像是歷代洞窟主要的世俗內(nèi)容,構(gòu)成學界研究的重要歷史題材。但是中唐吐蕃統(tǒng)治時期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供養(yǎng)人畫像大大減少或不作表現(xiàn),出現(xiàn)一系列新的特征。對此,筆者曾作過專題研究。當時就莫高窟第359窟作為吐蕃統(tǒng)治時期供養(yǎng)人畫像的代表洞窟作了簡單的討論。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加之洞窟新題記的發(fā)現(xiàn)和釋讀,使得我們對該洞窟供養(yǎng)人畫像的認識較前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另一方面,因為第359窟大量吐蕃裝男供養(yǎng)像的集中出現(xiàn),作為國內(nèi)留存不多的吐蕃裝服飾資料已引起藏學界的關(guān)注,楊清凡博士在研究吐蕃王朝服飾史時就曾作過介紹。近來,謝靜博士對敦煌石窟有關(guān)吐蕃服飾資料作了詳細的研究,其中涉及第359窟吐蕃裝供養(yǎng)像的內(nèi)容。足見第359窟圖像資料對研究吐蕃統(tǒng)治時期敦煌的社會、歷史、石窟營建等有著非常重要的啟示意義。

    近年來筆者在研究“敦煌石窟供養(yǎng)人圖像”與“吐蕃統(tǒng)治時期敦煌石窟”兩項課題研究時,大量吐蕃裝供養(yǎng)像的存在,必然成為關(guān)注的焦點。

    本文在前文的基礎(chǔ)上,欲對第359窟供養(yǎng)人畫像做專門研究,就相關(guān)問題作進一步的闡述,以求教于方家。

    一、洞窟供養(yǎng)人畫像及新釋讀的題記

    迄今,有關(guān)敦煌莫高窟供養(yǎng)人題記的輯錄、釋讀,《敦煌莫高窟供養(yǎng)人題記》仍為最權(quán)威資料書中記載第359窟題記僅一條,即位于西壁龕下南側(cè)供養(yǎng)人像列北向第1身題名,這也是在當時的條件下釋讀該洞窟眾多供養(yǎng)人題記的結(jié)果。另查伯希和、謝稚柳等人的記載,卻無一條題記記載。事實上到目前為止,此條題記在洞窟中仍保存較為完好,清晰可讀。

    近年,隨著計算機、攝影、圖像處理等設(shè)備和技術(shù)的飛速發(fā)展,重新釋讀洞窟中的一些文字題記與圖像變成可能,那些在以前看似完全無法辨識的內(nèi)容,借助現(xiàn)代高科技手段則可重現(xiàn)。對此,敦煌研究院已從多方面人手進行洞窟圖像的數(shù)字化,其前景非常誘人。而單就供養(yǎng)人畫像而言,對一些題記的再釋讀也就被提上了日程。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洞窟供養(yǎng)人畫像題記的發(fā)現(xiàn)和成功釋讀,就是我們借助紫光技術(shù)和高清晰度數(shù)碼拍照的結(jié)果。

    下面就第359窟供養(yǎng)人畫像基本資料作一簡要介紹:

    1.洞窟供養(yǎng)人畫像基本資料:

    第359窟為一小型洞窟,方形主室,供養(yǎng)人畫像主要位于洞窟四壁下層一圈,以西壁龕下中間供器為中心,分屬男女兩個群體,前后依次排列,一直到甬道門口,以洞窟主尊與甬道為中軸線,整體形成南北兩個供養(yǎng)群像,其中北側(cè)為男像,南側(cè)為女像(圖版1)。

    具體排列關(guān)系與內(nèi)容如圖1。

    中軸線北側(cè)為男供養(yǎng)群像(圖版2)。

    西壁龕下供器北側(cè)南向比丘7身,作為引導僧,其后排列男供養(yǎng)像2身,計9身。其中第1身為唐裝,該身人物形象最大,榜題框為方形,從現(xiàn)有文字和遺跡顯示題名計五行,窟內(nèi)其余人物像題名均為一行或兩行。其后第2身為吐蕃裝。

    北壁男供養(yǎng)像現(xiàn)存共計18身,最后東北角被后代穿一洞,供養(yǎng)像殘不存,從位置看,至少還應(yīng)有2-3身。這18身供養(yǎng)像中第6身為唐裝,第8身殘,從紅色下半身不開衩袍的形制分析,有可能也為唐裝。

    計二十余身男供養(yǎng)像,人物形象大小與所占據(jù)壁面空間越往后越小型化,人物排列顯得越加緊密。

    東壁門北下,存11身。這些像均比較小且殘,多數(shù)模糊不清,但均似著吐蕃裝。其中后面有作胡跪姿者。

    中軸線南側(cè)為女供養(yǎng)群像部分(圖版3):

    西壁龕下供器南側(cè)北向比丘尼7身,作為引導尼,其后排列唐裝女供養(yǎng)像2身,計9身。

    南壁下女供養(yǎng)像,可判斷至少有17身,第三身后被后代穿開一洞,有殘題記一方,但供養(yǎng)像不存,另據(jù)被破壞的壁面空間計算,大概有3身左右的造像被毀。其中倒數(shù)第3身頭飾為遮耳髻吐蕃裝,服飾為唐裝,其余均為初、盛唐洞窟常見女性唐裝,高腰裙,直袖衫,帔帛,高發(fā)髻,人物略顯豐肥之美。

    女計19身供養(yǎng)像,與所對應(yīng)的男供養(yǎng)像一樣,人物形象大小與所占據(jù)壁面空間,同樣是越往后越小型化,排列也顯得越緊密。至倒數(shù)第3身吐蕃裝像則突然增大。

    東壁門南下存11身,比較模糊,但均似唐裝。

    除洞窟各壁下的供養(yǎng)人畫像以外,另在主室東壁門上有供養(yǎng)像2身(圖版4)。中間為一較大的土紅色方形榜題碑形框,應(yīng)為營建洞窟的發(fā)愿文內(nèi)容,文字已不存,長方形束腰壺門底座,寶珠垂??蛐伪住D媳眱蓚?cè)分別為跪于方形壹門矮幾上的男女供養(yǎng)像各1身。男像頭戴軟腳幞頭,身著圓領(lǐng)紅色長袍,腰束革帶,上系韚韘七事,內(nèi)穿團花襯衣。身體頗顯肥胖,粗腰,小眼睛,高額頭,高鼻梁,一圈絡(luò)腮胡須,顯得較為濃密,修剪整齊,人物相貌極具中亞西域胡人特征。作胡跪供養(yǎng)狀,雙手執(zhí)一長柄香爐。

    對應(yīng)女像為雙膝跪姿,雙手執(zhí)香爐。身著高腰裙,直袖衫,頭束云狀高發(fā)髻,上飾花。人物面部不清,圓臉,小嘴。當為漢人特征無疑。

    男女供養(yǎng)像的題記條形框位于中間愿文碑框兩側(cè),窄條形,藍底,文字不清。據(jù)榜題框大小與面積計算,上寫文字不會太復雜,應(yīng)比較簡略。符合初唐、盛唐和中唐洞窟供養(yǎng)像題記常見特征。

    2.新發(fā)現(xiàn)釋讀的供養(yǎng)像題名:

    中軸線北側(cè)比丘與男供養(yǎng)群像部分:

    A.西壁龕下北側(cè)南向:

    第7身比丘像(紅底榜題):“靈圖寺……”

    比丘像后第l身(總第8身)著圓領(lǐng)紅袍唐裝男子像(圖版5)(土紅底榜題):“前沙州……/……/伐(后?)(閱?)……/居仕……/主……”

    第2身(總第9身)著小翻領(lǐng)白袍吐蕃裝男子像(白底榜題):“男……/……”

    B.北壁西向男供養(yǎng)像題記:

    第1身(拐角處)著小翻領(lǐng)紅袍吐蕃裝男子像(白底榜題,位于西壁拐角處)(圖版6):“弟子清信居仕石/郎□同一心供養(yǎng)?!?/p>

    第2身著左衽白袍大翻領(lǐng)云肩吐蕃裝男子像(白底榜題):“男石□……/……/……”

    第4身著小翻領(lǐng)紅袍吐蕃裝男子像(紅底榜題):“□主……”

    第7身著小翻領(lǐng)白袍吐蕃裝男子像(紅底榜題):“□男……”

    第11身著小翻領(lǐng)灰白袍吐蕃裝男子像(白底榜題)(圖版7):“男石萬十供/養(yǎng)?!?/p>

    第13身著小翻領(lǐng)白袍吐蕃裝男子像(白底榜題):“侄男石□?!?/p>

    第14身著小翻領(lǐng)白袍吐蕃裝男子像(白底榜題):“侄男□□?!?/p>

    第16身著小翻領(lǐng)白袍吐蕃裝男子像(現(xiàn)有倒數(shù)第3身,白底榜題)(圖版8):“侄男石神主供養(yǎng)?!?/p>

    中軸線南側(cè)比丘尼與女供養(yǎng)群像部分:

    A.龕下南側(cè)北向比丘尼與女供養(yǎng)像題名:

    第1身比丘尼像(白底榜題)(圖版9):“□(沙)州普光寺尼堅□供養(yǎng)?!?/p>

    該題記現(xiàn)存非常清楚,前人有抄錄。

    比丘尼后女供養(yǎng)像第2身(拐角處,總第9身)唐裝女供養(yǎng)人畫像(白底榜題):“新婦……”

    B.南壁西向唐裝女供養(yǎng)像題名:

    第1身(白底榜題框):“新婦南陽張氏?!?/p>

    第2身(白底榜題框):“……供養(yǎng)?!?/p>

    第4身,像不存,僅存白底榜題框:“新婦……”

    殘破洞后西起第6身(紅底榜題):“女什四(?)娘?!?/p>

    倒數(shù)第3身吐蕃與唐裝混合女供養(yǎng)像(紅底榜題框):“孫什……”

    最后1身(白底榜題):“孫什……”

    C.東壁門南西向女供養(yǎng)像題名:

    第1身(白底榜題):“孫什□娘?!?/p>

    第2身(紅底榜題):“孫什八娘?!?/p>

    第4身(白底榜題):“孫什□娘?!?/p>

    以上供養(yǎng)人畫像題名的成功釋讀,為我們后面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二、洞窟供養(yǎng)人畫像之相互關(guān)系

    由以上供養(yǎng)像的排列關(guān)系,結(jié)合部分可釋讀題記可以清楚地看到,男女兩列供養(yǎng)像在洞窟中的排列是有一定的秩序和相互關(guān)系的,并表現(xiàn)出一些明確的供養(yǎng)特征。

    首先,出現(xiàn)較為獨特的僧尼供養(yǎng)像。

    洞窟男女像分別是由7身僧尼作為前導而整體出現(xiàn)在洞窟中。由僧人作為引導是敦煌石窟供養(yǎng)像的基本特征之一,但是到了晚唐五代宋歸義軍時期,隨著歸義軍政權(quán)成為瓜沙地區(qū)的實際統(tǒng)治者,在歸義軍節(jié)度使張、曹等大家族的功德窟中,僧人引導的位置讓位于節(jié)度使等歸義軍統(tǒng)治者,這一現(xiàn)象早在盛唐第130窟甬道晉昌郡太守樂廷壤夫婦供養(yǎng)像中就出現(xiàn)了,反映出中古時期佛教的基本社會地位與歷史狀況。因此第359窟僧人集體出現(xiàn)在男女供養(yǎng)像前的形式,一則表明中唐吐蕃統(tǒng)治時期,敦煌石窟供養(yǎng)像仍在延續(xù)之前的傳統(tǒng)模式,嚴格地把僧人畫在了世俗人的前面,而使得這些功德主們的供養(yǎng)關(guān)系更加符合佛教法事儀式,表現(xiàn)出洞窟供養(yǎng)的嚴肅性;同時也從一個側(cè)面表明,該洞窟的功德主們?nèi)詫僖话愕闹邢码A層,地位不會太高,至少是不會到地方最高的統(tǒng)治者階層。

    但是需要引起我們注意的是,第359窟男女供養(yǎng)群像前的僧尼分別為7身,如此眾多數(shù)量僧尼的集體出現(xiàn),除了應(yīng)有的引導之外,更多體現(xiàn)出的是僧尼本身的供養(yǎng)含義,那么從這個意義上講,該處14身的僧尼像當與洞窟的功德主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或是家族出家為僧者,或是為了專門的法事需要而特意安排。而僧尼各自作7身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似有其特定的用意,如果說果真有窟主家族僧尼各7人,則屬歷史的巧合,但這種可能性太小。因此該處僧尼像所暗含的歷史信息仍需作進一步的討論。

    其次,第359窟供養(yǎng)像排列非常整齊、單純,整體性強,供養(yǎng)目標清晰。

    洞窟四壁下部一圈供養(yǎng)像,男女群像分別以西壁佛龕下中心位置的供器為開頭,以僧尼為前導,依次排列,從西壁到南北壁再到東壁門南北兩側(cè),各自形成一個完整的供養(yǎng)群體與秩序,前后緊密銜接。這種完整的排列關(guān)系,反映出他(她)們集體供養(yǎng)整個洞窟的功德意義,供養(yǎng)人各自相互之間有某種內(nèi)在的緊密關(guān)聯(lián)。

    第三,第359窟供養(yǎng)像的排列表現(xiàn)出嚴格的輩分次遞與供養(yǎng)的先后關(guān)系。

    由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洞窟供養(yǎng)群像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新釋讀的供養(yǎng)人題名,結(jié)合供養(yǎng)人畫像排列中出現(xiàn)的一些現(xiàn)象,為我們的分析提供了豐富而可靠的依據(jù)。

    我們知道,敦煌洞窟中出現(xiàn)的供養(yǎng)人畫像題名內(nèi)容的書寫,發(fā)展到唐代,均要表明各自與窟主的輩分關(guān)系,像有“窟主”、“施主”、“祖父”、“母”、“父”、“叔”、“伯僧”、“叔僧”、“兄”、“弟”、“姊”、“妹”、“兄僧”、“弟僧”、“姊(妹)尼”、“女”、“女尼”、“男”、“男僧”、“侄男”、“侄僧”、“新婦”、“男新婦”、“侄男新婦”“侄女”、“侄尼”、“孫”、“孫女”、“孫僧”、“孫尼”等,在已經(jīng)亡故的人前加寫“亡”、“故”等相應(yīng)的字樣。在洞窟具體排列過程中,是按照輩分的先后依次排列,窟主施主也不例外,他們往往會出現(xiàn)在供養(yǎng)像的中間位置,即是這種原因所致。

    如此,由前錄第359窟供養(yǎng)像題名可以看到,男供養(yǎng)像中有“男”、“侄男”,女像中有“新婦”、“女”、“孫”,則說明分別是為窟主的兒子、姑娘、侄子、兒媳婦、侄媳婦,其次有孫子孫女輩。表明這些供養(yǎng)人群像中有窟主家族三代人。

    非常有意思的是,仔細觀察這些供養(yǎng)人畫像,會發(fā)現(xiàn)在供養(yǎng)群像的僧尼組、男組、女組中,人物的排列越往前越高大,占據(jù)壁面空間越大,越往后人物越小,占據(jù)壁面空間越小,排列越來越緊密,以至于到了東壁門兩側(cè)位置,空間緊密,排列頗顯雜亂,有大有小。由門南側(cè)的女像題名可知,這兩組人物是窟主的孫輩,屬最低一級的家族成員,因此排列不那么講究,也沒有那么嚴肅。反映出畫工對社會生活的深切體會與獨特的藝術(shù)處理手法。

    在輩分區(qū)別上也似乎反映在畫像所在壁面的空間位置與人物畫像的大小關(guān)系中。如女像南壁下倒數(shù)第3身蕃唐混合裝女像,題記反映為窟主“孫女”輩。該像前面可知的題名均為“女”(姑娘)輩或“新婦”(兒媳婦),排列也規(guī)則整齊。但其前最后兩身突然變小,到該像處又突然變大,其后又變小,且越來越雜亂緊密。該像本身也沒有大到如南壁前排諸身女供養(yǎng)像的大小。似乎說明從該像開始即是窟主孫女輩們的供養(yǎng)群像。畫工們以這種微妙的變化來處理供養(yǎng)像的相互關(guān)系,頗有意味。

    從敦煌供養(yǎng)像關(guān)系規(guī)律可知。對應(yīng)男女多為夫婦。那么可以認為南壁出現(xiàn)“新婦”字樣的諸女像當與北壁諸“男”“侄男”供養(yǎng)像對應(yīng)為夫婦關(guān)系。

    第四,較為獨特的東壁門上夫婦供養(yǎng)像。

    作為一男一女對坐于東壁門上供養(yǎng)的形式,必是夫婦無疑,而且一般情況下應(yīng)是洞窟功德主已亡故的父母或祖父母。同時代第231窟窟主陰嘉政亡父母陰伯倫夫婦即是代表。這種夫婦對坐于洞窟東壁門上的供養(yǎng)形式,到了中晚唐時期大量出現(xiàn),如第144窟功德主亡父母索留南與張氏夫婦,第12窟窟主金光明寺索法律之已故祖父母索奉珍夫婦,第138窟陰氏某夫婦并智惠性供養(yǎng)像,第20窟某夫婦等。和以上的同類供養(yǎng)像比較,第359窟夫婦像沒有身后的侍從像,又出現(xiàn)書寫應(yīng)是洞窟營建功德愿文大量文字的榜題框。不畫侍從像,有可能是畫家考慮受空間限制而省略,另一種可能就是該夫婦只是一般的平民百姓,沒有官位,生前沒有家奴可供驅(qū)使。因此也就不宜于表現(xiàn)于洞窟畫像中了。

    而從我們后面的分析表明,該洞窟功德主為粟特九姓胡之石姓家族,作為外來的中亞移民并后裔,在吐蕃統(tǒng)治時期的敦煌大多淪為寺戶或下層平民,即使是那些仍保存有較高社會地位和豐厚經(jīng)濟實力的家族,受中亞胡人傳統(tǒng)習俗影響,多半可能并不蓄奴,因為胡人歷來多為中原漢人統(tǒng)治者與大家族大官僚的家奴,大家所熟知的“胡旋女”與胡人“侏儒”就是中亞各國進貢唐王朝的禮物,供統(tǒng)治者們享樂;從大量唐墓壁畫與胡人牽駝俑的出土,也清楚地告訴我們,胡人身為歷代統(tǒng)治者達官貴人家奴地位低賤,以唐代最為集中,事實上此現(xiàn)象早在漢代已較為普遍?!稘h書·汲黯傳》記汲黯為了保護因匈奴降漢時違抗圣令的商人及親屬五百余人,而向漢武帝進諫:“臣愚以為陛下得胡人,皆以為奴婢,賜從軍死者家。”據(jù)葛承雍先生研究,到了唐代大量胡人流寓中原長安,因其出身、職業(yè)、體貌、宗教信仰、生活習慣等關(guān)系,雖然生活在社會的各個階層,但又常常受到漢人社會的歧視。由此表明中亞胡人們極有可能對此不公平的社會現(xiàn)象有本能的抵觸心理。受此心理的影響,在這里我們看不到像其他洞窟的父母或祖父母供養(yǎng)像一樣,畫上相應(yīng)的侍從像,頗為獨特。當然在此并不能否認那些在歷史上曾經(jīng)因經(jīng)商而富甲天下的胡商代表,其擁有大量的家侍當屬例外,如P.3813《判集》記載長安胡商史婆陀:“家興販,資財巨富,身有勛官驍騎尉,其園池屋宇、衣服器玩、家僮侍妾比王侯。”

    至于該夫婦像與洞窟窟主、僧尼、男女供養(yǎng)像的關(guān)系,以及其在洞窟營建之時健在與否。為什么被畫在東壁門上位置等諸現(xiàn)象的考察。仍是需要作進一步討論的問題。

    三、洞窟供養(yǎng)人粟特九姓胡

    “石”姓家族之推論

    對敦煌石窟營建的傳統(tǒng)而言。家族性質(zhì)的功德窟最為集中,以第359窟供養(yǎng)像表現(xiàn)出的幾方面特征來看,其作為家族功德窟的可能性最大。而洞窟中新釋讀的幾身男供養(yǎng)像中“石”姓題名,為我們考察第359窟的洞窟功德主提供了可能。

    由前文可知,在北壁的男供養(yǎng)像中,其中第1身(拐角處)吐蕃裝男子像題名“弟子清信居仕石郎口同一心供養(yǎng)”,第11身吐蕃裝男子像題名“男萬子供養(yǎng)”,第13身吐蕃裝男子像題名“侄男石口”,第16身吐蕃裝男子像(現(xiàn)有倒數(shù)第2身)題名“侄男石神主供養(yǎng)”。也就是說,在第359窟的男供養(yǎng)群像中,至少有4身可以明確斷定為“石”姓的供養(yǎng)人畫像。而從男供養(yǎng)像題名中較為集中頻繁出現(xiàn)的“男”“侄男”字樣,結(jié)合前文已明確的輩分關(guān)系的討論,我們基本可以肯定地認為,這些男供養(yǎng)群像即是當時敦煌的某“石”姓家族群體。那么對應(yīng)的女供養(yǎng)群像,則屬該“石”姓家族的女眷無疑,有男像之諸“新婦”,也有窟主的女兒和孫女們。這樣不僅符合敦煌石窟家族洞窟營建的特點,也印證了我們對該窟供養(yǎng)人關(guān)系的分析。

    有唐一代,活動于敦煌地區(qū)的石姓作為中亞粟特九姓胡人的族屬關(guān)系,早已成學界共識。而在中唐吐蕃統(tǒng)治之前,8世紀中葉敦煌中亞粟特胡人聚落中心“從化鄉(xiāng)”三百余戶一千四百余口的存在,沙州成為名副其實的絲綢之路上中亞九姓胡人的聚居中心之一。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正如P.2657、P.3018、P.3559《天寶十載(751)敦煌縣差科簿》記載的那樣,單從數(shù)量上反映,石姓位居第三,僅次于康、安兩姓之后。這一點也正是中亞各國實際情況的記載,康、安、石、曹等姓是中亞胡人流寓中原的主體。

    據(jù)陸慶夫、鄭炳林先生的研究。到了中唐吐蕃統(tǒng)治前后,沙州城東的從化鄉(xiāng)雖然因吐蕃的占領(lǐng)而解體,但是原住敦煌的九姓胡人并沒有像池田溫先生認為的那樣,或離開敦煌歸還本國,或散入回鶻勢力罔,或依附于漢人的寺院。相反隨著離敦煌不遠的九姓胡人另一聚集地石城鎮(zhèn)被吐蕃人陷落,大量胡人流人敦煌。和敦煌本地原有胡人一道,擴大了敦煌的胡人群體,其中除有部分淪為寺院寺戶等下層社會外,還有為數(shù)不少的仍活躍在敦煌的中上階層,以至僧俗統(tǒng)治者中。而在這些粟特人當中,石姓同樣比比皆是,不一而足。

    作為石姓的男供養(yǎng)像,其中出現(xiàn)了像“石郎□同”、“石萬十”、“石□”、“石神主”等人名,雖然我們還沒有查到在敦煌遺書中有相同人名者,但是聯(lián)系相關(guān)寫本仍可看到這些人名的中亞胡人特性。“石郎□同”作為有四個字的人名,漢人除復姓者很少使用。因此當為胡人人名的特點?!笆裰鳌眲t最為特別,非常有意思的是,學界熟知的.,2657、P.3018、P.3559《天寶十載(751)敦煌縣差科簿》中就有三位可資比較的人名出現(xiàn),即石神功、何神祗、何神祚,池田溫先生把其歸入“漢式人名”特征。另有一件較晚的寫本,s.2174《天復九年(909)神沙鄉(xiāng)百姓董加盈兄弟三人分家契》,篇尾的三個見證人畫押,第一位“見人阿舅石神神(押)”。以上五位粟特人名使用“神某”,其中三位屬石姓,兩位屬何姓,似乎也可以歸人粟特人取名的喜好一類。開元九年“六胡州之亂”的起事頭目之一“偽將軍石神奴”,同樣能夠說明問題。最有意思的是,其中的神祗、神祚、神主、神神、神奴,明顯帶有宗教色彩,這也是敦煌人名的特點之一。而在這里似乎反映著九姓胡人本土襖神信仰影響的影子。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第359窟石姓男供養(yǎng)群像當屬來自中亞的九姓胡人及其后裔,應(yīng)該說是沒有問題。事實上我們可以看到其中被畫于東壁門上位置的夫婦供養(yǎng)像中之男像,雖然其服飾特征為唐裝,但是腰束革帶的圓領(lǐng)紅色長袍上系韚韘七事,頗顯肥胖的身體,粗大的腰圍,小小的眼睛,高高的額頭和鼻梁,一圈修剪整齊且顯得較為濃密的絡(luò)腮胡須,無疑給我們描繪了一位在面貌與體質(zhì)特征上頗為典型的中亞西域胡人形象,如果和唐墓中出土的大量胡人俑作一比較,給其穿上翻領(lǐng)小袖緊身的胡服,則幾無二樣。而該身像又是洞窟供養(yǎng)像中輩分最高者,是家族的最長者。由此可以確定該洞窟供養(yǎng)像男性必為九姓胡之石姓家族,女性的情況比較特殊,因為其中必有像南壁第一身“新婦南陽張氏”一樣通過胡漢通婚形式嫁入的漢姓,但是按照傳統(tǒng)的觀念和習俗。這些漢人女性一旦嫁為胡人,就成為胡姓家族成員了,因此從整體來看,洞窟的供養(yǎng)像群體仍屬由男供養(yǎng)像代表的石姓家族。

    四、洞窟供養(yǎng)人畫像服飾新現(xiàn)象

    第359窟因為有大量吐蕃裝男供養(yǎng)像存在,而引起研究吐蕃服飾與歷史文化專家學者的注意。但是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該洞窟供養(yǎng)人畫像在服飾方面的現(xiàn)象與特征,似有更多值得我們注意并可資討論的地方。

    1.窟內(nèi)下層的男供養(yǎng)群像中唐裝人物的出現(xiàn)

    包括筆者在內(nèi),以前的介紹和研究均以為莫高窟第359窟除東壁門上夫婦供養(yǎng)像之男像為唐裝外,出現(xiàn)于西壁、北壁、東壁門北下的男供養(yǎng)像均為吐蕃裝,這一點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引起人們的懷疑。近來仔細觀察這些排列整齊的男供養(yǎng)像,卻發(fā)現(xiàn)至少有2身人物為唐裝,還有幾身人物服飾也深受唐裝的影響。

    分別介紹如下:

    A.男供養(yǎng)像第1身,即西壁僧人后第1身,頭戴幞頭,身穿紅色長袍,腰束革帶,手持長柄香爐供養(yǎng),屬典型的唐裝(圖版5)。

    B.男供養(yǎng)像北壁第6身,頭戴幞頭,身著紅色圓領(lǐng)袍衣,下半身開衩,腰束革帶,雙手合什供養(yǎng)狀(圖版10)。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該像下面的底色與窟內(nèi)其他供養(yǎng)人畫像不同,其他的像底色均為白底色,唯獨該像處的白底色被洗刷掉,露出壁面原始地仗細泥面,原白粉層仍有殘留。更有意思的是,該洗刷出來的面積其形狀為一人形,毫無疑問是為了特意繪畫此身人像而為。從常理推斷應(yīng)屬整個白底色粉刷后所為,而非之前余留。如此,則應(yīng)是在原有一供養(yǎng)像的情況下。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又洗刷掉了,重新繪畫一供養(yǎng)像,也就是說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供養(yǎng)像屬二次作品。

    C.唐裝男像除以上兩身外,北壁第8身上半部殘,但從其所穿紅色不開衩、類似圓領(lǐng)袍的情況分析,有可能為唐裝。

    2.男供養(yǎng)像吐蕃裝的分類及其特點

    第359窟西壁、北壁、東壁門北下的男供養(yǎng)群像中著吐蕃裝的諸人物,從服飾特征、裝飾形式上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A.從前面數(shù)身較為清晰的人物頭飾判斷,均頭戴用紅色或淺紅色,間有灰白色頭巾裹成的“繩圈冠”,系于腦后;分于面頰兩邊的頭發(fā)扎成髻,垂于耳際,末梢飾一綠色寶石(又似耳墜類飾品)。面部是否有吐蕃本地的“赭面妝”習俗,由于掉色,不清,存疑。

    B.服飾可分兩種類型:

    第一類:屬典型的吐蕃裝。內(nèi)穿交領(lǐng)衣。外披白色大翻領(lǐng)對襟長袍,飾綠邊云肩,下半身開衩,顯露加繡綠色緣邊的褲子;長袍直袖長短不一,右側(cè)短,左側(cè)長,下垂至于膝下委地,形成左衽穿法:袖邊飾似花邊一圈,或為虎皮飾;腰系帶,上是否有飾物不清;足蹬皮靴。代表為北壁第5、9、15身人物像(圖版二)。

    第二類:屬受唐裝影響的蕃裝。內(nèi)穿交領(lǐng)衣,外穿紅色或白色間有灰色小翻領(lǐng)(綠色)長袍(是否對襟或斜襟則不清),下半部或開衩或不開衩,直袖,袖無飾,腰束革帶。此類袍衣如果沒有小翻領(lǐng)則完全是唐裝男像常服圓領(lǐng)袍衣。明顯地表現(xiàn)出受唐代服飾影響的因素。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當是自文成公主入藏以來,長時期內(nèi)受漢文化影響所致。代表為西壁最后1身(白色開衩長袍)(圖版12),北壁第1身(紅色不開衩長袍)、第3身(白色不開衩長袍)、第4身(紅色開衩長袍)、第10身(白色開衩長袍)、第11身(灰色不開衩長袍)、第12身(紅色開衩長袍)。其中北壁第2身較為獨特,總體上屬此類蕃裝,但是又有云肩裝飾。

    C.個別像腰佩韚韘七事,其中北壁第5身、第9身、第15身典型吐蕃裝人物像最為明顯,其余不清,但受唐裝影響的服飾人物像中似無此裝飾。這一發(fā)現(xiàn)頗為重要,因為對吐蕃人佩七事裝飾,雖然按照其民族特性與服飾影響和淵源關(guān)系,吐蕃服飾中當有此飾物。但長期以來除在敦煌壁畫贊普禮佛圖之外,在供養(yǎng)人畫像沒有看到,因此可補此方面之空白。

    D.從服飾的顏色上分??紤]到變色的因素,總體可分為白色、紅色、灰色三大類。其中白色為典型的吐蕃裝,紅色與灰色為受唐裝影響的蕃裝。

    E.從排列方式看,一般是著紅色衣與著白色衣者相間,前排為紅色衣者后面跟隨一至三身白色衣者,越往后著紅色衣者越少。表現(xiàn)出總體上白色衣更多的特征,與我們在維摩詰經(jīng)變吐蕃贊普禮佛圖壁畫中看到的贊普等多穿白色長袍的習俗相一致。說明吐蕃人尚白的風俗。

    3.女供養(yǎng)像中一身唐蕃混合裝人物的出現(xiàn)

    南壁的女供養(yǎng)人畫像中,倒數(shù)第3身即題名“孫什……”者,頭發(fā)從中間分開,分向兩邊,在發(fā)梢處扎成小髻垂于兩側(cè),遮住耳朵。這種頭飾在敦煌吐蕃期洞窟中始出現(xiàn),所見吐蕃裝供養(yǎng)像發(fā)飾多如此,莫高窟第154窟金光明最勝王經(jīng)變長者子流水品中趕大象的人物像,即為此頭飾,服飾也是翻領(lǐng)的吐蕃裝(圖版13),因此屬較為典型的吐蕃發(fā)式,但是沒有戴吐蕃式帽子。更有意思的是,該人物身上的服飾又完全是唐式,同其他的女供養(yǎng)像比較,唯獨其發(fā)飾為僅見。當屬在吐蕃統(tǒng)治時期敦煌地區(qū)出現(xiàn)的獨特女性裝扮,有明顯的時代烙印。

    4.小結(jié)

    以上服飾新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不僅反映出吐蕃統(tǒng)治時期敦煌地區(qū)復雜的政治歷史背景,也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該洞窟的供養(yǎng)人功德主們復雜的社會心理,更為我們分析洞窟窟主提供了頗有意義的資料佐證。

    五、洞窟功德主的蛛絲馬跡

    1.洞窟窟主供養(yǎng)像的推斷

    時代明確、內(nèi)容完備、供養(yǎng)人畫像豐富、家窟性質(zhì)無疑,作為“施主”的供養(yǎng)人畫像大量出現(xiàn)在洞窟中,而供養(yǎng)像題名中有“男”“侄男”“女”“孫”“新婦”等表示與某人親情輩分關(guān)系名稱,則表明該洞窟的供養(yǎng)人畫像中必有窟主的存在,而不是全以施主的身份出現(xiàn)。這些輩分題名也告訴我們,該窟窟主應(yīng)是這些兒子、侄子、女兒、媳婦們的父輩,又是孫子孫女們的祖父輩。那么這個人是誰?洞窟中有沒有其畫像?

    首先討論一下東壁門上的夫婦供養(yǎng)像,參考同類造像的第231窟窟主陰嘉政亡父母陰伯倫夫婦像、第144窟某窟主亡父母索留南夫婦像、第12窟窟主索義辯亡祖父母索奉珍夫婦像,基本可以肯定判斷第359窟該夫婦供養(yǎng)像當為石姓某窟主的亡父母或祖父母,由于其中的男像完全為唐裝,進一步表明在洞窟營建之時已經(jīng)亡故的可能性。那么,該夫婦像作為窟主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按常理推斷。結(jié)合窟內(nèi)題名中的輩分關(guān)系,窟主只能是屬“男石萬十”的父親,亦即“侄男石神主”的叔父,又是那些孫輩們的祖父了。

    既然如此,據(jù)我們以窟內(nèi)供養(yǎng)像題名的釋讀,男供養(yǎng)像北壁西向第4身著小翻領(lǐng)紅袍吐蕃裝男子像紅底榜題“□主……”但是由于該榜題較為模糊,不好作肯定判斷,或為窟主。那么其前應(yīng)為同輩們的供養(yǎng)像。在現(xiàn)有前面幾身人物像可讀的題名中,沒有看到表示輩分的字樣,也沒有看到說明諸人是否亡故的字樣,因此不好作輕率的判斷。

    但是仔細觀察則會發(fā)現(xiàn)。位于整個供養(yǎng)像最前面者,即西壁第1身男供養(yǎng)像頗為特別:

    第一,該像明顯要比其他諸像高大魁梧,所占壁面空間大。

    第二,該像著唐裝,洞窟另一身著唐裝屬后涂改再繪(即北壁第6身)。

    第三,該像題名共有五行字,為方形榜題框,而其他所有的供養(yǎng)像。包括東壁門上者的榜題框均為豎條形,都不長,多為可寫一行文字,最多者也只能寫兩行。

    第四,該像題記中出現(xiàn)“前沙州”“居仕”等字樣,其中“前沙州”為開頭三字,表明該人物為“落蕃官”,在唐代沙州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如此也讓我們明白了為什么其堅持穿唐裝的歷史背景和心理感情取向。

    第五,由題記可以推測該人物在洞窟建成時仍健在,因為按常理,如果是已亡故者,會在供養(yǎng)像題名一開始即作交代,書寫“故”、“亡”等字樣。

    第六,所有的男供養(yǎng)像,只有此身持香爐供養(yǎng),其余均為持花、雙手合十供養(yǎng),在敦煌石窟供養(yǎng)人畫像中,一般來講除那些極其特別的人物如節(jié)度使等,一般只有窟主(夫婦)持香爐。本窟東壁門上夫婦供養(yǎng)像同樣持香爐,是因為其作為已故的家族長者和重要人物,又有可能即是洞窟的名義上的窟主,是兒子為其所修像第231、144等窟一樣的“報恩之龕”。

    因此,我們認為,處于整體洞窟男供養(yǎng)像首位的這一身人物。極有可能即是窟主。對應(yīng)女供養(yǎng)像第一位即是其夫人像。那么緊隨其后的幾身題名不清者像,當為同輩諸男,到北壁第7身左右即是其兒子侄子輩,東壁門北諸男像當為孫子輩,對應(yīng)南側(cè)女像部分可以此類推(但不能做完全的一一對應(yīng))。

    2.洞窟功德主家族的供養(yǎng)僧尼

    至此,可以看到該洞窟作為粟特九姓胡人石姓家族供養(yǎng)功德的大致情況。

    接下來討論一下與該洞窟供養(yǎng)功德有關(guān)的僧尼施主們。共有14身僧尼像的存在,充分說明該洞窟與吐蕃統(tǒng)治時期敦煌寺院僧人的密切關(guān)系。一般來講作為家窟,這些僧尼應(yīng)該屬石姓出家為僧尼者。據(jù)鄭炳林先生的研究,吐蕃統(tǒng)治時期有大量的粟特人散布在敦煌各個寺院(僧寺與尼寺),其中石姓僧尼也不少。P.2729《吐蕃辰年(788)三月沙州僧尼部落米凈辯牒》是吐蕃占領(lǐng)后由算使論悉諾羅對敦煌諸寺僧尼進行清點的名冊,其中粟特石姓僧尼有:龍興寺都統(tǒng)石惠捷、石會如、石寶意,大云寺石法進,靈圖寺石修定、石寶嚴、石修果、石正嚴,大乘寺石修行。石姓僧人為佛教教團的領(lǐng)袖都統(tǒng)。P.3047《吐蕃時期康喜奴等施入歷》記載舍施人名中有粟特胡人石什一,以及活躍于吐蕃統(tǒng)治時期敦煌佛教界主持講壇講授佛經(jīng)的著名高僧“法匠石公”(后論)。另據(jù)S.542背《戌年(818)六月十八日諸寺丁口車牛役部》記載石姓作為寺院寺戶,就有開元寺寺戶石奴子、石勝奴、石什一、石再再、石曲落,蓮臺寺寺戶石溫奴,報恩寺團頭石多德,興善寺石什一、石奴子、石抱玉、石玉奴、石進玉等陋。這些資料充分說明粟特石姓出家為僧尼的人不會太少,為我們理解第359窟14位僧尼供養(yǎng)像的出現(xiàn)提供佐證。

    據(jù)現(xiàn)可釋讀的僧尼供養(yǎng)像題名,其中女尼第一身持香爐者為“普光寺尼堅□”,由于壁畫剝落,一字不明,但是“普光寺”三字與“堅”字以及后面的“供養(yǎng)”二字,或清晰,或字跡可推斷出來。普光寺為始見于吐蕃時期的沙卅I尼寺,非常有意思的是,我們在敦煌寫本中發(fā)現(xiàn)有可供參考的資料。P.3600《吐蕃戌年普光寺等具當寺應(yīng)管尼數(shù)牒》,記載當時普光寺有尼127人,我們注意到其中有法號堅惠、堅戒、堅性、堅信、堅意、堅悟、堅進、堅勝。從普光寺尼數(shù)分析。寫本所記時間當為吐蕃晚期,李正宇先生認為是794年。莫高窟第359窟樊錦詩等先生斷代為吐蕃統(tǒng)治的晚期,即9世紀40年代。二者時代相距四十余年,很有可能普光寺這些法號以“堅”開頭的八位僧尼中,其中就有第359窟的堅口。如果說該人在794年時仍為一般尼眾,那么到了9世紀40年代時已至少為50余歲的老尼,也有可能會有一定的僧職。因此排在洞窟供養(yǎng)像首位。又S.542v2《普光寺尼堅意請?zhí)幏帜峁怙@狀》,唐耕耦先生斷定為吐蕃期寫本,記載由堅意出面來申請?zhí)幏滞?即普光寺)新出家為尼的光顯因水渠取水事而和其他眾尼發(fā)生的糾紛,似乎說明該堅意在普光寺非一般尼眾。莫高窟晚唐第85窟主室東壁南側(cè)供養(yǎng)像第2身題名“口師普光寺尼堅進”,殘不清的第一個字按常理推斷應(yīng)為“亡”或“故”,第85窟是晚唐翟僧統(tǒng)法榮營建的功德窟,據(jù)考應(yīng)建于862-867年間,題名中沒有寫“妹”“姊”等表示親情的字樣。而寫“師”,則說明該堅進非翟姓本家,也說明其地位較高。作為794年就已人寺的尼眾,按正常情況,到第85窟建成時已經(jīng)亡故,正好說明其在第359窟營建時年齡比較大。只是以上諸尼沒有出現(xiàn)俗姓。僅作推測。

    至于另一側(cè)的僧人供養(yǎng)像,只發(fā)現(xiàn)最后一身題記“靈圖寺”三字,不好再作推斷。但是靈圖寺作為敦煌中唐、晚唐、五代宋時期的大寺,在吐蕃期必有大量的僧人和寺戶,石姓人出家該寺的可能性應(yīng)當很大。

    3.吐蕃統(tǒng)治時期敦煌名僧“法匠石公”與第359窟的關(guān)系

    吐蕃時期敦煌佛教界的粟特石姓僧人,當以敦煌遺書P.T.1261《吐蕃占領(lǐng)敦煌時期齋櫬歷》第九部分記載“法海,石”,即石法海,s.1154《瑜伽論第五十四卷》尾題“法海和尚”,P.2255,P.2326,P.2358《設(shè)壇發(fā)愿文》記載在吐蕃統(tǒng)治晚期某年面向敦煌整個佛教教團主持舉辦佛教法會的“釋門教主爰及法將石公”最為活躍。以上石法海、法海和尚、法將石公即是晚唐歸義軍時期寫經(jīng)S.5872《維摩詰經(jīng)疏》末題:“敦煌釋門講百法論大法師兼釋門都法律沙門法海?!彼洖橥蝗恕=谙壬赋?,法將、法獎,即法匠,是主持講壇以講經(jīng)為主的高僧。

    讓我們感興趣的是,據(jù)P.2255、P.2326、P.2358《設(shè)壇發(fā)愿文》記載,該法匠石公“談唯識則疑是天親,演維摩乃狀同無垢”,表明石公以擅長講《唯識論》與《維摩詰經(jīng)》而聞名,又當以《維摩詰經(jīng)》最為精彩,其講法令聽法的僧俗信眾“詵詵釋子如歸香積之餐,濟濟衣冠若往毗耶之室”。由此也讓我們聯(lián)想到石姓家族所建洞窟第359窟主室東壁門兩側(cè)畫一鋪維摩詰經(jīng)變,經(jīng)變中又畫吐蕃贊普禮佛圖,與愿文所記該次設(shè)壇講法“奉為圣神贊普”回向功德不謀而合。作為一種推測,該法匠石公即是莫高窟第359窟的施主之一,并有可能作為高僧直接參與了洞窟的營建與壁畫內(nèi)容的設(shè)計。維摩詰經(jīng)變即是按他的思想而被畫人洞窟的,則西壁壇下的僧人供養(yǎng)像中就有其畫像,如此第359窟也有可能成為石公平時在莫高窟為信眾講經(jīng)(主要是《維摩詰經(jīng)》)的場所之一了。

    如果此推測不致大謬,則不僅為第359窟作為粟特九姓胡石姓家窟的推斷提供佐證,也為吐蕃統(tǒng)治時期敦煌名僧曇曠、法成之外的石公在莫高窟功德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思路與線索。更是我們研究粟特胡人參與洞窟營建的重要材料。

    六、從第359窟供養(yǎng)人看中唐時期

    粟特九姓胡人對吐蕃統(tǒng)治的態(tài)度

    以上的研究,從各方面表明莫高窟第359窟作為粟特九姓胡人石姓家窟的特征與歷史跡象。既然如此,則需要我們就該洞窟所涉及吐蕃統(tǒng)治時期敦煌歷史上這樣一個獨特社會群體即粟特胡人的相關(guān)問題展開討論。

    1.服飾的特征變化與供養(yǎng)人的心理感情

    據(jù)學界前賢藤枝晃、山口瑞鳳、長澤和俊、姜伯勤、戴密威、史葦湘、邵文實、楊銘等專家學者們的研究,吐蕃統(tǒng)治敦煌以后,施行了一系列的新政策,史葦湘先生把吐蕃對敦煌所施行的森嚴的民族統(tǒng)治歸納為易服辮發(fā)、黥面文身、推行部落制三個方面。對吐蕃統(tǒng)治敦煌時期的這些特點除史葦湘先生之外,邵文實先生通過對吐蕃統(tǒng)治敦煌時期的主要人物尚乞心兒的研究也有較集中的討論,因為吐蕃對敦煌沙州的統(tǒng)治也就是尚乞心兒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主要有殺閻朝以做叛心、推行吐蕃風俗、清查戶口、部落制的推行等四個方面,和史葦湘先生觀點大同而小異,其實綜觀中唐吐蕃統(tǒng)治敦煌時期的歷史,吐蕃對沙州的民族高壓統(tǒng)治也無外乎以上幾個方面。

    對于吐蕃統(tǒng)治敦煌的新政策,單就推行吐蕃風俗的易服辮發(fā)、黥面文身受到了沙州老百姓的強烈反抗。上舉前賢均有研究,其實在吐蕃期洞窟供養(yǎng)人畫像中也得到了形象的反映。一直到了911年敦煌人們對此仍記憶猶新,P.3633《辛未年(911)七月沙州百姓一萬人上回鶻大圣天可汗狀》記:“……卻著漢家衣冠,永拋蕃丑。太保與百姓重立咒誓,不著吐蕃。”當然現(xiàn)所知道的多是以沙州漢人為主體的情況,那么對于那些唐前期“從化鄉(xiāng)”的居民以及從石城鎮(zhèn)流入的粟特人為主體的大量的九姓胡人而言,這些中亞的移民及其后裔對于吐蕃的以上政策反應(yīng)如何?本文所論第359窟的石姓供養(yǎng)人的情況正好為我們探討這個問題提供了思考的空間。

    從前面對洞窟供養(yǎng)像服飾的特征與變化的介紹可以明確感受到,作為粟特人的功德主,雖然有大多的男性穿上了吐蕃裝,但是已故窟主父母(或祖父母)、窟主及大量女性供養(yǎng)像完整的唐裝赫然出現(xiàn)在吐蕃期洞窟中,顯然違背了吐蕃政策的要求。特別是北壁第6身,明顯為涂掉底色后再繪唐裝的特殊現(xiàn)象,強烈地感受到作為沙州陷蕃之前已完全脫掉胡服,穿上唐裝,具有唐代正式戶籍的這些來自中亞的移民或其后裔,作為唐朝的子民,對大唐盛世心懷向往,或者說已完全漢化了,因此他們從內(nèi)心深處還是愿意穿上唐裝的,表現(xiàn)出對吐蕃統(tǒng)治的反抗情緒。因為我們知道,唐代對胡人的服飾是沒有限制。相反好多唐人喜好胡服,一時間胡風胡氣盛行于世,對此學者們的研究極多,不一一列舉。敦煌吐蕃統(tǒng)治時期對胡人的服飾等習俗有沒有限制,沒有文獻記載,但考慮到同為胡服,至少吐蕃人對胡服的限制要比唐裝自由寬松許多,他們?nèi)绻麤]有漢化的影響,則可穿上本民族服飾,同為翻領(lǐng),則或許為吐蕃統(tǒng)治者所允許和接受。但我們在洞窟中沒有看到相關(guān)的圖像,進一步說明了敦煌九姓胡人完全漢化的歷史事實。因此,他們同敦煌的漢人一道,胡漢不分,同心反蕃。

    2.與敦煌漢人大家族的聯(lián)姻及其影響

    第359窟作為粟特人的功德窟,在此有必要探討其與沙州漢人家族的關(guān)系。

    南壁第1身女供養(yǎng)像題名“新婦南陽張氏”。按常理表明對應(yīng)的是北壁第1身石姓男供養(yǎng)像,合為夫婦。無論如何,這則題名給我們一個明確的信息。就是該石姓家族與敦煌漢人大族張氏聯(lián)姻。除此之外,其他女供養(yǎng)像全為唐裝,從一個側(cè)面表明該家族男性所娶是以漢人為主的事實。

    敦煌的粟特人與漢族的婚姻關(guān)系,是敦煌粟特人的基本歷史狀況,早在三國時期的敦煌,胡漢互為婚姻已屬常事,P.3636記三國時太守倉慈治理下的敦煌“胡女嫁漢,漢女嫁胡,兩家為親,更不相奪”。集中在歸義軍時期,大量的敦煌遺書與洞窟供養(yǎng)人畫像題記均有記載,吐蕃時期也不例外,正如鄭炳林先生所言:“吐蕃時粟特人紛紛與敦煌大姓聯(lián)婚。”本文石姓娶南陽張氏即是一例?!澳详枏埵稀笔嵌鼗偷拇笮?,又稱“龍舌張氏”,唐開元中張孝嵩奉詔都護北庭,后子孫世襲沙州刺史,因居敦煌,無疑是敦煌望族。吐蕃和晚唐時期敦煌遺書記載首任節(jié)度使張議潮及其父親一族郡望本是“清河張氏”,可是到了張淮深時期又記作“南陽張氏”,而據(jù)姜伯勤先生研究:“在沙州,張氏之南陽、清河二望,時相混淆?!庇謸?jù)學者們研究明顯是為了攀附“南陽郡公”即“南陽開國公”的張孝嵩。事實上P.3354v悟真撰《五更轉(zhuǎn)兼十二時序》即稱“伏維我尚書渥洼龍種”,結(jié)合敦煌文獻所記張孝嵩斬龍的傳說,似乎已經(jīng)有附會南陽張氏之跡象。無論如何,南陽張氏在吐蕃時期已是敦煌望族則無疑問。

    至于該“南陽張氏”與張議潮家族的關(guān)系,尚難完全明了,或?qū)僖恢?,或表明當此之時,由于勢力的日漸增強,張議潮已經(jīng)有改清河張氏為南陽張氏的跡象。其實清河張氏與南陽張氏,從郡望上講,不分伯仲,只是后者與敦煌更為密切而已。

    那么營建第359窟的粟特石姓胡人家族與敦煌大族南陽張氏聯(lián)姻,說明該石姓家族在當時的敦煌地位和影響并不低,上舉“法匠石公”即是明證,否則作為一般下層老百姓出身者,是不能在寺院和佛教界取得如此地位的。據(jù)學者們的研究表明,敦煌的高級僧官往往是出自名門望族,二者互為依附,石姓在吐蕃初期有“都統(tǒng)石惠捷”,后有“法匠石公”,即為例證。在這樣的背景下兩家聯(lián)姻,可謂門當戶對。除此之外,張氏還與粟特最大的安氏集團聯(lián)姻,P.3551《藥師瑁琉光如來贊并序》記載吐蕃時一位張姓大都督,娶妻粟特人安氏,此張大都督即是張議潮父親張謙逸。

    作為敦煌粟特人集團的重要力量,該石姓很有可能參與了張議潮大中起義。據(jù)《資治通鑒》卷249《考異》引《實錄》記載:“(大中)五年二月壬戌,天德軍奏:沙州刺史張議潮、安景曼及部落使閻英達等差使上表,請以沙州降?!睒s新江先生、鄭炳林先生均認為安景曼所代表的是敦煌粟特人的力量。也就是說粟特人及其組成的軍隊,以安景曼安公、安都督為代表,和張議潮代表的漢人勢力、閻英達代表的吐渾、通頰等部落百姓一道,共同推翻了吐蕃在沙州的統(tǒng)治。其中安景曼所代表的“九姓胡軍”當是包括九姓胡人諸姓在內(nèi)的粟特人集團,石姓作為九姓胡人大姓,必不能例外。而第359窟明確記載石張二姓的聯(lián)姻,結(jié)合這一獨特的歷史背景,則表明到了吐蕃統(tǒng)治的晚期,敦煌漢人與胡人及其他民族之間,已形成很大的關(guān)系網(wǎng)絡(luò),形勢越來越對吐蕃人不利。在這樣的實際情況下,第359窟的窟主們力量和信心大增,他們也不再過于擔心吐蕃的政策,敢于在洞窟內(nèi)畫上大量包括唐裝在內(nèi)的供養(yǎng)人畫像。

    因此,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到,敦煌的粟特人對吐蕃統(tǒng)治的確心存敵意。

    3.維摩詰經(jīng)變吐蕃贊普禮佛圖的繪制及其意義

    第359窟還有一現(xiàn)象值得注意,東壁維摩詰經(jīng)變中畫吐蕃贊普禮佛圖。

    有人可能會疑問:為什么作為對吐蕃統(tǒng)治持抵觸情緒的粟特人要在洞窟中畫上吐蕃的贊普像呢?豈不是為吐蕃統(tǒng)治歌功頌德?

    其實不然,在這里畫上吐蕃贊普禮佛圖,實屬吐蕃統(tǒng)治時期敦煌石窟維摩詰經(jīng)變的一大特征,其始作俑者并非第359窟的功德主,早在此前的第231窟陰家窟、第237窟、第159窟張家窟就已出現(xiàn),作為同時期的洞窟,約定俗成,第359窟也就不得不畫上贊普像。畢竟時代的現(xiàn)實不可抗拒。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前面對洞窟功德主與粟特人名僧“法匠石公”的關(guān)系推測能夠成立,則又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石公的影響,要畫上維摩詰經(jīng)變,則當時傳統(tǒng)的贊普像也就不能不畫了。

    如果我們再換個角度思考,這樣做的現(xiàn)實意義也很強,一是從表相上表達對吐蕃統(tǒng)治的服從,以求得生存和發(fā)展的空間,像陰嘉政功德窟的營建即是代表。同時也有為洞窟供養(yǎng)像中唐裝的出現(xiàn)作掩飾的意義,正可謂是陽奉陰違。

    七、第359窟出現(xiàn)大量吐蕃裝

    供養(yǎng)人畫像原因試析

    就目前留存下來的敦煌石窟中的吐蕃期洞窟供養(yǎng)人畫像資料,莫高窟第359窟是出現(xiàn)最多的洞窟,也是吐蕃裝供養(yǎng)像最集中的洞窟,同時還是洞窟供養(yǎng)像最為完整的洞窟,涉及功德主家族男女老幼及已故祖輩,構(gòu)成敦煌石窟特別是吐蕃期洞窟供養(yǎng)人畫像獨特的現(xiàn)象,因此有必要就其出現(xiàn)的原因作一交代。

    敦煌莫高窟吐蕃期石窟群中之所以沒有出現(xiàn)更多的供養(yǎng)像的洞窟,明顯是受到吐蕃推行其風俗的影響,構(gòu)成沙州以漢族為主體的原有居民的無聲反抗,在各自功德窟中不畫或少畫供養(yǎng)像即是其曲折的反映,也屬不得已而為之。

    但是作為石姓家族的粟特胡人,雖然有些人因為其長期的漢化結(jié)果,或因在蕃占前已穿上了象征大唐帝國官職與地位身份的唐裝官服。像曾身為“前沙州”某官職的窟主即西壁第1身男供養(yǎng)像,還是極不愿意穿上蕃裝。對于該洞窟粟特人窟主施主的漢化關(guān)系,參見筆者另文分論。

    但是從另一方面考慮,正如楊清凡博士研究指出的那樣,吐蕃服飾本身是受波斯、粟特、突厥等胡人服飾影響的結(jié)果,因此作為粟特石姓家族的功德窟,對于這些來自中亞的移民。他們并沒有像敦煌其他漢族人一樣,有著長期以來的傳統(tǒng)漢文化影響。更何況吐蕃裝本身的翻領(lǐng)樣式,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這些胡人本民族的服飾特點,這樣從心理上、生活習慣方面,都是可以勉強接受的。

    而對于那些心里有些不樂意者,則通過穿受唐裝影響下的蕃裝的折中方式,一則滿足了其對唐裝的感情,二則可以應(yīng)付吐蕃的政策。

    至于那些堅決不同意以蕃裝形式出現(xiàn)的個別人,像窟主一樣,或則因為其曾生活在沙州陷蕃前,又在唐政府機構(gòu)中任過職,便采取靈活的手段,以個案的形式逃過現(xiàn)政府政策的約束與規(guī)范。而像北壁第6身者。則屬公然的對抗行為,或?qū)偻品罗蟮男薷模脖憩F(xiàn)出本人對吐蕃統(tǒng)治的厭惡之情。

    對于女性來講。在中唐吐蕃統(tǒng)治敦煌時期,洞窟供養(yǎng)像中所見服飾多為唐裝,比較獨特,似乎為吐蕃統(tǒng)治所允許,加上她們大多數(shù)人即是敦煌的漢族大姓,因此對于她們而言,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穿唐裝是每個人內(nèi)心和感情的必然選擇。

    既然如此,受傳統(tǒng)洞窟供養(yǎng)像繪制的影響,以及供養(yǎng)功德觀念的作用與信仰力量的驅(qū)使下,第359窟的這些功德主們,以靈活的思想,巧妙的辦法,最終打破了自沙州陷蕃以來洞窟中長期不集中繪畫世俗供養(yǎng)人畫像的沉寂,沖破了吐蕃政策的制約。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當然,我們也必須認識到,從總體上來講,到了吐蕃統(tǒng)治的后期。由于漢人世家大族與粟特人勢力的不斷壯大,吐蕃統(tǒng)治的不斷被削弱,加上玉關(guān)驛戶起義的教訓,吐蕃統(tǒng)治受到制約,于是作為最晚一期營建的洞窟第359窟中,供養(yǎng)人畫像再次以北朝、隋、唐前期的形式集中大規(guī)模出現(xiàn)。敦煌石窟營建歷史上。供養(yǎng)人畫像的繪畫又出現(xiàn)了歷史性的延續(xù)。這也是我們在研究敦煌石窟美術(shù)史過程中觀察到的饒有趣味的現(xiàn)象。

    作者附記:本文能夠順利完成,要感謝敦煌研究院數(shù)字中心和保護所提供的技術(shù)支持!感謝柴勃隆先生的熱情幫助!本文圖片由敦煌研究院數(shù)字中心喬兆福先生拍攝。特此致謝!

    參考文獻:

    [1]沙武田,吐蕃統(tǒng)治時期敦煌石窟供養(yǎng)人畫像考察[J],中國藏學,2003(2):80—93

    [2]楊清凡,藏族服飾史[M],蘭州: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56-57

    [3]敦煌研究院編敦煌莫高窟供養(yǎng)人題記[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4]沙武田,敦煌莫高窟第231窟陰伯倫夫婦供養(yǎng)像解析[J],敦煌研究,2006(2):6-1O

    [5]范泉,莫高窟第12窟供養(yǎng)人題記、圖像新探[J],敦煌研究,2007(4期):86 90

    [6]沙武田,莫高窟第138窟智惠性供養(yǎng)像及其相關(guān)問題研究[J],敦煌學輯刊,2006(3):83—89

    [7]池田溫,唐研究論文集[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3—67

    [8]葛承雍,論唐代長安西域移民的生活環(huán)境[c]//唐韻胡音與外來文明,北京:中華書局,2006:66—77

    [9]陸慶夫,從敦煌寫本判文看唐長安的粟特聚落[J],敦煌學輯刊,1996(1):7

    [10]榮新江,中古中國與外來文明[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1:53—59

    [11]陸慶夫,唐宋間敦煌粟特人之漢化[J],歷史研究,1996(6):25—34

    [12]高啟安,唐宋時期敦煌人名探析[J],敦煌研究,1997(4):121—128

    [13]阿米·海勒,拉薩大昭寺銀瓶——吐蕃帝國(7世紀至9世紀)銀器及服飾考察[J],楊清凡,譯,藏學學刊(3),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1994-223

    [14]趙曉星,吐蕃統(tǒng)治時期敦煌落蕃官初探[J],中國藏學,2003(3):53-62

    [15]鄭炳林,吐蕃統(tǒng)治下的敦煌粟特人[C]//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7:379—383

    [16]竺沙雅章,敦煌の僧官制度[J],東方學報·第31冊,京都,1961

    [17]池田溫,中國古代籍帳研究[M],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報告,1979:523

    [18]樊錦詩、趙青蘭,吐蕃占領(lǐng)時期莫高窟洞窟的分期研究[C]//敦煌研究院,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石窟考古篇,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2000:182-210

    [19]賀世哲,由供養(yǎng)人題記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營建年代[C]//敦煌研究院,莫高窟供養(yǎng)人題記,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209-211

    [20]馬雅倫,邢艷紅,吐蕃統(tǒng)治時期敦煌兩位粟特僧官——史慈燈、石法??糩J],敦煌學輯刊,1996(1):55-56

    [21]姜伯勤,變文的南方源頭與敦煌的唱導法匠[J],華學:第1輯:149-163

    [22]黃征,吳偉,敦煌愿文集[M],長沙:岳麓書社,1995:351-354

    [23]沙武田,敦煌吐蕃譯經(jīng)三藏法師法成功德窟考[J],中國藏學,2008(3):37-42

    [24]藤枝晃,吐蕃統(tǒng)治時期的敦煌[J],劉豫川,譯,四川藏學研究所等,國外藏學動態(tài):第3期,1988:75-90,第5期,1991:19-45

    [25]山口瑞鳳,吐蕃支配時代[C]//講座敦煌2敦煌の歷史,東京:大東出版社,1980:195-232

    [26]長澤和俊,敦煌の庶民生活[c]//講座敦煌3敦煌の社會,東京:大東出版。1980:476-483

    [27]姜伯勤,唐敦煌“書儀”寫本中所見的沙州玉關(guān)驛戶起義[J],中華文史論叢:第1輯,1981:157-170

    [28]戴密威,吐蕃僧諍記[M],耿升,譯,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1

    [29]史葦湘,絲綢之路上的敦煌與莫高窟[c]//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文集,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2:43-121

    [30]史葦湘,吐蕃王朝管轄沙州前后——敦煌遺書S1438背《書儀》殘卷的研究[J],敦煌研究(創(chuàng)刊號):131-141

    [31]邵文實,尚乞心兒事跡考[J],敦煌學輯刊,1993(2)

    [32]邵文實,沙州節(jié)兒考及其引申出來的幾個問題——八至九世紀吐蕃對瓜沙地區(qū)漢人的統(tǒng)治[J],西北師大學報,1992(5)

    [33]楊銘,吐蕃統(tǒng)治敦煌研究[M],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

    [34]施萍婷,敦煌隨筆之二[J],敦煌研究,1987(1)

    [35]姜伯勤,敦煌邈真贊與敦煌名族[c]//姜伯勤,項楚,榮新江,敦煌邈真贊校錄并研究,臺北: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4:6

    [36]鄧文寬,歸義軍張氏家族的封爵和郡望[c]//敦煌吐魯番研究論文集,北京:漢語大辭典出版社,1990

    [37]趙紅,高啟安,張孝嵩斬龍傳說歷史背景研究[J],敦煌研究,2004(2):63-65

    [38]郝春文,晚唐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會生活[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95-96

    [39]榮新江,歸義軍及其與周邊民族的關(guān)系[J],敦煌學輯刊,1986(2):25、26

    [40]鄭炳林,唐五代敦煌的粟特人與歸義軍政權(quán)[c]//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7:419

    看片在线看免费视频| 黄频高清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网站| 91字幕亚洲|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清纯| tocl精华| 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二区| 好男人在线观看高清免费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9|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二区| 精品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 欧美在线| 国产一级毛片七仙女欲春2|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 免费观看人在逋| 动漫黄色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综合久久蜜桃| 九九热线精品视视频播放| 999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男女那种视频在线观看| 18禁裸乳无遮挡免费网站照片| www.自偷自拍.com| 一个人免费在线观看电影 | 啦啦啦免费观看视频1| 人人妻人人看人人澡|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专用|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入口| 一级毛片女人18水好多| 国产av又大| 亚洲熟妇熟女久久| 身体一侧抽搐|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免费| а√天堂www在线а√下载| 色综合亚洲欧美另类图片| 91字幕亚洲|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在线| 欧美乱色亚洲激情| 级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在线| 黑人欧美特级aaaaaa片| 男女视频在线观看网站免费 | 天堂动漫精品| 白带黄色成豆腐渣| 国产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黑人巨大hd| 免费看美女性在线毛片视频| 九色成人免费人妻av| 大型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www| 级片在线观看| 精品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 色播亚洲综合网|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久不卡|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免费| 成人亚洲精品av一区二区|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蜜桃| 成人国语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视频播放| 亚洲av成人av| 亚洲自拍偷在线| 日本黄色视频三级网站网址|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 久久午夜综合久久蜜桃| 性欧美人与动物交配| 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 亚洲真实伦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在线观看| 老司机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黄色毛片三级朝国网站|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香蕉国产在线看| 嫩草影院精品99| 女生性感内裤真人,穿戴方法视频| 18禁黄网站禁片免费观看直播| 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的视频| 国产成人系列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午夜精品| 国产99久久九九免费精品| 成熟少妇高潮喷水视频|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看吧|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50| 亚洲真实伦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看吧| www.熟女人妻精品国产| 美女 人体艺术 gogo|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av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 精品电影一区二区在线| 日韩欧美 国产精品| 亚洲美女黄片视频|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 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99在线视频只有这里精品首页| 国产精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av嫩草精品影院| 在线观看日韩欧美| 日韩欧美三级三区| 不卡一级毛片|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亚洲熟女毛片儿|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 欧美av亚洲av综合av国产av|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亚洲激情在线av| 99久久无色码亚洲精品果冻|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超薄肉色丝袜足j| 国内揄拍国产精品人妻在线| 久久精品91无色码中文字幕| 亚洲av片天天在线观看| 少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91国产中文字幕| 成人18禁高潮啪啪吃奶动态图| 白带黄色成豆腐渣| 国产一区二区激情短视频| 给我免费播放毛片高清在线观看| 怎么达到女性高潮| 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的视频| 在线观看美女被高潮喷水网站 | svipshipincom国产片| 亚洲欧美日韩东京热| 日本五十路高清| 美女黄网站色视频| 毛片女人毛片| 50天的宝宝边吃奶边哭怎么回事| 亚洲精品一区av在线观看| 亚洲av电影在线进入| 一级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午夜理论影院| 少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一个人观看的视频www高清免费观看 | 精华霜和精华液先用哪个| 久久中文看片网| 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 窝窝影院91人妻| 真人做人爱边吃奶动态|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小说| 在线观看舔阴道视频|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日本电影|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一区|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网站 | 怎么达到女性高潮|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丁香六月欧美| 成人18禁高潮啪啪吃奶动态图| 国产成人av激情在线播放|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电影3| 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片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色综合亚洲欧美另类图片| 一进一出好大好爽视频| 琪琪午夜伦伦电影理论片6080| 极品教师在线免费播放| 色综合站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欧美人成|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人| 五月玫瑰六月丁香| 亚洲,欧美精品.|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深夜精品福利| 国产精品久久久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在线观看jvid| 身体一侧抽搐| 亚洲国产欧美网|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 久9热在线精品视频|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免费高清观看 |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影| 两个人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 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久久精品影院6| 日韩av在线大香蕉|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 听说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高清|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在线人妻在线中文字幕| 99热只有精品国产| 久久精品夜夜夜夜夜久久蜜豆 |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牌|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18|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影| 久久久久久人人人人人| 悠悠久久av| 亚洲精品在线美女| 久久久久久免费高清国产稀缺|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日本深夜| 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3abv| 国内久久婷婷六月综合欲色啪| 一卡2卡三卡四卡精品乱码亚洲| 国产成人aa在线观看| 两性夫妻黄色片| 黄频高清免费视频| 性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2| 听说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高清|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成人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宅男免费午夜| 国产91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免费观看网址| 欧美黑人精品巨大|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黄片|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午夜免费观看网址| 五月玫瑰六月丁香| 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电影| 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免费观看| 午夜福利免费观看在线| 国产精品精品国产色婷婷| 两性夫妻黄色片| 色av中文字幕| 亚洲av中文字字幕乱码综合| 色老头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 一边摸一边做爽爽视频免费|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久久精品91蜜桃| 三级毛片av免费| 中出人妻视频一区二区| netflix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av鲁大|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一个人观看的视频www高清免费观看 | 麻豆国产av国片精品| 狠狠狠狠99中文字幕| 免费人成视频x8x8入口观看| 在线观看午夜福利视频| 好男人在线观看高清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aa在线观看| 很黄的视频免费| x7x7x7水蜜桃|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热99re8久久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美女特级片免费视频播放器 | 国产精品久久电影中文字幕| 看黄色毛片网站| 在线a可以看的网站|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费看| 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电影| 日韩欧美免费精品| 禁无遮挡网站| 99在线视频只有这里精品首页| 午夜老司机福利片| 香蕉国产在线看| 日本a在线网址| 91国产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男人天堂| 免费在线观看视频国产中文字幕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合色在线| 国产成人av激情在线播放| 日韩大尺度精品在线看网址| 久久久精品大字幕|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男女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网址| 国产在线观看jvid| 最近视频中文字幕2019在线8| 亚洲精品久久国产高清桃花| 欧美丝袜亚洲另类 | 久久热在线av| 成年版毛片免费区| 免费在线观看影片大全网站| 亚洲成人精品中文字幕电影| 美女黄网站色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久不卡| av欧美777| 少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韩欧美精品v在线|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69av精品久久久久久| 黄频高清免费视频| 中国美女看黄片| 青草久久国产| 免费在线观看黄色视频的| 成熟少妇高潮喷水视频| 日韩欧美在线乱码| 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 无限看片的www在线观看| 欧美 亚洲 国产 日韩一| 久久香蕉精品热|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欧美av亚洲av综合av国产av| 搡老岳熟女国产|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影| 最好的美女福利视频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五月| 亚洲av第一区精品v没综合| 最近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 亚洲avbb在线观看|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小说| 欧美日韩精品网址| 国产三级中文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变态另类丝袜制服| 亚洲成av人片免费观看| 国产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欧美大片| 一边摸一边做爽爽视频免费|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 www.自偷自拍.com| 欧美午夜高清在线| 老鸭窝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特级片免费视频播放器 |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在线观看| 午夜影院日韩av|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蜜臀| 香蕉国产在线看|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欧美 亚洲 国产 日韩一|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 欧美性猛交黑人性爽| 免费在线观看黄色视频的| 级片在线观看|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在| 五月伊人婷婷丁香|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免费视频|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中文字幕最新亚洲高清| 成人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在线|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图片| 18美女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网站| 成人亚洲精品av一区二区| 啦啦啦观看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国产午夜精品论理片|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在| 国产99白浆流出| av天堂在线播放| 亚洲熟妇熟女久久| 夜夜爽天天搞| 夜夜夜夜夜久久久久| 久久久精品大字幕|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精品视频观看| 日韩欧美精品v在线| 一个人免费在线观看电影 |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内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5卡精品中文| 脱女人内裤的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日本深夜|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99久久无色码亚洲精品果冻| 国产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伦理电影免费视频| 国产激情偷乱视频一区二区|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美女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视频社区8|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 亚洲无线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特级片免费视频播放器 | 九色国产91popny在线|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大奶头视频|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小视频在线| 亚洲成人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舔av片在线| bbb黄色大片| 看黄色毛片网站| 男人舔奶头视频| 欧美性猛交╳xxx乱大交人| 黄片大片在线免费观看| 黑人欧美特级aaaaaa片| www日本在线高清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亚洲一码二码三码区别大吗|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9| 91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国产三级在线视频| 香蕉丝袜av| 色av中文字幕| 国产麻豆成人av免费视频| 日本一本二区三区精品|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舔女人下体高潮全视频| 欧美zozozo另类|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 精品国产亚洲在线| 草草在线视频免费看| 性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2| 午夜老司机福利片| 91在线观看av| 国产av在哪里看| 久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非洲黑人性xxxx精品又粗又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免费| 日本黄色视频三级网站网址| 国产高清激情床上av| 日本a在线网址| 亚洲第一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小说|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 | 99久久综合精品五月天人人| 欧美日韩黄片免|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 色尼玛亚洲综合影院|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入口| a级毛片在线看网站|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妻蜜臀av| www日本黄色视频网| 亚洲精品久久国产高清桃花|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视频| 国产三级中文精品|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 91在线观看av| 久久精品aⅴ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一级| 日韩有码中文字幕| 99久久无色码亚洲精品果冻| 欧美另类亚洲清纯唯美| 欧美成人午夜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人人做人人爽| 久9热在线精品视频| 欧美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免费版| 两个人视频免费观看高清| 男女那种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电影一区二区在线| 欧美av亚洲av综合av国产av| 亚洲成人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毛片女人毛片| 欧美乱色亚洲激情| 五月玫瑰六月丁香| 婷婷丁香在线五月|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另类| 成年人黄色毛片网站| 岛国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香蕉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精华液| 免费在线观看影片大全网站| 淫秽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人妻av系列| 国产av在哪里看| av超薄肉色丝袜交足视频|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第100页| 亚洲av电影在线进入| 91大片在线观看| av国产免费在线观看| 可以在线观看的亚洲视频| 小说图片视频综合网站| 夜夜爽天天搞| 欧美日本视频| 99热只有精品国产| 亚洲avbb在线观看| 男女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9|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色噜噜| 国产av又大| 午夜福利高清视频| 久久午夜亚洲精品久久| 777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网站|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 欧美日韩瑟瑟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乱码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视频| 99re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日本撒尿小便嘘嘘汇集6| 小说图片视频综合网站| 男女床上黄色一级片免费看|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三区的特点| 精品电影一区二区在线|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熟女| 国产片内射在线|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密|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av高清不卡| www.999成人在线观看| 麻豆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亚洲中文日韩欧美视频| 无遮挡黄片免费观看| 免费搜索国产男女视频| 久久久久久人人人人人| 久久精品夜夜夜夜夜久久蜜豆 | 18禁国产床啪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影院久久av| 啦啦啦观看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av天堂在线播放| 最近最新免费中文字幕在线| 日本一本二区三区精品| 18禁观看日本| 亚洲一码二码三码区别大吗| 色尼玛亚洲综合影院| 午夜福利高清视频| 狠狠狠狠99中文字幕| 亚洲天堂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人妻夜夜爽99麻豆av| 制服丝袜大香蕉在线|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脱女人内裤的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二区|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免费视频| www.熟女人妻精品国产| 麻豆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精品国产美女av久久久久小说| 亚洲成av人片免费观看| 日韩欧美在线乱码| 久久中文看片网|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 | 欧美一级毛片孕妇| 亚洲美女黄片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日韩欧美大片| 成人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天堂动漫精品| 欧美另类亚洲清纯唯美| 99久久久亚洲精品蜜臀av| 国产高清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 成人国语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 国产伦人伦偷精品视频|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在线视频色国产色| 后天国语完整版免费观看| 搞女人的毛片| 黄色视频不卡| 色尼玛亚洲综合影院| 久久欧美精品欧美久久欧美| 亚洲精品久久成人aⅴ小说| 十八禁人妻一区二区| 日本撒尿小便嘘嘘汇集6| 91字幕亚洲| 女警被强在线播放| 我的老师免费观看完整版| 在线观看免费日韩欧美大片| 变态另类成人亚洲欧美熟女| 69av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av五月六月丁香网| 亚洲黑人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 成在线人永久免费视频| 久久 成人 亚洲| 黄色视频不卡| 成人18禁高潮啪啪吃奶动态图| 一进一出好大好爽视频|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 av欧美777| 99久久综合精品五月天人人| 一级黄色大片毛片| 90打野战视频偷拍视频| 麻豆一二三区av精品| 老汉色av国产亚洲站长工具| 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了| 精品国产美女av久久久久小说| 又爽又黄无遮挡网站| 黄色丝袜av网址大全| 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的视频| 精品日产1卡2卡| avwww免费| 蜜桃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av潘金莲| 国产精品亚洲av一区麻豆| 亚洲欧美日韩无卡精品|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久久99| 午夜福利欧美成人| 国产激情久久老熟女| 国产蜜桃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网站|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中国|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欧美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黄片| 日日夜夜操网爽| 久久久水蜜桃国产精品网| 啦啦啦观看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蜜臀| 午夜久久久久精精品| 亚洲av成人不卡在线观看播放网| a级毛片在线看网站|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www视频免费| 极品教师在线免费播放|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午夜福利欧美成人| 精品无人区乱码1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码在线看 |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18|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av鲁大| 欧美成狂野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伦免费视频| 国产黄色小视频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看人人澡| 国产精品久久久人人做人人爽| 欧美成人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av潘金莲| 国产人伦9x9x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