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問題式教學法(PBT,problem-based teaching),是一種以教師設問為出發(fā)點,以學生思考解決問題,進而達到掌握新知識的目的的新式教學法。以C語言教學為例,說明問題式教學法在具體實施時應該注意的問題。由于這一教學法的開放性,很適合現(xiàn)在正在進行的旨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課堂教學改革,逐步得到廣大一線教師的認可。
關鍵詞:問題式教學法 開放式教育 編程語言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1875(2009)18-098-01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它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yōu)樾畔⒓庸さ闹黧w、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yōu)閷W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這就意味著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思想,如何把握學生的思想狀況?如何根據(jù)學生已有知識來處理轉換新知識?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問題”是最好的幫手。
一、問題式教學法的幾個主要特征
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不難發(fā)現(xiàn)基于PBT教學法的幾個主要特征。
(一)PBT教學法的核心是以問題為中心組織教學材料,而不是以傳統(tǒng)教材為中心。
(二)角色轉換。教師由傳統(tǒng)的主角變?yōu)榕浣?,提供引導與支持,而學生變?yōu)橹鹘?,主動獲取相關專題的知識,并向老師和其他同學講解學到的知識及學習心得。
(三)學習方式的轉變。在PBT模式下,學生更多地是圍繞某個共同感興趣的問題組成團隊,通過團隊互動方式進行學習。
(四)學習氣氛更自由化。在PBT模式下,學生和教師的互動更多,同學是帶著問題來聽課的,經(jīng)常當場向講解的學生和老師提問、以獲得答案,有時甚至出現(xiàn)爭論。
(五)教師的教案準備更復雜、更具有不可預測性。因為課堂上學生提問非常自由,教師唯一有效的備課方式是大量閱讀,甚至需要博聞強記。
二、問題式教學法的幾個重要原則
(一)科學性原則。對教學大綱和教材準確理解、充分掌握,在此基礎上設計好每一個問題。
(二)梯度性原則。在設計問題時,問題要由易到難,由感性到理性,由現(xiàn)象到本質。
(三)層次性原則。設計問題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自己解決幾個問題,問題過難過易都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展,知識的掌握。
(四)啟發(fā)性原則。層層設問,層層啟發(fā),要誘導學生思維,啟發(fā)他們跟著老師,跟著問題的思路,進行邏輯推進得出正確結論。
(五)開放性原則。設計好的問題不一定只有一個答案,有的問題會有幾種結論。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探索,對不同的結論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學生各執(zhí)一詞時,教師既可以放手讓學生去自由爭論,也可以參與辯論,但不能壓制學生的思維,便于學生進行WebQuest學習。
四、問題式教學法對師生的要求
(一)PBT教學法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教材和教學目的。把教材吃透,把教學目的吃準,同時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思維水平,找到以學生基礎為切入點的提問起點,把問題從學生的知識層面上展開,然后深化,進而升華。
(二)為了配合PBT教學法,學生要采用“基于問題式的學習(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它是一種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習模式,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讓學習者合作解決真實的問題,來學習隱含于問題背后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意識、創(chuàng)造性思維技巧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習興趣。所以學生要注意:1.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習慣;2.學生必須完成角色轉換;3.養(yǎng)成提問的習慣;4.課堂上積極發(fā)言,主動參與討論。
四、C語言教學中使用問題式教學法的必要性
以往的計算機編程語言(以C語言課程為例)教學經(jīng)常是按部就班,上課一開始就講授知識點,編程方法等等。但是學生即使學完了整門課程,都不知道該語言可以做什么,適合做什么,
其實在講授C語言這類的計算機編程語言課時,要采用PBT教學法,每次上課前提出一個或幾個問題,告訴學生就要解決這些問題或相關問題。帶著這些問題進入課程,學生學起來會有明確的目標,同時也知道解決當前這些問題的知識點就在今天的課程里面。所以每次知識點講解完畢,都會有一些學生能夠獨立寫出完整的程序來。
PBT教學法比較適用于高校計算機編程語言課程類別的教學,特別是編程語言的培訓課程。因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習編程的首要問題,只有學生對課程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了,根據(jù)已有的知識,通過參加課程的多種學習形式,才可以達到學習目的,掌握教學要求。同時PBT教學法要充分注意發(fā)問的目的、問題的設計、發(fā)問技巧等方面。
參考文獻:
[1]肖為勝.論問題式教學中的“問題”[J].大學數(shù)學,2003.
[2]楊炳華.讓學習者提出問題[J].教學月刊,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