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媒體在外語教學中呈簡單聽、說與幻燈片的播放,功能扁平化趨勢使多媒體難以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縱深方向發(fā)展,挖掘多媒體平臺的縱深功能,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縱深功能與內在潛力是多媒體與大學英語教學結合的內在要求。
關鍵詞:多媒體平臺 縱深功能 互動效果 針對性
中圖分類號:G642.4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1875(2009)18-036-01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方興未艾,但其應用多探討扁平化的應用,對其縱深功能的發(fā)展顯然還有待研究。種種跡象表明,挖掘多媒體的縱深功能是大勢所趨。縱深功能的發(fā)展對發(fā)掘中等偏下學生的興趣及在考試訓練中做到更有針對性和對“聽”、“說”能力及外語教學的針對性、準確性有更大的提高。
一、多媒體在縱深運用中的主體思想
多媒體在縱深化是由傳統(tǒng)的PPT簡單聽說功能演變?yōu)楦哚槍π缘摹盎幽J健?,由老師放音,學生聽音進一步深化為具有跟讀、回答,對話網絡互動的模式進行。
網絡的運用不夠普及,現(xiàn)在多數(shù)學校為無網絡或內部網絡環(huán)境。由內部網絡環(huán)境轉化為外部網絡建設,對拓寬學生的認識域與主動選擇范圍及學習積極主動性的激發(fā)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多媒體縱深化的實證
在教學過程中挑選出臨床醫(yī)學非英語專業(yè)5名中等成績同學對其進行有外部網絡環(huán)境的學習。
方法:挑選出幾個不同類型的英語學習網站。1.VOA特別聽力和快速聽力(下載到MP3)探究對運用MP3練習聽力的方法的改進;2.進行為期3個月的學習,進行測試,比較在網絡環(huán)境下和非網絡環(huán)境下學習的比較。
普特英語網站的設計由“資源下載”、“聽力資源”其特點是時效性、多主題聽力能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引起共鳴(在傳統(tǒng)無網絡和內部網絡環(huán)境下,學生很難在學習資料時效性和娛樂性上有直觀的感受,其中大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但當前課件內容與內部網絡環(huán)境相對多地注重深度教育正式教育意義。例如電影的播放,DVD字幕的運用?,F(xiàn)在老師對多媒體平臺的一般方式為配合中文字幕第一次性播放,使多數(shù)學生只能在走馬觀花的過程中完成對電影的觀看和中文字幕的閱讀,對挑選出來5名學生由傳統(tǒng)的只播放中文字幕改為第一遍瀏覽影片使用中文字幕,第二遍由英文字幕播放,遇生詞和復雜句時逐句停頓,這對學生的口語交流至關重要,在文本情況下對語境的描敘總是有限的,學生不能直接從直觀環(huán)境中習得如何在適時的語境運用適時的語音。而在我的實驗中可以把兩要素“立體語境”和“消化時間”有效地結合起來。
在口語方面,中國現(xiàn)階段過分強調從語音理論上學習發(fā)音,對語音理論的過分單一強調使眾多語言習得者對語言學習望而生畏,多媒體對口語語音的較正方面恰如對聽力與句式表達的學習形式相反方法,由于對句式表達方法是著重強調對英文字幕的學習。而在影片放映中對聽力的專項訓練反以中文字幕的出現(xiàn)為主導最佳,如由英文字幕主導則多數(shù)學生易形成一種先入為主的聽音習慣,主要注意力放在對出現(xiàn)在字幕中的英文單詞的閱讀,從而把頭腦已有的固化的發(fā)音強加給在字幕中出現(xiàn)的英文單詞,另一方面由于對英文字幕閱讀分散了對影片英文聲音發(fā)音的注意,難以達到糾正發(fā)音的效果,如由中文字幕主導,學生則可集中精力在對英文發(fā)音的傾聽和模仿上,更有效的在大腦中形成語音印象和更有效地糾正發(fā)音。總結得出:語音習得者對句式的掌握與對發(fā)音的掌握是相反的,對句式的掌握由對句式結構的精確性學習,句式的理性認識與習慣記憶及部份對語法的掌握而共同支撐的,而對單詞發(fā)音的掌握學習多偏于模糊的印象與一種多次聽力經驗的自然習得,而非從音標等理性角度去掌握,把握這個規(guī)律更能形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多媒體縱深化的可能道路
(一)多媒體在語言教學中的運用仍處于一個相對隨意的階段,很多教學者對多媒體與語言學習的結合沒有精晰理性的認識,只是更多地把多媒體當成一種傳統(tǒng)教學媒介的替代品,對教學方法與媒介的結合運用趨于表面化,缺少內在方法的深化與手段運用的細化與針對性。(二)對影片放映的方法應進一步細化,對聽力與口語及語法的訓練應采用不同的方法,而非傳統(tǒng)地籠統(tǒng)地進行影片播放。(三)對多媒體語言軟件的應用應進一步加強,教師對學生的軟件介結的力度有得加強。
本文討論了多媒體運用在語言教學中的不足及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使教育者在多媒體運用中對其使用不充分,在對內在潛質和縱深潛力的探究和挖掘方面進行了強調,鼓勵了對新技術的運用和對多媒體周邊衍生產品的運用及運用方法的突破與創(chuàng)新。本文探討針對語言教學中不同方面環(huán)節(jié)的針對性的運用方法,摒棄傳統(tǒng)的“一把抓”的方法,通過對選擇出來的兩組學生進行比較,顯示的結果證明了其方法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 朱純.外語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2]Krashe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Pergamon,1981:30-31
[3]王淑華.英語應注重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J].中學外語教與學,2002.3
[4]張大均.教育心理學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束定芳,莊智象.現(xiàn)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